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立体精准白癜风治疗方案 http://www.txbyjgh.com/m/大咖导语:
大家好,我是熊焰。非常高兴能够把《数字经济与5G》这样一个话题跟大家来进行分享.当今的时代以数字命名或者以信息来命名,信息技术领跑了各个产业,实际上就是信息技术的进步的速率远远的超过了其他所有的产业。而且数字经济信息技术是其他各项生产力进步的主要动力,它引导推动和带动了其他的各个产业的技术的进步,也改变着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数字经济是什么时间开始的?它的主要的发展阶段有哪几个?它核心的逻辑是什么?谁是主要的玩家?谁是主要的赢家?哪里是主战场?这样一些话题,就是我今天跟大家来分享的。
一、数字经济“创世纪”
数字经济是从什么时间开始起的?不同的版本中我更倾向于用这样一个版本——它大概的起点应该是年的10月29号阿帕网开始运行。ARPA是美国高等研究计划署的英文简称。军民两用为了让这些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教授大学生远程登录使用这些计算机,连就这样一个阿帕网。最初的阿帕网就是有四个节点来,也就是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和犹他大学。
这四个学校用网线把它连起来了,年10月29号,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学生,把五个英文字母—“LOGIN”输入计算机,然后开始传输。当只传出了两个字的时候,网络宕机了。工程师维修了抢修了一个多小时,然后把五个字母传输了出来。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粗陋不稳定的网络,预示着一个时代的到来——数字经济时代。
数字经济与传统的实体经济有很大的差别。其中一个差别就是传统的,比如说当时我们的中国的农业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他的技术进步往往是渐进的,是基于生产生活基于物质的。而进入了数字时代,它往往它的发明的创造技术进步是跳跃的,是源于人的大脑的。实际就是思考先于实践,类似于宗教中的先知。
其中第一位先知,香农博士。在年他32岁的时候,他是贝尔实验室的一位研究人员,提出了著名的通讯的数学原理,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香农定理。香农的最大贡献就是给出了信息的定义与计量。人们以前开始模糊地知道什么是信息,但是没有人给出非常清晰的定义。香农博士告诉我们,信息就是不确定性的消除,而信息的单位香农定义为比特一比特。就是在一个黑箱中有两种可能性,这两种可能性是出现概率是一样的,50%对50%。
当明确了是A种状况而不是B种状况的时候,这样一个信息量就是一比特。这就是香农给出的关于信息的定义与性质的计量。同时香农定理还告诉了我们带宽信噪比与传输速率的关系。截止到今天,我们通讯从固定电话到移动电话,从1G到5G都还没有越出香农定律的范围。因此香农应该说是数字时代的理论奠基人之一。
第二位先知更年轻,MIT(麻省理工学院)在读博士生——克兰罗克。年6月24号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包交换的理论,被人们呼之为惊为天书。
我们大家都知道当时的信息传递,电报也好,电话也好,它基本上是分时、线性的串联。通俗点讲在一根电话线上,我打了你就打不了。再一个电报上也是就是一个在前边后边也超过超越不了,它也过不去。在这样一个原有的状况下,这位克拉罗克提出了包交换的理论。
所谓包交换理论是讲,我可以把一个大规模的信息包把它分拆为一个一个的小包,然后在网络上并行发出。网络只要有空闲的时候我就发,然后在各个接收终端把被解构了的信息重构,实际这就是今天的互联网的重要的理论基础——包交换理论。
这位博士不仅仅提出了问题,而且他论证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在一段时间的思想理论技术储备之后,数字经济第一次大爆炸开始了,他大约起步于上个世纪的70年代,一直到本世纪初三四十年时间,数字经济的第一次大爆炸可以视为数字经济的1.0版本,它的核心是IT化。互联网开始孕育的七八十年代,在欧美发达经济体开始大规模的进行数字经济的基建,也就是跨越北美欧洲的海底电缆,跨越北美与亚洲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海底电缆,以及发达国家的城市间的光缆开始了大规模的铺设。
接下来进入70年代,80年代,email诞生了,tcpip协议诞生了,一批硅谷的弄潮儿在华尔街的支持下,开始进入了市场成为市场中最活跃的力量。在这些公司中,我们会听到大名鼎鼎的IBM、微软、英特尔、雅虎等等。一直到八九十年代,亚马逊、谷歌、Facebook包括中国的阿里巴巴、腾讯、新浪等等开始出现与数字经济第一次大爆炸直接相连的就是第一代互联网出现了。
二、数字经济的两次爆炸
第一代互联网,它的基本特征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相连,它的起点就是阿帕网。
计算机与计算机相连,当时计算机有不同的厂家,造成了硬件、软件、制式各不相同的状况,把它们连接起来应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很多技术公司做了很大的贡献,研究机构也做了很大的贡献。当时是以计算速度逐步提高,与特种设备广泛连接为主要任务,也就是连线。因此所有的设备当时都基本还是台式机,因此它都是有电源的。当时节电不是主要矛盾,就不用考虑节电这个问题。在第一代互联网达到高峰的时候,大约总规模是10亿台计算机。
