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日漫为何会成为第三产业,日本的做法值得学 [复制链接]

1#

国漫与日漫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恐怕也就只能从影响力以及虚虚实实的所占GDP比例来大致了解一下了。

同时日本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产业创作输出国,记得小时候我们对日漫,国漫这两者是没有任何区分的,统称为漫画或者动画片。

那时候我们并不会认为日漫就比国漫牛逼,反正只要是好看的,我们都很喜欢!可是为何现在日漫已经成为日本第三产业,而国漫却鲜有人问津呢?

其实中国并不是没有重视过这个问题,在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年实施的《中国儿童动画出版工程》简称工程,以及年广电局又发文一份《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

不过很可惜的是,工程坚持了13年宣告破产,后面的《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又被网友戏称为“巨婴计划”,因为这份文件规定禁止在黄金时间段播放外国动画片,出发点是大力发展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可也正是因为这个文件,直接导致了国漫与外来漫画的分层,满屏幕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类的低幼儿动画时代来临。

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因为我国对漫画以及动漫的定性出现了决策性的失误!反观日本,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们是怎么做的!

由低幼儿阶段向记号时代过渡

作为动漫强国,日本动漫观看群体广泛,动画并不只是儿童的专属品,动漫在日本的青少年甚至是成年人中也相当普及。

从世界范围来看,动漫全年龄阶段化这片蓝海,目前为止还是日本一家独大,其它国家动画暂时不涉及次领域,日漫的范围十分广大,从热血系列到写实系列,再从搞笑系列到恐怖系列,应有竟有,而且几乎做到对每一部动漫的定性十分准确,这样就确保了受众的范围准确。

并不像目前国漫《镖人》他的定位还是少年漫画,但其实作者期望的定性是青年漫画,然而事实也确实如此,《镖人》的受众群体确实是青年人!

“二战”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漫画在日本的社会地位及人们对它的观念看法在不断发生变化。日本漫画之神手冢治虫把日本现代漫画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二战后的头十年):“玩具时代”,漫画只是供孩子娱乐的道具。

第二阶段:“清除时代”,漫画被视为低俗浅薄的读物。

第三阶段:“点心时代”,父母和教师勉强允许孩子可以在不妨碍学习的条件下看一点漫画。

第四阶段:“主食时代”,年TV动画《铁臂阿童木》在电视上连续放映,许多家庭中的大人和孩子一起观看,漫画得到全社会肯定。

第五阶段(二十世纪70~80年代中期):“空气时代”,漫画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六阶段(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记号时代”,漫画成为青少年之间相互沟通的记号。

从这里可以看出,日漫也曾经历过被“家长打压的时代”,他们也曾认为,动漫就是幼儿观看的东西。

但动漫就和人一样,他也会慢慢长大的!他不可能总是小孩子,他也喜欢冒险,也喜欢热血,也喜欢刺激,总有一天他也会恋爱的,在校园里他也会遇到一些奇葩的、难忘的经历,在都市里他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经历......

“日本式的乒乓外交”—文化立国战略

还记得我国的“乒乓外交”么?年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不仅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也加速了新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

然而类似的事情在大洋彼岸日本也同样上演!平成年间,日本政府在文化方面最广为人知的举措便是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口号,并积极付诸实施。年代中期到年代中期,日本动漫业正是乘此东风扶摇直上,在政府的扶持下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年7月,日本成立了文化政策推进会。年,该推进会提出了“新文化立国的目标”,次年又提出了《新文化立国目标的具体施政方案》,标志着“文化立国”战略的正式确立。

日本的动漫产业作为重点文化产业,被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并且加快了它的国际化的步伐。

国漫正迎头追赶,但依旧举步维艰

《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成绩50.13亿,位居国产电影历史第二!这不得不说是国产动漫的骄傲,这么高光的票房数字再一次让“国漫崛起”成为了热点话题。

但数字真的能代表一切么?真的能说明国漫真的崛起了么?我看未必!

接下来我们看一组数据:

《哪吒之魔童降世》50.13亿

《白蛇:缘起》票房4.4亿

《熊出没·变形记》票房6.05亿

《大圣归来》票房10亿

《大鱼海棠》票房成绩5.64亿

《昨日青空》票房成绩万

《大护法》票房成绩万

这些就是近几年我国国产动漫电影的票房成绩,我国的人口数量是日本的10倍,国土面积是他们的25倍,但日本的动漫电影全球票房过亿美元的就高达12部,但中国的至今为止就《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么一部。可见我们与日漫的差距到底在哪!

无人敢投资,只有靠众筹

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制片人陆伟从筹备到制作完成历时8年,当影片制作完成,他已经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影片在上映前被迫搁浅,幸亏最终票房收入还是比较喜人的,每个投资人的回报收益高到%!

国漫正在从低幼儿群体阶段向青年群体阶段转变

制作《哪吒》的彩条屋影业CEO易巧坦白地说:“国漫现在还停留在产品阶段,还远远谈不上产业。”

并且他还透露到,五年前创立彩条屋时,没有一个人愿意加入,因为他周边的人都觉得做动画太丢人了,中国的动画很弱智,做动画的人应该更弱智。而且动画都不赚钱,为什么要做?

可能正是因为处于谷底阶段,以无限的上涨空间,现在或许正是国产动漫行业发展的好时机,也许正因为易巧看到了这一点,并且坚持了下来,所以他获得了成功。非常期待今年的《姜子牙》!强迫症高度患者的姜子牙,又会给观众带来怎样的视觉冲击效果呢!

《熊出没》系列的成功,正表明了国漫正逐渐从低幼儿群体阶段向合家欢阶段发展,这也正是日漫发展的第三阶段——“点心阶段”!

虽然国漫离日漫发展的第六阶段——几号阶段还有一定距离,但至少意味着国漫正在向全年龄段的动漫迈开步伐,这是好事情!

正如易巧所说的那样“一个人看动画电影,无论你3岁、10岁、20岁、40岁、80岁,坐在那状态都一样,很像小朋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