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改规则后,美国GDP是中国143倍中 [复制链接]

1#
哪家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 http://www.kstejiao.com/m/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在核算GDP时,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标准,从而影响GDP的数值和含义。

近日,有消息称,美国又将改变GDP的计算方式,将家庭生产纳入GDP。

这一举措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有人认为这是美国为了不被中国超越而故意夸大自己的经济规模。

有人认为这是美国为了更好地反映经济活动和创新价值而进行的合理调整。

那么,美国改变GDP计算方式后,与中国的GDP差距会有多大?中国和美国的实体经济又有何异同?

美国改变GDP计算方式的背景和影响

据悉,美国商务部统计局正在研究将家庭生产纳入GDP的可行性,并计划在年发布试验性数据。

所谓家庭生产,就是指居民自己在家中进行的一些无偿劳动活动,如炒菜做饭、扫地拖地、照顾孩子等。

这些活动虽然没有直接产生货币收入,但却能够提供一定的服务和价值,如果将其按照市场价格进行估算,并计入GDP,那么美国的GDP规模将会有所增加。

根据BEA的初步估计,如果按照年的数据来计算,将家庭生产纳入GDP后,美国当年的GDP将从原来的21.43万亿美元增加到22.05万亿美元,增幅为2.9%。

而如果按照年的数据来计算,则由于新冠疫情导致居民在家时间增多、家庭生产活动增加,美国当年的GDP将从原来的20.93万亿美元增加到21.54万亿美元。

增幅为2.9%。这意味着,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美国改变GDP计算方式后,与中国的GDP差距将会有所扩大。

那么,美国为什么要改变GDP计算方式呢?BEA表示,这是为了更好地反映经济活动和创新价值,并与其他国家和组织保持一致。

事实上,早在年SNA(联合国制定的《国民账户体系》)就建议将家庭生产纳入GDP,并提供了相应的核算方法。目前,已经有一些国家和组织开始尝试或实施了这一做法。

中国和美国在核算GDP时存在哪些差异?

从上面可以看出,美国改变GDP计算方式并不是一时之间的决定,而是基于长期的研究和考量,并且也有一定的国际依据。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的GDP核算方法就是完全正确和科学的,也不意味着中国的GDP核算方法就是完全错误和落后的。

事实上,中国和美国在核算GDP时,存在着一些差异和特点,这些差异和特点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

既有优势,也有不足。下面,我们就来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和美国在核算GDP时的主要差异。

核算方法的选择,GDP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核算,分别是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生产法是从产业的角度来计算各个部门的增加值,然后进行汇总;支出法是从需求的角度来计算最终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和净出口等项目的支出,然后进行汇总;

收入法是从收入的角度来计算各个部门的工资、利润、税收等收入,然后进行汇总。

理论上,这三种方法应该得到相同的结果,但由于数据来源、统计口径、估算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实际上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国在核算GDP时,主要采用的是生产法。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以生产为主导,产业结构比较清晰,数据来源比较充分和可靠。

而且,生产法也有利于分析经济结构、经济效率、经济质量等方面的问题。美国在核算GDP时,主要采用的是支出法。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以消费为主导。

需求结构比较复杂,数据来源比较及时和准确。而且,支出法也有利于分析经济增长、经济波动、经济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核算内容的差异,中国和美国在核算GDP时,除了选择不同的核算方法外,还存在一些核算内容上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计算机软件支出:美国将购买或自行研制的计算机软件支出作为固定资本形成计入GDP;

中国则只将购买的计算机软件支出作为固定资本形成计入GDP,而自行研制的计算机软件支出则作为中间投入不计入GDP。

研究与开发支出:美国将能够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研究与开发支出作为固定资本形成计入GDP;中国则将研究与开发支出作为中间投入不计入GDP。

间接计算的金融中介服务:美国采用参考利率法来估算间接计算的金融中介服务价值。

并将其计入GDP;中国则采用利差法来估算间接计算的金融中介服务价值,并将其计入GDP。

季度GDP核算:美国采用分季法来核算季度GDP,并对季节性因素进行调整,中国则采用累积法来核算季度GDP,并不对季节性因素进行调整。

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美国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来核算地区生产总值,并对数据进行平衡和校验;

中国则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来核算地区生产总值,并对数据进行汇总和核对。

这些差异导致了中国和美国在GDP的数值和含义上有一定的差别,但并不意味着哪一种方法就一定优于另一种方法。

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侧重点,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反映经济实际情况.

是否能够及时地调整和完善,是否能够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和可比。

中国和美国的实体经济有何异同?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改变GDP计算方式后,与中国的GDP差距会有所扩大。

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的经济实力就一定超过了中国。事实上,如果从实体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和美国还有很多不同之处。

所谓实体经济,就是指以生产、流通、消费为主要内容的物质经济活动,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那么,中国和美国的实体经济有哪些异同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实体经济规模: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年,中国的实体经济规模为15.42万亿美元。

美国的实体经济规模为8.92万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的实体经济规模是美国的1.73倍。

实体经济结构: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年,中国的实体经济结构为:

第一产业占比2.3%,第二产业占比39.7%,第三产业占比58%;美国的实体经济结构为:第一产业占比0.9%,第二产业占比18.5%,第三产业占比80.6%。

这意味着,中国的实体经济结构相对于美国而言,更加偏重于第二产业,也就是制造业、建筑业等部门;

而美国的实体经济结构则更加偏重于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金融业等部门。

就实体经济质量而言,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年中国的人均GDP约为16,美元,而美国的人均GDP则为63,美元。

这意味着,中国的人均GDP只有美国的26.7%。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发展实体经济的过程中。

还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技术创新不足、效率提升缓慢等问题;而美国则在发展实体经济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提高生产力、创造附加值、优化配置效益等方面。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们不能简单地以GDP的数值来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竞争力。

而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核算方法、核算内容、实体经济规模、结构、质量等。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够更加客观和全面地认识和评价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前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