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伯未(—),名之济,字伯未。上海市人。宋代词人秦观第二十七世孙,祖父、父亲皆为知名儒医。18岁考入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师从丁甘仁、曹颖甫、谢利恒等名家。年以该校第二期第一名毕业,留校任教,同时在上海同仁辅元堂应诊。年与王一仁、章次公、王慎轩等共同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后任名誉校长。年调京任中央卫生部中医顾问。
以下内容辑录自秦伯未著《中医入门》,人民卫生出版社,年版。此书对中医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化的深入浅出的阐述,是初学中医者很好的参考书。文章目录理论一.中医的特点(一)整体观念(二)辩症论治二.基本学说(一)阴阳(二)五行(三)经络(四)预防三.生理(一)五脏六腑(二)十二经脉(三)气血(四)精气神(五)津液四.病因(一)外因(二)内因(三)不内外因(四)三因括约法则一.辩症(一)表里寒热虚实(二)六经(三)三焦(四)病机二.诊法(一)望(二)闻(三)问(四)切三.治法(一)正治和反治(二)治标和治本(三)八法(四)常用治法方剂一.方制(一)君臣佐使(二)七方(三)剂型二.基本方剂和处方(一)基本方剂(二)处方举例药物一.采集和炮制(一)采集(二)炮制二.药性(一)气味(二)效能(三)归经三.使用(一)配伍(二)用量正文中医治病,主要是依据理、法、方、药相结合的一套医疗方法。我个人认为从这四个方面来认识中医,从而理解中医的特点和掌握中医治病规律,这是学习中医比较正确的方法。故本文的叙述,即分理论、法则、方剂、药物四部分,在四部分内再分若干项目,作比较细致的介绍。理论一.中医的特点(一)整体观念。中医治病,是从整体着眼的。既强调人体内部的统一性,也重视人体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这种整体观念是中医治病的基本观念,现在分几个方面来说明。1.人体的整体性。中医认为人体各部都是有机联系的。首先把十二内脏看成十二种功能,称做“十二官”;又分为六脏、六腑,从作用上把一脏一腑分别结合,称做“表里”。这种内脏的归纳划分,不等于各自为*,恰恰相反,而是把生理活动或病理变化,理解作相互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脏腑,同时表现在脏腑和形体的各组织各器官方面。例如:心主脉、主舌,肝主筋、主目,脾主肉、主口,肺主皮毛、主鼻,肾主骨、主耳;再如脾主四肢,肾司二便,等等。2.人体和气候。大自然的一切,特别是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中医十分重视这个关系,认为人体健康和气候不能分开,必须和自然环境相适应才能无病和长寿。3.人体与地土方宜。不同的水土和生活习惯,可以产生不同的疾病。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寒冷,地高多燥,东南气候温和,地卑多湿。因而不同地区常有不同的病症。此外,对一般病的治法和用药及药量,南北方也有出入。中医惯常说: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地制宜,便是这个意思。4.其他。禀赋的强弱,形体的肥瘦,情绪的愉快、忧郁、急躁,以及精神刺激等,中医也是非常注意的,认为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很有关系,在治疗时必须顾及。如强者耐受重药,体弱者不宜重剂;体丰肥者多湿多痰,瘦者多阴虚内热。这些虽然不是刻板的,但一接触具体病症,就有很现实的参考价值。中医的理论体系,是在整体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整体观念出发,中医在临症上有两个突出点:其一,不仅仅着眼于疾病的局部症状而忽视其他部分所受到的影响;不因重视某一发病因素而忽视因此引起的其他因素。其二,认识到病和病人是不可分开来看的,每一个病都应从两面着想,一面是病邪,一面是正气,即病人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因而一面要祛除病邪和改善病况;另一面要调理病人的生理机能,增强其自然的抵抗力,帮助恢复健康。这就提出了“扶正”和“祛邪”两种治法,及“邪去则正自复,正充则邪自却”的两种战术方法。(二)辨症论治。辨症论治为中医普遍应用的一个诊疗规律,从认识病症到给予治疗,都是依靠这个规律来完成的。辨症论治是综合理、法、方、药作为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就无法进行。辨症论治的意义:辨,就是分析、鉴别,症,就是症状、现象,论,就是讨论、考虑,治,就是治疗的方针。症和治是现实的;辨和论是灵活的,要通过分析和思考的。症状是病邪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映,它反映着病邪的性质和生理机能的强弱。症状是辨症的主要对象,如何辨认对象,就需要确切的诊断。中医诊断分望色、闻声、切脉和询问,目的是观察和分析症候,也就是把症状联系起来,分出主症、主脉,这样,才能正确地掌握病情,不为或有的假象所蒙混。中医辨症,客观地从疾病发生和发展情况来肯定体内的矛盾,它包括着正面和反面,指出了矛盾在每一疾病所呈现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成为具有实在内容的认识方法。至于治疗,就是针对辨症的结果定出方针,根据方针来处方用药。论治,应该掌握三个方面,即:病因、病症和病的部位。例如辨症上明确了病因是停食,它的病症是脘腹胀满,病的部位是在肠胃,在论治上就以宽中、消食为方针,选用催吐、消运或通大便的药物来治疗。又如经过辨症确认病因是血虚,它的病症又是头晕、心悸、惊惕不安,病的部位是在心肝两经,那么论治就以滋补心营肝血为主,结合潜阳、安神等镇静方法。在这里可以看到“辨症”和“论治”是连贯的,基本的要求在于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以上所谈的是辨症论治的意义和方法。至于辨症的法则,有依据六经来辨的,有的依据三焦来辨的,最重要的是根据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八纲的意义是先把阴阳分为正反两方面,再以表里来测定病的部位,虚实来测定病的强弱,寒热来测定病的性质。把各方面测定的结果联系起来,就有表寒实症、里热虚症等不同病型,也就是包括了上面所说的病因、病症和病的部位在内。二.基本学说(一)阴阳。阴阳学说,是古人在观察自然现象中归纳出来,用以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思想方法。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昼为阳,夜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等,并用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道理去解释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中医用阴阳学说来说明医学上的基本问题,从而成为中医理论的思想体系,它贯穿在中医学中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药物等各个方面。