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方剂学法温里剂处方方法篇 [复制链接]

1#

一、概说

温里剂是在温法的指导下,以温里药为主组成,功能温阳祛寒,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方剂。因此欲组织好温里剂,对于里寒证的特点,温法的意义,及常用温里药的性效等,必先有所了解。

关于寒证的论述,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例如《素问·调经论》说:“阳虚生外寒……故寒栗”,“阴盛生内寒……故中寒”;《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素问·痹痛论》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这说明寒证的产生一是由于阳虚,一是由于阴盛,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寒栗”,“澄彻清冷”及“冷痛”,从而对寒证的成因与证候表现作了初步概括。

到了金元时代,王好古潜心研究寒证,著成《阴证略例》一书,专门研讨寒证的证治方药,明确指出:寒证以阳气不足为主要根源,以“冷物伤脾”,“外感风寒”等为基本条件。临床见证有真假虚实与脏腑经络之异,而且一一列证论述其治疗方药,例如说:“伤在厥阴,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伤在少阴,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伤在太阴,用理中汤”。并创制了许多名方如回阳丹,正阳散,霹雳散等,充实了寒证的证型与治法方药。清代程钟龄在总结前人的经验的基础上,又对寒证的临床表现作了高度概括。

例如他在《医学心悟》中说:“假如口不渴、或渴而不能消水、喜饮热汤、手足厥冷、溺清长、便溏、脉迟,此寒也”。这对临床如何辨别寒证提供了依据。解放后国内一些学者,根据临床表现特点,又将寒证归纳为亡阳厥逆,中焦虚寒,经脉寒凝三大类型。例如说:以四肢厥逆、畏寒蜷卧、下利清谷、脉沉细若无为主证者,乃亡阳厥逆型;以腹痛吐泻、手足不温、倦怠纳差、舌淡苔白润为主证者,系中焦虚寒型;以手足厥寒、肢体痹痛、或阴疽为主证者,为经脉寒凝型。从而使寒证的概念更加清楚。于此可见,“寒”是一种致病因子,寒证是在“寒”这个有害动因的作用下,使阴阳平衡失调,阳气不足,阴寒偏盛,所产生的一切寒证的总称。

温法是通过温热性方药,以温暖阳气,祛除里寒的一种治法。首见于《内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劳者温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寒淫所胜,治以辛热”等,从原则上奠定了温法的理论基础。到了汉代,张仲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了温法的理论,例如说:“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

并创制了许多著名的温里剂,如四逆汤、理中丸、吴茱萸汤、大建中汤、小建中汤、真武汤,以及当归四逆汤等。降至明、清,对温法的认识更有体会,例如明·张景岳说:“丹溪曰:气有余便是火,余续之曰:气不足便是寒”,率先提出了里寒与气虚的关系,并创制了一些新的温里方剂,如理阴煎,六味回阳饮等,丰富了温法的内容。再如清·罗国纲降温法分为“大温”、“次温”,并认为“大温者,以真阳将脱,须回阳以固中元;次温者,正气犹在,宜扶阳以固将来”,说明运用温法当分清轻重,抓住要领。及至程国彭,不但将温法列入医门八法之中,并且提出了注意事项,例如说:“温者,温其中也,脏受寒侵,必须温剂。经云:寒者热之是已。然有当温不温误人者,有不当温而温以误人者,有当温而温之不得其法以误人者,有当温而温之不量其人、不量其证与其时以误人者,是不可不审也”,从而弥补了前人的不足。解放后对温法的研究更为重视,首先《方剂学》讲义根据寒证的三大证型,提出了三大温法与宜用方剂,例如说:亡阳厥逆,治宜回阳救逆,用四逆汤,参附汤;中焦虚寒,治宜温中祛寒,用理中汤,吴茱萸汤;经脉寒凝,治宜温经散寒,用当归四逆汤等,概念清楚,便于选用。继而又通过实践,对温法的机理作了研究,认为温法中的温中祛寒法能加强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间接地补充热量,改善热量不足状态;回阳救逆法能增强心脏功能,反射性兴奋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神经,使血压上升,血循环功能改善(见《中医治法十论》页),从而使温法的内容渐趋丰富和完善。

