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预测明年潜在失业率,可能比城镇调查失业情 [复制链接]

1#

根据德邦证券判断,今年四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将回升至5.0%,年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约为5.1%。年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大约在5.0%,其中一季度大约为5.1%,二三四季度则在5.0%上下浮动。

为了能够更加及时的反映失业率的变动情况,且更好的体现就业情况与经济增长的联动关系,德邦证券构建了一个与经济实时变化更相关的调整失业率指标。结果显示明年潜在失业率可能会比城镇调查失业情况更严峻。多个因素显示明年就业市场仍将面临较大的压力,而就业市场的压力大小将直接影响政策的发力程度。

01今年就业情况较去年明显改善

1、就业总量已接近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相较于去年疫情爆发时期就业市场受到的巨大冲击,今年我国就业形势逐步企稳,根据人社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10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万人,累计同比增长12.3%,基本已经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同时也提前完成了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万的年度目标。10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较年初峰值5.5%回落了0.6个百分点,也低于年同期的5.1%。从就业核心指标来看,今年以来的就业市场正持续改善,稳中向好。

农村劳动力市场方面,前三季度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达1.83亿人,基本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且年内在规模上保持稳定。此外,截止9月底,脱贫劳动力务工总量达万人,已经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的任务。一方面,前三季度经济持续复苏,带动劳动力市场回暖,就业需求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各省市今年以来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在政策层面持续保障重点群体的就业扶持工作。

大学生就业方面,今年面对的压力相对较大。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超过了万人,较去年增加了35万人,同时叠加年尚未就业的毕业生以及受疫情影响回国就业的海外毕业生,预计今年大学生就业求职人数会突破万人。从就业数据来看,应届毕业生进入劳动市场的6、7月份青年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5.4%和16.2%,较去年同期略有降低但仍高于疫情前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疫情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仍未消退。截止10月份青年人口调查失业率仍处于14.2%的高位,其中20-24岁的大专及以上人员失业率相对更高,所以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在持续凸显。

出现结构性矛盾的原因一部分在于疫情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选择“慢就业”,据智联招聘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年应届毕业生当中,有12.8%的应届生倾向于选择慢就业,较去年相比增加了6.6个百分比。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应届毕业生对于寻找一份稳定工作的需求提升,在未找到合适工作的情况下,应届生宁愿接受长时间的空窗期,再选择未来的就业方向。

2、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

尽管从总量来看,就业的情况已经逐渐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但从结构来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就业的供求关系来看,目前求人倍率远高于疫情前的水平,国新办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及目前存在着部分群体失业率较高,沿海一些地区缺工的现象。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年三季度上海的求人倍率达到了2.16,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求职缺口主要在第三产业,商品营业员的求人倍率达到了8比1。此外,天津、重庆、郑州和武汉等重点城市在今年以来的求人倍率也创下了历史最高值。中国就业研究所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就业市场景气报告也印证了就业市场结构性失衡的问题,与去年同期相比,招聘需求人数增加8.52%,而求职申请人数减少了4.22%,其中高校毕业生求职人数同比下降了9.5%。

人社部第三季度公布的“最缺工”数据显示,目前服务业求职缺口仍然较大,且以东部沿海城市需求尤为明显,这与疫情好转后对于服务需求的大幅回升有直接关系。

02

明年就业压力变化

或决定政策放松程度

尽管从就业政策、大学生和农民工群体来看,今年的就业形势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多个因素显示明年就业市场仍将面临较大的压力,而就业市场的压力大小将直接影响政策的发力程度。

而目前来看,经济下行的压力与城镇失业率出现了一定偏离,没能很好的体现当下经济形势对就业市场产生的扰动,因此我们构建了与经济走势更为相关的调整失业率,以更好的观测就业市场实时变动的情况,以对明年就业的状况进行预判,帮助我们更好的判断逆周期政策力度。

1、多因素或对明年就业市场造成扰动

从出口方面来看,截至10月,我国累计出口额前五的产品类别为电机、机械器具、家具、塑料制品和车辆零件,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与今年以来海外疫情持续扰动使得我国出口保持韧性有一定的关系,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的景气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得农民工群体今年的就业状况接近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而出口目前已经出现了下行的趋势,在我们对于年的展望中也提到,外国高额的消费需求以及复工复产缓慢两方面对我国出口的提振也将在明年逐渐消退,而这部分出口下行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会对明年的劳动力需求产生一定扰动。