在生理方面:以阳代表体表皮毛、肌肉、筋骨等,以阴代表体内脏腑;并以五脏主藏精气为阴,六腑主司消化传导为阳。又从位置上分:上焦为阳,下焦为阴;外侧为阳,内侧为阴。从物质和功能上分:血为阴,气为阳;体为阴,用为阳。在病理方面:根据发病的部位和性质,区别表症属阳,里症属阴;热症属阳,寒症属阴。凡是机能衰弱,如少气、懒言、怕冷、疲倦、不耐劳动等多为阳的不足;物质的损失,如贫血、萎*、遗精、消瘦等多为阴的不足。因而把一般症状分作四个类型:即阳虚、阴虚、阳盛、阴盛。所以《内经》上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在治疗上:表证用汗法,里证用下法,寒证用温法,热证用凉法,都含有阴阳的意义。主要是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能现热象,重热能现寒象。所以,《内经》提出了“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等大法。在用药方面:中药的药性主要是分别气味。一般以气为阳,味为阴。气又分四种,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味分五种,辛、甘属阳,酸、苦、咸属阴。这里顺便提一下,因为中药的药理,就是中医基本理论在中药学上的运用,所以,要深明中药的气味,必须首先了解中医的阴阳学说,然后才能结合辨症恰当地用药。最后还应指出,阴阳在中医理论中是一个突出的重点,中医在阴阳的运用上,有两个最重要的概念:第一,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生长和杀藏,即互相依存、互相约制的意思。第二,是阴阳和调。阴阳必须和调,即矛盾必须求得统一。不仅人体内部存在的阴阳偏盛偏衰的对立要统一,就是体内外环境也要统一,使内外调和以维持身体的健康。故《内经》上说:“阴阳和调,则血气淖泽滑利。”又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二)五行。中医除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内部的对立统一以外,还引用了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内部的联系。五行,即木、火、土、金、水。这五者的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相生”与“相克”。相生,就是相互资生和助长的关系。五行中的相生关系是这样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从五行相生的关系中,可以看出,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两个方面,如以木为例,生我者为水,我生者为火,故借母子关系来说,水为木之母,火为木之子。相克,就是相互约制和克服的关系。五行中的相克关系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在这五行相克的关系中,也可看出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两个方面,再以木为例,克我者为金,我克者为土,也就是金为木所“不胜”者,土为木所“胜”者。上述五行相生和相克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并行不悖,而是相互为用的,也就是生克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即生中有克,克中有生。这种相互为用的关系,称做“制化”关系,如: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制化关系,是维持平衡的必要条件,否则有生无克,必使盛者更盛;有克无生,必使弱者更弱。在生克中还有一种反常现象,即我克者有时反来克我,克我者也有时反为我克。比如,水本克火,在某种情况下,火亦能反过来克水,这就称做“相侮”。凡是相生、相克、相侮均有一个条件,就是本身之气充实则相生,否则不能生;本身之气有余则能克所胜和侮所不胜,不及则不但不能克所胜而反为所不胜乘侮。故《内经》上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五行在中医学上的运用,主要是按五行的属性,将自然界和人体组织在一定的情况下归纳起来,同时以生克的关系说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附表如下:(三)经络。《内经》上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又说:“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郑重地指出了经络的重要性。经络,直者为经,横者为络,纲罗全身,错综联系。它的作用是内属脏腑,外络形体,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全身经络,主要的为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奇经八脉。(四)预防。《内经》里很早就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病已成而后药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现在重点谈谈中医预防的基本精神。第一,前人认为疾病的发生,除日常饮食起居不节外,与自然界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而本身的体力强弱尤为主要因素。故保持健康,首先要充实精力,其次应避免外邪的侵袭。《内经》上曾说:“邪之所凑,其气(指人身精气)必虚。”又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还指示了适应四季正常气候来锻炼身体的方法,如春夏宜保养阳气,秋冬宜保养阴气,以及春气养生,夏气养长,秋气养收,冬气养藏之道。务使内外环境互相适应,达到预防疾病,从而健康长寿,这是中医预防的基本理论。第二,早期治疗,认识到有病即治,事半而功倍。如《内经》指出:“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这是说外邪侵害人体,多从表入里,病在皮毛即当急治,拖延下去便逐步深入,等到传入脏腑,病就严重而难治了。第三,疾病的发生、发展均有它的规律,掌握病情,必须有预见性。例如《金匮要略》上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因为肝病往往影响到脾,如果治肝病的时候照顾到脾,使脾不受到损害,那么就可不让肝病传变,容易痊愈。三.生理(一)五脏六腑。五脏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五脏中还有心包络,为心的外卫,也有把它独立起来,与五脏并列,称为六脏,惟心包络的功能和病变总是与心脏相一致的。