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格隆汇
作者:兴业研究王涵、段超
来源:王涵论宏观
Summary
本次经济普查与常规经济核算有何不同
o经济普查是每隔5年进行一次的对第二、三产业的全面性调查,普查后往往会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
o常规经济核算采用统计报表制核算方法,对年度GDP会进行两次核算,只对之前一年的GDP数据进行修订。
本次经济普查公报有哪些看点
o对比本次(年)与之前一次(年)经济普查公报:1)市场主体大量增加;2)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经济支柱作用进一步增强;3)私营经济发展成绩显著,成为经济发展主力*;4)服务业成为吸收就业的重要蓄水池,信息、科技等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显示服务业发展质量提升。
对GDP修订的经验性研判
o经济普查修订GDP历史数据的规律:普查年份GDP修订幅度越来越小,近5-10年GDP历史数据修订幅度较大,且越近年份修订幅度越大;
o本次普查将年名义GDP上修2.1%,根据以往经验,后期进一步修订可能会降低GDP“翻一番”目标增速区间;
o假设年实际GDP上修0.5%、年实际GDP上修1.0%、年实际GDP增速6.1%,年实际GDP增速超过5.8%就能实现“翻一番”目标,低于普查之前实现“翻一番”目标至少需要6%以上的增速。
正文
经济普查与常规经济核算有何不同
经济普查是每隔5年进行一次的对第二、三产业的全面性调查,不同于常规年份采用统计报表制对经济的核算,经济普查对经济的核算更加全面、准确。经济普查后往往会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而常规经济核算只对之前一年的GDP数据进行修订。
五年一次的经济普查:(1)对第二、三产业的全面性调查。经济普查是对特定年份经济运行情况全面、细致的核查,普查对象覆盖从事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能够全面摸清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效益,进一步查实各类单位的数量、从业人员、资产负债、营业收入等基本情况。《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除年第一次经济普查为年外,以后逢3和逢8年份为经济普查年。(2)经济普查后往往会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我国分别对年、年、年、年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过4次普查。往次经济普查后,除了公布普查公报和普查年鉴之外,还会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
常规年份的经济核算:(1)核算方法是统计报表制。对一些主要统计项目以及不同产业、行业、领域情况的统计采用统计报表制度;对规模以下的三次产业统计采用抽样调查统计报表制。(2)对年度GDP会进行两次核算。第一次为初步核算(GDP初步值),受资料来源限制,初步核算主要采用进度统计调查资料和部门行*记录进行核算。第二次为最终核实(GDP最终值),主要依据年度统计资料、财*决算资料和部门行*记录等,对初步核算结果进行修订。一般统计年鉴会循环修订上一年的GDP数据。
本次经济普查公报有哪些看点
对比本次(年)与之前一次(年)经济普查公报,过去5年我国市场主体大量增加,第三产业经济支柱作用进一步增强,私营经济发展成绩显著,服务业成为吸收就业的重要蓄水池、发展质量提升。
对比第四次(年)和第三次(年)经济普查公报:
市场主体大量增加。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9万个,比年末增加了.2万个,年均增长14.9%。产业活动单位万个,增加了.5万个,增长了88.3%,年均增长13.5%。
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经济支柱作用进一步增强。年第三产业活动单位数量占第二、三产业总数的比重达到80.3%(比年普查数据提升2.4%),法人单位资产总计达到81%,从业人员占比达到55%。第三产业作为经济支柱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私营经济发展成绩显著,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年我国第二、三产业各类法人单位数万个,其中国有、集体、股份合作、联营企业20.2万个(占比1.00%,较年下降3.01%),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1万个(占比13.70%,较年下降6.00%),私营企业.4万个(占比84.10%,较年大幅上升15.83%)。私营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主力*。
