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亿蝗虫抵达印度,距中国可以说仅一 [复制链接]

1#

小众旅行

到底啥开局?

亿蝗虫抵达印度、南极高温18.3度、

新冠状病*、尼日利亚爆发新一轮拉沙热疫情...

最近的新闻,真是一个个都令人心慌的很呐!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电影《流浪地球》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已经向全球进行了预警,称希望全球高度戒备现在正在肆虐的蝗灾,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全球变暖,尤其冬季温度的上升,有利于蝗虫越冬卵的增加,为第二年蝗灾的爆发提供“虫卵”。

据悉,本次蝗灾始于非洲,然后飞过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目前已经到达了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国可以说仅一步之遥。

据印度拉贾斯坦邦财*部长的说法,有亿只蝗虫袭击了该邦,导致大量农作物被毁并有向其它邦蔓延之势;而该邦驻扎的70万印*因粮食被吃光不得不撤*;印度有学者预测蝗灾将造成印度30%-50%的粮食减产。

据报道声称,此次蝗灾已经成为东非地区25年来、肯尼亚70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而据不完全统计,这次蝗虫总数约亿。这次蝗虫来势汹汹,在巴基斯坦的农作物面临着被破坏殆尽的危险,而在非洲以及印度等地区,棉花、甘蔗等众多农作物已经损失惨重,这些来自沙漠深处的蝗虫究竟有多厉害,才能在几天之内将巴基斯坦40%的农作物,印度大片棉花与甘蔗之地毁于一旦呢?

根据以往的数据可知,虽然*金的寿命只有三个月,每次产卵量只有60~90颗,但是最多可以产下颗虫卵。就算把存活率拉到最低,也是一个可怕的数量,而且蝗虫每天可以飞行公里。

虽然蝗虫要从印巴飞到我国西部,必须越过喜马拉雅山山脉或者云贵高原。喜马拉雅山海拔均在2千米以上,构成了天然屏障,蝗虫想越过喜马拉雅山也几乎不可能。

但据说以当前的发展速度计算,不到半年时间蝗虫数量就会增长倍之多。蝗虫真的不会飞过喜马拉雅山脉这事铁定的,但是谁又能保证不会从邻国入境呢???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消息,南极迎来了破纪录的高温——18.3°C。此前的最高记录是年3月24日记录到的17.5°C。

其原因可能是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西摩岛所在的南极半岛地区气温上升不断加速。

附近海上冰川的融化也越来也快,有的冰川甚至后退了上百米,留下裸露在外的岩石地表。这也对当地南极企鹅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胁,因为这些冰川是它们的主要栖息地。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去年年底左右,BBC纪录片《七个世界,一个星球》上映,描绘了地球七大洲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动物故事。看着这样的南极,BBC摄像师心痛到落泪。摄制组在南极发现了令人担忧的迹象。拍摄企鹅时,当地的气温竟然高达15摄氏度。

数年前可以覆盖整个海滩的冰川竟已经萎缩到远处的山峰间了。南极部分地区的温度上升速度,比世界其他地方快5倍,照这样的趋势进行下去,大量极地生物的生存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最后在拍摄花絮时,想到这些可爱生灵的未来,摄像师面对镜头不禁哽咽哭泣。

虽然现在南半球正值夏天,但这样的温度对南极而言依然是太高了。根据WMO,该科考站所在的南极半岛地区是全球变暖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在过去50年间温度上升了将近3℃。

2月7日,尼日利亚*府警告称一种不明病症在该国爆发,患者会出现呕吐、腹泻、身体肿胀等症状。1月29日,该国首宗病例出现,不到一周已有至少人感染,15名患者疑似在感染48小时内不治身亡。

初期检测显示该疾病非埃博拉或拉萨热,也与新冠肺炎无关。卫生部长表示疾病可能是捕鱼时所用的化学物所致。也就是具体是什么原因依然不明。

拉沙热病*传染性极强,与埃博拉病*、马尔堡病*等共同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Level4)的危险病*。该病潜伏期为2天至21天,主要症状为发热、乏力、头痛、咽痛、肌肉痛、胸痛、恶心、呕吐、腹泻、咳嗽和腹痛等,严重时可出现口腔、鼻腔、阴道或胃肠道出血、面部肿胀、肺腔积液、蛋白尿、休克、癫痫发作、昏迷等。

目前尼日利亚*府已采取了应急方案,派遣了多支快速反应小组,以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根据WHO的说法,如果在拉沙热临床病程早期使用,抗病*药物利巴韦林似乎是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

而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旱季的天气条件,沙拉热的疫情一般都发生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4月,且病例数量通常都在每年的1月份开始攀升。

尼日利亚是整个非洲大陆人口最多的国家,约有2亿人口,但全国只有5个实验室有能力诊断拉沙热这种疾病。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数据,尼日利亚每年都会有10万~30万人感染沙拉热,其中约有人会因感染而死亡。

最后结语

大自然赋予了我们很多,赐予了我们很多,我们要好好爱护它,我们人类做了什么它都能感受到,它病了,它很疼,它能感受到我们对它的伤害,我们现在再不珍惜它,可能我们的下一代就会生存在一个很恶劣的环境。

我希望有一些事情是要记住并且敬畏的,例如这次疫情给我们带来的绝望,例如亿蝗虫的蝗灾,南极在变暖温度到达二十度....这些现象的发生或多或少都离不开人类,人类的进步很重要,但过分破坏环境资源生态话,一旦平衡打破,没有人会是赢家……

1.倡导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减少私家车使用次数;

2、养成离开办公室及其他公共场所时随手关灯、关空调、关电脑的良好习惯,杜绝“长明灯”现象;

2、多走楼梯,少乘电梯;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在不使用时及时关机,减少待机能耗;

3、养成节能生活方式,办公室充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不开或少开空调和照明灯;

4、会议室、办公室和家庭做到冬天空调温度不高于20度、夏天空调温度不低于26度。

保护环境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能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就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能用保温饭盒就尽量不使用一次性饭盒,每个人的一个小动作,都可能形成蝴蝶效应,让微小的变化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从而影响地球的环境!

附.近期有关国家入境管制措施提醒(.2.14)

部分国家的详细管制措施信息可

在本订阅号的之前的文章中获取

关于我们

广州愉跃旅游服务有限公司

GuangzhouLeapForJoyTravelServiceLLC

?服务主旨

带领客户跳出我世界,触摸大世界,在教育、旅游领域引领客户走向更广袤的天地。

?业务范围

●高端定制游、邮轮游,我们从不走一般路线

●国际游学留学

●研学,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会员单位

向所有一线抗疫勇士致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