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86026.html文艺批评研究院
ResearchInstituteofLiteraryandArtCriticism
作者简介
吕彦霖:河南鹤壁人,南开大学文学博士,早稻田大学访问学者,现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思想史、抗战文学及左翼知识分子研究。曾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天津师范大学学报》、《中国图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另有剧本及诗评发表在《中国作家》、《诗刊》、《星星》等刊。曾获首届“嘉润·复旦全球华语大学生文学奖”戏剧组评审团奖及浙江省文学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一等奖等奖励。
被“冷藏”的青年代表作及其改写
——姚雪垠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之版本考释
原刊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年第7期
摘要
创作于年,被姚雪垠视为青年时期代表作的长篇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自诞生以来就“命途多舛”。它经历了成为畅销书的“辉煌”,又因遭遇批判而在大陆被“冷藏”四十余载,却又在香港和南洋地区广有读者。80年代后期姚雪垠为出版文集,在86、87年对小说进行了两次修改,使其拥有了三个形态迥异的版本。令人遗憾的是,因为长期被“冷藏”,无论是这部小说,还是它的版本变迁及其背后意蕴,均长期处于研究者视野之外。文章试图结合历史语境,解析小说被“冷藏”的原因。通过对三个版本的细致考释,还原文本生成过程及其内在结构的演进,揭示其不同的版本本性,并对作者的修改意向及改写心理稍作探究。
关键词
姚雪垠;《春暖花开的时候》;版本考释;修改意向;改写心理
姚雪垠的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创作于年秋,是作者构想的长达百万字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当时以边写、边载的方式刊登在由胡绳主持,重庆生活书店出版的《读书月报》上[1]。与小说同时写就的以书中人物口述的小说《红灯笼的故事》,分期刊登在《文艺新闻》上[2],后又合为一篇,以《红灯笼故事——一部长篇小说中的断片》为名发表在《抗战文艺》第四卷第二期。以上两部分,构成了小说的初刊本。遗憾的是,姚氏以“三部曲”刻画抗战期间临近战地的内地救亡青年生活与精神嬗变的宏愿,囿于多重原因最终未能实现[3]。作者于年春节后到重庆,将“停顿了两年多的《春暖花开的时候》又接下去写,一边写一边分册出版”[4],修改后的小说于年9月由重庆现代出版社分为上中下三册出版,之后合为一册,是为初版本。从年9月到年3月,初版本共印行四次,是颇受读者欢迎的畅销书[5],且小说中的“三典型/三女性”也迅速成为大后方读者所热议的话题。然而好景不长,小说在年和年先后遭到胡风派和编辑者胡绳的批判,从“畅销书”变成了“违禁品”,被迫进入“冷藏”状态。但是这部在大陆被“冷藏”的作品,却“墙里开花墙外香”,不仅在香港被翻印多次,且在新加坡广有读者[6]。改革开放后,恢复身份名誉的姚雪垠开始着手文集编选,首先想到的便是让这部被“冷藏”的小说重见天日。他在年致信助手,提出大致的修改构想[7],在年和年两次对小说初版本进行大改,改定稿最初于年作为“姚雪垠书系”的一本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再版,后又编列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姚雪垠文集》第11卷,是为再版本。
一
作为跨越了“现代”与“当代”的著名作家,对姚雪垠及其作品的研究已颇为丰富,唯独对这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