至于温里药则品种较多,常用的有附子、干姜、肉桂、高良姜、川(花)椒、小(茴)香、荜菝、荜澄茄、胡椒等十多种。这些药物性味多属辛温或辛热,归经多入脾胃,其次是肾,再次是肝。这可能与一则中寒居多,肾寒次之,肝寒最少;二则脾胃得温,可化生阳气以温肾、祛寒、温煦肌体;三则辛味能升能散,能行能通,温热能祛寒邪、壮阳气,合用可使阳衰阴盛所致之寒证得以改善等有一定关系。从功效来谈约有四种:(1)振奋阳气:如附子、干姜、肉桂可回阳救逆,补火兴阳;(2)温中祛寒:如干姜、吴(茱)萸、胡椒、(高)良姜、小(茴)香、荜菝,可温暖脾胃,祛除中寒;(3)镇痛:如附子、肉桂、小(茴)香、川(花)椒、吴(茱)萸、(高)良姜、(荜)澄茄,可祛除寒凝,改善因寒所致的痛证;(4)理气:如丁香、吴(茱)萸降逆气,(荜)澄茄、小(茴)香、胡椒行气滞等。

上述是寒证与温法和温里药的概况,明乎此,则予组织运用温里剂便基本有了头绪。

二、温里剂处方原则

温里剂以温里壮阳、祛除里寒为特点,故其方剂的组成原则是:其一、以病位在里、性质属寒、病机为阴阳失调及阴寒偏盛,而肌体热量不足为依据,并以表现“口不渴、喜热饮、手足冷、尿清长、大便溏、脉沉迟、舌质淡、苔白润”的一组典型症状为主要应用指征;其二、以温里祛寒法为指导法则;其三、以功能温暖阳气、祛除里寒的药物为主要成分。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具体寒证的不同证型、不同治法,和各种温里药的不同特点去考虑配伍。

三、各类温里剂处方法

(一)温中祛寒剂处方法

温中祛寒剂是指功能温暖脾胃,祛除中寒,治疗中焦寒证的一类方剂。脾胃属土,位居中州,职司受纳饮食,运化水谷,升达清阳,降泄浊阴,化生营卫气血。若素体脾胃虚寒,或寒邪直中于里,或误治损伤中阳,或过食生冷伤中,使中阳衰败,阴寒内盛,运化失调,清浊升降失常,出现中寒之证,如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口淡不渴、四肢欠温、舌淡苔白润等。自当以温中祛寒法为指导去选药组方,改善脾胃虚寒状态。故处方常以善于温暖中焦,祛除脾胃寒邪的药物,如干姜、(高)良姜、丁香、吴(茱)萸、川(花)椒、荜菝、(荜)澄茄等为主要成分。与此同时,尚应考虑到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和脾胃虚寒可导致肾阳不足、营血亏损,及寒湿内生,气机阻滞等的可能性,做到善于配伍:如兼正气虚损,短气倦怠、语言无力、脉象濡弱,配人参、*参、*芪、白术、炙甘草之属,温补兼施,如理中丸、参姜饮、大建中汤等;如兼肾阳不足,畏寒怕冷、腹泻加重,配附子、肉桂之属,双温脾肾,如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如兼营血虚滞,腹痛绵绵、面色不华,或心悸不宁、脉涩弦,配当归、白芍、熟地、大枣、饴糖之属,温中和营,和里缓急,如小建中汤、理阴煎等;如兼寒湿中阻,脘腹胀满、疼痛、便溏或便秘,配川乌、草(豆)蔻、草果仁、厚朴、陈皮、香附之属,温中散寒,祛湿行气,如良附丸、理中汤、厚朴温中汤、中满分消汤等;如寒湿郁而生痰,症兼咳嗽痰白、呕恶,配陈皮、半夏、茯苓等,温中祛湿化痰,如理中二陈汤;若中焦虚寒,脾不统血,便血、崩漏,则配阿胶、艾叶、当归、*芪、灶中*土等,温中摄血,如胶姜理中汤、*土汤等。