脏和腑俱为内脏,其区别是: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凡具有出纳转输、传化水谷功能的脏器,归属于腑;没有直接传化水谷而具有贮藏精气功能的脏器,归属于脏。心。心生血,主藏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心脏本身不健全,或受情志的刺激,或因病邪的侵犯,就会出现心悸、惊惕、失眠,或善忘、喜笑失常,或谵语、神识昏迷等症。心脏有了病变,不仅本身无以自主,并能影响其它脏腑的活动,使之发生紊乱。肝。肝藏血,主谋虑。肝性刚强,故又有将*的称号,当受到精神刺激时,往往影响其正常功能而发生恼怒、头胀等症,甚至火气上逆而发生吐血。脾。脾统血,主运化。维持生命的力量主要是营养,脾能消化水谷,把食物的精华运输到全身,故被称为“后天”之本。肺。肺主气,司清肃。肺气不降,最易引起咳嗽、气喘,在虚症的情况下,又常见少气、言语低怯无力。肺对于心脏所主的血液循行,有调节作用,前人为了形容两者间的密切关系,曾把心脏称作君主,肺脏称作相傅。肾。肾藏精,主作强。肾脏对于人的精力充沛起有积极作用,肾虚则脑转,耳鸣,目无所见,腰痛,胫痠,懈怠思卧等症均起。肾为男子的“先天”,与女子以肝为先天的意义相同,即指生殖功能而言。肾与其它内脏有一不同的特点,即肾有两枚,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肾主阴,命门主阳,故肾又有“水火之脏”之称。胆。胆为清净之腑,主决断。胆与肝为表里,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人身心为“君火”,胆与命门为“相火”,胆火偏亢,则出现急躁易怒,头胀、胸闷、胁痛、口苦、呕吐苦水等症。胃。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胃与脾为表里,前人虽分胃司受纳,脾司消化,但胃的基本功能既能受纳,亦能消化,故脾胃往往相提并论。小肠。小肠为受盛之腑,主化物。小肠承受胃中腐熟的水谷,进一步分别清浊,使精华归于五脏贮藏,糟粕归于六腑排泄,并将糟粕中的水液归于膀胱,渣滓归于大肠。大肠。大肠为传导之府,主排泄。大肠接受小肠糟粕,负责输送排泄,为整个消化过程的最后阶段。膀胱。膀胱为州都之官,司气化。膀胱为水液潴汇之处,气化不利,则小便癃闭;气化不约,则遗溺、小便不禁。但膀胱的气化与肾有关系,肾气足则能化,肾气虚则不能化,故治小便不利或不禁,有时应用温肾之法。三焦。三焦为决渎之官,主行水。三焦由上焦、中焦、下焦三部分组成。它的主要作用为疏通水道,例如治停水胀满,常用利气来帮助行水,所谓利气,多用疏畅三焦的药物。(二)十二经脉。十二经脉与脏腑有密切联系,脏腑也需要它来和各个组织取得密切联系,这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简称,经脉上下直行,络脉左右横行,用粗浅的比喻来理解,经似地上的长江大河,络似江河之间的溪流沟渎,上下衔接,左右贯通,好像一个环子,周流不息,循行无端。(三)气血。气和血并重,更把气作为血的统帅,这是中医生理上的一种认识方法。气的名称相当多,有元气、真气、精气,这些都是指整个人体内气血和其他物质及能力,名虽异而实为一种。另有阳气、阴气之称,这是从元气内分别两大作用,说明一种能保卫体表,另一种能保持精力不使亏耗,故也叫真阳、真阴。还有宗气、中气,是指元气中有一部分属于上焦肺,另一部分属于中焦脾胃,所以亦叫肺气、胃气。概括的说,均为元气。气血的气,有些地方代表能力,有些地方代表物质,因而有气属无形、血为有形的说法。(四)精气神。精、气、神,中医称为三宝。气在上面已经说过,现在先谈精,精是人体生长、发育以及生殖能力的物质基础。中医把精归于肾脏,《内经》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又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又因“两精相搏,合而成形”和“人始生,先成精”,然后脑、髓、骨、筋脉、皮肉、毛发等形体组织逐渐生成,精为生命的基础,所以称肾为“先天”。次谈神,前人认为人体的各组织都是有形的,还有一个高级的、无形的一种能力在主持活动,称它为“神”。假使神能充旺,内脏和形体就活泼,神一涣散,一切不起作用了。《难经》上曾指出:“脏者人之神气所舍藏也,肝藏*,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也。”(五)津液。津和液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液质,但不等于一般所说的水分。《内经》指出:“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津,其留而不行者为液。”故津液亡脱,在津为腠理开、汗大泄,在液为身体萎枯,毛发憔悴,耳鸣、胫痠,骨属屈伸不利。津液可以转化为血,故《内经》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因而中医有津血同源的说法。四.病因(一)外因。凡病从外来者为外因,病从内起者为内因,不属以上范围内的如意外创伤和虫兽伤害等为不内外因。外因方面以六淫为主,即风、寒、暑、湿、燥、火。寒、暑、燥、湿、风本为一年四季的常气,春主风、夏主暑、长夏主湿、秋主燥、冬主寒,在正常的情况下称为五气。又因暑即是热,热极能化火,其余风、湿、燥、寒在一定条件下亦能化火,因而又将“火”加入,一般称作“六气”。六气本为正常气候,亦称“正气”,如果非其时而有其气,便是反常气候,就叫“邪气”,如风邪、暑邪、湿邪之类,又因这种现象都是越出常轨,故又叫“六淫”。六淫是外感的主要因素,当人体内外环境失调时,感受六淫后即能发病。其中除暑和燥二气在夏秋季节外,风、寒、湿、火四季均能发现,故外感病因又以这四气为最多。(二)内因。内因以七情为主,还有痰、瘀、寄生虫等,同为重要因素。七情即忧、思、喜、怒、悲、恐、惊,《内经》上指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又指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据此,七情发病是一种情志病,是因于外界事物的刺激,使精神上发生变化。(三)不内外因。疾病的发生,有意外损害,既不属于内因,又不属于外因,称为不内外因。1.房室伤。指色欲过度,精气受伤。2.金刃伤。指刀剑创伤或跌打损伤一类。3.汤火伤。指汤水烫伤或火灼烧伤。4.虫兽伤。指*蛇猛兽等咬伤5.中*。一般多指食物中*或药物中*。(四)三因括约。病之来,必有因,一个原因可以生出多种不同的病,而同一病症也可由各种不同的原因造成。所以中医有“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特点,一个药方能治几种不同的病,有时在一种病上又必须用几个药方来治疗。例如同一热邪,有的表现为发热,有的咳嗽,有的失血,只要求得是热邪,病症虽异都能用清凉剂;又如同一发热,有因热邪、因寒邪、因血症而起的,发热虽同而所以引起发热的原因不同,就不能专用清凉剂退热了。这是说明病因对于治疗的重要性,故治疗任何一种病,首先要把原因弄清楚。法则一.辨症(一)表里寒热虚实。每一个病,都有错综复杂的症状,要找到它的关键,掌握它的主要方面,必须懂得运用八纲。八纲就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为辨症的纲领,其中阴阳尤为纲领的纲领。