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宁心安眠方加减丹栀逍遥散加减不寐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会传染么 http://pf.39.net/bdfyy/zjdy/151107/4722919.html

孟某,女,49岁,门诊患者。

年2月23日,初诊。

初诊

早醒伴多梦7年余。

患者7年前因情绪因素导致早醒,自述于21:00点左右开始入睡,于凌晨4点左右苏醒,醒后无法再入睡,睡眠期间伴有多梦,梦境多和生气的场景有关,醒来后觉头脑昏沉。医院就诊,治疗效果不显著。轻轻闭眼时眼球颤动明显,为阳性指标。纳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腻,脉沉弦。

综合脉症,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不寐”范畴,证属肝火扰心型,当以疏肝泻火,宁心安神为治疗原则,予宁心安眠方加减治疗,整方如下:

*芪30g麦冬15g五味子3g川芎15g

丹参20g炒枣仁30g茯神30g石菖蒲15g

远志15g栀子20g紫石英30g木香09g

柴胡09g珍珠母30g薏苡仁30g玫瑰花09g

生甘草06g

7剂,免煎颗粒,日1剂,开水冲服,分早晚两次温服。

复诊

年3月2日,二诊:

患者自述服药后早醒症状稍有改善,仍有多梦,纳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腻,脉沉弦。嘱上方加龙胆草6g,7剂免煎颗粒,水冲服。

年3月9日,三诊:

患者自述近日因情绪刺激,导致睡眠质量再次下降,伴有头昏沉,纳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腻,脉沉弦。更改处方为丹栀逍遥散加减:

柴胡9g丹皮15g栀子15g

郁金15g香附12g玫瑰花6g

珍珠母45g生甘草6g

7剂,免煎颗粒水冲服,日1剂。

年3月16日,四诊:

患者自述服药后早醒多梦症状改善,苏醒时间延迟1个小时左右,头昏沉情况明显缓解,纳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腻,脉沉弦。嘱上方加川芎20g,7剂,免煎颗粒水冲服。

年3月23日,五诊:

患者自述服药后睡眠症状明显好转,头昏沉基本消失,纳可,二便调,舌暗红,苔*厚腻,脉沉弦。嘱上方改丹皮、栀子各为20g,14剂,水煎服,日1剂。

年4月6日,六诊:

患者自述服药后睡眠质量整体好转,睡眠时间延长,醒后头脑清醒,纳可,现症见双下肢皮肤瘙痒,大便不成型,小便调,舌暗红,苔*厚腻,脉沉弦。嘱上方加白鲜皮30g,7剂,水煎服,日1剂。

年4月13日,七诊:

患者自述服药后睡眠情况明显好转,头脑清醒,双下肢皮肤瘙痒减轻,近3个月月经周期不规律,量少,色暗红,伴有乏力。纳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腻,脉沉弦。嘱上方加仙鹤草20g,7剂,水煎服,日1剂。

年4月27日,八诊:

患者自述近期睡眠质量不稳定,纳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腻,脉沉弦。嘱上方加生牡蛎30g,7剂,水煎服,日1剂。

年6月,九诊:

患者自述睡眠质量改善,仍多梦,头脑较前愈加清醒,皮肤瘙痒较前减轻,但夜间仍明显,纳可,小便调,大便质稀,舌红,苔白腻,脉沉弦。调整处方为:

苍术30g厚朴15g陈皮15g柴胡6g

郁金15g香附12g玫瑰花9g连翘30g

白鲜皮30g土茯苓30g珍珠母30g生龙骨30g

生牡蛎30g防风20g蝉蜕12g生甘草6g

7剂,水煎服,日1剂。

年6月22日,十诊:

患者自述服药后各方面情况均有好转,现睡眠时间延长,做梦减少,醒后头脑清醒,情绪稳定,皮肤瘙痒减轻,纳可,二便调,舌红,苔白,脉沉。患者想继续巩固半月,嘱上方继服14剂,水煎服,日1剂。按语

不寐,相当于西医学的“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睡后易醒,重者彻夜不能入睡。不寐是临床常见疾病,古代医家多将其病因分类为外感与内伤两种。

