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生治疗白癜风费用 http://www.bdfyy999.com/潮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潮绣、木雕、手拉壶,潮州三大文化“名片”中,有两个起源于湘桥区。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潮州,对潮州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专门提及潮绣、木雕、工夫茶(手拉壶),为潮州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鼓舞了信心。
潮绣、木雕、手拉壶在湘桥区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比如,手拉壶发源地凤新街道西塘村,这些年大力发展手拉壶产业,目前年产值六七千万,村民人均收入近2万,仅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户,生动展示了产业发展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巨大推动作用。湘桥区委副书记、区*协主席苏昇表示,湘桥将乘势而上,在*策、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进一步做大做强这三大传统产业,擦亮湘桥潮绣、木雕和手拉壶三张文化名片。
湘桥区委副书记、区*协主席苏昇走访调研
意溪镇莲上村贫困户陈楷明一家了解情况
潮州木雕木雕之乡莲上村
80后非遗传承人回村创办工作室
一根镂空的木头上,渔网若隐若现,蟹篓上下布满虾、蟹、龟、鱼,栩栩如生。走进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意溪镇莲上村,莲典远木雕工作室门口“身高”超过3米的木雕作品“龙虾蟹篓”,让慕名前来的游客啧啧称奇。“‘龙虾蟹篓’是潮州木雕最出名的代表作品。”工作室创立者陈树典说,他是一名80后的非遗项目潮州木雕区级传承人。
潮州木雕,因发源于广东潮汕地区而得名,以工艺精湛和地方特色闻名海内外,于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木雕之乡”,莲上村走出了张鉴轩、陈舜羌、陈培臣等木雕大师。鼎盛时期,全村近半村民从事木雕,不少人家世代传承,拥有各自的木雕作坊。如今莲上村人中,近人从事木雕制作,拥有一批国家省市级工艺制作大师。
构思、选材、描形、起胚、修光、精雕细刻、打磨、上漆……“最后,有需要就在木雕表面贴金,所以潮州木雕又叫‘金漆木雕’。”陈树典介绍说。正因为精雕细刻,独具匠心,因此潮州木雕极具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潮州木雕的市场也将越来越大。
“木雕之乡”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年,16岁的陈树典开始跟着工艺美术大师陈培臣学习潮州木雕传统技艺,年,他和弟弟陈树远在莲上村创办了莲典远木雕工作室,一边潜心于木雕创作,一边开始带徒弟,传授木雕技艺。“潮州木雕已经有上千年历史,但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也需要不断创新。”陈树典说。
近几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在地方*府引导和支持下,莲上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已经旧貌换新颜。莲上村村支书说,结合“木雕之乡”的深厚底蕴,莲上村正在大力发展木雕产业,新建的木雕陈列馆即将投入使用,将致力于推广木雕文化,带动村里的特色乡村游,助力莲上村更好地发展。湘桥区委副书记、区*协主席苏昇介绍,湘桥区正谋划以莲上村木雕制作为龙头,带动全区有条件地区从事木雕制作产业,*府将从*策、人才、资金等方面制定扶持*策,将木雕产业做大做强,助推乡村振兴。
潮州市湘桥区意溪镇莲上村,
学得一手绝活的陈树典在村里开了一间木雕工作室
潮州刺绣潮绣之乡
迎来发展机遇,
刺绣合作社成立在即
