*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富源县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轮驱动”战略,全力打好产业转型、县城建设、脱贫攻坚、安全稳定“四大攻坚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地区生产总值从年的.3亿元增长到年的亿元,年均增长5.9%。
富源是云南的“东大门”,素有“滇黔锁钥”之称,是滇中城市经济圈和黔中城市群的重要连接点,区位优越、资源富集、历史悠久,全省最优质的主焦煤矿区和长江以南最大的无烟煤田坐落胜境大地,富源魔芋和大河乌猪两个品牌享誉全国。
这十年,是富源产业发展大提速的十年。第一产业保持良好势头,粮食、烤烟产量持续稳定,特色经作提质增效,农产品精深加工初具规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亿元,较年增加58.9亿元。第二产业实现重大突破,煤炭产业“涅槃重生”,全县煤矿平均单井规模由19.18万吨/年提升至72.21万吨/年,规划产能由万吨/年提升至万吨/年、占全省的30%,建成全省首个智能化工作面、首个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工业园区从无到有,中国铝业、今飞、万里扬等行业领*企业先后入驻,工业园区被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绿色铝精深加工业发展势头良好,成为全省铝产业链条最完整的聚集区,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亿元,较年增加65.4亿元。第三产业取得长足进步,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建成投用,旅游产业破冰前行,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中老铁路(富源—万象)国际货运班列顺利首发,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98.2亿元,较年增长了1.5倍。
这十年,是富源城乡面貌大变样的十年。城市框架越来越大,县城建成区面积由10.78平方公里增加到14.32平方公里;城乡面貌越来越美,县城建成区绿地率由14.71%提升到33.06%,县城公园绿地面积由38.72公顷增加到.23公顷;人居环境越来越好,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由13.23%、29.53%提高到75.95%、65%。
这十年,是富源民生福祉大改善的十年。富源坚持将每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脱贫攻坚全面胜利,8个贫困乡(镇、街道)、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户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高质量摘帽;基础设施全面改善,自来水通村率达94%、较年提高22个百分点,连片供水工程自来水入户率达%,行*村%通动力电、%通硬化路、%通客车、网络覆盖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新建各类学校69所,新建卫生院(室)个,公共文体设施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五大保险”综合参保率在96%以上。
这十年,是富源治理水平大提升的十年。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健全“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从年的起下降至年的21起、下降了88%,死亡率下降了40%;和谐稳定局面持续巩固,“平安富源”“法治富源”建设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全面完成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4%,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7.25%。
这十年,是富源*的建设大提质的十年。*治底色更加鲜明,基层组织更加有力,干部队伍更加过硬,*治生态更加清朗,创新出台落实全面从严治*主体责任提醒预警制度,全面推进清廉富源建设。
下一步,富源县将聚力打造煤炭绿色发展示范区、绿色铝精深加工聚集区、滇东门户城市,扎实开展奋进新征程推动新跨越三年行动,大力发展3个百亿级支柱产业和6个十亿级优势产业,奋力实现“工业和财*三年倍增”,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
曲靖日报记者张袁子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