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均存款逾10万的广州人,到底把钱都花哪 [复制链接]

1#

去年人均消费支出超过4万元,爱吃的广州人同样注重穿戴类的消费,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近三成……在一般人的印象里,钟爱“吃吃吃、买买买”的老广们有着这样一些你所不知道的消费新动向。

日前,各大城市先后公布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记者以消费数据作为窗口,通过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代表杭州比较分析,发现广州在全国城市中的消费大市地位进一步巩固,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连续30年稳居全国第三。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三驾马车”,消费一马当先,国内消费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一组组强劲的消费数据背后,透析出怎样的城市发展密码?

广州人爱“吃吃吃”

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位居一线之首

从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下简称社零总额)上看,广州年的社零总额为.59亿元,低于上海的.27亿元和北京的.4亿元,远高于深圳的.19亿元和杭州的亿元。广州市商务委数据显示,年到年,广州社零总额已连续30年排在全国第三的位置。

记者推算,社零总额除以当年常住人口数量得出人均值:年广州的人均社零额为.6元,高于北京的.7元、上海的.2元和深圳的.8元。作为新一线城市的代表,杭州的城市消费能力强劲,但其.3元的人均社零额依然低于广州。

广州人一年究竟花了多少钱?

统计公报指出,在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方面,广州元高于北京的元和杭州的元,低于上海的元。(深圳只有全市居民平均值,没有单列城镇居民消费支出)

一年人均消费支出超过4万元的广州人,到底把钱花到哪里了?

所谓“食在广州”,一组数据首先说明了广州人对“吃”的追求。年,广州的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达到.24亿元,超过了北京的.8亿元、上海的.4亿元和深圳的.91亿元。(注:杭州只有增加值,故不列入计算)

得益于广州人对饮食的重视,过去一年,从传统酒家到外卖平台都收获了亮眼的成绩。本土知名餐饮品牌广州酒家近日在年的年报中宣布,去年该企业在餐饮业的营业收入为5.59亿元,同比增长了20.78%。

外卖平台饿了么数据为此佐证:年广州的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96.7%,交易额同比增长.5%,每单外卖平均价格为42.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40.8元高出了1.4元。

热爱“吃吃吃”、饮食上“不将就”的广州人,同样注重穿戴类的消费。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年广州的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达到了29.3%,而在年这一增长率为1.4%,在增幅上实现了超过20个百分点的飞跃。

金银珠宝类商品并非生活必需品,却在过去一年成为更多广州人的消费选择。有专家指出,广州人消费升级的意识逐步凸显,而多元化的购物渠道,则为广州人提供了更多“买买买”的选择。

统计公报显示,去年广州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8亿元,增长率为18.6%,高于北京的10.9%和上海的9.6%,网购的热度依然持续升温。

另一方面,在国内不少城市的传统百货行业都面临着极大挑战的同时,广州的实体店购物的模式则呈现了“回暖”的态势,两家广州传统百货——广百百货和广州友谊商店的年报都显示去年实现了整体业绩的提升。

与网上购物相比,传统实体店的优势在于注重购物体验和保证商品的品质。如今,广州人在消费习惯上并非单一的“低价导向”,而是更看重消费的综合体验。

广州人究竟多富裕?

居民人均存款逾10万元,超过深杭

为什么广州消费那么强?

首先,我们要知道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就说:“我国已经成为一个消费大国,消费规模已经居全球第二位,消费连续四年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我国的经济增长也已经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的协同拉动。”

从社零数据与GDP占比来看,一线城市基本呈现消费占比上升的态势。广州社零占GDP的43.7%,上海占比为39%,北京为41.3%,深圳为27%,而杭州则为45.5%,从五个城市的比较中看出,消费对广州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位居四大一线城市之首。

广州经济体量迈过2万亿的门槛,城市居民的收入也水涨船高,老百姓的钱包也越来越鼓。以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来看:年,广州城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上海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深圳全市居民人均可96支配收入元,杭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元。广州这一数值次于北京、上海,与杭州相当。

从近三年广州城市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来看,分别为8.8%、7.4%和8.8%,其中年和年增速跑赢了当年GDP增速。

