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地处中国西南部,是云贵高原的一部分。在古代,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沉积了大量的鱼类和龙族的化石,以及其他动植物的遗迹。后来,随着地壳运动,这里逐渐隆起成为高原,海水退去,留下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贵州有很多知名的矿业企业,比如六盘水盘江矿业集团,贵阳开阳矿业集团等。它们主要开采的是煤炭和磷,但这些矿产在全国的储量并不是最多的。
贵州最大的特色产业,就是各种岩矿,包括装饰用的灰岩,化肥用的磷岩,冶金用的铁岩,玻璃用的石英岩等等。除此之外,还有锰矿、重晶石、水银矿等等,都是全国最多的。
目前,许多岩矿类资源的开发利用还不够充分,有些甚至还处于初级阶段。
比如灰岩,就是一种很好的建材,在家居装修、建筑装修等行业都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潜力。
而且,贵州的岩矿资源非常丰富,只要合理开采利用一部分,就可以带动当地的工业发展,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改善贵州某些地区的贫困落后现状。
古语有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区域的工业发展,与其所在地的风土人情和资源禀赋密切相关。反之,有些国外的项目和资本,在这里可能会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
就拿贵州茅台来说,它主要依靠的就是赤水河流域特有的酱香型白酒工艺。如果离开了这里,它也不会有那么高的品质和利润。
哪里有什么样的资源条件,就适合发展什么样的工业。只要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就能发挥出最大效益。
而现在,贵州已经实现了全县通高速公路,并且未来还会有更多高速铁路通车。这将使得贵州内外部资源流动更加畅通。
近几年来,部分曾在东部沿海工作过的年轻人开始返乡创业。他们带回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且为当地提供了人才储备。
再加上“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新型城镇化等国家战略给贵州带来了巨大机遇。这里有无数个金山银山等待开发。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敢不敢去挖掘?我们能不能挖掘得好?
所谓“青山秀水成金银山”,并非说有了青山秀水就能自动变成金山银山。而是要有一种转变思维方式和主动创造价值的精神。那就是利用好青山秀水,让它们变成金山银山。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含义。
“两山论”虽然强调了旅游业的重要性,但是贵州的旅游业也面临着很多挑战。比如,旅游业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时效性,主要集中在暑期和假期。另外,如何将游客的消费转化为长期的客户关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相比之下,开发利用好岩矿资源,可以为贵州带来更稳定和持久的收益。有了坚实的工业基础,才能更好地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
有些资源,如果我们现在不用,而想留给后人,可能到了那个时候,它们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应该抓住现在的机遇,充分利用好资源的使用价值。
对贵州人来说,利用好岩矿这个“金山银山”,是他们摆脱贫困、实现富裕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