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机构竞争不在于单一产品或业务,而是场景/生态的竞争,本质是数据资产作为生产要素的竞争。过去5年银行业盈利能力趋势性下行,追根溯源,其金融供给能力无法快速适应客户结构/需求变化,无法触达和有效服务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金融需求最旺盛的客群。
向前看,数字银行超出同业的场景/数据能力能够有效赋能业务经营,把握资管、财富、科技等业务机遇,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部分解决也有助于信用业务周期属性降低,损益表重构必然带来估值体系重构(从PB到PE,迎接15-20XPE银行股)。
Q1:行业ROE趋势下行溯源?
过去5年商业银行群体盈利能力趋势性下行,行业资产负债表增速放缓。同时,我们看到微众银行等互联网机构切入金融业务且迅速提升市场份额。目前传统金融机构在信贷、资管、财富、支付等细分市场已丢失了相当市场份额,尤其是支付、消费信贷领域。追根溯源,我们认为,目前银行金融供给能力无法触达和有效服务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金融需求最旺盛的客群,难以适应客群结构和客户需求变化,因此对成长性(规模增长)和议价能力(净息差)影响较大,这也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初衷。过去5年间,上市银行中仅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盈利能力不降反升,主要源自两家机构能够有效获取和经营部分金融需求旺盛的客群,招行聚焦中高净值零售客群和消费贷目标群体,宁波银行则重点挖掘中小微企业客户。
一、银行机构盈利能力趋势性下行
对比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等互联网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趋势性下行,上市银行样本净利润增速-年CAGR仅3.4%,显著低于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等至少50%的年均增速。1H20上市银行加权平均ROE录得11.0%,显著低于微众(年:28.2%)和网商(年:15.8%)的水平。回顾-19年,互联网金融机构ROE趋势性上行,上市银行ROE较年的15.6%下降4.6ppt,仅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可以维持年左右的盈利能力。财务数据拆解显示,上市银行盈利能力的下滑主要归咎于收入端,即对客户的议价能力。
二、短期压力在于细分市场份额丢失,尤其是标准化业务
传统金融机构主要的“汇”“存”“贷”三大业务市场份额一定程度受到了来自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冲击。
支付业务方面,银行在网络支付业务,尤其是移动支付业务中的市场份额迅速下降,年底与年底相比大幅下降21ppt至61%,与之伴随的则是第三方支付巨头支付宝和理财通的市场份额迅速上升,年支付宝移动支付市场份额高达21.4%,与年相比上升8.5ppt,财付通市场份额15.5%,与年相比上升11.6ppt。值得注意的是,年银行在移动支付市场61%的份额由所有银行共同分享,而非某家银行,具体到某一家银行的市场份额,可能远远低于支付宝等(根据招行年披露的手机支付交易金额计算,年招行一家银行的移动支付市场的份额仅0.9%)。
“存”款业务方面,即吸纳资金的能力上,银行的优势也被大幅削弱。具体到存款业务,以余额宝为代表的门槛低、风险低的宝宝类基金理财产品成为了银行强劲的竟争对手,年底余额宝的资产净值已经占到了工行所有零售贷款的8%、招行所有零售贷款的51%,而年分别上升到10%、61%,反映出银行在吸纳社会公众存款方面的功能被互金机构产品部分替代;财富管理相关业务上,银行代销基金的数量份额和金额份额同样被第三方互联网金融机构挤出,年与年相比,工行、招行代销基金金额的市场份额分别下降6.2ppt、3.7ppt至2.3%、1.8%,代销基金数量的市场份额分别下降14.7ppt、15ppt至38%、46%。伴随着代销业务市场份额的下降,银行代销收入也增长乏力,市场份额大幅降低。
“贷”款业务层面,互联网金融机构在C端长尾逐渐显示其竞争优势,另外也覆盖了一部分B端长尾客户。以消费贷款为例,银行市场份额从年底的92%下滑13.6ppt至年的78%。小微企业和小微经营者的贷款市场,招行的小微贷款、平安的“新一贷”市占率也都有所下滑,两年间分别降低了1.1ppt和0.4ppt,宁波银行市场份额小幅上升至0.3%。
三、根本还是金融供给无法适应客户结构/需求变迁,无法触达或有效服务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金融需求最旺盛的客群
我国宏观经济增长进入到中速增长阶段,国内国外双循环的体系逐渐形成,客户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客户需求也产生了变迁。主要表现为,利率市场化和融资体系进化,中小微类企业成为B端重要目标客群;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增长维持高位,年轻客群储蓄消费习惯出现代际变化,消费信贷和财富管理市场空间广阔;*府公共治理引入社会企业参与,不断助力智慧*务,释放了大量*府端数据资源、社会资源等,使得自上而下的G端-B端-C端融合成为可能。但目前银行机构的金融供给能力无法适应客户结构/需求变化,无法触达和有效服务金融需求最旺盛的客群。