究竟广州人算不算富裕,恩格尔系数可以作为侧面参考。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广州近三年的城市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2.8%、32.8%和32.1%。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居民富不富裕,看银行存款就知道!居民存款总额数据可进一步作为佐证,统计公报显示,广州达到.29亿元,比年初增长4.2%;上海为.2亿元,北京为.2亿元,深圳.78亿元,杭州不到万亿,只有.6亿元。从中可以看到,住户存款数与城市量级基本一致,北上广深的格局稳定,并且与新一线城市拉开一定差距。

究竟每一位广州居民有多少存款?记者以居民存款总额除以当年常住人口数,作一个粗略的对比。

广州人均居民存款为元,上海为元,北京为元,深圳为元,杭州元。相较而言,北上广以人均超10万元领先深圳和杭州,与社零总额座次相同,广州继续位居“老三”。

强劲消费的背后

折射城市活力、人口总量、服务业发展等综合水平

强大消费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首先,我们要了解支撑一座城市的消费需要有哪些要素。暨南大学教授、城市规划专家胡刚认为,收入水平、人口数量、服务业规模乃至宜居环境等综合指标都是主要因素。

一、如果城市里的市民从事的都是高端服务业、科技创新等行业,或者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城市有活力、市民收入高,这便带动了消费。

广州市工商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7.6万户,同比增长31.22%,其中,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户,同比增长99.13%,增幅近一倍。一季度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最集中的五个行业中,批发和零售业达3.22万户,占新登记市场主体总量超过四成。与此同时,全市新登记私营企业4.6万户,个体工商户2.43万户。按照每个企业平均吸纳就业7.4人,每个个体工商户用工2.9人计算,一季度广州个体私营经济创造就业岗位41万个。

二、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包括旅游、短期出差等人数对拉动消费的作用很大,而大交通设施、枢纽型网络城市的建设,进一步加快人口的流动。

年末广州常住人口.84万人,比年末增加了45.49万人。而事实上,近三年,广州常住人口增量保持稳增长,分别达到42.06万人、54.24万人、45.49万人。高铁时代的到来,加快人口的流动,作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广州去年的客运量就达到4.94亿人次,高于深圳的1.8亿人次和杭州的2.23亿人次。依托于便利的海陆空交通,去年广州全年城市接待过夜旅游人数.6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6%。值得一提的是,年春节期间,广州接待游客.55万人次,这一数字超过了年末常住人口数量。

三、强大的服务业不仅能够满足城市自身的需要,同时还能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形成更为庞大的消费及服务市场。

年,广州第三产业增加值.37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9.3%。现时,广州市有6项内贸流通体制改革经验获得全国推广,数量位居试点城市的第二位,其中就包括天河路商圈的共管共治模式经验。游人如织的广州天河路商圈长约2.8公里,范围内有23家大型购物中心,12家国际五星级酒店,1万多个商家品牌。目前整个商圈节假日日均客流超万人次,年商品销售总额突破1万亿元大关。这是什么概念?按万平方米的商圈商业面积计算,每平方米可产生约6.6万元的商品消费,名副其实的华南第一商圈!

胡刚分析,构成城市发展的两个重要的要素分别是生产的产品和人口的消费。城市的功能包括经济中心、交通中心、金融中心等,但其实还有消费中心,这一功能在过去并没有得到太多重视。“如今,拉动中国经济发展更多的是内需,因此城市中的消费将会成为今后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这样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他说。

从全国层面来看,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比重为44.28%,为全国GDP做出了较大贡献。此前我国的消费占比一直在30%左右长期徘徊,自年来,消费占比首次突破40%,此后逐年攀升。-年间社零总额占GDP比重连续五年都在40%以上,社会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

有城市战略专家指出,消费崛起背后是一些国家战略的调整。国家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需求侧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高铁时代、消费升级的到来,更庞大的市场正在形成,消费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三驾马车,消费一马当先。在地方发展竞逐中,单纯的生产型城市比较吃亏,虽然整体经济表现强劲,但消费市场被周边综合型中心城市大幅分流,那些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平衡的中心城市,后劲将愈发强劲。

来源:南方+、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吴一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