表里、寒热、虚实,实际上是阴阳的演绎,亦称六变,它指示了病变所在的部位,病情的征象和邪正消长的变化。所以根据八纲来观察症候的全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不难得出诊断结论。表里、寒热、虚实,是一种症状的归纳方法,单看一个症状是没有意思的。六变用阴阳来归纳,表为阳,里为阴;热为阳,寒为阴;实为阳,虚为阴。故有时候也把病态的动静和病情的进退,说成阴症和阳症,或说病在阳和病在阴,所以说阴阳为八纲的纲领。(二)六经。六经的意义,是把人体分作六个区域,在这六个区域内出现的症候作为六个类型。这方法最早见于《内经》,到《伤寒论》更细致地作出了有系统的分析和归纳。六经的名称为太阳、阳明、少阳,称作三阳;太阴,少阴,厥阴,称作三阴。分析归纳症状时,就根据其不同性质,凡呈亢奋现象的列于三阳,呈衰退现象的列入三阴。六经辨症,不但广泛地被用于外感病,而且内伤杂症也有很多地方可以引用。(三)三焦(包括卫气营血)。三焦辨症法是六经辨症法的发展,《温病条辨》一书就是运用这方法编写的。它的主要精神,是在热性病整个发展过程中辨别轻、重、浅、深。比如外感温病初起在上焦,病浅而轻,顺次传到中焦和下焦,就逐渐深入严重了。所以三焦这名词虽与脏腑中三焦的名称相同,但其意义和作用是有差别的。1.上焦症状。上焦指手太阴肺和手厥阴心包两个经、脏。肺司气而主皮毛,心包主血而通神明。温邪首先犯肺,症见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头痛,口渴或不渴,咳嗽,脉浮滑数。假使热传心包,则见烦躁,口渴,神昏谵语,夜寐不安,舌色绛赤。2.中焦症状。中焦指足阳明胃和足太阴脾两个经、脏。阳明主燥,太阴主湿。上焦温邪传入阳明,症见壮热,多汗,日晡更炽,面目俱赤,呼吸气粗,大便闭结,小溲短赤,口干引饮,舌苔*糙,或黑有芒刺。若传入太阴,则见身热不甚,午后较重,头胀、身重,胸闷不饥,泛恶欲呕,小便不利,舌苔白腻或微*。3.下焦症状。下焦指足少阴肾和足厥阴肝两个经、脏。肾主阴,肝主血。温邪传到这阶段,往往从津枯液涸而进一步伤血耗阴。在肾为昼日较静,夜间烦躁,口干不欲多饮,咽喉痛,或生疮不能言语,下利,小溲短赤。在肝为厥热交替,心中疼热,时作干呕,或头痛吐沫,嘈杂不能食。在上则口干糜烂,在下则泄利后重。或风动痉厥,囊缩、腹痛等。把三焦辨症和六经辨症作一对比,不难体会三焦自上而下,是一个纵的关系,六经从表走里,是一个横的关系。假如把这两种方式联在一起,则纵横的交点,在三焦为中焦,在六经为阳明和太阴,原是一处。(四)病机。病机是从复杂的症状中提出纲领,作为辨症求因的依据。所以说:“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内经》提出的病机只有十九条,都是指的一般症状,不是固定的一种病。它所指出的病因虽以六淫为主,但也可以应用于其它杂症。二.诊法(一)望诊。中医的诊断方法分为望、闻、问、切,称做四诊。望诊是凭医生的视觉,观察病人的精神、气色、舌苔,及形态和全身各部分情况。(二)闻诊。闻诊分两方面,一方面用听觉来听取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和其它声音的高低、清浊等;另一方面用嗅觉来辨别口气、病气和二便等气味。(三)问诊。诊病必须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精神状态以及发病、转变的情况,必要时还得了解其家族史及个人的已往病史。一般在临症上都以发病过程和自觉症状为主要的问诊内容,问诊时有一定的程序,张景岳曾作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四)切诊。切诊以按脉为主,并包括其他触诊在内。一般的说,脉象分二十八种,它的名称是: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细、散、伏、动、促、结、代、疾。这些脉象,大多是相对的,如以浮和沉分表里,迟和数分寒热,涩和滑分虚实,其它均从这六脉化出。因此,浮沉、迟数、涩滑是二十八脉的纲领,学习切脉应当先从这六个纲领入手,比较容易体会和理解。兹列表如下:三.治法(一)正治和反治。中医治病从整体出发,十分重视病人的体力——正气,和发病的原因——邪气,把疾病看成是一个邪正相搏的过程。当邪气退却,正气进入恢复的阶段,这一斗争才算结束。也就是,正气战胜了,疾病便痊愈;邪气战胜了,就会导致病重和死亡。所以《内经》提出了一个纲领:“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是扶持正气的不足,泻是驱除邪气的侵害;补泻之中又有各种方法,但目的只是一个,恢复健康而已。针对着虚就用补,实就用泻,虚实同时存在,就考虑先补后泻,先泻后补,或补泻兼施。凡是从正面进行治疗,使用与病情相反性质的一种治法,不论补或泻,都叫“正治”。相反地,使用与病情性质相一致的治法,则称为“反治”。(二)治本和治标。治本和治标也是一般常用的治疗法则,必须明白标本,才能在治疗上决定轻重、缓急、先后等措施。标本的意义有两项:①从人体与疾病来说,人体是本,疾病是标。治病的目的为了病人恢复健康,如果只顾疾病,不考虑人体,势必病去而元气大伤,或元气伤而病仍留存,或带来后遗症成为残废,甚至病除而人亦随亡,这是首先应该注意的。②从疾病的原因和症状来说,原因是本,症状是标。症状的发生必有一个因素,能把因素去掉,症状自然消失,中医常说“治病必求于本”,即是指此。(三)八法。确定病症后,紧接着的便是选择治疗方法。治法分发汗、催吐、攻下、和解、清凉、温热、消导和滋补等,简称为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八法。这八法针对病因、症状和发病的部位,指出了治疗的方向,在临症上灵活运用,还能产生更多的法则。1.汗法。以疏散风寒为目的,常用于外邪侵犯肌表,即《内经》所说“在皮者汗而发之”,故亦称解表、解肌、疏解。2.吐法。常用于咽喉、胸膈痰食堵塞。3.下法。一般多指通大便,用来排除肠内宿粪积滞,故也称攻下、泻下,也即《内经》所说的“其下者引而竭之”。4.和法。和是和解的意思,病邪在表可汗,在里可下,倘在半表半里既不可汗又不可下,病情又正在发展,就需要一种较为和缓的方法来驱除病邪,故和解法用在外感症方面,其主要目的仍在驱邪外出。5.清法。凡用清凉剂来治疗温热病症,都称清法,即《内经》所说“热者寒之”的意思。亦称清解法。6.温法。常用于寒性病,即内经所说“寒者热之”。7.消法。主要是消导,用来消除肠胃壅滞,例如食积内阻,脘腹胀满,治以消化导下。其次是消坚,多用于凝结成形的病症,如癥瘕积聚和瘰疬等8.补法。就是补充体力不足,从而消除一切衰弱症候,故内经说“虚者补之”。(四)常用治法。处方上常用的治法相当多,并且相当细致。这些方法都是根据八法结合病因症候,在具体问题上灵活运用的成果,实为进一步研究的良好楷模。兹录若干例,附加说明如后。1.辛温发汗法用于外感风寒表症,无汗,脉象浮紧。药如麻*、桂枝、紫苏、葱白。2.辛凉解表法用于风温初起。药如豆豉、防风、薄荷、桑叶、菊花。3.轻宣肺气法用于冒风音嗄,金实不鸣。药如麻*、蝉衣、桔梗,倘鼻塞流涕,用辛荑、苍耳子。4.清疏暑风法用于暑令感冒。药如香薷、藿香、青蒿、佩兰。5.疏化表湿法用于雾露雨湿外乘。药如苍术、白芷、防风。6.清气润燥法用于感受秋燥,清窍不利。药如薄荷、焦山栀、连翘、桑叶、杏仁。7.两解太阳法用于风湿症,疏风以解太阳之经,利湿以渗太阳之府(即膀胱)。药如羌活、防风、泽泻、茯苓。