年全球计算机出货量到了3.6亿台,总规模10亿台计算机,当时的网民人数是大于计算机人数的。当时的网民人数大约是13亿,网民人数就是一台计算机大约要有1.3个网民使用。随着集成电路技术逐渐在成熟发展起来了,分立元件逐渐取消退出了历史舞台。计算机变得越来越快,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技术逻辑或者叫发展逻辑出现了,单位能量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这是技术进步的一个主轴线。当时的产业技术的基础是要求不同制式的计算机,不同规格类型制式的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要能够互联互通,要能够用更少的能量处理更多的信息,要求信息的传输速度更快。
当时的产业生态的顶端是两家公司,也就是微软和英特尔。这两家公司一家是芯片生产厂商,一家是软件生产厂商,因此当时说那个时候叫做win头时代。在这两个顶端的生态链顶端之下才是什么戴尔惠普,IBM包括中国的联想,就是所谓计算机生产厂商,接下来才是什么?雅虎谷歌新浪这些门户网站,它是这样一个生态的情况,接近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本世纪之后,第二代互联网开始出现了。
第二代互联网,它的主要的技术进步的原因就是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出现。
刚才我们讲的第一代互联网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相连,人是要通过计算机进入网络,因此当时有一个术语叫在线爱。而第二代互联网,它不是机器与机器连接,是人与人连接,人与人连接。因此第二代互联网的网民数量人数又迅速跃升到了50亿。50亿终端数。这个时候终端数就是手机大于了网民数。大约目前全球比例大约是一个人拥有1.3部手机。在中国在我们大城市,我相信咱们同学中有两部手机,甚至两部以上的肯定不是少数。
手机是移动状态,它不可能有连线,因此由连线由导线相连变成了电波相连。除了要求计算速度更快,存储量更大之外,节能成了主旋律。产业技术基础,就是要有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要有高性能的电池,要有输入方式,要触屏输入,你不可能不可设想,如果一个手机还是键盘输入这就很难操作了。所以这几项技术是第二代互联网,也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先决的条件。这个时候的产业生态与前一个产业生态基本上发生了变化。
它的最顶层产业链的最顶端,一个是google,一个是arm。所以这两家是生态链的顶端,生态链的第二层,就是华为小米这些设备生产商。在这个时候互联网与通讯产业高度的开始融合了。整个技术进步的主轴仍然是能量与信息的关系,就是如何促进用更少的能量来处理采集传输存储运算更多的数据信息,这个变成了整个的主轴。
在第二次数字经济的大爆炸中,中国异军突起了。中国开始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大约应该从80年前后,就是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之后,我们读本科的时候,我是哈工大八七届本科学生,那个时候计算机还是那种穿孔的叫做,当时上机还得去计算机房排队,能认识一个老师,让你晚上去上一会机,就是很给了很大的照顾。那个时候人机比我估计50:1差不多50,比当时中国实际上在数字经济中应该说是异军突起,而在异军突起中,中国的电商的崛起速度是最惊人的。
中国的一批网络相关的公司在80年代后半期开始到90年代,刚刚开始起步状态那个时候实际完全是跟跑、模仿。所有的在中国大陆北上深杭这些比较有名的互联网公司,都能在硅谷找到它们所模仿的企业的身影,几乎都是把张朝阳、丁磊、赵长阳他们这批留学生,把美国硅谷的一些成功的模式,拿到中国落地的时间。当然完全跟美国模式完全一样的估计也都死掉了。最后是那种相对来说土一点比如说马云马化腾,反倒还都是没有出过国留学的这批人,这个时候中国的后发优势,起了很大的作用。
比如说中国的电信,当时80年代中国的每万人的固话数在全球排在一百位以后。我们的电信产业非常落后,落后当然不好但有一个好处就是没有包袱,索性我就不发展固话,迅速的跳到了移动电话。所以移动通讯迅速发展上来了包括中国的金融。中国的金融业态实际在跟全球比较在八九十年代,甚至到了本世纪前十年,也谈不上什么先进,你比如金融的这些支付工具,支票、个人支票、本票,这在国际上欧美发达国家很通用的支付工具,这在中国都没有。
然而恰恰是落后,使得中国的移动支付跨越了一个时代。当然了,中国电商领跑全球,网络经济领跑全球,最大的优势还是具有巨大的市场优势。这在全世界任何国家都没法比较的。比如说我要求我的客户不用多,我有万我就能够撑起来了,但是这个国家一共才几百万人口,要求20%的人口能够利用这太难了。而在中国稍微有个10%,那就几千万人口,上亿的人口。这是一个最大的中国的竞争优势。
另外中国的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比如说快递小哥对中国电商的贡献,这也是在其他的欧美国家想都不敢想的优势。当然中国人也做了些扎扎实实的创新。比如说中国电子商务,电商的崛起,大家回想一下它核心的创新点,实际上也是马云成功的创新点,货到之后无条件的退货,退款。如果没有这一条,我相信中国的网购根本不可能出现这么大规模,实际就这一个制度创新。它破解了中国的电商的一个最大的难题。这是讲到了数字经济的第一次大爆炸。
