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天白云,稻谷飘香,瓜果满枝,牛羊成群,金*的谷粒在收割机的轰鸣声中落袋归仓,一幅丰收的金秋画卷赫然入目,农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敖汉农牧业,一派好风光。
”近年来,敖汉旗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农牧业产能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积极培育壮大产业,带动农牧民致富增收。大力发展小米、设施农业、肉牛三个主导产业,努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牧业发展道路,勇立改革发展潮头。年3月,敖汉旗*府针对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分别出台“—年小米产业、设施农业、肉牛产业专项推进方案”,从资金、*策、技术方面优先扶持、重点推进,把三大主导产业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推动全旗三大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
敖汉小米世界品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金秋十月,正是敖汉小米收获的季节,村民们趁着晴好天气收割、晾晒,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望着满院成熟的小米,许多农户都是喜上眉梢。种植业是敖汉旗农村经济的基础产业。多年来,农业高耗水是制约种植业发展的致命短板,基于干旱半干旱的旗情,农业生产必须突破玉米一粮独大的结构性障碍,要以市场为导向,彻底扭转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抗土壤干旱、耐土质瘠薄的敖汉谷子,在众多种植作物中脱颖而出。截至目前,全旗建设优质谷子种植基地万亩,平均亩产量斤,年加工优质小米5亿斤以上,亩均纯收入0元。敖汉旗成为全国最大优质谷子生产基地,敖汉小米入选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超百亿元。
三十二连山高标准坡改梯绿色谷子核心示范区
强化营销拓宽农产品销路。敖汉旗连续召开七届世界小米大会,达成了世界小米看中国,中国小米看敖汉的共识。书记背书、旗长代言、入选央视“精准扶贫公益广告”,汇聚多方力量,极大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富硒谷子、淘乡甜基地、喝豆浆的小米,引领敖汉小米走向高端。卖小米也要动脑筋。现在市场竞争,比拼的是产品背后的产业链。敖汉旗全产业链发展,把小米推向大市场,带动全旗杂粮产业发展。目前有金沟农业、禾为贵农业、惠隆杂粮、刘僧米业等70多家小米加工及经销企业,家以谷子种植为主的合作社。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敖汉小米畅销全国多个市县区,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真正实现了“敖汉小米香了一个村庄,甜了整个世界”。
中国农业(博鳌)论坛第七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在敖汉旗召开
好风凭借力,靠着特色产业和*策的精准扶持,当地农民也过上了好日子。全旗现有谷子种植户6万多户,带动多户贫困户增收,人均增收元,占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4%。好地产出好米,好米卖好价。敖汉生产的谷子比周边地区市场价格每市斤高出0.3—0.5元,敖汉小米已经成为全国行业价格的“风向标”。
敖汉旗千亩有机谷子种植基地
设施农业遍地开花
大棚蔬菜、西红柿、西瓜……走进敖汉旗设施农业扶贫产业园,简直可以用琳琅满目来形容,斑斓色彩中孕育着无限生机。产业扶贫是拓宽增收渠道,增强“造血”功能,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敖汉旗加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创新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方式,发挥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引领、辐射带动农牧民的作用,把贫困户紧紧吸附在特色产业链上。
贝子府镇万家菌业有限公司香菇干品包装车间
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是设施农业的魅力所在。敖汉旗通过*策扶持上规模、龙头带动抓引领、技术依托谋发展等方式,推动技术创新转型,种植方式转型。
据统计,敖汉旗委、旗*府累计投放资金3亿元,培育设施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1家,发展设施农业5万亩,总产值达到6亿元,实现利润3.1亿元,带动2.7万人稳定就业,多人人均年纯收入2.4万元,带动1多名贫困人口实现工资性增收,带动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多人实现资产收益再分配增收。
