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导读现代人劳心劳神、思虑压力过度者多,所谓头脑发达、四肢疲懒,日久多脾胃受损,慢性胃病牵缠不愈,本文节选名医焦树德老师论治久痛不愈,或用它药不效的胃痛顽症,疗效雄峻,堪称专治各种胃病不服。
名医焦老在4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常常使用“三合汤”与“四合汤”治疗久痛不愈,或用它药不效的胃痛顽症,每收良效。
“痛在心口窝,三合共四合”。这是笔者在幼年时代,外祖父教我背诵的一句口诀。94年笔者开业行医,在临床上亲自运用后,才渐渐对它有了越来越深的理解。“心口窝”指上腹部胃脘处,“三合”是三合汤,“四合”是四合汤。这句治病口诀是说对胃脘痛,要用三合汤治疗,必要时还须再加一汤(两味药),共成为四合汤。
另外,还叮咛笔者要记住,此汤以治疗久痛难愈,或服其他药不效的胃脘痛为其特点,对新患的胃脘痛根据辨证论治进行加减,也有效果。通过多年的临床应用,理解也逐渐加深,摸到了一些加减方法,成为笔者治疗胃脘痛经常使用的方剂,常常收到令人难以思议的良好效果。今不揣浅陋,把三合汤,四合汤治疗胃脘痛的一些个人经验,介绍如下。
三合汤组成
高良姜6~0g,制香附6~0g,百合30g,乌药9~g,丹参30g,檀香(后下)6g,砂仁3g。
长期难愈的胃脘痛,或曾服用其他治胃痛药无效者,舌苔白或薄白,脉象弦,或沉细弦,或细滑略弦,胃脘喜暖,痛处喜按,但不能重按,大便或干或溏,虚实寒热症状夹杂并见者(包括各种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胃黏膜脱垂,胃神经官能症,胃癌等所致的胃痛)。
本方是以良附丸、百合汤、丹参饮3个药方组合而成,故名三合汤。
其中良附丸由高良姜、香附等组成。主治肝郁气滞、胃部寒凝所致的胃脘疼痛。高良姜辛热,温胃散寒。《本草求真》说:“同香附则除寒祛郁”。香附味辛微苦甘,性平,理气行滞,利三焦,解六郁。李杲曾说:“治一切气”。“消食下气”。二药合用,善治寒凝气滞胃痛。寒凝重者,重用高良姜,因气滞而痛者,重用制香附。
百合汤由百合、乌药组成。主治诸气月贲郁所致的胃脘痛。百合性味甘平,主入肺胃,降泄肺胃郁气,肺气降,胃气和,则诸气俱调;配以乌药快气宣通,疏散滞气,温顺胃经逆气。二药合用,既能清泄肺胃郁气,又能防止百合平凉之性,有碍中运。再参《本经》说百合能“补中益气”,王好古说乌药能“理元气”。故本方更适用于日久不愈、正气渐衰之证。
丹参饮为丹参、檀香、砂仁三药组成,是治疗心胸、胃脘疼痛的有效良方。其中丹参味苦,性微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吴普本草》说:"治心腹痛"。"檀香辛温理气,利胸膈,调脾胃"。《日华子本草》说:“治心痛。”砂仁辛温,行气调中,和胃醒脾。三药相合,以丹参入血分,又配以檀香、砂仁,既能活瘀滞,又能理胃气,再兼丹参功同四物,砂仁兼能益肾“理元气”、“引诸药归宿丹田”,故对久久难愈、气滞血瘀、正气渐虚的胃脘痛,不但能够活瘀定痛,并能养血、益肾、醒脾、调胃。以上这3个药方相合,组成三合汤则既主气又主血,既主寒又主滞,治疗心腹诸痛,既能治病,又能益人,功效比较全面。
寒凝为主,遇寒痛重,得暖则舒,苔白脉缓,或沉弦,证属胃寒盛者,可减丹参为0g,加砂仁为6g,高良姜用0g,再加吴茱萸5g,干姜3g。
兼有胸脘发闷,泛恶吐水,喜干食,不欲饮水,便溏,舌苔白腻,脉濡,证属中湿不化者,可加陈皮0g、半夏9~g、茯苓0~5g、木香6~9g、煅瓦楞子0g。
兼有右胁或两胁胀痛或隐痛,情绪不佳则胃痛加重,喜长吁、嗳气,大便时干时软,脉象沉弦或弦细,证属肝郁犯胃者,可轻用高良姜,重用香附,再加柴胡9g、厚朴0g、炒川楝子0g、绿萼梅5g、白芍药0g,把檀香改为9g。
兼有口苦,舌苔微*,虽思冷饮食,但食凉物痛又加重,胃中似有灼热感,脉略有数象,证属标热本寒者,减高良姜为5g,加炒*连6g、炒*芩9g、千年健g,去砂仁。
兼舌红无苔,口干不欲饮水,饭后迟消,大便少而涩,或干燥,证属中焦气化不利,津不上输者,可加知母9g、焦三仙各9g、香稻芽0g、葛根9g。
大便色黑,潜血阳性者,加白及9g、生藕节5~0g、茜草炭g,减良姜为5g。
