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11月19日消息,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四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年会以“共建金融新秩序”为主题。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邓智毅出席活动并发表了题为《把握经济下行周期中的特殊投资机会》的演讲。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邓智毅
邓智毅认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迈入了新常态,面临着日趋严峻复杂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在此背景下,我国的不良资产投资风口已来临,且正呈现难得的价格机遇期,不良资产市场正呈现量升价跌态势,今年上半年资产包平均价格较去年跌幅近半。我国特殊投资呈现难得的机遇期且市场潜力巨大。
邓智毅表示,区块链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将与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深度融合,嫁接出纷繁复杂、多姿多彩的应用场景,培育出诸多意想不到的生态,深刻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以下为现场发言实录:
邓智毅: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好!
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就中国金融发展进行交流互动。我今天的发言题目是“把握经济下行周期中的特殊投资机遇”,主要从经济下行周期中,如何顺应数字经济趋势,把握好特殊投资机会方面进行阐述。
一、特殊机会投资是经济下行周期中一座等待开发的金矿
(一)特殊机会投资概念及在我国的表现形式
特殊机会投资中的“特殊”主要表现在投资标的上。在国外,特殊资产一般指“经济到了特殊周期、宏观环境到了特殊阶段、某些标的遇到了特殊事件,导致标的物处于特殊困境的、受压的状态”,主要包括违约债券、不良债权、危机企业、遭抛售的实物资产等。对于特殊资产处置,当前国际主流操作模式为托管集中治理模式,即剥离“好资产、坏资产”,设立专门的第三方机构解决坏资产,收回资金变现资产。这些第三方包括*府成立的资产处置主导机构,如美国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重组信托公司(RTC)、日本的整理回收机构(RCC)、韩国的资产管理公司(KAMCO)等,还包括一些民间另类投资机构,如黑石集团、阿波罗、橡树资本等。在我国,特殊机会投资主要指不良资产投资,投资机构包括华融、信达、东方、长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各省(市)设立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银行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以及部分未持牌民营资产处置机构,初步形成了“4+2+N”的市场竞争格局。投资对象主要包括股权投资(债转股及并购业务)、实物投资(地产、酒店等实物资产的投资)、信贷资产(不良贷款、债券、证券化)等。
(二)历史证明经济下行均伴随着特殊投资行业的大发展
在经济下行周期,市场中资产供给量大、议价空间充足,常被视为资产收购*金期。与此相反,经济上行时,资产估值水涨船高,是资产处置的良好时期,能够顺利实现较好的收益回报。基于不良资产的特殊机会投资,借助于“逆周期收储、顺周期处置”,可以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天然优势,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往往伴随着特殊投资收购机会的迸发。世界历次金融危机后也均伴随着特殊投资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年金融危机为例,年至年间,美国破产银行数量从3家增至家,不良贷款率从3%升至5.46%,不良贷款账面总值亿美元。企业债券违约率也从年的1%升至年的10.74%,票面总额达亿美元。在此期间,尽管美国*府已授予亿美元用于购买和担保问题资产的额度,民间特殊投资行业依然得到蓬勃发展,仅年一年,特殊投资基金的募集规模就超过了亿美元,并壮大了橡树资本等一批致力于不良资产行业的另类投资公司。
(三)我国特殊投资呈现难得的机遇期且市场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迈入了新常态,面临着日趋严峻复杂的内外部经济环境。今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速降至6.2%,创下有季度统计数据(年)以来的最低值,面临经济下行的重大挑战,各类“爆雷”时有发生。在此背景下,我国的不良资产投资风口已来临,且正呈现难得的价格机遇期,不良资产市场正呈现量升价跌态势,今年上半年资产包平均价格较去年跌幅近半。不良资产市场规模持续上升,银保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年第三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2.37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6%,较上季末增加0.05个百分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年第二季度,存在违约及偿付风险的风险信托项目规模高达亿元,占整体信托资产的比重为1.54%,两项数据双双创下了有统计以来(年)的历史新高。加上银行体系3.82万亿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