金厂沟梁镇黑木耳种植扶贫产业园
立足敖汉旗农业产业化发展“量水而行”实际,敖汉旗在沿线重点打造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带、老哈河沿岸金丝蜜瓜产业带、宝老线食用菌产业带,引导设施主体向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四道湾子镇美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金丝蜜瓜种植大棚萨力巴乡永芳家庭农场设施西红柿年产值万元;金厂沟梁镇设施农业特色种植香菇、黑木耳年产值万元;四道湾子镇蜜瓜种植年产值万元;新惠镇设施北虫草种植年产值万元。这些无不彰显设施农业的潜力和广阔前景。
萨力巴乡落凤坡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设施番茄种植大棚
萨力巴乡永芳家庭农场设施豆角采摘装车
用情用力,同心同行。设施农业让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引擎”。设施农业向培育现代智能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培育了大批新型农民。现在,从业人数达到8万多人,从事设施农业的新型农民已经超过1.5万人。
敖汉旗贝子府镇万家菌业千亩食用菌扶贫产业园
肉牛产业蓬勃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行动源于决策。视察组指出,敖汉旗立足旗情实际,准确把握市场导向,依托资源、区位、品种等优势,把养殖的主导锁定在肉牛产业上,充分发挥肉牛产业的示范引领效应,积极壮大、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助力农牧业持续稳步发展。
古鲁板蒿乡哈拉勿苏万头肉牛养殖扶贫产业园
敖汉旗依托赤峰市种公牛站落户本地优势,大力发展肉牛品种改良、优良品种推广,扩繁、增量、提质、增效。全旗建成肉牛标准化冷配站点个,冷配受胎率达到95%以上;建设完善选育规模头的核心育种群3处,头以上肉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区)15个,培育肉牛养殖专业户户,万头肉牛标准化示范养殖基地2个。萨力巴乡、古鲁板蒿乡、*羊洼镇、敖润苏莫苏木等国道线以北的肉牛产业带初步形成。为持续不断把“牛产业”做大,敖汉旗计划投资1.5亿元,3年内全旗共建设牛冷配站点个,冷配母牛20万头,改良率达到%。建设年存栏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15个,年存栏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场(小区)60个,肉牛存栏达到30万头。*洋洼镇北郞中农牧业有限公司肉牛繁育基地以‘牛’带产,围‘牛’脱贫,打响肉牛品牌,让贫困群众寻找到一条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路子。投资1.5亿元的东大品证牧业和牛养殖基地打造肉牛高端品牌,智能管理、精深加工、供应高端市场。投资2.17亿元的古鲁板蒿、投资2.5亿元的玛尼罕乡的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带动了产业的规模化、品牌化集约化发展,项目建成后年可出栏肉牛万头以上,实现利润0多万元,带动多农牧户增收。好*策的叠加,产业扶持力度的加大,特别是“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养殖户”新型养殖模式的推广,效果立竿见影。全旗订单养殖、屠宰加工、终端销售全产业链立体化发展模式逐步形成,肉牛产业即将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萨力巴乡东大品证和牛先生庄园和牛养殖基地砥砺奋进新时代,迎难而上正远航。敖汉小米、设施农业、肉牛产业,三项产业撑起了敖汉农村经济一片天。敖汉旗规划了“十四五”蓝图,小米产业稳定在万亩,力争在3年内,肉牛30万头,设施农业30万亩,实现敖汉旗人均“半吨米”“半头牛”“半亩棚”的目标。在稳步推进全旗三大主导产业规模扩张的同时,敖汉旗将继续发挥“全球佳”“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世界小米之乡”的品牌效应,积极建设生态农业示范旗,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而打造农村经济的升级版,为农村经济持续、强劲、健康发展,趟出了一条可供复制的成功之路。萨力巴乡东大品证和牛先生庄园
放眼敖汉,一个个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落地生根,一幅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绿色画卷在徐徐展开,敖汉正沿着特色农牧业的路子,开启发展新征程。
魏丽新 朱晓宇 撰文
张明刚 刘建锋 摄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