8.蠲除痹痛法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药如桂枝、羌活、独活、川草乌、海风藤。9.调和荣卫法用于伤风症,以调和气血来解肌散邪,不同于直接疏表。药如桂枝、白芍、生姜、红枣。10.固表祛邪法用于体虚容易感冒,或感冒后纠缠不解。药如*芪、白术、防风。11.清凉透邪法用于外感汗出不解,邪有化热内传之势。药如葛根、银花、连翘、薄荷、芦根。12.辛寒清胃法用于胃热症,脉象滑大而数。药如石膏、知母、滑石、竹茹。13.苦寒泻火法用于温邪化火,燔灼三焦。药如*连、*芩、大*、焦山栀。14.清化湿热法用于温邪挟湿,或脾湿胃热交阻。药如*芩、厚朴、滑石、半夏、通草。15.却暑调元法用于暑热伤气。药如人参、麦冬、五味子、竹叶。16.清瘟败*法用于温*症。药如大青、板蓝根、玄参、马勃。17.清营透斑法用于温热发斑发疹。药如生地、豆卷、石膏、赤芍、丹皮。18.清泄心包法用于温邪内陷心包,神昏谵语。药如紫雪丹、牛*清心丸,夹湿者用神犀丹。19.泻下实热法用于肠胃热结、便闭。药如大*、枳实、玄明粉。20.清化荡积法用于湿热食滞,腹痛下痢。药如木香、枳实、*连、青皮、槟榔。21.清降相火法用于肝胆火旺。药如龙胆草、赤芍、*芩、焦山栀、木通。22.辛热逐寒法用于寒邪直中三阴症。药如附子、干姜、肉桂。23.甘温扶阳法用于肾阳虚。药如鹿茸、枸杞子、巴戟天等。24.温运脾阳法用于脾脏虚寒。药如白术、炮姜、肉果。25.温胃散寒法用于胃寒泛酸,呕吐清水。药如吴茱萸、生姜,呃逆者用丁香、刀豆子。26.辛滑通阳法用于胸痹症,阳为寒遏。药如薤白、桂枝、瓜蒌。27.益火培土法用于命门火衰,脾虚久泻。药如补骨脂、益智仁、炮姜。28.引火归原法用于浮阳上越,上热下寒。药如熟地、附子、肉桂、五味子。29.平肝理气法用于肝气横逆,胸腹胀痛。药如青皮、枳壳、金铃子、延胡索。30.舒肝和络法用于胁痛症久痛入络。药如丹参、桃仁、郁金、橘络。31.疏气宽中法用于胸闷嗳气,频转矢气。药如香附、陈皮、枳壳、佛手。32.降气平逆法用于气喘实症。药如沉香、檀香、乌药、枳实。33.重镇降逆法用于胃虚呃逆,冲气上逆。药如代赭石、磁石。34.调理肝脾法用于肝脾气滞。药如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35.行气祛瘀法用于妇女痛经病,量少夹瘀。药如川芎、红花、益母草、香附、两头尖。36.温经和营法用于血分有寒,月经后期。药如当归、艾绒、肉桂。37.清热凉血法用于血热吐衄,或月经先期。药如生地、丹皮、侧柏叶、藕节、*芩。38.温通肝经法用于少腹冷痛,或疝气胀坠。药如乌药、小茴香、荔子核、延胡索。39.活血镇痛法用于瘀血停留,跌打损伤。药如红花、参三七、地鳖虫、落得打、乳香、没药。40.化症消积法用于癥瘕积聚,肝脾肿大。药如三棱、蓬莪术、穿山甲。41.宣肺化痰法用于伤风咳嗽。药如牛蒡子、桔梗、杏仁、象贝。42.温化湿痰法用于咳嗽痰多薄白。药如半夏、陈皮、茯苓。43.清化痰热法用于咳嗽痰粘,肺有伏热。药如天竺*、川贝、海蜇、荸荠。44.肃肺涤痰法用于痰多咳喘,药如苏子、旋覆花、白果。45.温化痰饮法用于痰饮咳嗽症,药如桂枝、白术、半夏、五味子、干姜。46.开窍涤痰法用于中风昏仆,痰涎涌塞。药如远志、菖蒲、竹沥、皂角炭。47.消磨痰核法用于瘰疬症。药如昆布、海藻、山慈姑、僵蚕。48.芳化湿浊法用于湿阻中焦。药如苍术、厚朴、陈皮。49.辛香健胃法用于气阻湿滞,食欲不振。药如豆蔻、砂仁、佛手。50.渗利水湿法用于停湿小便不利。药如泽泻、车前子、茯苓,*疸症小便短赤,用茵陈蒿。51.通利淋浊法用于淋浊症,小便不利刺痛。药如瞿麦、石苇、海金沙、萹蓄。52.攻逐水饮法用于腹水或水停胸胁。药如葶苈、大戟、甘遂、牵牛子、商陆。53.分消水肿法用于全身浮肿,在上宜汗,在下宜利,所谓开*门(指毛孔),洁净府(指膀胱)。药如浮萍、防风、冬瓜皮、生姜皮、防己。54.消导和中法用于伤食症。药如神曲、山楂、莱菔子。55.驱除虫积法用于虫积腹膨形瘦。药如使君子、雷丸、槟榔、五谷虫。56.养血滋肝法用于血虚症。药如何首乌、当归身、白芍、潼沙苑、驴皮胶。57.滋补肾阴法用于阴虚症。药如生地、山萸肉、女贞子。58.柔肝潜阳法用于肝阳上扰。药如白芍、菊花、天麻、钩藤。59.育阴定风法用于阴虚引动内风。药如龟甲、牡蛎、鳖甲、玳瑁。60.养心宁神法用于怔忡、失眠。药如驴皮胶、枣仁、夜交藤、柏子仁。61.养阴退蒸法用于阴虚潮热。药如鳖甲、地骨皮、银柴胡、丹皮。62.清养肺阴法用于肺热气阴不足。药如沙参、麦冬、玉竹。63.甘凉生津法用于胃阴耗伤。药如石斛、天花粉、芦根。64.补益中气法用于脾胃气虚。药如*芪、*参、白术、山药。中气下陷者,用升麻、柴胡。65.固摄精关法用于遗精滑泄。药如金樱子、莲须、莲肉、煅龙骨。66.厚肠收脱法用于久泻不止。药如扁豆、诃子、赤石脂、御米壳。67.润肠通便法用于大肠枯燥,便坚困难。药如麻仁、郁李仁、瓜蒌仁。68.升清降浊法用于清阳下陷,浊气中阻。药如葛根、山药、扁豆、陈皮。69.交通心肾法用于水火不济,失眠艰寐。药如*连、肉桂。70.金水相生法用于肺肾两虚,潮热颧红。药如生地、天冬、麦冬、百合。71.培土生金法用于肺虚脾弱,清补两难。药如山药、芡实、扁豆、谷芽。72.扶土抑木法用于肝旺脾弱,腹痛泄泻。药如白术、防风、白芍、陈皮、甘草。上述治法,从一至十多用于外感症,十一至二十八多用于寒症和热症,二十九至四十多用于气分和血分病,四十一至五十五多用于痰、食、水湿症,五十六以下多用于虚弱症候。方剂一.方制(一)君臣佐使。用多种药物配成的处方,称做方剂。方剂的组成有一定的法度,称做方制。方剂的组成,分君、臣、佐、使四项。1.君。君是一方的主药,针对一病的主因、主症能起主要作用的药物,即《内经》所说:“主病之谓君”。2.臣。《内经》上说:“佐君之谓臣。”臣是指协助和加强君药效能的药物,如麻*汤中的桂枝就是帮助麻*发汗解表的,所以它在麻*汤中是臣药。3.佐。臣之下称做佐,佐药就是接近于臣药的一种配伍药。除了与臣药一样协助君药的作用,还能协助君药解除某些次要症状。另一方面,假使君药有*性或者药性太偏,也可利用佐药来调和。4.使。从使字的意义来看,使药是一方内比较最次要的药物。《内经》说:“应臣之为使。”可知使药是臣药的一种辅助药。在临症上一般把使药理解为引经药,意思是将药力引到发病场所,俗称药引子。(二)七方。方剂在应用上,由于所用药物的种类多少和产生疗效的快慢不同,又分为七类,简称七方,即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和复方。1.大方。病邪强盛,非大力不能克制,须用大方,如下法中的大承气汤便是。2.小方。小方和大方是相对的。如下法中的小承气汤便是。3.缓方。一般慢性、虚弱性病症,宜用药方缓和的方剂来长期调养,如补法中的四君子汤即是。4.急方。急方和缓方是相对的。例如腹泻不止,手足逆冷,脉微欲绝,用四逆汤回阳。5.奇方。奇是单数,即专一的意思。如病因只有一个,就用一种君药来治疗主症,故叫奇方。但奇方并不等于单味药,亦有臣药、佐药等配合。6.偶方。偶是双数,含有双方兼顾的意思。如同时有两个病因,需要用两种君药来治疗的,就叫偶方。7.复方。凡是病因较多或病情较复杂的就需用复方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复方也叫重方,不同于一般与单味药相对而言的复方。七方是方剂组成的法则之一。目前一般方剂的分类多照汪昂《医方集解》所分,计分22类:1.补养剂。滋补人体阴阳气血不足,消除一切衰弱病症,如六味地*丸、四君子汤等。2.发表剂。疏散外邪,解除表症,如麻*汤、桂枝汤等。3.涌吐剂。引邪上越,使其呕吐,如瓜蒂散、参芦散等。