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0643亿元日照2020年经济运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registers.html

1月27日,市新闻办召开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总体来看,年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十三五”收官划上了圆满句号。

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显示,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3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20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90亿元,增长2.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5:42.1:49.4。

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经济运行逐月恢复并全面转正,产业质效稳步优化提升,主要指标增速重回全省前列。

各项主要指标如下

一、粮食产量稳中有增,肉禽产能加快恢复

全市粮食总产量84.07万吨,与上年持平。其中夏粮产量30.96万吨,下降1.9%;秋粮产量53.11万吨,增长1.1%。全市生猪出栏.81万头,牛出栏3.87万头,羊出栏30.16万头,禽出栏.72万只。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27.51万吨。

二、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9%,农副食品加工业、造纸、汽车制造行业分别增长14.3%、9.5%、1.4%。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4亿元,增长48.3%,增幅比1-10月份提高7.9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5%,比1-10月份提高0.27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健康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

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34.6%,高技术服务业增长9.1%,分别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31.5和6个百分点。新兴行业蓬勃发展,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亿元,增长1.1%,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增长40.7%,居民服务业增长37.9%,商务服务业增长35.2%。

四、消费市场持续改善,升级类商品增势强劲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3.3%,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3.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1.99亿元,增长.1%,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五、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升,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0.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0.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6.9%。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7%,制造业投资增长26.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2.6%。民间投资增长26.6%,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2.1%,“四新”产业投资增长23.5%。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3亿元,增长0.5%。

六、财税收入平稳增长,金融信贷大幅提升

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亿元,增长3.5%,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4.5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8.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亿元,比年初增加.91亿元、增长14.7%。住户存款余额.49亿元,比年初增加.20亿元、增长16.6%。本外币贷款余额.29亿元,比年初增加.20亿元、增长16.9%。

七、对外贸易小幅回落,利用外资规模扩大

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86亿元,比上年下降2.8%。其中,出口.46亿元,下降15.5%;进口.40亿元,增长5.1%。一般贸易出口.37亿元,机电产品出口91.08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22亿元。民营企业进出口.22亿元,下降0.5%。全年实际使用外资4.67亿美元,增长.6%。

八、交通运输稳步恢复,快递业务高速增长

全市海上客运量18.1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7.7%;海上货运量.21万吨,增长0.2%。铁路发送旅客.69万人次,下降30.0%;铁路货运量1.06亿吨,增长11.0%。机场旅客吞吐量69.65万人次,下降31.6%;机场货运量3.59吨,下降11.8%。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4.96亿吨,增长7.0%,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0万标箱,增长8.0%。邮政行业业务收入9.65亿元,比上年增长38.2%。其中,快递业务收入7.03亿元,增长59.7%。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突破1亿件,达到1.24亿件,增长85.3%。

九、物价水平总体平稳,民生投入力度加大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8.6%,衣着类上涨1.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8%,医疗保健类上涨2.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3.9%;居住类下降3.4%,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9%,12月份同比持平。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5%,12月份同比上涨0.2%。财政用于民生支出.1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84亿元、教育支出59.54亿元、卫生健康支出33.4亿元、农林水支出29.53亿元。

十、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04%,低于控制目标2.46个百分点。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4.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2.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5.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为2.01,比上年缩小0.05。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增长0.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下降0.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增长1.2%。

Q/p>

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市经济运行有哪些特点?

A/p>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经济运行逐月恢复并全面转正,产业质效稳步优化提升,主要指标增速重回全省前列,成绩来之不易。概括起来,有4个特点:

一是经济恢复势头强。市委、市政府采取一系列纾困惠企措施,全力抓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着力畅通经济循环,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主要指标全面转正并回升至全省前列。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下降3.4%。上半年,由负转正增长0.4%。三季度以来,加大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推进力度,主要经济指标进一步走稳向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亿元台阶,增速达到3.8%,好于年初预期,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全省0.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成绩令人鼓舞。

二是高质量发展成色足。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钢铁行业全年实现产值亿元,全市千亿级产业集群地位继续巩固。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48.3%,企业资产利润率、营业收入利润率分别达到4.7%和5.0%。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2.1%,一大批骨干企业率先迈上高质量发展道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亿元、增长3.5%,税收占比78.9%,居全省第2位。金融信贷支撑有力,全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比年初分别增长14.7%和16.9%,增速比上年加快6.9、9.4个百分点。

