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海丹小课堂每日了解一味中药 [复制链接]

1#
专治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别名雀头香《江表传》,莎草根《别录》,香附子《唐本草》,雷公头《纲目》,香附米《本草求真》,猪通草茹《陆川本草》,三棱草根《中药志》,苦羌头《中药材手册》。主产山东、浙江、湖南、河南。其他地区亦多有生产。

性味归经: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

功能主治: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本草纲目》

“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

——《滇南本草》

“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

——《别录》

“治一切气,并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消食下气。”

——李杲

“香附子,益血中之气药也。方中用治崩漏,是益气而止血也。又能化去凝血,是推陈也。与巴豆同治泄泻不止,又能治大便不通,同意。”

——《汤液本草》

香附的药用始载于唐朝的《名医别录》一书,列为中品。中医认为,香附味辛、微苦、微甘、性平。具有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的功效,可用于胸脘胀满、两胁疼痛、月经不调、胎产诸病。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香附之气平而不寒,香而能窜。其味多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乃足厥阴肝、手少阳三焦气分主药,而兼通十二经气分。生则上行胸膈,外达皮肤;熟则下走肝肾,外彻腰足。炒黑则止血,得童溲浸炒则入血分而补虚,盐水浸炒则入血分而润燥,青盐炒则补肾气,酒浸炒则行经络,醋浸炒则消积聚,姜汁炒则化痰饮。得参、术则补气;得归、芪则补血。得木香则疏滞和中;得檀香则理气醒脾;得沉香则升降诸气。得芎、苍术则总解诸郁,得栀子、*连则能降火热。得茯神则交济心肾,得茴香、破故纸则引气归元。得厚朴、半夏则决壅消胀,得紫苏、葱白则解散邪气,得三棱、莪术则消磨积块。得艾叶则治血气暖子宫,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也。”
  

心脑保健康口服心舒服

陕药集团山海丹药业始终致力于--

“立足基层卫生事业助力基层医疗发展服务基层百姓健康”

感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