4.攻里剂。以通便导滞,清除肠胃实邪为主,如大承气汤、大陷胸汤等。5.表里剂。既疏表邪,又除里邪,表里双解法,如大柴胡汤、桂枝加大*汤等。6.和解剂。用和解方法来达到祛除病邪的目的,如小柴胡汤、逍遥散等。7.理气剂。疏理气机,解郁降逆,如四七汤、旋覆代赭汤等。8.理血剂。和血祛瘀,养营止血,如四物汤、胶艾汤等。9.祛风剂。通阳散风、滋阴息风,如小续命汤、地*饮子等。10.祛寒剂。扶阳温中,祛逐内寒,如真武汤、四逆汤等。11.清暑剂。清解暑邪,如香薷饮、六一散等。12.利湿剂。排泄水湿,如五苓散、五皮饮等。13.润燥剂。滋润津血枯燥,如琼玉膏、消渴方等。14.泻火剂。清热解*,如白虎汤、*连解*汤等。15.除痰剂。化痰涤痰,如二陈汤、礞石滚痰丸等。16.消导剂。消积行气,健运脾胃,如积术丸、保和丸等。17.收涩剂。收敛精气,固涩滑脱,如真人养脏汤、金锁固精丸等。18.杀虫剂。驱除肠寄生虫,如集效丸、化虫丸等。19.明目剂。专治目疾,如羊肝丸、拨云退翳丸等。20.痈疡剂。专治外科肿疡、溃疡,如真人活命饮、散肿溃坚汤等。21.经产剂。专治妇科月经及胎前、产后疾病,如六合汤、达生饮等。22.救急方。包括急救冻死、溺死及*虫咬伤等方。(三)剂型。方剂有多种剂型,常用的有丸、散、膏、丹、酒、汤等几类:1.丸剂。俗称丸药。将药物研成细粉后,加冷开水或蜜、或米糊、面糊等黏合物作成的圆形体。丸药入胃,吸收较慢,多用于慢性疾病之须长期服食者,故前人所说“丸者缓也”。2.散剂。即粉剂,将药物研成细粉。有分研、合研、陆续配研等手续。3.膏剂。将药物用水煎汁,浓缩成稠厚半固体状,挑取适量,用开水冲服。膏剂多为滋补类,用于慢性虚弱症。4.丹剂。丹是用升华或熔合等方法制成的,主要为矿物类药物。丹的剂型不一,有丸有散和锭剂等。用法与丸、散剂相同。5.酒剂。俗称药酒。制法分冷浸和热浸两种,冷浸将药物泡在酒内,过一个时期即可服用;热浸是药物和酒密封坛内,隔水用文火缓缓加热,保持低温,经过三至七天,去火放冷。药酒多用于风湿痹痛,借酒的力量来帮助流通气血,加强舒筋活络的效能。6.汤剂。即水煎剂,用适当的水煎取药汁,倾出后加水再煎,第一次为头煎,第二次为二煎。一般每剂均煎两次。二.基本方剂和处方(一)基本方剂。一病有一病的主治法,也必然有主方和主药,这是治病的基本法则。在这基础上,再根据具体病情加减出入,灵活运用,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前人留传下来的成方,都是通过实践得来的,特别是几个基本方剂。1.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为补气主方,用于脾胃薄弱、食少、泄泻等症。气不运者,可以加陈皮,名异功散;胃寒者,可以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汤。2.四物汤。生地、当归、白芍、川芎。为养血主方,用于肝血虚滞,妇人经水不调。气血俱虚,可与四君子汤同用,名八珍汤;除去生地、白芍名佛手散,能行血活血。3.六味地*丸。熟地、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为养阴主方,用于肾水亏乏,腰痛、遗精等症。虚寒者可以加附子、肉桂,名桂附八味丸;内热者,可加*柏、知母,名知柏八味丸;单加肉桂,名七味地*丸,能引火归原;加五味子名七味都气丸,能治痨嗽。4.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为回阳主方,用于寒盛阳微,四肢厥冷,水泻不止。寒伤血分,脉细欲绝,可加当归、木通,名当归四逆汤;风湿相搏,身体烦疼,可加白术、大枣,名术附汤。5.桂枝汤。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为调和荣卫主方,亦治伤风。汗不止者可加附子,名桂枝加附子汤;精关不固,可加龙骨、牡蛎,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倍白芍、加饴糖,名小建中汤;再加*芪,名*芪建中汤,治中气虚寒腹痛。6.麻*汤。麻*、桂枝、杏仁、炙甘草。为发散风寒主方,用于寒热、无汗,脉象浮紧。夹外湿者,可加白术,名麻*加术汤;去桂枝,加石膏,名麻杏石甘汤,治表邪内陷,肺热气喘。7.银翘散。银花、连翘、豆豉、荆芥、薄荷、牛蒡、桔梗、甘草、竹叶、芦根。为风温初起主方,用于发热、口渴、脉象浮数。咳嗽者可加杏仁、象贝,宣肺化痰;热重者,可加山栀、*芩清气。8.六一散。滑石、甘草。为清暑主方,用于身热烦渴,小便短赤。清心可加辰砂,名益元散;散风可加薄荷,名鸡苏散。9.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为化湿主方,用于满闷、呕恶、舌苔白腻。痰多者可与二陈汤同用,名平陈汤;泄泻溲少,可与五苓散同用,名胃苓汤。10.五苓散。茯苓、泽泻、猪苓、白术、桂枝。为利湿主方,用于小便不利,饮水吐逆。无寒但渴者,可除去桂枝,名四苓散。11.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为泻水主方,用于水饮内停,胸胁满痛。12.琼玉膏。生地、人参、茯苓、白蜜。为润燥主方,用于津液枯涸,气虚干咳者。13.五仁丸。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陈皮。为润肠主方,用于津枯大便困难者。14.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为清热主方,用于壮热、口渴、汗出、脉象洪大。气阴虚者,可加人参,名人参白虎汤;夹湿者,可加苍术,名苍术白虎汤。15.*连解*汤。*连、*芩、*柏、山栀。为泻火主方,用于三焦积热,狂躁烦心,迫血妄行等症。16.普济消*饮。玄参、*连、*芩、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薄荷、僵蚕、升麻、柴胡、桔梗、甘草、陈皮。为清温*主方,用于大头瘟、咽痛、口渴等症。17.清骨散。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为清虚热主方,用于骨蒸劳热,阴虚,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18.三仁汤。杏仁、蔻仁、苡仁、厚朴、半夏、通草、滑石、竹叶。为清化湿热主方,用于湿温身热,胸闷,渴不欲饮。19.达原饮。厚朴、常山、草果、槟榔、*芩、知母、菖蒲、青皮、甘草。为治湿热瘟疟主方,用于湿浊夹热阻滞中焦,寒热胸闷,舌苔厚腻等症。20.二陈汤。姜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为除痰主方,兼能理气、去湿、和中。如顽痰胶固,可加胆星、枳实,名导痰汤;胆虚不眠,可加竹茹、枳实,名温胆汤。21.清气化痰丸。姜半夏、胆星、橘红、枳实、杏仁、瓜蒌仁、*芩、茯苓。为清痰热主方,用于气火有余,炼液成痰。22.三子养亲汤。苏子、白芥子、莱菔子。为平痰喘主方,用于气实痰多,喘满胸闷。23.保和丸。山楂、神曲、茯苓、半夏、陈皮、莱菔子、连翘、麦芽。为消食主方,用于嗳腐吞酸,腹痛泄泻等症。气分郁滞,可与越鞠丸同用,名越鞠保和丸。24.小活络丹。川乌、草乌、川芎、地龙、胆星、乳香、没药。为活络主方,用于痰湿入络,手足麻木等症。25.天王补心丹。枣仁、当归、生地、柏子仁、天冬、麦冬、远志、五味子、人参、丹参、玄参、桔梗。为安神主方,用于健忘、怔忡、失眠,虚火上炎等症。26.牛*清心丸。