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绵新观察
01引言
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一年,走过了疫情的最艰难时刻,面对周遭复杂的外部环境,以及美国的疯狂围堵,我们没有败下阵来,成功稳住了经济大盘,遏制了经济下滑的趋势。
艰难时刻,国家因势优化各项措施,审时度势及时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经济发展呈现了逐渐向好的新势头。
年,我们渐渐在迷茫和煎熬中坚强地走了出来。
年,拼经济已成为全民行动,形成全社会共识。
02中国经济企稳,即将扬帆再起航
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总量突破万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约为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年国内GDP初步核算结果。数据显示,年我国GDP实现亿元,总量突破万亿大关,实际增长3%;名义增长5.31%,净增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4.1%;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3.8%;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2.3%;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3%、39.9%和52.8%。
从全国经济数据上看:
受疫情影响,年全国经济增长未及目标,实际增长仅有3%,与年初设定的实际增长5.5%的目标差距不小,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第二低点,仅略高于年度0.76个百分点。
其中
/p>
第一产业增长势头良好。数据显示,全年粮食总产量超1.3万亿斤,再获丰收,饭碗端的更稳了,我们必须牢记:“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工业压舱石作用显著,恢复性增长势头强劲,工业规模始终稳居世界第一。尽管年初部分主要工业城市工业生产受到疫情严重扰动,上海、长春等城市经济数据出现大幅下滑,但让人欣喜的是,经历短暂调整,工业生产快速恢复,且发展势头强劲。迹象表明我国工业基础牢、质量优、动力足,韧性强、潜力大,基本面没有改变。
而相比之下,受疫情影响,年我国第三产业增长相对缓慢,消费低迷,低位运行贯穿全年。新一年,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成了最大变量,将成为拼经济的主战场。
31省市区经济总体趋于平稳,稳中向好,呈现不同以往的新格局
进入后疫情时代的,哪些省市区脱颖而出,领跑全国?又有哪些省市区在触底?
年全国31省市区GDP排名情况
03头部省份压舱石作用明显
广东、江苏两省GDP均超12万亿元,继续领跑全国,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堪称“富可敌国”。
以上数据为预估数据
其中,广东经济总量接近13万亿元,已连续领跑全国30多年,其经济规模超过世界90%以上的国家,按照年平均6.的汇率计算,总量接近1.92万亿美元,受汇率影响与年经济总量相当。虽不敌意大利,但差距不大,仍超韩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总量排名世界第十位。
江苏经济总量再上台阶,首度突破12万亿大关,具有跨时代意义。作为经济大省,连续坚守了30年的副班长,江苏长期处于对广东的追赶态势,如今,这个差距进一步在缩小。进入后疫情时代,江苏厚积薄发,是否有足够底气,响亮地喊出“超越广东”的冲锋号呢?让国人十分期待,两强争霸时代即将到来。
强迎来新格局
山东继续捍卫北方第一大省荣耀,坚守全国三强。
山东拉大了与富民第一省浙江的总量差距。在国家级规划战略中,山东半岛城市群占有极其重要位置,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双城、长江中游5大成熟国家城市群之后潜力最大,正在发展壮大中的佼佼者,更是我国城市群第二梯队的领头羊,可担当“第6极”的重任,有机会后来居上,参与国际城市群竞争。山东有望最早于2年后的年末,成为第3个突破10万亿经济规模的省份。#山东头条#
福建首次突破5万亿门槛,5万亿经济大省竞争加剧。
福建经济规模迈上5万亿台阶,实际增速全国第一,其背后增长逻辑是什么?年,福建经济亮点不少,其中,新能源汽车、电池等新兴产业引领作为明显。统计数据显示,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爆发式增长,带动电气机械行业增加值暴涨40.6%。在新能源汽车的风口下,福建宁德全年实际增速高达10.7%,连续4年全省第一,全国排名第二位。事实证明,福建已站上了高速发展的新赛道,有望快速超越湖北,追赶四川。#宁德头条#
安徽成功超越上海,跻身全国10强省份。
首季度的严重疫情,对上海经济扰动不小,最终上海经济总量排名跌至全国第11位,安徽借势实现对上海的超越。作为中部6省之一,安徽地处长三角经济圈与长江中游经济圈的交汇处,在国家两大经济战略的叠加效应下,安徽前程十分光明,有实力更进一步。
05河北反超北京,悬念再起
受疫情影响,北京增量不明显,再次被河北反超,这是年以来,河北的第二次反超。河北的最大变量在雄安新区,北京对雄安的输血也是一种此消彼长,但输血毕竟是有限的,最终还要看河北如何经营好雄安新区,打好这张牌,超上海也只是时间问题,杀进全国10强不是梦。
对河北来说,如何做大石家庄,强省会战略是必然的选择,这个具有“国际庄”之称的天下第一庄年表现很亮眼,实际增长高达6.4%,增速在全国城市排名第14位,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更是位列全国36个主要城市增速第一,一骑绝尘领先于第二名长沙1.9个百分点。在省会城市中,南昌与石家庄相似,经济规模接近,相比之下,石家庄更具优势,未来一年,石家庄超越南昌是第一目标。#石家庄头条#
06陕西再超江西,能源大省风云再起
事实上,扣除物价因素,年江西实际增长4.7%,与福建并列全国第一,领跑全国,经济数据已经十分亮眼。
然而,作为西部能源大省的陕西实力同样不容小觑,拥有北方“准第一省会城市”西安,作为西北地区唯一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在北方城市中屈指可数。
此外,陕西还拥有西部地区“第一地级市”榆林,年榆林表现惊人,全年GDP净增超亿元,增量超重庆排名全国城市第5位,继年榆林“空降”全国50强后,年更进一步超越洛阳,临沂等区域经济强市,再次演绎了“榆林神话”。然而,进入后疫情时代,能源狂欢的盛宴还能延续多久,榆林的辉煌能否继续,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