例一:一人病腹疼泄泻、便血色紫、五更尤甚、纳少形瘦。病自客寒而起,至春益剧,脉象沉细、舌光、口不渴。良由命火衰微,脾脏受寒,不能统血,血渗大肠。清气在下则生飧泻,且中脘梗痛时作,土虚木乘,一交湿令,肿胀可虑。急宜温肾运脾,而泄厥气。处方:炒潞*参、熟附子、炮姜炭、清炙(甘)草、生白术、炒淮(山)药、炒赤白芍、肉桂心、山楂肉、煨木香、大砂仁、灶中*土、炒谷芽。(《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丁甘仁医案》,秦伯未编纂,上海卫生出版社,年版,38页)

例二:魏??,男,3岁。因过食肥甘及生冷瓜果,病腹痛泄泻、纳呆两周,更数医或用保和丸,或用平胃散终未能愈,余诊之舌淡苔白腻、脉沉微、面色萎白,显系脾阳不振,复受食伤。拟温中祛寒兼消食开胃法,以理中汤加吴(茱)萸、神曲、车前子冷服,结果两剂痊愈。

例三:孔??,男,50岁。患胃痛八年,医院诊断为胃溃疡,久治未愈。察其症状,胃痛绵绵、空腹时尤甚、喜热恶凉、时泛酸水、饮食俱减、面色萎*、舌淡苔薄白、脉沉无力,辨为中焦虚寒,营血亏损。用*芪建中汤加乌贝散、木香、元胡(索),服十五剂胃痛消失,食欲增进。后以丸药调理数月,随访三年未发。

按:上三例皆以中焦虚寒为主证,治法方药皆不离温中祛寒。但由于例一涉及肾肝,系命门火衰,脾脏受寒,不能统血,复加土虚木乘,病情复杂,故本温肾运脾,兼泄肝气之法,用桂附理中汤加赤白芍、灶中*土等组合成方。例二系脾阳不振,复受食伤,故主以理中汤加吴(茱)萸、神曲、车前子以取效。例三中焦虚寒,而又营血虚滞,故以*芪建中汤加味收功。可见,组成温中祛寒剂,必须以中焦虚寒证为依据,以温中祛寒法为指导,以功能温暖中焦,祛除脾胃寒邪的药物为基础,并做到善于因证立法,巧妙配伍,方能切中病情。

(二)回阳救逆剂处方法

回阳救逆是指功能振奋阳气,挽回厥逆,治疗心肾阳衰、亡阳逆厥之证的一类方剂。肾为先天之本,心为神明之主。心主血脉、神志与汗液,开窍于舌;肾藏精,主水,纳气,主骨生髓,内寄元阴元阳。因而如因误治,或久病不已,或暴病伤阳,使心肾阳气衰微,亡阳厥逆,必然出现四肢厥冷、畏寒蜷卧、下利清谷、呼吸微弱、舌淡苔白、脉沉细如无等危重之证。此时非大辛大热之剂以回阳救逆,决难收功。故处方常以附子、干姜、肉桂之属为主要成分。但阳与气密切相关,阳亡,气必随之而衰。又阳与阴对立统一,阳虚极则阴寒亢盛,甚至格阳于外,逼阳于上,使阴阳离决。再者,由于心主血脉、汗液;肾主水,纳气,主生育,故心肾阳衰至极,亦可导致心液外越,大汗淋漓;血行瘀阻,肢痛发绀;寒水内生,水肿、心悸、眩晕;肾不纳气,喘促胸闷;肾虚阳痿,不能生育等症。因而在以(干)姜附(子)等药为主的同时,必须注意配伍。合并气虚,配人参、*芪、炙甘草之属,回阳益气,如参附汤、四逆汤、回阳急救汤,出现阴寒过盛,格阳戴阳,可重用(干)姜附(子),再加(人)参(甘)草或葱白,或根据“甚者从之”之法,伍用猪胆汁等,回阳益阴通脉,如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如兼大汗淋漓,亡阳欲脱,除加(人)参(甘)草,可更加煅龙(骨)牡(蛎)、山(茱)萸肉、五味子,或熟地(*)、白芍,回阳益阴,敛汗固脱,如参附龙牡汤,二加参附龙牡汤,六味回阳饮;如合并瘀血,可配桃仁、红花、(当)归尾、丹参之属,温阳活血,如王清任急救回阳汤;若证见肾不纳气、阳痿,可配黑锡、硫*、阳起石、沉香等,温补下元,纳气定喘,如黑锡丹;若系寒水内停,水肿心悸,则以附子与生姜、茯苓、白术、芍药等相伍,温阳利水,如真武汤。

