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怎么样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9385232.html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宋朝往往因为其在*事上的孱弱以及领土疆域上的缺失而备受批评。但另一方面,在对外扩张陷入停滞乃至萎缩的阶段,宋朝却在经济文化层面达到了历代封建王朝的顶峰。
尤其是在土地面积远远不如其它大一统王朝的情况下,更让人惊叹于宋朝在经济方面的伟大成就。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宋朝发展出了相对来说较为繁荣的服务业,塑造了一个在千年之前就已经热闹非凡的城市生活环境,也让那时期宋人们的生活更为丰富。
一、宋朝服务业的繁荣体现在社会各个层面
1、出现家庭劳动的雇佣关系
纵观人类历史,奴仆在其中的存在发展可谓源远流长。无论是早期的原始社会,还是之后的封建制社会,奴仆的出现都是相当正常的事情。但是直到宋朝时期,人们对于奴仆的认识以及其本身的身份开始发生较为巨大的变化。
从奴仆的来源看,此前的奴仆大多都是通过掠夺、购买的方式获得,而奴仆本身在之前的身份则普遍较为低贱,要么是罪犯,要么是战争当中的俘虏,再要么就是其为奴仆的后代,总之与普通人这一身份之间有着可谓巨大的区别。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导致购买者,也就是奴仆的主人对于奴仆的处置基本完全处于生杀予夺任由自己的状态当中,奴仆毫无权力可言,更遑论人身自由。
但是,在宋朝时期,社会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那时的宋朝内部诞生了一种特殊的职业——牙人,其日常工作便是给有需要的人介绍奴仆,可以理解为今天的中介。被介绍过来的奴仆也不再是低贱卑微之人,而是单纯想要通过劳动来获得财富的普通人。
因此,如果仅仅从身份上来看,奴仆和其主人便处在了同一水平线之上,不再是彻底的居高临下。
这时期不仅有着专门的法律来保障奴仆的正常权益,同时他们的服务时间也不再是以前失去自由的终身制,而是有着具体的时间规定,这便是家庭劳动雇佣关系在宋朝时期的雏形。
同时,得益于这种健康的主仆关系,宋朝时期的主仆之间在很多时候也表现出一种较为深厚的情谊,如《夷坚志》中便有着这样的记载:“晏元献家老乳媪燕氏,在晏氏家数十年,一家颇加礼既死,犹以时节祭之。”
2、宋朝餐饮业迎来兴盛发展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对一个人的生存发展来说,食物是其最不可缺少的资源之一。虽然在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环境中,广大底层百姓能够填饱肚子就已经是极为不易的事情,但如果有机会尝到不同味道的美食,他们依旧也是会积极争取的。
而在宋朝商品经济大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饮食在各行各业当中可谓独占鳌头,成为整个宋朝时期最为兴盛的行业。为了满足中下层平民的需求,宋朝时期出现了大量沿街叫卖和进行地摊交易的小贩。
他们遍及整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饮食条件虽然较为简陋,在数量上却可谓繁多,足以让人生出眼花缭乱的感觉,“沿门歌叫熟食……迎千市食,就门供卖,可以应仓促之需。”
除此之外,宋朝的各大城市之间也并不缺乏高大宏伟的酒楼,仅仅在东京一座城市之中,便是一副“正店七十二户,此外不能遍数,其余皆谓之角店”的热闹景象。
既是为了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取得优势,也是为了增加获取利润的空间,这些酒楼格外注重店内店外的装修,各种彩灯、绘画都被运用其中,就是为了给旁人营造一种高大上的感觉。
店内的整体布局也让人感到井然有序、分布合理,对其服务自然也会满意。在所有的酒楼当中,位于东京城内的矾楼获得了广泛好评,成为宋朝时期高档酒楼的代名词,同时也是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的有力体现。
在中国古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喝茶可以说是最不可或缺的活动之一。虽然现如今由于年代的久远,使中国人饮茶历史开端的具体时间变得不再可考,但中国饮茶之风的浓厚却是毋庸置疑的,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是饮茶的忠实拥趸。
而在宋朝,为了迎合这种市场需要,当时也出现了大量茶肆。和酒楼一样,当时的茶肆也因为装修等方面的差异分为上中下数个档次,满足了不同社会层次之人饮茶的需求。
