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型的宜昌,你看到了吗 [复制链接]

1#

上世纪70年代,葛洲坝工程兴建,使峡江小城宜昌发展成为中等城市。

21年前,三峡工程开工,高峡出平湖,“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成为对宜昌的精彩概括。

如今,宜昌充分利用长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红利和建设三峡城市群的发展机遇,大力实施产业集聚,构建万亿经济走廊,从工程推动型向内生驱动型转变,昔日“三峡咽喉”逐步成为长江上下游经济区互联互通的“节点”。

产业集聚:构建万亿经济走廊1

蜗居在兴山县深山中的兴发集团从山里“飞”出来,在长江边建设宜昌精细化工园,迅速引来8家成员企业和3家配套企业,一条精细磷化工产业链为之撬动。

2

宜昌搭建宜昌新区、宜昌高新区、三峡旅游新区、三峡枢纽港区“四大平台”,布局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六大千亿产业,并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金融、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3

年上半年,精细化工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5亿元,增长12.2%。宜昌兴发集团也在日前入围中国强企业。

4

目前

宜昌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产值已双双突破1亿元,先进装备制造突破亿元,现代物流、新材料、文化旅游产值增幅达两位数,未来几年将每年新增一个千亿产业。截至年7月底,在“沿江经济走廊”,在建亿元以上项目个,实际到位资金.6亿元,同比增长10%。

宜昌沿江布局的发展态势↓

“产业布局由分散转变为集中、集约、集聚;招商引资由捡到篮子就是菜、饥不择食的状态,转变为只引进附加值高、规模大、效益好、污染少的企业;发展模式由小而全转变为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资源利用由粗放型转变为综合循环利用型;发展动力由拼资源、让利税转变为自主创新……”。

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循环发展

年突破亿元,综合实力在中部同等城市中居第2位,在长江沿线同等城市中排名第4位。

三峡大坝开工至今,宜昌三峡库区增加森林面积超过一百万亩,占总面积的16%。宜昌库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5.7%,水土流失面积下降9%,宜昌境内长江输沙量下降80%。

*楚平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从资源消耗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经济质量的提升。”宜昌在坚持不懈地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通过“循环经济”模式改造传统磷化工产业,产业升级实现了“双轮驱动”。

宜昌是这样建设重大项目的↓1自主研发

新成石墨公司研发的核能级石墨填补国内空白,东方微磁建立国内首家磁电子材料及芯片产业化基地,黑旋风公司金刚石圆锯片基体技术水平国内第一,长机科技成为全国唯一全系列和最大的数控插齿机生产企业,南玻光电0.2毫米厚超薄玻璃生产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互联网+”行动

新业态孕育出新的增长点。宜昌以“互联网+”行动计划为抓手,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以服务2.8万家“中小微企业”为重点的“云制造”平台建设进入实施阶段。

3发展要素向沿江集中,向园区集中

发展要素向沿江集中,向园区集中。不仅完善了低成本运输链,还搭建了创新创造的新平台,微特电子、九天环保这些高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也是“遍地开花”。

宜昌市发改委主任蒋正雄介绍说,“宜昌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区域创新体系,创新平台数量在全省地级市中均居于首位。”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幅达9%,由此拉动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地区生产总值的19.79%,同比增加4.79%。

现在

传统的支柱化工产业也在“循环”中迸发惊人活力。宜化集团每年产生大约万吨的固体废渣,企业利用废渣发电或做水泥原料,一年光靠卖“灰”,就有6亿元“绿色收入”。宜昌南玻通过工艺技术创新,率先成为国内同行业第一家全闭环生产的多晶硅企业。如今,在工业密集的宜昌开发区,园区之间、企业之间互为依托,形成了“创新中循环,循环中增效”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年,园区万元GDP能耗比年下降5.1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5%。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整编

宜昌发布

编辑

好儿编审

小仙

喜欢就点个赞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