例一:丁甘仁治一人,触受寒疫不正之气,夹湿滞交阻,太阴阳明为病,清浊相干,升降失常,猝然吐泻交作、脉伏肢冷、目陷肉削、汗出如雨。脾主四肢,浊阴盘踞中州,阳气不能通达,脉伏肢冷,职是故也;阳气外越则自汗,正气虚则目陷肉削。舌苔白腻,虚中挟实,阴霍乱之重证。亟以白通四逆汤和附子理中汤加减,以期转机为幸。方用熟附子、淡干姜、清炙(甘)草、姜半夏、吴(茱)萸、童便、炒潞*参、生白术、赤(茯)苓、制川(厚)朴、川(*)连、猪胆汁、灶中*土,阴阳水煎。(《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丁甘仁医案》,秦伯未编纂,年版,32~33页)

例二:唐声庵等报导:治疗水肿、哮喘、寒疝等四例,属肾阳虚衰、土决温煦、寒水内停型,皆有苔白多津、或苔黑滑润、脉沉微欲厥、或浮大无根之症,用真武汤倍附子、加炙甘草,使温阳制水之力倍增,结果均获满意效果。(《中医杂志》,年7期,39~40页)

按:两例皆涉及肾阳虚衰。但例一脾阳亦衰,病情较重,有阳气外越之势,故处以(*)参附(子)(干)姜(甘)草与(茯)苓(白)术回阳救逆,反佐童便、猪胆汁,益阴恋阳。例二证兼寒水内停,故重用附子、炙(甘)草,佐以生姜、白芍、白术、茯苓,温阳制水。可见组成回阳救逆剂,必须把握少阴阳衰,阴寒内盛;和主以附子、干姜,温补肾阳,驱散阴寒这两个关键环节,甚至或辅以补气,佐以利水,从以猪胆汁,或辅以敛汗固脱,益阴恋阳等,则根据阴寒证的具体表现而定。

(三)温经散寒剂处方法

温经散寒剂是指功能温暖经脉,散寒通滞,治疗阳气不足、寒侵经脉之证的一类方剂。

阳主温煦机体,血主濡润经脉。脉乃血府,血贵流通而恶瘀滞,而寒邪又主收引、凝泣。故如阳气不足,营血虚滞,寒邪入侵经脉,势必导致血不能畅达经脉,阳不能布达四末,出现手足厥寒、痹痛,甚则血行瘀阻,局部青紫发凉。若为寒痰凝滞肌肉、筋骨,则病阴疽、贴骨疽、鹤膝风。因而处方用药自当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法的指导下,以桂枝、细辛、麻*,与当归、白芍、熟地、鹿角胶两组药物为主要成分。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不同证型,佐伍相应药物;如经脉阻滞较重,手足厥寒与痹痛突出,配伍通草、木通、鸡血藤之属,加强通脉之力,如当归四逆汤;若更加久有寒饮内停,症兼呕逆,可更加吴(茱)萸、生姜,温散寒水,如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如系寒痰凝滞肌肉、筋骨,病发阴疽、贴骨疽、鹤膝风,可重用熟地(*)、鹿角胶或鹿角霜,少配麻*、桂枝、附子、白芥子、炮姜之属,温阳补血,散寒通滞;如更兼气虚或血瘀,可酌配*参、*芪,或当归、川芎以补气、活血,如阳和汤、小金丹等。

