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增长的演变,这一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1.中国就业制度的阶段性演进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社会制度转变,就业制度也历经漫长的变迁过程。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国家促进、市场调节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市场就业制度。
就业制度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就业增长的路径,更显著的影响了我国就业总量以及就业增长率,因此在我国就业增长的演变中一定要提及我国就业制度的历史演进,由此加深对我国就业增长演变特征的理解。
年至年,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就业制度经历了从适度宽松到高度集中的过程。初期的劳动就业制度相对宽松,劳动力可以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相对自由的流动。
但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就业制度也随着进行调整,建立了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实行了国家高度集权的“统包统配”制度。这个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各企业、事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并且也限制了劳动者的自由择业权,可想而知这种制度使得当时社会生产效率低下。
城乡隔绝政策和农村集体就业制度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这虽然减缓了城镇事业问题,但是制约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并且对于当时的就业水平,这是造成大量隐形失业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后,年至年我国就业制度进入调整期。新增劳动力和“返城知青”带来就业压力使得“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已经无能为力,就业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开了新的思路,充分地促进了农民生产的热情,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并且在此之后城镇实行的“三结合”就业政策是城镇就业机制的起点,对妥善安置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起到了可圈可点的作用。
至年间城镇共安置了多万人就业,解决了长期挤压的待业人员。但这一阶段我国并没有放松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政策,城乡二元结构依然明显,对于城镇就业和乡村就业依然实行分化而治的政策。
年至年我国就业制度进入探索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加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使得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也推进到企业的用工制度上。首先国家适度放宽了农村劳动力进程就业的限制。
其次年国营企业的用工制度改革为单位和劳动力双选机制奠定了基础。最后年实行的全员劳动合同制使原有的固定工制度被打破,新老员工用工差异增强了就业者之间的竞争意识,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年至年我国就业制度进入市场导向期。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中,以“成本最小”“利润最大”的经营目标导向下,国有企业为了实现“减员增效”而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
在解决企业冗员问题的过程中也带来了大批失业人员。至此,我国的就业制度由“双轨制”逐渐转变为市场化,市场就业制度也使得劳动力长从到有开始发展起来。年至年我国就业制度进入城乡统筹建设阶段。
城乡二元就业制度的弊端不断显现,已不适应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国家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市场。年后我国建立统筹城乡就业制度,由理论到试点,再由试点到政策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制度经历了不断调整和适应的过程。
由放宽农民工就业限制,再到消除就业转移的体制障碍,再到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及就业服务。年至今我国就业制度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年爆发世界经济危机,失业率不断上升。为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劳动素质和就业质量成为重要问题。
我国在年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并设立了农民工职业培训体能提升计划,不仅如此还从就业服务、权益保护,社会保险政策方面完善就业制度。
2.就业总量保持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总量一直不断增加,但是就业人口的增长速度却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年至年,我国从业人数从万人增长至年的万人,增长了万人,平均每年增加万人。非农就业人口从年的万人增长至年的万人,增长了万人,平均每年增加万人。
这一趋势表明农业就业人口逐渐被压缩,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就业制度的改革,农业就业人口逐渐流入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业中。尤其是年以后,整体从业人数增加放缓而非农就业人数增加迅猛,占总体就业人数的比重越来越大,说明我国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虽然我国就业总量在相对稳定的增长,但是从增长率角度来看我国就业增速主要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并且从年开始我国就业增速已经出现了负增长。非农就业增速整体高于整体就业增速,但依然呈现一个波动下降的趋势。
分阶段来看,我国就业增长率以年为分水岭,就业增长率逐年下降。年至年全国就业人口增加了万人,年均增长就业人口万人,年均平均增长率为3.63%,年至年全国就业人口增加了万人,年均增长就业人口万人,年均平均增长率从为0.86%,与上一阶段相比下降了2.77%。
年经济危机后至今全国就业人口增加了万人,年均增长就业人口万人,年均平均增长率为0.21%,年均增长率进一步下降。
3.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遵循市场导向和市场规则,生产者往往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将各类生产要素和稀缺资源逐渐向收入较高的产业转移,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也从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从而发生了我国就业结构的转变。其本质是要与产业结构相适应。
并且随着就业制度由城乡二元转变为城乡一体化,我国城乡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下面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对我国年至年就业结构的阶段性演变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一方面总体产业的就业结构呈现不断优化的状态。我国就业结构的转变遵循配第-克拉克定理,表现为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则逐渐上升,并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逐渐超越第二产业就业比重。
这是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动决定着就业结构的变动。从各产业从业占总就业人数比重来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呈现迅速下降的趋势,其从业人员的比重从年的70.5%,下降至年的25.1%。
表明越来越多的劳动力由第一产业中释放出来,并且第一产业已经成为劳动力净流出的主要行业。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人数的比重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仅占总从业人数的20%-30%,但是整体水平稳定且稍有增长,总体来看,年至年就业比重一直呈稳步上升趋势。年之后则略有下滑。
此外,相较之下,第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增长速度最快,从年的12.2%增加到年的47.4%,增加了近2.9倍。进一步研究发现,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就业人数的比重不足1/7,然而截至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就业人数的比重已达到50%,可见42年间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增长了约3.8倍之多。
年至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幅,较GDP比重的增幅高出近5.9%。同期,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呈增长趋势,而GDP比重则呈现明显的下价格趋势。此外,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的减幅,较GDP比重的减幅高出36个百分点,说明第三产业平均每单位产值的增长对就业的带动能力,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发现,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呈现出非同步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尽管第一产业劳动力人数随着产值在GDP份额的下降而快速下降,但吸纳的劳动力就业人数则接近总人数的1/4。
相较之下,第二产业的情况与其相反,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近2/5,但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则不高,表现为劳动力占其全部总就业量的比例不足1/4。
第三产业在年至年间,变化趋势较为剧烈,由占劳动力总人数的比重最小,至超过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并且劳动力在总量中比重增加的幅度,则远远大于其在GDP份额中的增加,说明第三产业成为吸收劳动力的主要产业。
另一方面,城乡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城乡一体化就业制度的实施,使得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的向城市流动,劳动力转移就业走上了市场化轨道。年农民工总量达到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增长0.8%。
其中,本地农民工万人,比上年增加82万人,增长0.7%;外出农民工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增长0.9%。
农业劳动力逐渐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移,同时伴随着农村劳动向城镇转移,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比重迅速提高。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比重从年的23.7%增至年的57.1%。由此可见我国城镇就业结构明显改善,这对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动意义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