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时期的延安谋变向三区一基地转型,打 [复制链接]

1#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xiuchang/20004.html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者丨李果

编辑丨林虹

“每一趟列车几乎都是满员”,D次列车的乘务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临近7月1日,赴延安的游客逐渐增多,这趟由西安前往延安的动车座无虚席,很多游客胸前佩戴着*徽,表明了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

延安时期十三年,中国共产*由弱变强、转败为胜,突破重重困境取得辉煌胜利,并由延安开始走向中国、走向世界。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也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领导中心、解放战争的总后方、万众瞩目的革命圣地,如今,延安已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

红色旅游、洛川苹果、石油深加工,都是延安早已“出圈”的产业优势,在新发展阶段,革命圣地如何积极推动能化产业高端化、农业现代化,打好红色旅游和新经济系列组合拳,让革命老区重焕高质量发展“新颜”?年6月下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来到延安,探寻新时期延安的经济社会变化,以及作为资源型城市,其产业结构的转型之路。

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美誉的延安

如今已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新华社

红色旅游升温

“我们想在*的生日前去革命圣地参观,重温*史,不忘初心”,D次列车上一位来自西安某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在歌曲《延安颂》中所反映的风貌,随着列车向延安站渐行渐近,而真实地展现在乘客眼前。这座位于*河中游的城市,属*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尽管已处于*土高原,但当动车驶入市区后,却见高山植被繁茂、街道绿树成荫。

一位延安当地市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延安近几年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过去刮大风的日子*沙漫天,但随着植树造林见成效,延安几乎不再见风沙天,是一座绿水青山之城。”

在这座城市里,保存着全国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完整的革命根据地旧址,即使只在老城区主干道上,就聚集了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宝塔山景区、中央*校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等历史文化景点。

其中,宝塔山是前往延安的游客必到景点之一。“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著名文学家贺敬之的名句讴歌了宝塔山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当日,来自四川、河北、广东的几批团队游客分散于塔身四周,通过重宣入*誓词、唱红歌等方式,与这座有着特殊历史背景的建筑“共鸣”。

数据显示,即使是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年,延安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也达到.6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6亿元。而在年,延安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达到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亿元。

“你到红街去逛逛”,在延安采访过程中,不止一位当地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推荐,在延安众多历史文化景点之外,“红街”是当地现代商业步行街的代表。

这是一条长达1.5公里的步行街,于6月中旬开业,以延安的红色历史文化为主题进行串联,游客在这里不仅可参观相关历史陈列展览,也可进行互动式的体验,而各类现代商业门店的聚集,则激发了更多的消费可能。

这是延安老城区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现代化步行街。“你要是晚上来更漂亮,我认为不比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差”,步行街的一位工作人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延安夏季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夜晚凉爽,因此具备发展夜间经济的客观条件,过去很多游客在参观完红色旅游景区后,没有其他的游览项目,而红街填补了这一空缺”。

当地文旅部门也在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如今,在当地多个红色旅游景点外,都有“延安文化”门店,“我们是围绕红色旅游进行周边产品的销售”,在宝塔山景区门店,一位工作人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道,“比如这款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水杯,就卖得特别好”。而在门口的冰柜里,还有当地的“网红”雪糕——售价18元、以宝塔山为造型,提供三种可选择的口味。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延安接待的国内外游客突破2.5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亿元,年1-5月接待游客万人次。

而在携程平台发布的年上半年最具人气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中,延安也与北京、长沙、遵义等地一起入围了TOP10。

革命圣地焕新颜

站在宝塔山顶眺望,近处是延安老城区,凤凰山在左侧,对面是清凉山,延安老城区被清凉山、凤凰山和宝塔山三座大山包围,同时被延河和南川河分割,使得延安城市的发展走向以“人”字型为布局,为典型的山地河谷型城市。

最远处可见一条笔直、延展数百米的跑道——这是延安二十里铺机场的旧址,如今南泥湾新机场已启用,从而为老城区的有序发展提供了新的建设空间,“机场附近已经开始建设延安高铁场址”,当地居民介绍说。

延安市亦有明确时间表:“十四五”时期建成西延高铁,开工延榆鄂高铁。对此,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张宝通向记者分析称,“西延高铁建成后,延安到西安时空距离缩短,而延安到包头、太原、兰州的高铁修建后,延安既可以发展成为*土高原腹地的中心城市,还可以融入到关中平原城市群。”

若将目光从机场跑道向上眺望,在山顶处矗立着一整片建筑物,那是延安新城区,数年前,为解决延安老城区人地关系紧张的矛盾,当地*府开山填沟,开辟了新的用地空间,使得延安未来的经济发展、产业落地有了更多的承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乘车从老城区出发,实地走访了延安新城区。由于地势平坦,这里已经初具一座现代化城市的模样,随着当地*府、延安大学新校区搬迁于此,增添了新城区的活力。

延安高新区立足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延安综合能源基地规划、延安列入国家个高铁站点枢纽等新的发展机遇,明确了延安深化改革开放先行区、延安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西部现代科技转化示范区、革命老区创新创业新高地的“三区一基地”发展定位。现有注册企业家,已引进了大唐集团、彩虹集团、万达集团、延长石油、延安卷烟厂等一批重点企业,年实现营业综合收入.4亿元。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之路

不过,在新时期,延安也需要在经济转型上有更大的突破。作为依托石油而兴起的资源型城市,这项工业在过去很长时间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但随着年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以及此后油价的持续大幅波动,对延安经济增速产生影响。

延安大学教授徐长玉长期研究当地产业经济转型,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油独大”使得延安经济存在明显的单一结构模式,地方经济增速随着石油市场行情而波动,即使在从石油采掘向石油深加工产业转移,这样的纵向延伸模式也无法从根本上保障延安经济发展的后继动力,“因此在石油之外,延安能否建立其他支柱产业是非常关键的事情”。他说。

发展红色旅游业被认为是一条可行之路。但徐长玉指出,过去延安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较为单一,对地方经济贡献比重仍相对较低,但他认为,未来延安旅游业有成为千亿级产业的可能。

对此,徐长玉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延安需要进行彻底的工业转型,“一个现实是,由于目前工业经济仍占全市经济比重很高,所以不能完全丢掉,但长期看,利用延安人口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发展包括食品加工业在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可行之举”。

第二是,延安要加大服务业领域的投入力度。“延安最大资源是旅游资源,不仅有红色旅游资源,自然领域资源也很丰富,同时,陕北文化、*土风情文化也具有独特性,综合看,在全国的地级市上是有突出优势的”,徐长玉说。

而第一产业也被徐长玉认为是延安经济转型的倚重。“延安苹果产业快速发展,苹果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其中洛川苹果品牌价值达亿元,居全国水果类第一”,他表示,“延安昼夜温差大,苹果含糖量高,再加上大枣和小米,都是游客最喜欢购买的当地特色农产品。”

而从现实情况看,延安的转型正在“路上”——与年相比,年当地的三次产业结构由9.2:60.5:30.3,调整为11.9:55.3:32.8。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有较明显上升。

而根据当地*府规划,未来五年,延安将围绕建设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国内一流苹果研发生产营销基地“三区一基地”定位,并着力打造油气、煤电、能化、农业、文旅五大千亿级和先进制造、新经济两大五百亿级产业集群。

“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在历史上灿烂辉煌”,《延安颂》的这两句歌词,是对延安未来发展的最好祝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