犀*、*连、*芩、山栀、郁金、辰砂。为开窍主方,用于邪陷心包,神识昏迷。27.金锁固精丸。潼沙苑、芡实、莲须、龙骨、牡蛎。为固精主方,用于精关不固,滑泄不禁。28.牡蛎散。煅牡蛎、*芪、麻*根、浮小麦。为固表主方,用于阳虚自汗。29.诃子散。御米壳、诃子、炮姜、橘红。为涩肠主方,用于泄泻不止,脱肛。30.补中益气汤。*芪、人参、甘草、白术、陈皮、当归、升麻、柴胡、姜、枣。为升提主方,用于中气下陷,或气虚不能摄血。31.七气汤。厚朴、半夏、茯苓、紫苏、姜、枣。为行气主方,用于气分郁滞,胸满喘促。32.越鞠丸。香附、苍术、川芎、神曲、山栀。为舒郁主方,用于胸膈痞闷、吞酸呕吐、饮食不消等症。33.十灰散。大蓟、小蓟、侧柏叶、荷叶、茅根、茜草、大*、山栀、棕榈皮、丹皮。为止血主方,用于劳伤吐血。34.桃仁承气汤。桃仁、大*、桂枝、甘草、玄明粉。为祛瘀主方,用于蓄血及妇人经闭。35.小柴胡汤。柴胡、*芩、人参、半夏、炙甘草、姜、枣。为和解主方,用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目眩等症。36.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薄荷、生姜。为疏肝主方,用于头痛目眩、抑郁不乐,及妇人月经不调。火旺者可加丹皮、山栀,名加味逍遥散。37.瓜蒂散。瓜蒂、赤小豆、豆豉。为催吐主方,用于痰涎壅积上脘。38.大承气汤。大*、厚朴、枳实、元明粉。为泻下主方,用于实热便闭、腹痛拒按;津液不充者可去元明粉,加麻仁、杏仁、芍药,名脾约麻仁丸。39.木香槟榔丸。木香、槟榔、青皮、陈皮、蓬莪术、*连、*柏、大*、香附、牵牛子。为导滞主方,用于胸痞、腹胀、便闭,或下痢、里急后重等症。40.化虫丸。使君子、鹤虱、槟榔、苦楝子、芜荑、胡粉、枯矾。为杀虫主方,用于因肠寄生虫引起的腹痛阵作。以上方剂,仅从病因和症候等方面提出一些通治的例子。但是通用方也当切合病情,不等于笼统施用。关于这方面的参考书可采用《兰台轨范》,一般检查则《医方集解》最为通用。(二)处方举例。中医处方有一个特点,就是有案有方。案即脉案,处方时先将脉案写好,然后立方。例如叶天士治咳嗽的脉案:“脉右浮数,风温干肺化燥,喉间痒,咳不爽,用辛甘凉润法”。对病症有了全面的认识之后,然后写方。大概主药写在前,助药写在后,助药中又有主要和次要,同样依次书写,这就包含着君、臣、佐、使的意义在内。为便于理解,附录近案几则供参考。1.胃痛每发于空腹时,得食即定,微有泛酸,不能茹冷,大便或*或黑,形体消瘦。症属中气虚寒,拟*芪建中汤加减。炙*芪三钱 炒桂枝八分 炒白芍钱半 炙甘草一钱驴皮胶钱半 炮姜炭八分 红枣四个 饴糖一两,分两次药汁冲服2.自秋至冬,泄泻未止,一日二三次,肠鸣腹不痛,但腹部不耐风寒,稍觉凉意,大便次数即加,肠鸣亦甚。脉沉无力,尚能纳食。病在下焦,当温肾厚肠,略参升清,为拟丸方久饵。熟附片二两 炮姜炭一两 炒白术二两 煨益智二两煨肉果二两 诃子皮两半 云茯苓三两 炒山药三两 煨葛根一两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钱,一日两次,早上、睡前用温开水送下。3.半年中常有齿龈出血,并觉肢软乏力,渐增头晕、眼花、耳鸣、心悸、心慌,经医院检查血象全细胞减少,诊断为再生不良性贫血。现诊面色萎*,手足多汗,舌质淡白,脉象浮大而数。劳损之根,治拟温养肝肾,着重于命门。熟地四钱 熟附片二钱 生*芪三钱 鹿角胶二钱山萸肉二钱 枸杞子三钱 炒白芍三钱 潼沙苑三钱 煅牡蛎五钱 龙眼肉五钱红枣十个。药物一.采集和炮制(一)采集。中药品种,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有种。后来,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又增加了种之多,以后,各地陆续有民间应用药草出现,一般估计当在种左右。这些中药包括动物、植物、矿物三部,而以植物占大多数。药物的产地和采集时期,对于疗效有着密切关系。故李东垣曾说:“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时则气味不全。”举例来说,如贝母产于四川的和浙江的效用不同;羌活和独活,草红花和藏红花,也不相同。因而,中药有很多名字是根据产地而起的,如*参因产上*得名,川芎因产四川得名。由于植物的生长成熟各有一定时期,入药部分又有根、茎、花、叶之分,所以药物气味的保全和消失,全靠采集季节的是否适当,及时采集不仅提高功效还能保证丰收。简介如下:1.根。药物用根部,取其上升之气,如升麻、葛根等,应在尚未萌芽或已枯萎时采取,精华蕴蓄于下,药力较胜。2.茎。能升能降,取其调气,如苏梗、藿梗等,应在生长最盛时采取。3.叶。取其宣散,如桑叶、荷叶等,亦以生长茂盛时采取为良,但不宜于下雨后采摘,防止霉烂变质。4.枝。取其横行走四肢,如桑枝等,采集方法同茎、叶。5.花。取其芳香宣散,如菊花、辛夷花等,应在含苞待放或初放时采取,其气最浓。6.实。取其下降之气,如枳实、青皮等。应于初熟或未老熟时采取。7.子。取其降下之气,如苏子、车前子等,应在老熟后采取。8.仁。取其润下,如杏仁、柏子仁等,宜老熟后采取。9.节。取其利关节,如松节等,以坚实为佳。10.芽。取其发泄,如谷芽、麦芽等,可随时用人工发芽。11.刺。取其攻破,如皂角刺等。12.皮。以皮行皮,取其达皮肤之意,如生姜皮、茯苓皮等。13.心。取其行内脏之意,如竹叶心、莲子心等。14.络。取其能入经络之意,如橘络、丝瓜络等,应在成熟后采取。15.藤。取其能走经络四肢,如络石藤、海风藤等,应在茂盛时采取。(二)炮制。中药加工,称做炮制,也叫修治。1.煅。将药物直接放在火里烧红,或放于耐火的器皿内将其烧透。这种方法,大多用于矿物类和贝类药物,如龙骨、牡蛎等。2.炮。将药物放于高温的铁锅内急炒,以四面焦*爆裂为度,如炮姜等。3.煨。将药物裹上湿纸或面糊,埋于适当的火灰内,或放在弱火内烘烤,以纸或面糊的表面焦黑为度,如煨姜、煨木香等。4.炒。将药物放在锅内拌炒,或炒*,或炒焦,或炒成为炭,如炒白术、炒谷芽、焦山栀、焦楂炭等。5.炙。在药物拌炒时,和入蜂蜜、酥油等,以炒*为度,如炙*芪、炙甘草等。6.焙。将药物用微火使其干燥,如制水蛭、蝱虫等。7.烘。即将药物用微火焙干,但火力较焙更弱,如制菊花、金银花等。8.洗。将药物用水洗去泥土杂质。9.漂。将药物浸在水内,除去咸味或腥味,时间较洗为长,并须经常换水,如制苁蓉、昆布等。10.泡。将药物放在清水或沸水内,以便捻去外皮,如制杏仁、桃仁等。11.渍。将药物用水渐渐渗透,使其柔软,以便切片。12.飞。将药物粉末和水同研,使其更加细净,如制滑石、朱砂等。13.蒸。将药物放在桶内隔水蒸熟,如制大*、首乌等。14.煮。将药物放在水内或其它液汁内煎煮,如制芫花等。15.淬。将药物放在火内烧红,取出投入水或醋内,如制磁石、自然铜等。概括的说,炮制不离水火,上述各种方法中,一至七是火制法,八至十二是水制法,十三至十五是水火合制法。炮制时有用酒、醋、盐水等配合者,这是根据治疗的需要。如酒制取其升提,姜汁制取其发散,盐水制取其入肾而软坚,醋制取其走肝而收敛,童便制取其清火下降,米泔制取其润燥和中,乳汁制取其润枯生血,蜂蜜制取其甘缓补脾。还有用土炒取其走中焦,麸炒取其健肠胃,用黑豆、甘草汤浸泡取其解*,用羊酥、猪油涂烧取其易于渗骨。这些都是前人的经验,现在仍旧沿用。二.药性(一)气味。中医对于药理的研究,采用阴阳、五行学说来区别药物的性能,分为气和味两大类。1.气。药性的气分为四种,即寒、热、温、凉。四种之外,还有平气。所谓平气,实际上仍然偏温或偏凉,不过性质比较和平不太显著而已,故一般称为四气。2.味。