数字经济的第二次大爆炸应该说是跟区块链相关。我们大家都知道,两周前10月24号,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第18次集体学习区块链,当时我相信所有第一个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会感觉到某种震惊。为什么在这个节点中央政治局学习区块链。大家注意这个时间点,10月24号是四中全会召开前的几天,四中全会讨论的是社会治理。
在这里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所谓区块链被人们认为是数字世界的第二个基点。第一个基点就是罗克罗兰的包交换理论。第二个基点就是区块链。
区块链最初是一篇匿名的一篇学术文章。年1月11号,一个自称为中本聪,类似一个日本名字,现在谁也不知道他是谁。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现金系统,这样一篇文章,引发了一波新的技术爆炸,或者叫信息爆炸。比特币改变了人们关于财富的认知惯性。
区块链实际上是比特币的技术基础,或者说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第一次成功的应用,或者叫最广为人知的成功应用。比特币从它开始出现,一开始可以说是几乎一钱不值。据说第一次比特币的交易是发生在年5月21号,当时的一个程序员用1万个比特币买了一个披萨,这个披萨当时大约是25美元,就是个比特币,相当于一美元。这就是当时到了年年底,比特币的最高的价值到了美元。用与比特币相类似的数字货币已经有几十种之多。
年1月前十种比特币的总价值大约相当于亿美金,相当于荷兰沙特等国家的GDP总额。在数字货币这个圈子里,中国人是最勤劳的矿工,数字货币比特币实际已经成为了数字世界的一个共识,它已经不是星星之火,技术试验已经开始要向燎原的态势发展了。我相信中央政治局学习区块链还有一个重要的“信号”,就是——Naver.它是Facebook旗下的一个圈子,实际它是一个协会。
年6月18号,发布了一个白皮书,号称它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建立在安全可扩展和可靠的区块链基础上,它赋予其内在的价值的资产为资产储备为后盾,就是以美元为核心的一揽子货币,但不包括人民币,它有独立的本协会治理。协会是由二十几家美国一线的互联网企业来组成的,他的目标是要在安全稳定的开源区块链基础上,创建一种稳定的货币,该货币以真实资产储备为后盾,并由独立的协会来管理。这个白皮书一出可以说是引起全球朝野震动,包括美国国会,欧盟和欧洲的一系列的国家,实际中国也显然被震动了。
现在Never应该说波波折折,我觉得我们既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地估计它的作用。不可低估它所顺应的技术进步的浪潮,不可低估它在道德理念上的制高点已不可低估,Never团队对反馈的吸收迭代优化能力以及对监管的游说协调能力。实际Never也是拿着中国在美国国会在说事儿,就是说我们美国在不动,中国也要启动了。现在看来他还是说的挺准,中国在这一轮开始,央行数字货币真的很快就要出来了。
三、中美博弈科技主战场——“5G”
中美在数字经济的博弈的主战场,应该说聚焦在了5G产业上。中国从1G到5G的发展大约是从80年代90年代,每十年往前跨一步。最初中国实际是80年代末开始出现了,作为大哥大我们所说的1G,到九十年代出现了这个以诺基亚手机为代表的2G手机就是可以通话,可以发短信,迅速的跃升到了。进入本世纪开始到了3G那就可以语音、文字和上网。3G现在进入了智能手机时代,4G以数据业务为主了。
我们大家都知道5G,人们称今年年为5G元年,5G已经是呼之欲出了。5G与4G最大的差别它不仅仅是机器与机器连接,不仅仅人与人连接,而是万物互联。连接的可能我们这屋子里的电脑手表,可能我的手环,甚至我衣服上的纽扣!屋子里的所有的东西可能都有传感器都连接在了一起。
在5G的时候,单位能量处理信息又产生了数量级的跃迁。现在我们知道在4G的时候,大约一个基站覆盖的范围大约是一公里,以一公里为半径覆盖。到了5G时代,大约一个基站覆盖的半径一百米。这样功率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单位能量处理信息会成百倍,也就是1到2个数量级的提升。第一代互联网大约是十亿个终端,第二代互联网是50亿个终端到第三代互联网是亿个终端,就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信息采集与传输设备。
在这样一个万物互联的条件下,4G的带宽和并发处理能力显然就不够了,需要整个的通讯架构重构一次,这就是5G出现的必然性。同时5G大量的这种万物互联物联网也就LTLT的设备大约是数百万个之多。这样全球人口70亿,一个人要照顾几十台设备,这显然这是如果是这个设备一年一换电池,就这一项供应就很难做到。因此LT设备的能耗是制衡制约这一轮技术进步最关键因素。它就要求很多设备,要求十年不换电池,十年不做能源的变换,因此能耗的控制降低能耗、无论是操作系统的能耗,芯片的能耗都要求降低1到2个数量级。
同时互联网与通信网要求完全融合。在中国而言就是移动互联网,电信网络和广电网要做到完全的三网融合,同时网络架构将发生完全的变化,软件定义网络边缘计算网络切片等新的技术会大规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