外感所致不寐是指外邪入侵人体,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不寐。内伤不寐指人体内存在痰饮、瘀血等一系列病理产物或气血阴阳紊乱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不寐。内伤病因主要包括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年老体虚等。不寐的病机有虚实之分,实证多为肝郁化火,火热内扰,阳盛不得入阴所致;虚证多为心脾两虚,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心神失养,阴虚不能纳阳而致。

二诊时,患者症状减轻不显著,考虑到患者平素急躁易怒,苔*腻,遂加龙胆草6g,清热燥湿,泻肝胆火,7剂继服以巩固疗效。

三诊时,患者因情绪刺激导致肝火郁结加重,肝主疏泄,主调畅情志活动与气机,喜条达而恶抑郁,故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增强疏肝解郁,健脾和营,兼清郁热之功效。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条达气机;牡丹皮、栀子清热凉血,清肝泻火;郁金、香附、玫瑰花疏肝行气解郁;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定惊;生甘草调和诸药。

四诊患者舌暗红,为血瘀之象,故加用川芎;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性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下行可达血海,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适宜瘀血阻滞导致的各种病症。

五诊时患者睡眠情况明显改善,仍有苔*腻等湿热表现,故加大丹皮、栀子的用量,以增强清热利湿的功效。

六诊时,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外科正宗》云“血风疮,乃风热、湿热、血热三者交感而生”。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治疗上以止痒为主,兼以祛风除湿,清热润燥。故加用白鲜皮,其长于清热燥湿,祛风解*。

七诊时患者有乏力症状,故加用仙鹤草补虚提气。

八诊加用生牡蛎增强平肝潜阳,重镇安神之功效。

九诊时患者睡眠情况好转明显,仍有夜间皮肤瘙痒、大便质稀的症状,且舌苔由*腻转为白腻,说明体内火邪消减,湿邪阻滞,故改用平胃散加减。本方中苍术、陈皮、厚朴燥湿健脾,行气宽中;柴胡、郁金、香附、玫瑰花疏肝解郁,活血行气;珍珠母、龙骨、牡蛎镇惊安神;白鲜皮、土茯苓祛风止痒,解*散结;蝉蜕疏散风热,祛风止痒;生甘草调和诸药;使全方共奏燥湿行气,祛风止痒,疏肝解郁之功效。

十诊时患者各方面症状好转明显,故嘱上方继服14剂,以巩固疗效。

知识拓展:

1.眼颤征以眼球不自觉运动为主要表现,是诊断失眠的方法之一;其标准为患者自然闭眼后,眼球出现不自觉的运动震颤。

2.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及生活压力增大,由情志失常,如忧思、暴怒等原因所引起的不寐越发常见。不寐的病位在心,同时与肝、肾、脾、肺关系密切。中医学认为,梦境是睡眠中心神活动的表现,与脏腑的气血阴阳的变化密切相关。《素问·脉要精微论》云:“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遇梦大火燔灼。”

肝藏血,血舍*;心藏脉,脉舍神;脾藏营,营舍意;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当外邪侵袭人体时,袭于心,则神不安;袭于肺则伤魄,魄伤则狂;侵于肝,则*伤而狂忘不精;伤于脾,则意伤则悗乱;肾藏志,藏精而不泄,伤于肾,则志乱精不藏。肝为刚脏,喜条达,肝气盛,失于疏泄,气机不畅,则梦境多烦躁易怒。心主血脉,藏神,在志为喜,在声为笑。心气盛,则梦境多欢乐;心神不足,则梦境多忧虑;心为阳脏,主阳气,心气虚弱之时,心阳不能温煦,身体畏寒、怕冷,反向形成则梦见救火的场景,或阳气蒸腾的事物,以满足躯体对温暖之物的渴望。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藏意,在声为歌,喜燥恶湿,宜升则健。脾气虚时失于运化,则梦境多处于饥饿状态,身体乏力;脾气健运,则梦境多身处富饶环境。肺主气,司呼吸,藏魄,在声为哭,在志为忧,其色为白。肺气虚则梦见白物及凄惨情景。肾主水和气化,藏精,在志为恐,为水火之宅。故肾气虚时常做惊恐的梦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梦诊作为一门独特的诊断方法,将其运用到临床中,将会对疾病的诊断取得良好效果。

泉泰书院的系列图书,将临床的事、教学的事、科研的事娓娓道来,并且融入了亲情、友情、师生情、医患情……

坐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坐诊地点:山东中医院国医堂2诊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