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访章俊今年中国GDP增速或达3,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需要多长时间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15/5762961.html

记者聂琳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管章俊日前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表示,年全年,中国GDP增速可能达到3%左右。下半年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三方面:“两新一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出口韧性逐步增强、消费补偿性回升。

国家统计局周四发布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2%,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0.3个百分点。上半年我国GDP同比下降1.6%。

章俊表示,净出口贡献增加、基建和地产投资好转、消费有所修复,是推动中国经济在二季度表现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他认为,在国内经济复苏势头较为确定的情况下,下半年货币政策进行“救急式”宽松的必要性减弱,更大可能是在凸显政策灵活性的基础上,围绕“总量适度,相机抉择”展开。

以下是经界面新闻整理编辑的采访实录:

界面新闻:第二季度GDP增速由负转正,且比市场预期的2.9%高出0.3个百分点,您认为二季度经济实现超预期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章俊:二季度GDP增速超预期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净出口对GDP的贡献增加。目前疫情在中国已经率先得到控制,而且复工复产已经达到较高水平。鉴于中国自身具备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供应链冲击的能力较强。因此,即便疫情导致全球需求下降,但对中国供给的依赖度可能会反而上升,中国出口增长对GDP形成支撑。

第二,基建和地产投资好转。一方面,商品房销售的好转带动地产投资的修复,房地产投资具有较高韧性。另一方面,6月基建投资单月增长6.8%(5月8.3%,4月2.3%),对经济增长起到较大的支撑作用。未来随着降水的减少,各地一方面会加快基建施工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会因洪水受灾而新增灾后重建的基建投资,从两方面助推基建投资在未来几个月的增长。

第三,消费有所修复。在各地推出各类消费刺激政策的情况下,消费券、汽车等消费品的定向刺激政策,推动前期下滑的可选消费企稳回升,居民补偿性消费有所增加。但截至目前,社会零售消费增速仍处在负增长区间,考虑到就业与收入的下滑将对居民消费预期形成压制,消费反弹力度仍将较为有限,无法对二季度GDP增长形成主要拉动。

界面新闻:分产业看,第二产业复苏最为明显,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变化由一季度的-9.6%上升到4.7%,变化幅度14.3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只有7.1个百分点。接下去如何提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或者说消费会呈现什么样的复苏路径?

章俊:可能会出现的复苏路径是:首先,第三产业“补短板”,通过增加供给来加速修复。目前一部分消费新热点集中在民生和科技领域,预计政策将会加强以供给侧改革稳需求,增加养老、托幼、健康和5G等领域的优质供给,推动各行业消费效率和消费动能的提升。

其次,推动传统消费和新兴消费融合。汽车、5G、健康分别代表不同领域的消费,预计政策层将会继续推动不同行业的消费融合,通过大大降低传统消费模式中的时间与空间成本,使潜在需求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此外,定向加码减税降费政策。在疫情影响下,政策层有较大概率对特定行业增加减税降费力度,降低资本支出对企业经营利润带来的压力,推动企业扩产,提高居民消费潜能。

界面新闻:您认为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达到多少?有哪些问题需要重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