从房地产方面来看,房地产相关产业每年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而今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在供给和需求端同时收紧,房地产投资自二季度后持续下滑,房价、商品房销售、土地供求也均在走弱。作为新开工面积重要领先指标的城成交土地占地面积目前仍在持续下滑,预示年上半年前,新开工大概率不会反弹。开工面积的锐减使得目前已有部分农民工提前返乡,或从今年四季度开始就对就业市场产生扰动。因此明年房地产政策的走向对就业有着直接的影响,从第三批集中供地的土拍规则来看房地产相关政策在边际放松,但预计对就业市场造成的压力仍较大。

基建方面与房地产类似,中长期来看,基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有所下降,政府意愿不强和财政紧平衡使得今年基建投资增速缓慢。而随着“十四五”重大项目启动建设以及绿色基建和新基建相关规划的陆续发布,预计明年基建增速将边际回升,对相关就业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但也不宜过度乐观。

2、调整失业率及明年失业率的测算

18年以来,衡量我国失业水平的核心指标从城镇登记失业率转变为了城镇调查失业率,政府报告中也首次把城镇调查失业率纳入预期目标。相较于登记失业率,调查失业率是一个更有价值更有效的指标,从长期来看与经济增长的也具有一定的反向关系,但从短期来看,调查失业率具有一定的刚性,对于经济形势的变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今年下半年以来,受限电限产、房地产强监管等多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明显,而城镇调查失业率却呈现下降的趋势,并创下了自19年以来的新低。因此,为了能够更加及时的反映失业率的变动情况,且更好的体现就业情况与经济增长的联动关系,我们构建了一个与经济实时变化更相关的失业率指标——调整失业率。调整失业率具有即时发布且高频的优势,最高频度可以达到周频,能很好的反映经济运行中突发情况对就业市场的扰动。

去年疫情的爆发对就业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全年的平均失业率高达5.6%,年政府报告中城镇调查失业率的目标也首次调整为6%。尤其是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一季度,经济的大幅下行使得2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创下了6.2%的历史最高值。

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一季度往往是大学生应聘的旺季,疫情爆发对大学生群体就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其次,餐饮、旅游和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而第三行业目前在就业市场的比重正逐渐增加;最后,疫情影响下出口的大幅下滑使得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大幅下滑。疫情冲击对就业的影响直到二季度末仍位于高值,20年6月份的调查失业率仍高达5.7%。三季度以来随着复产复工的不断推进,调查失业率才逐渐下行,到年底基本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而今年以来调查失业率的变动和经济增长的趋势出现了一定的偏离,一季度经济明显复苏的态势下调查失业率较去年末有所升高,而三季度末限电限产、房地产严监管等事件使经济有较大下行压力时调查失业率反而创下了19年来以来的新低。

这表明疫情冲击使得就业市场的供需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从供给来看,疫情对就业市场造成了一定的“疤痕效应”,尽管目前疫情的负面影响已经基本消退,但仍有部分群体,特别是农民工群体,目前仍未回到就业市场,因此会造成调查失业率有一定的高估;而从需求层面来看,疫情下灵活就业的比例大幅度抬升,一些互联网+行业的招聘需求急速抬升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但随着后续经济逐步回归线下,这部分就业能否维持尚待验证。

而针对今年的特殊情况,我们也计算了相应的调整失业率,其中一季度调整失业率要略低于城镇调查失业率,而二季度以来,调整失业率要高于城镇调查失业率,表明经济下行的压力还是对就业市场造成了一定的扰动,潜在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展望明年,失业率整体仍在可控区间但面临的压力相对较大。一方面,退出市场的劳动力将随着疫情的常态化逐步回归到就业市场,造成供给的提升;另一方面,经济下行的压力或将持续到明年一季度,而线上就业等临时性就业需求也将逐渐回落。

预计明年供需两个层面都会对就业市场造成一定的压力,通过定性分析,我们认为今年四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将回升至5.0%,年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约为5.1%。年全年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大约在5.0%,其中一季度压力较大约为5.1%,二三四季度则在5.0%上下浮动。而根据调整失业率明年四个季度是:

报告方:德邦证券,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公号“前途数据服务”,APP“前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