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追忆那些逝去的25,26,27工作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肤病网上医院 http://m.39.net/pf/a_9113647.html

续二十五

?

-7-:24

非凡学生

我们先来看他的一篇私人日记:

,10,25日晚

今天下午找申改艳谈了话,虽然话说的不多,但觉得很有必要,。因为申这一次化学考试很不理想。而且她身上有好多东西,不能令人满意。1,比较冷漠,现实,情感深藏不露,做事以实用为准绳,认为没用的懒得花时间去做,抱应付态度,如刚开始,有一次参加演讲。2,上课不积极回答问题,不愿显露自己,我觉得49班上课气氛不活与她有不小的关系。3,稍微有一点自私心理,不大喜欢和同学们敞开胸怀、坦诚地交往;4,学习方法上,有时拘泥于小节,而不能统观全局。但不得不说她声上确实存在着许多同学望尘莫及的优秀品质。1,意志坚强,顽强、刻苦,记得去年参加越野赛,快到终点时,我看见她已面目全非。仍顽强地坚持超越最后一个人,2,心细如发,绝不让一丁点儿小的问题从自己眼前晃过;3,大将之材,败而不馁;4,自尊心很强,性格要强,不低头,不屈服,不违心随意奉承他人;5,外表可人,个头适中,给人一种好印象。

然后,我想谈谈赵苗琦同学,此同学,我一直以知心朋友的态度对待,她爱好广泛、感情丰富、文采出众、思维敏捷、学习上能够抓大而放小,同样,顽强但不蛮干,胸怀宽广、乐于助人,但傲气有过。

温江娜就是一头套着马鞍的毛驴,虽然套着马鞍。毕竟是一头毛驴,而只有真正懂得驾御她的人才能把她强大的天赋发挥的淋漓尽致。桀骜不训是她本性,勇敢好胜、聪明、调侃,有时候还有几分残忍。

李利利和李娜所取得的成绩已达极限;张芹芹取得这成绩已是汗流浃背了。刘瑞峰,吕剑漂泊不可靠,刘松,王晋兵稳居中游而不动,而50班可就不同了,赵艳*,刘磊,李燕燕、尚亚凤。

下面是几个同学的《老师我想对你说》的部分摘录。

来自赵苗琦的

“---两年,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深刻在我心里,永远是我脑海里最美好的回忆,能作为你的一名学生,向你做最后的倾诉,我感到太荣幸了。-------你是第一位我恭敬到从命的人。我没有象恭敬你那样恭敬过任何人,也没有想听从你那样百分之百照尊。毫无意见地听从过任何人。。”

来自温江娜的

“你的发怒常常使我站粟不禁,你的赞扬常使我得意忘形;你的讽刺和咒骂使我刻骨铭心;你的冷笑常使我怒火三丈。曾经一度的犯错,常被你骂。因此我感觉现在脸皮厚了,但我也懂得了,做错事是会受到惩罚的。-----曾经是你将我捧起;曾经是你给我严厉的批评;曾经是你让我站起来,曾经是你让我恨你。但是,我依然爱你。”

看着这些发*的文字,真的让他触目惊心。曾经有一天他走到*国威老师的办公室,就是看到了,文中赵苗琦的日记,倍感震惊,于是从此开始了他班主任生涯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布置学生写周记。而周记就是和学生互动的一个最有效的方式。就文中他所提到的几个学生的评价现在看来也都是不妥当的,这只能代表他当年的想法;比如那个申改艳,他也是有过误解的。从心理学角度讲,他一直对班长这个角色怀有偏见,以致扩展到所有愿意当官的人。于是他把自己的偏见带到了,当年刚入班时当班长的申改艳身上。当一个人带上变色眼镜看人时,他已看不到真实的人,而只是他想象中的人。而曾经的这一批人是他生活的全部。他当时正在看。《gonewiththewind》(飘)。经常把小说中的人物与现实中的人物对照,比如他认为文中的温江娜象极了,《飘》中的斯佳丽。文中的张芹芹象极了《飘》中的玫兰妮。其他人再也不能对号入座了,真是书呆子一个。

而那个可爱的50班与他的生活更有些接近,尤其是坐在最后的李海宾、吕文庆、焦云、李佳佳等。有一天,夏天他的办公室进了好多苍蝇,他叫来这几个孩子“把苍蝇给我赶出去”,孩子们就开始卖力的给他赶苍蝇,真是皇帝般的日子。不过这些孩子,一直是在生活中和他互动最多,也是他一生最真切的朋友。

?

续二十六

?

-7-:20

?

非常同事

那时候学校里的玩乐有两大体系,一,喝酒,或者说酗酒之风盛行。也许这就是一个酒精的城市,按常理酒场应该是一个联络彼此感情,分享彼此,进行深层互动的一种方式,但就他一开始所见到的未免有吓一跳的心态,因为绝大多数酒场早已变成战场,尤其有陌生人参与的酒场,不把别人灌多绝不罢休。最终还有人沾沾自喜地说,把那个谁谁谁喝多了,自豪地夸耀一翻。二,赌博“爬山”之风盛行,下了课三,五个,聚在一起掏出钱。最后赢钱的还要自我夸耀一翻好象在马路上捡到的一样。这两样我们的主人公是不能免俗的也都稍参与过,后来,慢慢感到厌恶。逐步退出这种伤感情而又无所得的战场中。但纵然在这样的场景下,还是有那么一些可爱的人绽放出他们自己的光辉。

