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关于所谓的厂长煤耗
TUhjnbcbe - 2023/8/30 20:17:00

关于所谓的厂长煤耗

1.成事莫说,覆水难收。

2.野花开满路,遍地是清香。

3.人生知足何时足?人老为闲且是闲。

图文无涉。

有读者问,碳排查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头疼得很。这个问题涉及到煤耗的调整问题。所以,要先说一说煤耗的技术性处理问题,即所谓的厂长煤耗。

存量机组,上面年年叫你降煤耗,这本来就不科学。但胳膊拗不过大腿,一般情况下,厂长会叫生产厂长努力搞好经济运行和节能工作,其他的,就要在管理上做一些技术性处理。

这里有个前提,就是所有一切工作,都是在许可的范围内,至少公家是没有吃亏的地方的,总体是合规的。煤场不能亏,利润也不少,东西没有进自己口袋,只是一种统计口径的数字调整,对吧?绝对不能瞎搞的。这个有点类似于财务做账、调账的意思,财务做账不能做出人民币来,也不能把人民币做没了,都是口径、科目的技术性处理。以后有空,我还可以聊聊财务合理做账、聊聊税务策划。哈哈!

另外,煤耗,都是正平衡计算,反平衡校核。电力行业的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有行业标准,DL/T-。请注意,这里不是讲供电煤耗如何进行科学试验测定,更不是讲如何节能,那个以后有机会再大讲特讲一下。这儿讲的是,电厂怎么做煤耗的技术性处理。按纯凝的来讲。供热无非是另加一块,道理一样。

一、先说发电煤耗。要多进煤,实际比账面多搞点煤进厂。数量上,就是把铁路轨道衡,那是铁路上来人校验的,尽量在许可的误差范围内,调足正偏差。水路煤也一样,到厂皮带秤结算的,尽量调足正偏差。汽车煤不好管理,现在一般能不用就不用,但是道理也一样。大轮船,是看六面水尺的,那个更容易一些,比发运港票重多搞一点煤进厂。那你后面就有可能贴煤耗了,否则没货,你煤场就要亏煤的,肯定是坚决不行的。

质量方面,取样化验的时候,不太好作假。你换样,就是明显作假,那个不能干。而且供煤方急了,会申请第三方、煤检中心鉴定。当然,也有个别厂化验老是热值偏低,行业里面名气搞得很差。

公家的煤,好说好商量,一般不会计较。大矿都是以矿发为准,人家也没吃亏。个人的煤,他们知道你有那么一点偏差,不肯一直吃亏,以后会在报价时加3元,加5元,实质上相当于用煤价对冲了煤量,从而暗贴了煤耗。

大的就是这么一个思想,用煤价贴煤耗。比如煤耗是克,煤价是元。你其他什么都不动,煤价加1%,6元钱;煤量就可以少1%。煤量乘以煤价就是结算款,这个没变。请注意最后结果,供煤方并没有吃亏,国家也并没有吃亏。隐含的煤,实际上进了炉子烧掉了,贴到了煤耗里面。那么煤耗可以降1%,就是3克。好,归纳一下,煤价加6元,煤量账面数降1%,煤量实际数没变,煤耗降3克。这边加6元钱,那边降3克煤。其实对卖煤的什么也没变,对生产也是什么都没变,对国家实质上也是什么都没变。就是数字腾挪了一下。

二、多搞煤。如果有基建机组,要多搞点煤。你调试么,你耗掉的煤比实际多计一点。心狠一点,一台60万机组,藏它5万吨,两台就有10万吨,你手里有煤,后面就有机会贴煤耗了。哪个厂长不藏煤?煤没有跑掉,还是国家的,最后都要烧掉的,肉烂在锅里的。在盘煤的时候,压场煤多算一点就是了。一般以斗轮机最低取煤线为标准,也有简单地以斗轮机基础往下比如50公分作基准的。斗轮机基础会沉降的,你按30公分作基准好了,煤场那么大一个面积,你不就藏了不少煤了吗?