例一:王??,男,42岁。患右足趾冷痛三年未愈,症见右足拇趾、次趾疼痛、皮色紫暗、肌肤发凉、步履艰难、面容憔悴、寸口脉弦细、趺阳脉不应。诊为脱疽,系寒湿侵着经脉,气血受阻,运行不利所致。拟温经散寒,活血通脉法,用当归四逆汤加味施治。处方:当归20g、桂枝15g、附子5g、*芪15g、丹参20g、红花9g、通草6g、鸡血藤20g、牛膝9g、乳香10g。连服10剂诸症减退,后又诊治15次,悉以上方为主或稍事出入。结果服药余剂,诸症全消,随访三年一切正常。

例二:陈飞云学搏之女,产后两月,忽然寒战、左胁微痛、胸中窒塞,屡进表散之剂,寒栗愈盛、呕吐清水,时值天气炎热,诸医莫辨虚实,招予视之。诊其面色,红中带青,脉象甚微、久按觉弦,细揣知为久寒在血。其左胁微痛,是肝气郁而不伸;肝挟相火,是以面色青红;木邪侮土,是以胸中窒塞、呕吐清水。因思厥阴中寒,相火内寄,非发表温经,病必不解,但发表宜并养血,温经最忌助阳。宗仲景治厥阴久寒之例,与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谢映庐医案》,清·谢映庐著,上海科技出版社,年版,页)

例三:王??,男,31岁,农民,病历号,主诉:右腿酸楚麻木三年余,天阴时更剧,时发时止。去年四月分疼酸肿胀、皮色不变,随至嘉定??医院,诊断为骨结核,住院三月,治疗无效。六月后来我院治疗。临床检查脉细迟、形瘦、面色萎*。投以阳和汤加独活、*芪,五剂;小金丹16粒,分五日服。药后自觉酸痛稍减,以手术穿刺抽去脓液,仍用阳和汤、小金丹,局部贴以消散药膏。前后四月而痊愈。追踪访问,已能参加劳动。(见《江苏中医》,年第2期,28页,《阳和汤加味治愈骨痨3例》一文)

按:上三例皆系寒侵经脉之证,但表现各不相同。例一表现为冻疮,系血虚寒侵经脉所致。例二表现为左胁痛,胸中窒塞,系久寒在血、肝郁不伸、木邪侮土所致。例三表现为骨痨,右腿酸楚麻木,系阳气虚寒、精血亏虚、寒痰流注经脉筋骨所致。故处方用药虽皆本温经散寒之法,配伍却各不相同。例一以桂枝、细辛配当归、白芍、木通等内服,并外贴紫云膏。例二除用上述药物,并加吴(茱)萸、生姜,加重暖肝散寒之力。例三则用桂枝、麻*、川乌配伍熟地(*)、鹿(角)胶、乳香、白芥子之类的方药内服,并外贴消散药膏。这就说明组成温经散寒剂,必须以寒侵经脉或寒痰流注肌肉、筋骨之证为依据;以功能温经散寒与养血通络之品为基础。以此为准,再根据不同见症,酌加相应药物,方能丝丝入扣。

四、组成温里剂应注意的事项

(一)掌握时机,明确宜忌

温里剂药性辛甘温或辛甘大热,虽能温阳散寒,亦可耗阴伤津,助长热势。用之得当确可“瞬息化气于乌有之乡,顷刻生阳于命门之内”;反之,用不得法,亦可造成弊端。所以组成温里剂,正如程国彭所说:应审其证是否当温,宜怎样去温,要温得其法与其时其证。“假如冬令伤寒,则温而散之;冬令伤风,则温而解之;寒痰闭壅,则温而开之;冷食所伤,则温而消之;至若中寒暴痛、大便反硬,温药不止者,则以热剂下之;时当暑月,而纳凉饮冷,暴受寒侵者,亦当温之;体虚挟寒者,则温而补之;寒客中焦,理中汤温之;寒客下焦,四逆汤温之;又有阴盛格阳于外,温药不效者,则以白通加人尿猪胆汁反佐以取之。经云:热因热用是已。复有真虚挟寒,命门火衰者,必须补其真阳”。因而如阴虚火旺,真热假寒,则绝对不宜温散,以免动火伤阴,益增热势。