舌红无苔,口干,喜稀饮食,夜间口渴,胃中有灼热感,食欲不振,大便干涩不爽,脉象沉细数,或弦细略数,证属胃阴不足者,可减高良姜为3g,去砂仁,加沙参9g、麦门冬6g、知母9g、白梅花3g。
四合汤组成
即在上述三合汤中,再加失笑散(蒲*6~0g,五灵脂9~g),四个药方合用,故名四合汤。
同三合汤,但又兼有胃脘刺痛,痛处固定,唇舌色黯或有瘀斑,或夜间痛重,脉象沉而带涩,证属中焦瘀血阻滞者。
在三合汤的基础上,又加蒲*活血散瘀,《本草纲目》说蒲*“凉血,活血,止心腹诸痛”。五灵脂行血止痛,《本草纲目》中说“治男女一切心腹、胁肋、少腹诸痛,疝痛,血痢,肠风腹痛”。二药合用,再配合丹参,活瘀止痛的功效增强,对中焦有瘀血阻络而发生的心腹疼痛有良好疗效。四方合用,既有气药,又有血药,既能祛邪,又兼益人,所以对久治不愈的胃脘痛,能发挥特有的效果。
兼有呕血、便血者,须改用蒲*炭、五灵脂炭,再加白及0g、生藕节0g,或藕节炭30g、三七粉(分冲)g、伏龙肝(煎汤代水)60~00g,香附也要炒黑,可去砂仁。
如无呕血、便血,但大便黑色,潜血阳性者,也可用蒲*炭、灵脂炭,或再加白及、海螵蛸等。其余加减,同三合汤。
3典型病例
张某,女,49岁,演员。-0-8初诊。素有胃痛已五六年,近6个月来病情加重。渐渐消瘦,面色萎黯,舌苔根部较白,胃部疼痛喜按,得热减轻,脘部发堵,腹部发胀,精神不振,全身乏力,食欲不振,二便尚调。右手脉象细弦,左手脉沉细。于-0-04医院做胃镜检查,诊断为多发性溃疡,欲收住院治疗,但因无床,在等空床的时间内,来找我诊治。根据其疼痛已久,久病入血,并见痛处固定。腹胀脘堵,右脉细弦,诊为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痛。再据其喜按喜暖,知兼有虚寒。治法采用温胃调肝,行气活瘀之法,以四合汤加味,处方如下:
高良姜0g,香附0g,百合30g,乌药0g,丹参30g,檀香(后下)6g,砂仁5g,吴茱萸6g,生蒲*9g,五灵脂9g,茯苓5g,木香6g。水煎服7~4剂。
二诊(--05):进上药后,胃已不痛,精神好转,右手之脉已不细,弦意亦退。感胃部发堵,但已不发胀。再守上方,稍事变动。上方乌药改为g,檀香改为8g,砂仁改为6g,五灵脂改为0g,加桂枝9g、苏梗0g。7~4剂,效可继服。
三诊(--0):近日因生气,又有胃痛,但较以前轻。改檀香为9g,桂枝改为6g,加白芍药g。7剂。--8医院。自觉症状已消失,停中药,等待胃镜复查:--05,胃镜检查:-0-04所见之溃疡,已经愈合。不必再治疗,于--07出院。
4结语
良附丸、百合汤、丹参饮、失笑散,均为治疗胃脘痛的古方,但每方又各有特长,把这三个或四个药方合为一方,共治其所长为一炉,并互纠其短,发挥它们治疗胃脘痛的共济作用,故在临床上常常出现令人难以想象的奇效。
本文摘自《广东中医》96年第期
精彩文章回顾
肥儿茶-健脾消食化积-成人小儿都适用
神奇的暖参茶能排除体内多年的湿寒
健脾强肾壮骨话补钙-后爱傲骨无双
美丽腰约-健康减肥不复胖,斩将追*全在腰
益生菌,更安全更有效调理肠道菌群环境
中气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后爱*芽汤
艾眼(眼部艾灸器,治疗近视弱视老花)
市面上唯一一款食品级气血双补的调理品
让您远离湿寒体质-后爱排湿汤
艾灸-磁疗艾灸贴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寒
治便秘百转千回汤最好,还能祛痘
要保持花容月貌,必用参巧巧面膜!
一瓶完成各项妇科保养=3!
==========END==========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是系统随机配发,我们无法详细控制、选择。请您切勿购买任何动物制品、肉食。不要买渔猎、捕鸟的器具,拒绝杀生。不要玩杀人游戏,杀人游戏与实际杀人果报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万恶淫为首,邪淫是轮回和灾祸的根本。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切记!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有完整的入门系列,视频系列.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