服务业成为吸收就业的重要蓄水池,信息、科技等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显示服务业发展质量提升。较之年经济普查数据,年普查数据显示工业从业人员大幅减少万人,反映过往几年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金融、商业服务、文化、信息、科技等服务业从业人员大幅增加,成为吸收就业的重要蓄水池。尤其是信息、科技等高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大量增加,显示我国服务业发展质量提升。
对本次GDP修订的经验性研判
根据以往经济普查修订GDP历史数据的规律,本次经济普查将年名义GDP上修2.1%,后期对GDP历史数据修订可能会降低GDP“翻一番”目标所需增速区间。假设后期年实际GDP上修0.5%、年实际GDP上修1.0%、年实际GDP增速6.1%,年实际GDP增速超过5.8%就能实现“翻一番”目标,低于普查之前实现“翻一番”目标至少需要6%以上的增速。
对比历次经济普查后对GDP数据的修订:
经济普查后修订GDP数据是常规做法。前三次经济普查后都大范围修订GDP数据,年、年经济普查后,在年和年全面修订了年以来的年度GDP数据;年经济普查后,在年对年之前3年的年度GDP数据进行了修订。统计局公布的名义和实际GDP数据以及其增速数据,都是以修订后的数据为基准计算的。
历次经济普查后修订GDP数据的规律
对普查年份名义和实际GDP数据的修订幅度越来变小。第一至四次经济普查对普查年份名义GDP的修订幅度分别为16.81%、4.45%、3.37%、2.10%,第二、第三次经济普查对普查年份实际GDP的修订幅度分别为2.88%、2.11%,对GDP修订幅度不断变小,这也反映统计制度不断完善过程中对GDP的核算精度不断提升。
对名义和实际GDP历史数据的修订,越近年份修订幅度越大。第一次经济普查(年),对普查年份年名义GDP的修订幅度为16.81%,对近5年名义GDP修订幅度超过10%,且越远年份修订幅度越小,对10年以前的名义GDP修订幅度均低于1%。第三次经济普查(年),对普查年份年名义GDP的修订幅度为3.37%,对近5年名义GDP修订幅度超过1%,且越远年份修订幅度越小,对5年以前的名义GDP修订幅度均低于1%;对普查年份实际GDP的修订幅度为2.11%,对近3年实际GDP修订幅度超过1%,且越远年份修订幅度越小;对年以来的实际GDP修订幅度均为正但要低于1%,而对20世纪90年代各年GDP的修订均为负,修订幅度多数在-0.5%至0%之间。且对同一年份实际GDP的修订幅度要小于对名义GDP的修订幅度。
对后期GDP数据修订的经验性研判
后期会不会全面修订名义和实际GDP历史数据?国家统计局核算司负责人就年GDP数据修订问题接受中国信息报专访时表示,四经普后国家统计局将根据年GDP修订结果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后期会对GDP历史数据(包括名义GDP数据和实际GDP数据)进行修订,这也符合历次经济普查后修订GDP历史数据的经验。
后期修订名义和实际GDP历史数据的经验性预判。几个经验性信息:1)已经公布年名义GDP上修2.1%。2)第三次经济普查对年名义GDP上修3.37%、对年名义GDP上修2.82%、对年实际GDP上修2.11%(3.37%:2.82%:2.11%=1:0.83:0.62);第二次经济普查对年名义GDP上修4.45%、对年名义GDP上修3.31%、对年实际GDP上修2.88%(4.45%:3.31%:2.88%=1:0.74:0.64)。3)第三次经济普查对年之前5-10年实际GDP历史数据修订幅度约为0.5%左右(年GDP统计口径调整时对年之前5-10年实际GDP历史数据修订幅度也约为0.5%左右)。4)年统计年鉴在核算-年实际GDP数据时进行了一定程度下修,下修幅度在-0.5%至-0.2%之间。这可能主要是由于前期地区生产总值核算与GDP核算不统一,导致地区生产总值加总与GDP数据存在缺口(如年天津、辽宁等省市曾大幅调整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数据)。经此修订后,年以来的实际GDP历史数据精准度更高。
我们预计后期对年及前期GDP历史数据的修订可能情景是:
1)对年实际GDP或上修约1%;
2)对-年名义GDP或上修1%-2%;对-年实际GDP或上修1%-1.5%且低于名义GDP上修幅度;
3)对-年名义和实际GDP或上修0.5%-1.0%且实际GDP上修幅度低于名义GDP上修幅度;
修订实际GDP历史数据后会如何影响GDP翻一番目标?
对GDP历史数据的修订可能会降低实现GDP“翻一番”目标增速区间,增加实现GDP“翻一番”目标所需增速的安全垫。
根据前述分析,我们对后续修订GDP历史数据给出如下假设情景:
1)年实际GDP上修0.5%;
2)年实际GDP上修1.0%;
3)年实际GDP增速6.1%。
在此情景下,年实际GDP增速超过5.8%就能达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年比年实际GDP“翻一番”的目标,要低于普查之前实现“翻一番”目标至少需要6%以上的增速。
风险提示:后续GDP修订情况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