(二)明确常用温热药的性能与配伍用法

温热药虽皆可温里散寒,但亦各有千秋。如附子善于回阳救逆、祛寒止痛;干姜善于温中止呕散寒;肉桂善于补命门相火,温暖气血等。所以张景岳说:“凡用热之法,如干姜能温中,亦能散表,呕恶无汗者宜之;肉桂能行血,善达四肢,血滞多痛者宜之;吴(茱)萸善暖下焦,腹痛泄泻者极妙;肉豆蔻可温脾肾,飧泻滑利者最奇;胡椒和胃温中,其类近于荜菝;丁香止呕行气,其暖过于蔻仁;补骨脂性降而善闭,故能纳气定喘,止带浊泄泻;制附子性行,加酒则无处不到,能急救回阳。至若半夏、南星、细辛、乌药、(高)良姜、香附、木香、茴香、仙茅、巴戟(天)之属,皆性温之,当辨者。然用热之法尚有其要:以散兼温者,散寒邪也;以行兼温者,行寒滞也;以补兼温者,补虚寒也。汗多者忌姜,姜能散也;失血者忌桂,桂动血也;气短气怯者忌(破)故纸,(破)故纸降气也。大凡气香者皆不利于气虚证,味辛者多不利于出血证,所应慎也”。这一论述,对温热药的性能宜忌十分中肯,值得参考。

常用温热药的配伍用法,大致如下:

附子:配人参,或干姜、炙甘草,回阳救逆;配人参、龙骨、牡蛎,回阳固脱;配茯苓、生姜,温阳利水;配白芍,温阳护阴;配白术,逐寒祛湿;配肉桂,温肾助阳;配桂枝、羌活,助阳解表;配细辛、独活,散寒湿,止痹痛。

干姜:配附子,壮阳逐寒;配人参,温中补虚;配(高)良姜或川(花)椒,温中止痛;配半夏,温胃止呕;配细辛、五味子,温肺化饮。

肉桂:配附子,温肾助阳;配干姜,温脾暖肾;配吴(茱)萸,温中和胃;配人参、熟地(*),鼓舞气血;配当归、艾叶,暖气血,调月经;配独活、寄生,强腰肾,祛寒湿;配熟地(*)、鹿角胶,温阳散寒养营血;重配熟地(*),少用肉桂,引火归元;配*连,温肾清心,交通心肾。

吴(茱)萸:配生姜,温散寒水;配台乌(药)、小(茴)香,温肝散寒,行气止痛;配干姜,温胃散寒;配木瓜,散下部寒湿;配五味子,温肾涩肠止泻;配*连,散肝郁,泻肝火;配当归、川芎,温经散寒。

小(茴)香:配肉桂、乌药,暖肝温肾,行气止痛;配橘核、山楂,行气滞,治寒疝;配干姜,温中行气;配半夏、生姜,理气和胃止呕。

川(花)椒:配干姜、人参,温中补虚,祛寒止痛;配苍术、厚朴,温中散寒,除湿止泻;配乌梅、细辛,温脏安蛔;配地肤子、苦参,祛风除湿止痒。

(三)注意剂量和煎服法

剂量和煎服方法不同,可直接影响疗效。如附子含乌头碱及非生物碱,有一定*性,用量适当,高热久煎、先煎,可减弱*性,而不影响其兴奋、强心、消炎、镇痛作用。如用量过大,炮制与煎法不当,*性不减,则可引起中*,出现唇舌手足发麻、运动不灵、恶心呕吐、心慌、面白、肢冷、烦躁、痛觉减退、心跳减弱、血压下降、呼吸缓慢、吞咽困难、语言障碍、抽搐、呼吸中枢抑制、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甚至突然死亡。又如肉桂、丁香、小(茴)香、(荜)澄茄等含挥发油,高热久煎挥发油散失,作用减弱。其中肉桂更为突出,故一般不宜久煎,须后下,或为末冲服,或另泡汁服。肉桂辛甘大热,可助火动血,用量不宜过大,煎服2~5g即可;研末吞服,每次1~2g为宜,否则用量过大,反可助长热势,引起出血。所以对剂量与煎服法亦应加以注意。

本文来自:何伦、顿宝生《处方纲要》

推荐相关书籍: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更多独家的中医秘术,扫描保存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