另外,基建机组的煤耗,一般会先报高一些,以后逐年有所降低。这里面也能藏不少煤。千万不能一次把好事做完了。

存量机组,机组大修后,并网前,那个烧的煤是可以剔除的。不过,那个煤应该要进入大修理费用,现在不知道是不是还这么做,但这不重要。重大技改工程也一样。你厂里一般是计划经营部门计算煤耗的,直接把这些剔除就是了,有可能的话,就多计一点。其他有单位食堂、澡堂等非生产燃料的,都要剔出,可以多计一点。不过,这些总量不多,只有一点点。总之,这方面能挖一点。这个也纯粹是一个计算口径的问题,国家没有吃亏,现场管理也没有任何改变,只是一个数字游戏。

三、多计煤。国家有定额标准,途损,铁路有百分之几,我忘了,水路,也有百分之几,有的还要大船驳小船,要落地的,还要再增加一点损耗。你在实际工作时,把途损控制到最小,这个必须做好。但是,你可以在记账时,把途损多提一点,达到你的集团规定的最大途损,甚至按国标提足。铁老大,少提一点或者多提一点,只是面子问题。水路要达到运输方可以接受的最大值,因为再大就要索赔了,会产生别的问题。

还有场损。煤放在煤场里,总会有一些数量损耗的。定额好像是每月千分之五。十个月就是煤场平均存煤量的百分之五,不是一个小数字了。2台60万的厂,按20万吨,就是1万吨煤了。

总之,一年下来,煤场赢几万吨煤,肯定是没有问题的。盘煤的时候,当然一定要搞成平衡。要不,就要分析、调整,烦死你了。除非出了管理事故,否则是没有主动不平衡的先例的。

四、煤场实际有了煤,多了煤,接下来再说怎么贴,这个就简单了。当然,还是那句话,国家是没有任何损失的。要害就是入炉的时候少计点,而实际入炉煤的数量、质量比纸面的多、比纸面的高,都在炉子里烧掉了,暗中贴了煤耗了,煤耗就好看了。

第一个的,是入炉煤皮带秤调成负偏差,少计一些数量。

另一个,是化验上面,可以调整的,一个是水分差,煤在煤场里可能有雨水、喷淋水,水分多了,重量会增加,但水多了,烧起来反而不行,煤耗升高。这个是规定可以调整的。实际执行时,你夸大一点。还有一个是热值差。煤在煤场里,热值会损失,你实际执行时,把这个热值损失夸大一点。这样就藏了煤,也把入炉的耗用当量降下去了。

这个不好的地方,就是需要一点作假。有的是直接改数字,但这样会导致报表和你化验的原始单据不一致,比较容易查出来。如果是改煤样,那当然后面就看不出痕迹来了,但是取样化验人员心理压力较大,领导上因为此例一开,可能会影响廉*管控,一般也不太愿意。

水分差、热值差,一般各个集团都会给出最高限值。每个集团数字不一样。厂里一般会把它提到边界,把*策用足。

五、发电煤耗么,除了耗用的煤,就是发出的电。发电量表计,尽量调整到正偏差的限值。

六、你不是发电的标准煤的耗率么,你要把耗用的煤,折算到大卡的标准煤。我参加工作时,那时是根据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81)采用20℃卡(在标准大气压下,1克纯水温度从19.5℃升高到20.5℃所需要的热量),选取标煤热值千焦/千克,即换算系数是4.。

新版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采用国际蒸汽表卡,选取标煤热值千焦/千克,即换算系数是4.。

应该采用新标准,即千焦/千克。这也能降低一点煤耗。煤耗,管理上就靠这么一点一点抠出来。

七、最后说供电煤耗,它是发电煤耗除以1减厂用电率。你要把厂用电率努力降低,这里说的是指管理技巧方面的。你可以把厂用电的那些表调成负偏差限值。不过这样主变损耗率就大了,我印象里以前有张电生十几号表,是电量平衡表。所有调整,你要在允许的范围内,不能顾头不顾尾,造成其他方面不合逻辑。

厂用电也一样,大修、技改项目用电是不计的。你搞个扩大性中修,也可以比照大修,照此办理。你启备变切厂用电可以晚切点,当然,前提是你的启备变关口是在自己户下的,否则多花钱了。

非生产用电也是不计的,你是生产厂用电率,不是综合厂用电率。所以,厂前区变、生活后勤变什么的,都可以剔出。个别厂把生产设备挂在非生产母线上,这个有点过了,煤耗不过是个大致的数字,你不能变本加厉无所不用其极,使生产管理造成混乱,那就因小失大了。

你出渣、出灰分选、磨细的厂用电,也都是可以剔除的。你在第三产业、多种经营上多攒钱了,这一块相应的耗电,应该计入副产品多种经营的成本。

脱硫或者别的什么系统,所谓特许经营的,按道理,必须纳入厂用电。但是,也有的厂,把这个电量,计作售电量(套算到发电量),并从厂用电量中扣除,两边都占了便宜。

上午另有会,下午马上出差。我一时能想得到的,大概就是这些。具体煤耗管理过程中的实务问题,以后再专门写一篇专题文章,尽量将经常遇到的问题阐述一下,共同交流提高。

1.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2.道路各别,养家一般。

3.畏俭则福生,骄奢则祸起。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所谓的厂长煤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