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州的经济实力与行政级别的严重不匹配已经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其程度在全国范围来说也是最严重的,没有之二。
作为一个地级市,苏州的GDP排名已经多年稳居全国第六名,可以说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了。
但苏州已经把一个地级市所能使用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致,达到了地级市发展的天花板,早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
在工业增加值方面,上海、深圳、苏州是全国实力最强的三座城市。而苏州又是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最大的城市,年为42.2%,深圳是33.8%,而上海仅为24.8%。可以看出苏州苏州的工业实力突出,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
但这个落后也是相对的,只是相比几大重点城市的落后。
简单的说苏州落后于排名前几大城市的原因就在第三产业,再准确一点的说是高端服务业上的落后。
而矛盾就在于这不是一个地级市所能解决的问题。
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提升苏州城市的行政级别。将苏州升级为直辖市?这不现实,目前我国还没有再设立直辖市的可能。
还有两种选择,那就是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偏重于政治层面,而计划单列市则偏重于经济层面,显然苏州更适合于升级为计划单列市。
那苏州有没有资格升级为计划单列市呢?也用不着再列举各种数据了,直接对比现有的五大计划单列市就可以了。
年的GDP排名中除了深圳位列第三,其他四个计划单列市都在十名以外,而位居全国排名第六的苏州显然实力超群,经济上完全具备这个资格。
即使再对比其他方面的数据苏州也不落下风,苏州与五大计划单列市的最大区别在于,五大计划单列市都是港口城市,而苏州是沿江城市。
但对比港口的货物吞吐量苏州也不遑多让,年苏州排名全国第六。这些货物基本上都是本地的货物的流转,这也反映了苏州工业实力之强。
在人口数量上,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苏州常住人口为.8万,全国城市排名第九,相比五大计划单列市排名仅次于深圳。
年苏州人均GDP17.82万元,位居全国第五,高于深圳。
放到省一级的层面上看,江苏省在全国各方面的地位就毋须多言了,下辖的十三个城市各个皆实力不俗。但全省只有南京一个副省级城市,没有一个计划单列市。
而全国既有副省级城市又有计划单列市的省份有四个,如辽宁有沈阳与大连,山东有济南与青岛,浙江有杭州与宁波,广东有广州与深圳,福建的省会福州不是副省级城市,但也有厦门这一计划单列市。
以江苏省各方面的实力没有一个计划单列市委实有些说不过去。
谈论这个话题,出发点不是为了单纯争取计划单列市这个名额,而是以客观实际出发,因为苏州进一步的发展对于提升长三角的整体发展意义重大。
苏州升级为计划单列市后,第三产业将成为苏州重点发展的产业,部分第二产业将向长三角以及全国范围转移。
这对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有益于优化整个地区的工业布局,很多打工人不必再远离家乡,就近就可以有更多的工作机会,企业也可以相应的减少一些用工成本以及物流成本。
总之,苏州行政级别的升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也是一次地方行政优化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