当然,茶肆也并非就仅仅只是饮茶,同时还兼顾了其他一些方面,如提供不同种类的饮品,更是人们展开聚会、博弈等活动的首要选择,在宋朝人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3、休闲娱乐场所的发展不可忽视
在宋朝的社会生活当中,勾栏瓦肆的存在绝对不可忽视。在缺乏娱乐活动的古代,戏曲、评书等表演活动已经算得上是极为精彩,是时人少数的休闲娱乐方式,勾栏瓦肆则正是进行这些表演活动的特定场所。
在这些场所内,真可谓是担得上一句大杂烩的名头,不仅表演项目无比丰富,傀儡戏、影戏等都是其中的常客,同时它也是一个小型市场,各种卜卦、卖药、饮食、绘画甚至是赌博等行当充斥其中,让人进去足以眼花缭乱。
虽然以前的勾栏瓦肆早已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再存于世上,但如果细细观察古籍当中的记载,我们依旧能够想象出一个热闹繁华的市场形象。
除了勾栏瓦肆这种固定的来进行表演的场所,宋朝城市的大街小巷当中还有着大量的手艺人,几乎每一个热闹的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
“吹弹、舞拍、杂剧、撮弄、胜花、泥丸、鼓板、投壶、花弹、蹴鞠、分茶……走线、流星、水爆、风筝,不可指数,总谓之‘赶趁人’,盖耳目不暇给焉。”
虽然当时的消费市场较为庞大,但架不住参与这一行业的人多,这导致手艺人行业内部的竞争也显现出格外激烈的态势,只有足够优秀的人才能够进入到勾栏瓦肆当中,技艺不如人者则只能在街头卖艺,甚至是难以维持生计、不得不离开京城。
当然,也正是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才造就了宋人丰富的都市生活和越发精湛的杂技技巧。
二、宋朝的社会环境为其服务业的繁荣提供了条件
1、人口的急速增长是基础
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包括福建、广东在内的南方土地得到了更为广泛且深层次的开发,为粮食种植提供了最为基础的条件。
同时,宋朝时期在粮食品种上也得到了革新,占城稻这一更能够适应干旱环境的稻类品种得到了大规模推广,不仅生产出了更多的粮食,对改善东南地区的土地干旱问题也有着一定效果。
再加上宋朝在其统治期间格外注重水利建设,对保障农民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这一系列因素下,虽然宋朝的疆域相比其他大一统朝代来说远远不如,但其内部的人口却得到了飞速增长,直到北宋灭亡前夕已经有了多达一亿人。
人口的大量增长带来的不仅是更为庞大的消费市场,也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出于包括考试、探亲、旅游、访友、上访等各种方面在内的原因,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尤其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更是为京城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每士到京,须带---仆,十万人试,则有十万人仆,计二十万人。”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北宋时期的东京,还是南宋时期的临安,这两座城市的常住人口都达到了百万之众,这对整个消费市场带来的能量是无可估量的。
2、相对和平的*治格局造就了奢侈享受之风
虽然两宋三百余年,宋朝对外*事都一直处于弱势状态当中,但正是由于这种弱势状态以及宋朝君臣的怯战之心,反倒导致宋朝的和平时间其实相对来说还较为长久。
如当澶渊之盟签订后,虽然宋朝需要每年给予辽国大量的岁币和物资,但两国在之后却维持了长达百年的整体和平状态,没有发生过太大的战争,使宋朝的外患问题得到了极大缓解。
在这种情况下,宋朝人逐渐被飞速发展的农业与工商业蒙蔽了心智,开始养成了奢侈享受、竞相攀比的不当心理。在这种消费心理之下,本就数量庞大的人口所展现出来的消费能力也就更高,对推动宋朝工商业的发展来说作用巨大。
三、总结
总的来说,宋朝之所以会形成如此繁荣的第三产业,与当时发达的农业经济、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不当的消费心理密不可分。
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宋朝时期的第三产业与现在相比仍然有着些许差异,但在一千年前的古代,能够在这方面呈现出如此发达的态势已经算是相当不容易。
也正是因为如此繁荣的第三产业的存在,使宋朝人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为今天社会某些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可谓是泽被后世。
参考资料:
《宋代城市生活服务行业及其雇工初探》——刘树友、吴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