三是新动能激发活力旺。全市紧盯重大项目建设,全年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超过全部投资的7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个年内新开工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亿元,占年度计划的%。实施刺激消费政策,累计投放电子消费券万元,撬动消费过亿元。举办电商促销活动30余场,电商企业达到5家,比年初增加余家,网络销售快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迅速收窄。快递业务量突破1亿件,人均超过40件。

四是民生线基本盘保障稳。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04%、低于控制目标2.4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低于3.5%的预期目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增长0.7%。财政用于民生支出.1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84亿元、教育支出59.54亿元、卫生健康支出33.4亿元、农林水支出29.53亿元。“保市场主体”成效显著。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6.67万户,增长1.7%。其中,各类企业2.01万户,个体工商户4.55万户。

Q/p>

工业经济运行有哪些积极的表现?

A/p>

年,全市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向好态势,增速居全省第2位,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全市工业经济逆势上扬,呈现稳定向好、结构优化、多点支撑的特点。

一是企业生产启动快、成效实。全市及时启动复工复产,靶向解决难题,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前两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一季度增速达到1.9%,率先在全省实现正增长。之后逐季回升,上半年增长6.9%,前三季度增长8.5%,全年增长9.9%,增速始终保持在全省前列。

二是重点行业支撑好、拉动强。钢铁、农副食品加工、造纸等重点行业对全市工业经济复苏支撑强劲。其中钢铁行业生产始终保持稳定连续,全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增长14.6%,发挥了工业经济增长稳定器作用。随着国内需求逐步恢复,产业链上下游供需衔接,其他重点行业生产逐步回升,全年实现了不同程度增长或降幅大幅收窄。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4.3%,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9.5%,石化行业扭亏为盈。

三是新经济增长快、潜力大。全市把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聚焦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新经济快速增长。年,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5.7%、15.7%、16.4%和11.1%。

Q/p>

年我市CPI变化有什么特点?

A: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沉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挑战,不折不扣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消费市场供需状况总体稳定。年度我市CPI同比上涨2.1%,低于年2.4%的涨幅,也低于3.5%左右的预期目标。

一是全年CPI涨幅前高后低。CPI主要反映城乡居民所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变动趋势,通常认为CPI涨幅在2-3%属于温和上涨区间。从我市各月CPI涨幅来看,全年最高值4.9%出现在2月,9月起回落至3%以下,12月达到最低值2.1%。充分体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各项助企惠民政策推动民营经济恢复活力,保障市场产品商品供应充足,在维护市场物价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是八大类商品服务涨跌不一。呈“六涨二跌”态势。

(1)食品价格领涨CPI。年度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8.6%,涨幅最高,影响CPI上涨约2.55个百分点,是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前期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生猪存栏量减少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物资运输,一季度猪肉价格大幅走高,同比涨幅高达.3%,显著提升CPI涨幅。二季度后我市不断落实保生产各项措施,猪肉生产供给逐渐提升,猪肉价格随之下降。四季度猪肉价格同比涨幅跌到负值,对CPI下降有显著影响。

(2)剔除食品和能源以外的核心CPI波动相对较小。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3.9%,影响CPI上涨约0.12个百分点。医疗保健、生活用品及服务、衣着、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分别上涨2.6%、1.1%、1.0%、0.8%。居住、交通和通信价格降幅分别为3.4%和2.5%,整体保持低通胀状态。

Q:

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具体有哪些亮点?

A:

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固定资产投资在年初大幅下降的情况下稳步回升,经受住疫情冲击的同时,投资结构明显优化。

一是稳投资成效显著。受疫情影响,年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3.6%。为稳投资,发挥好投资在经济复苏中的先行作用,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新基建三年行动方案、抓项目稳投资促转换实施意见、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负转正,转正时间比全国提前一个季度。全年增速回升至3.2%,增速位次回升至全省第9位。

二是民间投资快速增长。民间投资是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一季度,全市民间投资下降14.4%,全年回升至26.6%,增速居全省第1位。其中,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增长7.8%,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4.2个百分点;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41.7%,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15.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民间投资增长.7%,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7个百分点。

三是投资结构优化提升。新动能领域投资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2.1%,增速居全省第4位。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38.2%,居全省第5位。“四新”投资增长23.5%,居全省第5位。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增长31.4%,比全部投资增速高28.2个百分点。新动能领域投资加快,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是民生投资力度加大。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41.1%,教育投资增长12.8%,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1%。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下,保民生投入力度空前加大。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张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