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部门联合发布若干政策,引发互联网市场热议,事实真的如市场所判断么?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14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出台普惠性扶持纾困措施、针对性扶持纾困措施、精准实施疫情防控措施等三大方面共43项纾困措施。
其中关于“餐饮业纾困扶持措施”第12条指出:“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降低相关餐饮企业经营成本。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餐饮企业,给予阶段性商户服务费优惠。”
凛冬将过,余寒犹厉。该政策发布后,引发资本市场波动及舆论热议。上市公司美团,因业务涉及外卖,当天便大跌14.86%,市值蒸发亿元。有市场分析认为,外卖佣金绝大部分是骑手的工资,其实际佣金比例仅有个位数,远低于国外平台和国内其他互联网模式,如进一步遭降费调控,则该模式将失去既有价值。
与此同时,市场亦出现不少其他互联网公司即将遭“重锤”的谣言,相关企业纷纷受到影响。互联网行业的冬天会因此愈发寒冷下去吗?
纾困政策是“强心针”不是“当头棒”
其实,认真读完此次14个部门印发的若干政策,会发现,该政策是针对疫区服务业的一揽子服务政策,共划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服务业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是围绕减税降费、金融扶持等方面的综合指导措施,也是对行业和中小企业帮扶最大的部分。所有的服务行业都适用于第一部分的10项措施。
后五个部分,分别围绕餐饮业、零售业、旅游业、公路水路铁路运输业、民航业等五个困难行业的针对性措施。
此次舆论的焦点就来自第二部分餐饮业政策第十二条:“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降低相关餐饮企业经营成本。”在完整政策方案中,这一条的重要性其实远比不上措施,而且用词也是“引导”,而非强制。
众所周知,餐饮行业最大的成本是房租、原材料和人力。而本次若干政策中,明确提出了要对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承租国有房屋的,减免6个月租金,其他地区减免3个月租金。同时,还提出了承租非国有房屋的协商制度,以及相应的减税降费等综合措施。
除此之外,从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到扩大“六税两费”适用范围,从减免房租到降低保险费率,政府这一系列为服务业纾困的实质举措更是此次政策的重中之重。
所以,政策中明确提出“引导”外卖行业,而非强制或打击,其强调的引导性仍需结合市场规律、买卖双方的实际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考量方可对症下药,而非诸多舆论所见——国家对互联网行业打了“当头一棒”。
下调佣金,能否成为“破冰之斧”?
国家此次对疫区服务行业的扶持是不遗余力的,单拿扩大“六税两费”的使用范围这一条来说,减免政策扩大至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这一政策预计将使数百万市场主体受惠,年度减负规模至少为亿元。
从“六税两费”减征政策出台至今,始终效果显著,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的税费负担得到有效缓解,本质上促进了相关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的生存发展能力。
相较此类政策,调整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所能发挥的作用,其实很有限。
如前所述,外卖平台个位数的佣金,实际可调整空间已经微乎其微。相较之下,其他互联网业态都是15%至50%的抽佣比例。
由于市场及舆论长期将平台佣金和骑手工资等统一理解为平台收取的费用,因此对于外卖平台而言,服务费的下调压力并非一日之寒。为此,美团于年5月就开始服务费透明化改革,原本的平台服务费被拆解成技术服务费、履约服务费。
技术服务费即我们所理解的“佣金”,如商家信息展示服务、交易服务等服务成本,通常情况下仅为6-8%。相比主播直播带货的佣金(一般为销售额20%)、网约车平台服务费(少则20%-25%,有的高达35%),国内外卖平台的佣金处于较低水平。
当前,饿了么、美团等外卖业务仍处于微利状态,且在部分区域仍然处于亏损运行状态。
疫情下餐饮业的“出口”在何处?
剖析当下餐饮业商家的成本结构,线上服务费下调对其产生的减负作用十分有限。
根据极光大数据年11月的调研报告,77.5%的受访商家认为经营压力来源来自房租,将业务重心转移至线上可以将整体利润提升10%。
据中饭协发布的《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对餐饮企业成本结构的测算,外卖为商家带来的边际收益率高达32.9%。餐饮行业通过接入外卖平台,优化了门店、人工等固定经营成本,投入于外卖平台的服务费成本潜移默化地变成商家扩大线上数字化经营的投资,长久看来对商家经营与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疫情带给商家的痛点在于流水的减少与租房、人工等硬性支出不变之间的矛盾,外卖服务帮助餐饮业打开了地理半径的限制,使其从服务半径1公里的用户扩展至5公里,这不仅是距离的突破更是商家转向互联网平台的新尝试。
要相信:春天总会来临
目前餐饮中小企业、外卖平台、骑手、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平衡,若单靠平台降低佣金,表面上是让利于商家,实则可能会导致这其中生态失衡、引发“蝴蝶效应”,造成其余维度的负面影响。
外卖行业与商家可谓是“共进退、同盈亏”的共生关系。
此次政策的实行或许可以看作是外卖行业反亏为盈的破局“新出口”,如何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兼顾商户、骑手与消费者间的利益,是饿了么、美团乃至餐饮业未来仍需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