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应该说,总体推动的态势是比较好的。”在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人民政府参事傅勇林看来,作为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值得让人期待。最近,成渝两座城市之间的共同协作发展,也推出一系列的政策安排和制度规定。
他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对于国家战略的纵深,具有重要的意义。成都既是国家中心城市,又是战略支点城市,必将能助推整个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在改革开放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渝城市群是一盘大棋,需要调结构、转方式、增动能、上水平,就要按照站位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核心是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对此,他建议,对整个城市群的内在肌理,包括人文肌理、社会肌理、经济肌理、文化肌理等等进行深入全面科学理性睿智的剖析,作出针对性很强的对策,久久为功。
曾在成都工作多年的傅勇林,对成都情况了如指掌。他细数了成都的优势,“去年,成都的经济体量达到1.99万亿。”傅勇林说,成都都市圈里,德阳、绵阳等工业基础好,眉山、雅安等城市农业基础好,在成都都市圈内部如能联手互补发展,将会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的健康快速科学发展,“各城市产业结构都不尽合理,联手就可互补发展。”
傅勇林认为,成都应从开放平台、航空货运和蓉欧快铁三个方面下功夫,在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同时,使得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在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成都是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城市,同时又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对外开放口岸、成都综合保税区。但我们跟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城市群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傅勇林说。
作为国内第三个拥有两个国际机场的城市,拥有近条国际航线,客运量这两年也稳居全国第二。“这是成都的优势,但航空真正要赚钱的是靠航空货运,而不是靠航空客运。”他认为,航空货运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次是蓉欧快铁的正常运行,彻底打通了中国通过陆地对方开放的战略大通道。他建议,继续进行蓉欧快铁的线路开发和功能拓展,确保货运货源组织得到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部地区等城市群的支持,让蓉欧快铁成为贯穿衔接一带一路60多个国家近30亿人口的大市场。“重庆与成都都市圈如能在这些方面形成互动,就会给城市群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助力。”
“成都不是卖世界而是买世界。”对于成都都市圈的建设,他认为,成都的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主城区服务业比重高,但整个成都第三产业比重又不高,传统型服务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各占一半,设计产业、文创产业等新兴服务业比重低。”傅勇林表示,在传统型服务业中,成都多为零售、餐饮和住宿,没有产品就没有市场定价权,意味着财富只能大量外溢外流。“服务业是血肉,制造业是脊梁骨,成都有丰满的血肉,但脊梁骨方面还得向重庆学习。他建议,向德国学习工业4.0,做好数字化的制造业。对于农业问题,他表示,应该认真研究三农问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现县域内的平衡发展,打造适合乡村发展的产业形态,构建新的农业产业集群。我建议认真系统研究三农问题,研究农业现代化,走伤基于现代数字技术的新兴农业之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李霞责任编辑何齐铁编辑刘永豪视频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