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
概 说
香附首载于《名医别录》,原名莎草根,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可以生用,但醋炙较为常用,能够增强入肝经之功,疏肝止痛作用增强。以粒大饱满、质地坚实、香气浓郁者为佳。
性能特点
香附含挥发油,气香味辛,品尝味微苦,味甘而缓,其性平,作用平和。善于疏肝理气止痛,主归肝经;此外,还能调理中气而归脾经。本品理气作用平和,但使用范围较广,故归三焦经,此说比较勉强,也不是香附重要的归经。
功效应用
香附味辛行气,主入肝经,善于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广泛用于肝郁气滞诸症,如胁痛、乳房胀痛、肝胃气痛、痛经、寒疝腹痛等。所以,香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疏肝理气止痛,最主要的应用则是肝郁气滞诸痛证。
1.治疗肝气郁结之胁肋胀痛,多与柴胡、川芎、枳壳等同用,如柴胡疏肝散;用治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疼痛,可与高良姜同用,即良附丸;用治寒疝腹痛,多与小茴香、乌药、吴茱萸等同用;用治气、血、痰、火、湿、食六郁所致胸膈痞满、脘腹胀痛、呕吐吞酸、饮食不化等,可与川芎、苍术、栀子、神曲同用,即越鞠丸。笔者治疗肝郁气滞之乳腺增生、乳房胀痛或经前乳房胀痛等,常在逍遥丸或四逆散的基础上,配伍香附,除胀止痛效果良好,多在三五剂之后即可消除症状。
.香附有“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之称,为妇科调经要药,用治肝郁气滞之月经不调、痛经,可单用,或与柴胡、川芎、当归等同用。笔者治疗痛经,常在辨证选方的基础上,无论是否兼有乳房胀痛,均加用香附,止痛效果快捷。
南京中医药大学*煌教授针对柴胡的作用,首提“柴胡带”之说,实际指的是肝胆经的循行部位,香附同样可以使用。为什么提“柴胡带”,而不提“香附带”呢,因为*煌教授主要研究经方,香附在经方中没有应用的记录。
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煎服,3~0g。香附气香无*,作用平和,量大无妨。特别是用于疼痛时,量可大至30g。
使用注意:香附偏于温燥,对于阴虚燥热者,须慎用。
临床经验
史沛棠经验:木香与香附,两药均是辛香行气之药,但木香纯属气分之药,专理肝脾之气郁,而香附乃血中之气药,能理气又兼行血,故能治一切气滞血瘀之证,如妇女之痛经,肝病之胁痛,心痹之胸痛以及一切外伤引起之疼痛,其功用之广,是木香不能相及矣。以此可见,用药治病,若不明归经,盲目选用,就不能发挥药物应有的作用。(《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
于伟臣经验:香附,妇科主药,善调痛经,一般用量,不过10g至0g之间。若其胀痛急迫,经水涩滞,通用量力有不逮,对症复方重用香附50g,痛随药退,疗程减半,足资研究。
吴某,女,4岁。经水未见,小腹胀痛不可忍,约一周经止痛定。困顿二年,服药多剂,时有小瘥。此次经将行,小腹刺痛,胸满闷,处调经饮加味:当归、茯苓、桃仁、红花各16g,青皮、柴胡、牛膝各10g。剂,效不明显。原方增香附50g,1剂经畅痛减,3剂经止痛定,岂料一劳永逸,竟不再发,初非理想所能及。后治痛经多所借鉴。[于伟臣.大剂量用药举隅.四川中医,,(6):10]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临证本草》
作者/宋永刚;本文编辑/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