B端,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融资体系进化,中小微类企业客户成为B端目标客群。其一,金融供给侧改革推进,包括利率市场化和直接融资市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直接融资比例中长期处于提升通道,目前中国直接融资比例在增量法下近年来在15%-25%之间徘徊(VS美国长期维持在存量法下长期维持在70%的直接融资比例)。其二,房地产、基建等重资本消耗行业增速中枢中长期下移,长期大额资金需求下降,银行目标客群需扩大至制造业、第三产业。其三,中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其金融需求特征表现为小单笔金额、少抵质押、少财报数据等,与传统银行目标客户存在较大差异。小微企业在我国数量庞大,国家统计局口径小型企业数量占比在年达到了87%。根据《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可以看到,我国中小微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然而其融资需求并未得到有效满足,人民银行贷款需求指数小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近年来不断提升,贷款满足率低,仍然有很大拓展空间。
C端,聚焦财富管理和消费信贷。一方面,年中国人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过去5年年均增长9.3%,同时,消费支出-19年年均增长8.8%,有数据预测年消费支出规模51万亿元,-年均增长7.7%。其中,零售长尾客群、年轻客群市场被打开,后出生的“Z世代”登上历史舞台,35岁以下人群贡献流量的60%。年轻客户群体出生于互联网时代,习惯于移动端APP应用,对银行触达和服务客户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储蓄消费习惯也出现了明显的代际变化。我们认为,消费金融市场前景广阔,中国经济增长、社会消费贡献度提升和消费信贷渗透率提高决定了未来中国消费信贷市场规模,我们预计年消费金融市场规模高达66万亿元,未来十年CAGR为14.6%。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以前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近两年来增速有所放缓,与整个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消费信贷不良周期冲击有关。向前看,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基准假设增速保持年的水平8%。目前我国居民消费信贷渗透率(剔除房贷的狭义消费信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年录得36%,远低于同期美国的67%,大体相当或略低于美国上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18年消费信贷的野蛮生长期,年均居民消费信贷渗透率在5.5-5.6%的水平,年市场调整和居民杠杆率问题导致渗透率下降至2.1%。向前看,我们预计中性情景年均消费信贷渗透率为3.0%。基于以上假设,中性情景对应E消费信贷市场规模为66万亿元,相当于年的4.5倍,CAGR分别为14.6%。
另外,年中国GDP达到99.1万亿元,实际GDP增速6.1%,同期年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向高收入国家迈进了重要一步。招行贝恩私人财富报告显示,年我国个人可投资资产为万亿元,-年CAGR录得17%,预计年超过万亿元。同期,我国居民储蓄意愿下降,居民储蓄率逐年下降,年降至44%,但与其他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下降空间仍然很大,由此带来了巨大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需求。另外,金融供给侧改革稳步推进,利率、汇率、信用等方面加快市场化进程,资本市场产品品类不断丰富。居民投资需求提升,金融投资产品供给丰富,供需两端共同推动资产行业管理/财富管理行业蓬勃发展,我们估算年底剔除通道业务的中国资管行业规模为83万亿元,-年CAGR高达21%。向前看,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发展,居民财富向金融类投资迁徙,我们预计资管行业逐渐消除资管新规影响且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年资产管理行业规模录得万亿元,CAGR为10.7%。
G端,积极参与共同提升*府治理能力。疫情期间,突如其来的防疫任务对*府的应急响应能力提出了高要求。腾讯等互联网机构通过提供健康宝、健康码等手段,帮助*府机构成功防控新冠疫情。腾讯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