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初期图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610/4637081.html城镇规划君何方洪曾经测量过新疆的地理几何中心,位置大概就在华夏第一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州府库尔勒市和轮台县范围内,但是具体的位置存在一定的误差或偏差,所以大方位准确,小方位无法完全确定。
城镇规划君何方洪一直认为,其实库尔勒市之所以能发展成为新疆第二大城市,除了因为塔里木石油指挥部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将总部建在库尔勒市的原因外,还跟库尔勒市是新疆地理几何中心这个区位有一定的关系。俗话说,房子的地段很重要,对于城市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正因为库尔勒市位于新疆的地理几何中心,才使得南疆铁路、库格铁路、国道、国道、G高速、乌若高速能够在库尔勒交汇,让库尔勒成为了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成就了当下库尔勒的新疆交通枢纽地位。
一、巴州库尔勒及其周边轮台等区域自古就是新疆的地理几何中心
其实早在西汉时期,我国管辖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西域都护府就设置在库尔勒附近的轮台县境内,说明当初西汉中央王朝也考虑了军政中心应该放在地理几何中心的重要性。西域都护府的范围大致包括今天我国新疆大部分(但不包括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地区及塔吉克斯坦的小部分区域,具体范围东起阳关(甘肃省敦煌市)、玉门关(甘肃省玉门市),西至中亚巴尔喀什湖(哈萨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涵盖天山南北广大地区。
西域都护府在当时西汉的行政区划地位,基本等同于内地中原地区的郡,但是西域都护府并不下辖县,而是采取军事庇护的形式管理50多个西域小国。所以从西域都护府的管辖范围来看,西域都护府驻地乌垒城位置正好在地理几何中心位置,比今天新疆的地理几何中心往西偏移了一点。原因就是当初西域都护府的范围比如今我国新疆辖区范围多了西部的“外伊犁盆地”和费尔干纳盆地。
根据《汉书·西域传》记载,公元前60年,即西汉神爵二年,西汉中央王朝决定在西域区域设置汉朝的管辖机构——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为治理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首任西域都护为郑吉。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新疆被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对西域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发挥了主导作用。该史书中记载了汉西域都护府治所的具体位置,这个位置就是一个叫乌垒城的地方。
根据史书中的位置关系,即乌垒城为去阳关二千七百三十八里,龟兹东至都护治所乌垒城三百五十里,而龟兹国就是今天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而根据考古专家和史学家论证,西汉时期我国的距离计量单位的一里,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8米,那么根据这样就能计算出来乌垒城的精确位置。
乌垒城与距甘肃省阳关的距离应该千米左右,距离库车的龟兹古城遗址大概千米左右,而距离渠犁的距离则有千米。我们再来打开新疆的地图看一看乌垒城的位置,大概就在巴州的轮台县范围,在第二师铁门关市29团的西边不远处的策达雅小野云沟位置。但是这个区域内却有很多古城,比如阔那协海尔古城、奎玉克协海尔古城、塞维尔古城、卓尔库特古城以及恰克排来克古城,究竟是哪一座古城才是乌垒城呢?但是经专家研究,奎玉克协海尔古城和卓尔库特古城都有可能是,但目前好像还没有一个定论。
因此,一言以蔽之,地理几何中心虽然对经济社会影响并不太大,但是由于地理几何中心向行政区划四周的距离几乎相等,一是便于在地理几何中心区域天然地形成交通汇聚点,往往都会成为交通枢纽,而交通枢纽通常都具备物资最低成本集散优势,构建起物流集散中心,自然就会带动经济的发展;二是地理几何中心能够最大范围辐射区域的人口,因为圆形的面积最大,圆形范围内的人能够最到达圆心点,如果在圆心上设置一座中心城市,就能最大限度地服务更多的人民群众。
所以,作为当今新疆地理几何中心的库尔勒市,虽然没有喀什和伊宁的边境区位条件和对外贸易优势,没有喀什的人口腹地的条件,没有伊宁所处的伊犁河谷的新疆最佳生态环境,但是库尔勒就是能成为新疆经济最强的县级市,建成新疆第二大城市,不得不考虑其地理几何中心城市的原因。
二、未来库尔勒如何发挥新疆地理几何中心优势继续保持对伊宁和喀什两个副中心的领先地位
从新疆十四五规划“以喀什为中心的南疆城市群和以伊宁为中心的北疆城市带”就能看出,新疆已经把喀什和伊宁的战略地位提升到仅次于乌鲁木齐的第二层次,库尔勒、阿克苏、克拉玛依都只是新疆城市的第三层次。因此,库尔勒市虽然目前是新疆的第二大城市,但是未来能不能继续保持新疆第二大城市的地位就难说了。这就需要库尔勒市充分运用好其新疆地理几何中心的优势,将喀什、伊宁的各项资源为我所用,继续保持对伊宁和喀什的绝对优势地位。
那么库尔勒市应该怎么做呢?我认为应该以库尔勒市空间辐射范围和巴州各区域内的经济联系为基础,根据巴州8县1市各城镇的等级划分和具体情况,考虑到库尔勒市的城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确定巴州中心城市——库尔勒经济圈的发展模式为点轴发展模式,具体发展布局为:核心圈层、第一圈层、第二圈层、发展极和发展轴,可概括为:“一核三极、两轴两圈”的空间发展布局。库尔勒经济圈的核心圈层是库尔勒市,第一圈层是尉犁县和焉耆县,第二圈层是博湖县、和硕县和且末县。
发展极是焉耆县、若羌县和轮台县,也正是巴州重点打造的三个副中心城市。发展轴是以境内交通干线和国道为轴的十字型空间区域,国道在巴州境内经焉耆至库尔勒至轮台,以这条交通线为基础,重点打造焉耆—库尔勒—铁门关—轮台产业带,国道在巴州境内经库尔勒至尉犁至若羌,重点打造库尔勒—尉犁—若羌产业带。
库尔勒经济圈的空间组织发展时序:近期以核心圈层和焉耆—库尔勒—铁门关—轮台发展轴的建设为重点,在逐步增强库尔勒市城市功能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其影响范围。着力打造焉耆一库尔勒—轮台产业带,并不断增强该产业带的产业集聚功能,同时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尉犁县和和静县的发展。中期重点发展第一圈层和库尔勒—尉犁—若羌发展轴,打造巴州新型城镇结构和新的增长带。远期重点发展第二圈层,实现巴州经济社会的第二次腾飞,追上新疆第二强的昌吉州。
库尔勒市的功能定位: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州府,新疆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新疆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新兴低碳产业城市,节水型的生态花园城市,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城市,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融合的城市。把库尔勒重点打造成为区域性综合枢纽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南疆重要的金融中心、南疆重要的文化交流中心和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
同时不断优化若羌、焉耆、轮台三个副中心城市结构,包括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城乡建设布局、市区人居环境、地区人口素质、城市社会管理,完善城市的生产、消费、就业和服务的四大功能,深入挖掘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档次和品质,加大焉耆县、和静县、若羌县、轮台县四个县撤县建市工作力度。
以库尔勒市为核心的巴州区域发展目标是建成连接新疆与内地的重要枢纽中心和现代化的南疆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高地,成为集农业、畜牧业、服务业和矿业为一体的产品集散地。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为抓手,以加快人员流动、资本流动、技术流动、商品流动的聚集和扩散为催化剂,提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实施优势资源的转换速度、力度和强度,增强有实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的辐射带动能力,以促进园区整体的发展带动战略。以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为契机,逐步形成符合巴州实际的支柱产业,积极主动延伸产业链,形成一批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