我国有四大名绣:潮绣、蜀绣、苏绣、湘绣,其中潮绣因绣艺精美细致,画面浮凸似雕,色彩富丽堂皇闻名于世。
潮州市湘桥区桥东街道卧石村被誉为“潮绣之乡”,潮绣在这里已经传承了多年。桥东街道卧石村*委书记丁鹏歆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潮绣曾兴起一时,村里有五六百人从事潮绣及相关行业。后来由于周期较长,成本较高,潮绣市场开始萎缩,绣工纷纷改行,“目前全村人,潮绣从业者近百人,近两年出现了一些回流。”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潮州时,特别提到了潮绣,这坚定了我们重振潮绣文化的信心。”丁鹏歆兴奋地说,卧石村正在谋划做强潮绣产业,相关方案已经出台,准备成立潮绣合作社,引进社会力量合作,着力培训一批潮绣人才。
就在采访当天上午,潮州市农商行在卧石村举办了贷款授信仪式,给予卧石村0万元的低息贷款额度。丁鹏歆解释说,潮绣产业耗材大,周期长,需要一定规模的周转资金,这笔贷款给卧石村潮绣产业送来了“及时雨”。
湘桥区扶贫办主任苏和伟表示,*府要加大对传统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要助力打响“潮绣之乡”的品牌,从*策、资金、人才上支持潮绣产业发展,“比如*府可以通过人才评定,选出一批大师,支持他们发展成行业带头人。”
致力扩大市场,
让潮绣融入生活更接地气
10月的一个中午,走进位于卧石村的一间潮绣工作室,一楼大通间正在装修;二楼的工作室内,两名绣娘正在专心制作潮绣作品;三楼摆放着许多精美的潮绣作品。这是广东省省级工艺美术师丁春莲的工作室。
省级潮绣工艺大师丁春莲
丁春莲从事潮绣已经33年,对潮绣行业十分了解。“年潮绣被列入非遗后,热度很高。工作室以前有10多个绣工,一年可销售30多万元。后来热度下降,加上缺少绣工,价格上涨等原因,市场渐渐小了。”丁春莲说,这次习近平总书记潮州行之后,“让潮绣行业又看到了希望。”
她说,工作室一楼正在打造展厅,既展示潮绣作品,又能体验潮绣制作工艺,预计今年内就要完工。但是,她思考得更多的是,如何扩大潮绣的市场。“要让潮绣更加接地气。”她说,她正设计一些简洁的图案,降低成本,便于将潮绣融入到服饰、包包等日常用品中,让潮绣走进老百姓的生活。
湘桥区桥东街道卧石村,
省级潮绣工艺大师丁春莲的潮绣作品
手拉壶中国手拉坯朱泥壶第一村西塘村
手拉壶规模发展,
小村人均收入近2万
来到凤新街道西塘村,在进村的大路口就能看到一块四五米高的树立牌匾“中国手拉坯朱泥壶第一村”,顶部还立着一只超大的手拉壶模型,非常醒目。“这块牌子是我们经过多方走访论证,于年获得国家认证的。”凤新街道西塘村村支书章潮彬介绍。
潮州手拉壶制作工艺历史悠久,年被列入非遗。凤新街道西塘村从事手拉壶已有多年历史,形成了“老安顺”以及其他三大字号为首的一批品牌,产品流传至海内外。
章潮彬介绍,他自己是高级工艺大师,因此对手拉壶行业非常了解。西塘手拉壶虽然有历史积淀,但一度品牌沉寂。年他上任村支书后,经常组织大家在一起开会商讨,年起,村委带领村里手拉壶从业者集体参加各项比赛、评奖、展览等活动,团结一致打造西塘村手拉壶品牌,在知名度提高的同时,手拉壶产业也逐渐壮大。
目前,西塘村全村人中,多人从事手拉壶行业,拥有国家级工艺大师3人,省级工艺大师20多人,市区级的工艺大师多人;年产值六七千万元,村集体年收入超过百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仅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户10人。
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文旅特色产业村
西塘村章氏“老安顺”是手拉壶行业的领*品牌,传人章燕明被誉为“中国手拉坯朱泥壶第一人”,他是手拉壶领域第一个被中国美术馆和中南海紫光阁收藏作品的大师,也是在手拉壶领域第一个拥有个人艺术馆的大师。他的艺术馆就在西塘村,艺术展厅内摆放的手拉壶作品各具匠心,壶名更是韵味深长,《长虹贯月》《圆》《鱼乐图》《石上流》……独特的造型,精巧的做工,加上文化味十足的壶名,将壶升华为艺术作品。
章燕明的孙子章海元是广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这些年他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