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经伟/文
在世界范围内很难找到没有经过工业化发展路径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走向发达经济体的国家或地区。海南新一轮改革与自贸港建设,是党和国家十九大后布局的一项重大战略,是一篇需要扎实理论功底和长年坐冷板凳才能写出的大文章。作为主体责任的海南,只有在改革进程敢于直面体制性弊病和打破现有利益藩篱,在具体工作当中讲究方式方法,将能培育其后天优势发展创新型工业体系,最终实现“补工业化”跨越式或换道超车发展。
鉴于海南新一轮改革是从经济特区到综合复合型自由贸易港的嬗变,如何在经济欠发达和产业基础薄弱的背景下建自贸港,理论界已有研究内容及其结论用于指导海南下一步的改革与实践仍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回到海南经济底层逻辑(以“四农”为基础)当中深入探讨,分析海南在自贸港建设初级阶段为什么要“补工业化”之命题。
一个经济体的工业化水平决定其现代性
在向历史学习中,我们习惯性地想到中国一句有名谚语:“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它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兴旺、要繁荣,工、农、商三者协调发展缺一不可,但其中决定富裕的重要一环在于“工”。在近现代,自18世纪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到如今已经经历了三次革命而正在进入工业4.0时代,从中可以看出,能称之为大国崛起(特别是一些岛屿型)的国家或地区,如具有“现代工业革命的摇篮”之称的英国,一个弹丸岛国凭着其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欧洲地区硬生生的发展成日不落帝国,而日本凭借其工业化因素曾经想称霸整个亚洲。
另外,二战后以承接西方国家制造业转移进而实现腾飞的东亚经济奇迹——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发达经济体,其发展路径无一不体现着工业化的特征。
正因为工业是唯一生产现代化劳动手段的部门,它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当代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为此,不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政策层面,都把工业化内容和实现工业体系健全当成核心内容。马克思经典理论表明,工业革命及工业化的实质是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包含着经济活动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两方面,其中机器是大工业发展的关键条件,工业化过程同时也是商品化、市场化的过程,这是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的杠杆作用。
20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在其英文版《农业与工业化》一书中就尝试从生产函数的角度探索工业化问题。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发展经济学分别从生产-产出的角度(包括生产函数角度、社会生产方式、资源配置等内容)和宏观-中观经济发展角度(包括历史变革、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等视角)拓展了工业化理论内容。
简言之,目前学术界对“工业化”内涵的理解,一般是指一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由农业占统治地位向工业占统治地位转变的经济发展过程,它具体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的提高,二是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就业劳动人口比例呈增长趋势。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上看,其经济结构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动态化发展过程,其根本动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赶超”的意义。从广义上来说,“工业化”已经成为“经济现代化”的同义词,且一个区域的工业化程度往往代表了这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现代化进程。
亚洲“四小龙”工业化实践对海南“补工业化”启示
观察亚洲众多国家或地区,按照国际标准目前能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而走向发达经济体的,只有亚洲“四小龙”和日本和以色列,岛屿经济体为主要构成是其显著特点,是否可以简称地预示一个命题——在亚洲是否岛屿经济体更容易跨过“中等收入陷阱”?鉴于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与海南在地理气候条件上均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岛屿型经济体,且香港、新加坡是国际公认较为成功的自由贸易港,因此,我们在思考海南“补工业化”问题过程中,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