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药治白癜风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688851.html「本文来源:吉林日报」
在走向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支撑现代化发展的市场体系、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民生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产业结构快速调整升级优化阶段,也是教育大有作为之时,要强力推进产业结构、教育结构共同转型升级,在良性互促中实现此长彼长。
产业结构与教育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需要生产要素的匹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离不开教育。教育在成为优化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前提条件的同时,其发展进步也不能孤立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就教育界而言,既要全面认识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决定教育结构发展、教育结构调整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间的耦合关系,又要立足自身见行动,积极调整教育发展方式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强化人才供给、提供智力支撑,这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特别是高等教育在科研项目输出和创新性优秀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要从认识层面提高站位、厘清重点,从实践层面聚焦发力、开拓局面。
充分重视教育结构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教育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教育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等教育在科研和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一定的支撑和先导作用,教育的发展可以适度领先于产业结构发展,以技术创新为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引领。二是教育可以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本分配会提高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和水平,教育学科结构直接决定了产业所能获得的劳动力结构及劳动力质量和层次。就此而言,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提供核心竞争力。只有源源不断地进行高层次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开发和积累,才能助推产业结构向高端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等产业转型。
深刻理解产业结构调整对教育结构变革积极而广泛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体表现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产业结构最优化这三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进程,不断促使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这种调整、转型和升级必然会引起各行业各领域对人才需求的变动。高校应积极主动根据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进行相应的教育结构改革创新,既包括学科结构的创新,也包括教育层次结构的创新。全面系统地根据产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根据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调整人才培养的规模和层次,培养出不同层次且适合产业结构发展所需要的实践性和专业技能型人才。
在良性循环中增添振兴发展活力。归结起来,教育结构发展促使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积累,在达到某一程度后会触发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对于知识和人力资源的吸收,从而促进教育结构的调整和发展。应深化运用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互适应和相互制约特点,更好让二者良性互促,共同提升、持续优化,不断在新的层面积极完善教育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方面,突出“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发展战略对激发市场活力的引领作用,遵循市场发展规律,以科学精神、系统思维保障各项工作再优化、再突破,着力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让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更足更强,提高发展质效,推动高校教学科研育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立足培养优秀人才、多出一流成果,着重解决专业设置尚不能很好满足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能力结构的要求及教育投入总量、相关体制保障等方面的短板。相关高校和教师团队应矢志创新、永攀高峰,投身振兴发展主战场,争当创新发展主力军,进一步在科学研究、产业布局、项目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校地对接合作,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研攻关,着力解决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推动前沿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新技术转化成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助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针对打造万亿级产业、壮大千亿级规模优势产业、培育百亿级规模重点企业等目标,积极为高质量发展开辟道路、拓展空间,深化与社会、企业合作,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强化产学研用平台建设,促进创新要素资源广泛集聚、科学配置,让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