第一个我们首先提到的是一个老先生。名讳---刘海洋。博通古籍、精于阴阳、一辈子研究中医之学。我们的主人公在他那儿学到很多东西。虽然我们的主人公并不赞成阴阳五行学说对一切自然的解释。因为比起西方科学来说,有个西方学者卡尔*波普尔(Karl*popper)建立了一个批评标准。他认为理论可以分为两类----科学理论(即,可证伪的理论)和非科学理论(即,不可证伪的理论)。非科学理论包括大部分宗教的观念(如,上帝的存在)。而阴阳学说的理论是不可证伪的理论,或者用一位学者的话说是意象学的。但纵然如此,他由此获得的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尤其是对阅读古文帮助很大。如我们来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在欣赏东晋文人的清雅闲适,放浪形骸之余。“岁在癸丑”怎么解---即岁星,木星处在天空地支十二个分区的“癸丑”区。即此处是标注时间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当刘老先生给他讲解《红楼梦》里张太医给秦可卿开的一个处方“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这个方子他经常用,而且,用一次准一次。让我们的主人公倍感震惊。现把这个方子摘录如下:

症候:水亏木旺

处方:人参二钱;白术二钱(土炒);云苓三钱;熟地四钱;归身二钱(酒炒);白芍二钱;川芎一钱五分;*芪三钱;香附米二钱(制);醋柴胡(八分);怀山药二钱(炒);真阿胶二钱(蛤粉炒);延胡索一钱五分(酒炒);炙甘草八分。

真不知灵否,我们只知道张太医最终也没能救下秦可卿的病。

总之,这是一个一生学习的人,值得我们去学习。纵然不赞成他的观点,但他的不懈的学习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再者,这是一个百花争艳的时代。我们怎能保证,这些传统的中国文化,在不远的将来是不会占据上风的。就我所知,近代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是吸收了中国道家哲学的基础之上走向成熟的。

?

续二十七

?

-8-19:28

那个积极上进的中考班

我们先来欣赏一首王安石写的《明妃曲》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这是悲悯汉代王昭君出塞的名篇。欣赏之余,我们来看这句“意态由来画不成,当年枉杀毛延寿”作为妙手丹青的毛延寿尚且不能刻画出王昭君真意态。何况我的粗笔烂造只能粗浅描述笔下人物的一点或部分的面貌。

99年学生毕业后,所招的补习班绝大多数是49,50,51,52的学生。这是一个少有的积极上进的班集体。我们的主人公当班主任,当年他是怀着兴奋的心情接这个班的。我们首先来看一份中考成绩单(满分)如实记录了当年的情况。和所有人的名单。

赵苗琦;郝晋芳;赵晋芳;李飞云;尚亚凤;樊妮妮;李晚芳;崔辽兵;温俊苗;杨艳霞;张喻;许蓉蓉;刘佳音;李娜;刘晖;张静;王彩艳;赵晋财;刘强;刘鹏;崔波;杨花蕾;樊俊利;关瑞芳;申海燕;裴艳如;刘瑛;王艳丽;吕剑;王倩倩;陈婧;田妮芳;刘当风;田瑞利;史丽娟;刘宁波;王婷;冯兆辉;王娅娅;张红亮;史江燕。(还有个任妮没在这考试)

当年中考题难,这批孩子的分数还是很可观的。这是一个团结上进的班集体,年,千禧年的升国旗仪式,如实记录下这批孩子的身影。班长崔辽宾是原51班的班长;他责任心强,有统帅能力,与那个多才的刘佳音共同主持了,元旦晚会,后来又加进了,善于演讲,胆大勇敢的申江艳。他们三个是本校历史上我所见到的最好的主持人。每次学校干体力活都是找这个可爱的中考班,孩子们很诚实,也很卖力气。那个张红亮(外号喜之)在应届班时是个浪荡子,进补习班后完全换了个人,变得真诚、勇敢、乐于学习。

记得我们的主人公有一次接自己宿舍的电线,叫上了那个爱学习,顽强的李飞云。后来两个人只顾上闲聊了,就把线接的歪歪斜斜。后来有老师就说这是叫哪个“日忽蛋”学生和你一起接的,他笑了,这真不是个一般的学生。要说错还是这个“日忽蛋”老师的错。

元旦班里开晚会,吕剑、张喻他们下大力气把自己家的电视、音箱都搬来了,大家满腔热情。这该是孩子们放纵一下的时间,记得当时大家唱的最多的歌就是“爱拼才会赢”。而那个自强不息的崔波还表演了自己的中国功夫,崔波在应届班算是很一般的学生,但进入补习班后突飞猛进,后来一生都自强不息、勇于学习。人呀!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要放射出自己的光辉。可惜在大家正放纵的时刻,那个刚升官的X,进来就把插头拔了。是不是小气了点。不过也许在他的角度或许是正确的行为吧。后来让以王娅娅为代表的很大一批学生生气,并难于理解。而他只能安慰这些还处于兴奋中的孩子。冷静下来,还有更长的路。

总之,这是一个少有的积极、拼搏、充满真诚的班集体。

作者简介:

卢学林:晋城十二中物理老师;晋城明道学社主讲;曾参与全国以至于海外的大群,论语汇群,希腊万人迷群等,分享国学;曾参与CCTV《晓说国学》栏目访谈。(原阳城一中班学生)(毕业于晋中师专物理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