味分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内经》所说的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便是把五味的作用进行了归纳。在这基础上,前人又补充为:辛味能散能行,酸味能收能涩,甘味能补能和,苦味能燥能泻,咸味能软能下。五味与五行的配合是:酸属木、苦属火、甘属土、辛属金、咸属水。因而五味与五脏的关系是: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二)效能。北齐徐之才曾把药物的效能,分为十种,他说:“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是药之大体。”现在一般分法,比较明朗,大致如下:1.解表药。具有发散作用,包括疏解风寒、风热、风湿、暑气等外邪犯表。辛温解表如麻*、桂枝、紫苏、羌活、独活、荆芥、防风、细辛、香薷、白芷、秦艽;辛凉解表如葛根、柴胡、薄荷、豆豉、豆卷、桑叶、菊花、浮萍、升麻;驱风湿如威灵仙、白芷、络石藤、五加皮、海风藤等。2.泻下药。具有通大便作用(包括泻水)。寒下如大*、玄明粉;热下如巴豆;润下如麻仁、瓜蒌仁、郁李仁;泻水如大戟、芫花、甘遂、牵牛子、商陆、葶苈等。3.理湿药。具有除湿渗利作用。芳香化湿如藿香、佩兰、佛手、苍术、厚朴、草果;淡渗如茯苓、通草、苡仁;利尿如车前、泽泻、木通、防己、瞿麦、猪苓、萆薢、萹蓄等。4.祛寒药。具有温中作用(包括回阳)。温中散寒如吴萸、丁香、干姜、茴香、乌头;扶阳壮火如附子、肉桂、益智仁、肉果、巴戟天等。5.清热药。具有清解内热作用(包括解*)。苦寒清热如*连、*芩、*柏、知母、山栀、龙胆草、连翘、青蒿、夏枯草、丹皮、银花;甘寒清热如鲜生地、石膏、竹叶、竹茹、天花粉、地骨皮、芦根、茅根;清热解*如玄参、犀角、青黛、大青叶、马勃、射干、山豆根、地丁草、板蓝根等。6.涌吐药。具有催吐作用。如瓜蒂、藜芦、胆矾等。7.消化药。具有消食健胃作用。如神曲、山楂、麦芽、砂仁、蔻仁、莱菔子、鸡内金等。8.止咳药。具有肃肺作用(包括化痰平喘)。清肺止咳如前胡、牛蒡、杏仁、贝母、桔梗、桑白皮、枇杷叶、马兜铃、百合、百部、胖大海;温肺止咳如白前、旋覆花、紫菀、款冬花;消痰平喘如胆星、半夏、白芥子、苏子、天竺*、海浮石、鹅管石、竹沥、海藻、昆布、海蜇等。9.理气药。具有舒畅气机作用。行气如陈皮、乌药、木香、香附、郁金、金铃子、香橼;破气如枳实、青皮、沉香、厚朴等。10.理血药。具有和血作用,包括破瘀、止血。活血如当归、川芎、红花、鸡血藤、五灵脂、延胡索、乳香、没药;破瘀如桃仁、败酱草、益母草、姜*、刘寄奴、地鳖虫、水蛭、蝱虫;止血如仙鹤草、参三七、蒲*、白及、槐花、地榆、侧柏叶、茜草、血余炭、大小蓟、棕榈、藕节等。11.滋补药。具有营养强壮作用(包括补气、补血、温补、清补)。补气如人参、*参、*芪、白术、山药、甘草;补血如熟地、首乌、驴皮胶、龙眼肉、当归身、白芍;温补如鹿茸、苁蓉、菟丝子、蛤蚧、五味子、补骨脂、狗脊、杜仲、续断、海狗肾、鹿角胶、虎骨胶;清补如沙参、麦冬、石斛、女贞子、龟甲、鳖甲、枸杞子、女贞子、天冬等。12.开窍药。具有醒脑辟秽作用。如麝香、牛*、蟾酥、冰片、苏合香、安息香、菖蒲等。13.镇静药。具有重镇作用,包括息风、安神。重镇如磁石、代赭石;息风潜阳如天麻、钩藤、石决明、牡蛎、羚羊角、玳瑁、蜈蚣、全蝎;安神如远志、枣仁、柏子仁、龙齿、朱砂、茯神、珠粉等。14.固涩药。具有收敛作用(包括止汗、固精、制泻)。止汗如麻*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固精如金樱子、芡实、莲须、莲肉、龙骨;制泻如御米壳、赤石脂、石榴皮、诃子等。15.驱虫药。具有杀虫作用。如使君子、芜荑、雷丸、鹤虱、榧子、槟榔、雄*、苦楝根等。我们体会到药物的作用于人体,主要是两个方面,就是扶正和祛邪,也即《内经》所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现在为了便于学习和临症应用,将最繁用的药物结合常见症候,再作如下分述。1.扶正类。(1)属于肺者:分肺气虚、肺阴虚。补肺气——生晒人参、生*芪、冬虫草、山药。补肺阴——北沙参、麦冬、川百合。(2)属于心者:分心血虚、神不安。补心血——细生地、麦冬、酸枣仁、柏子仁、龙眼肉、红枣、五味子、浮小麦。安神——龙齿、云茯神(用朱砂拌者为朱茯神)、珍珠粉。(3)属于肝者:分肝血虚、肝阳上升。补肝血——当归身、白芍、制首乌、驴皮胶、潼沙苑。潜阳熄风——左牡蛎、生石决、钩藤、天麻、杭菊花、羚羊尖、炙全蝎。(4)属于脾者:分中气虚、中气下陷。补中气——*参、白术、山药、炙甘草、扁豆、饴糖。升提中气——炙升麻、软柴胡、煨葛根。(5)属于肾者:分阴虚、阳虚、精关不固、筋骨无力。补阴——熟地、山萸肉、天冬、菟丝饼、桑椹子、熟女贞、炙鳖甲、龟甲、制*精、紫河车、核桃肉。补阳——枸杞子、鹿茸、海狗肾、益智仁、鹿角胶、肉桂、熟附片、巴戟肉、锁阳、胡芦巴。固精——金樱子、煅龙骨、煅牡蛎、莲须、芡实、桑螵蛸。壮筋骨——炒杜仲、续断、炙虎骨、怀牛膝、炙狗脊、补骨脂、木瓜。(6)属于肠胃者:分津液虚、消化弱、滑肠、便闭。养津液——金石斛(用鲜者为鲜石斛)、天花粉、玉竹。助消化——鸡内金、春砂仁、白蔻仁、炒谷芽。涩大肠——诃子、御米壳、赤石脂、煨肉果。通大便——生大*(亦可用炒大*)、玄明粉、芦荟、枳实。润肠——麻仁、瓜蒌仁、郁李仁、淡苁蓉、蜂蜜。(7)属于膀胱者:分小便短涩、遗尿不禁。利尿——云茯苓、猪苓、赤苓、车前子、泽泻、冬瓜皮、通草、木通、大腹皮。通淋——石苇、瞿麦穗、萹蓄草、海金沙、土茯苓。止遗溺——覆盆子、五味子、蚕茧。2.祛邪类。(1)属于外邪者:分风热、风寒、暑邪、中寒、风湿痛。散风热——桑叶、杭菊花、薄荷、清豆卷、淡豆豉、荆芥、防风、葛根、软柴胡、蝉衣、蔓荆子、桔梗。散风寒——生麻*(亦可用炙麻*)、桂枝、紫苏、羌活、独活、葱白、生姜、白芷、细辛、藁本、辛夷花。清暑邪——香薷、藿香、佩兰、荷叶(端午节后中秋节前,一般都用鲜藿香、鲜佩兰、鲜荷叶)、青蒿。温中祛寒——吴萸、肉桂、干姜、煨姜、炮姜、丁香、川椒、小茴香、乌头。祛风湿痛——威灵仙、海风藤、络石藤、川乌、草乌、秦艽、桑枝、丝瓜络。(2)属于热者:分热邪、火邪、血热。清热——金银花、连翘、生石膏、飞滑石、知母、茅根、芦根(亦可用鲜茅根、鲜芦根)、黑山栀、*芩、淡竹叶、炒竹茹(亦可用鲜竹叶、鲜竹茹)泻火——*连、*柏、龙胆草、山豆根、生甘草。清血热——鲜生地、丹皮、白薇、地骨皮、玄参、犀角、大青叶、板蓝根。(3)属于湿者:分湿浊、湿热。化湿——制苍术、厚朴、菖蒲、煨草果、白蔻仁、炒苡仁。清湿热——萆薢、苦参、饭赤豆、茵陈、白鲜皮、防己。(4)属于痰者:分热痰、风痰、寒痰、水饮、痰核。化热痰——炙兜铃、淡竹沥、川贝母、天竺*、炙桑皮、甜杏仁、地枯萝、枇杷叶(亦可用清炙枇杷叶)胆星、射干、荸荠、海蜇。化风痰——炒牛蒡、前胡、苦杏仁、象贝母、苦桔梗、胖大海。化寒痰——姜半夏、陈皮、炙苏子、煅鹅管石、炙百部、炙紫菀、炙款冬。逐水饮——葶苈子、制甘遂、黑丑、商陆、蝼蛄、蟋蟀。消痰核——淡昆布、淡海藻、山慈菇、炙僵蚕、蒲公英。(5)属于气者:分气郁、气逆。舒气郁——广郁金、制香附、白蒺藜、路路通、[插图]罗子、金铃子、香橼、佛手、枳壳、玫瑰花、青皮、煨木香、乌药、制乳香、炙没药、檀香。平气逆——沉香、旋覆花、代赭石、煅磁石、蛤蚧尾。(6)属于血者:分血滞、瘀血、出血。活血——全当归、川芎、红花、鸡血藤、苏木、五灵脂、丹参。破瘀血——泽兰、益母草、荆三棱、蓬莪术、王不留行、败酱草、桃仁泥、地鳖虫。止血——参三七、茜草、仙鹤草、侧柏叶、墨旱莲、槐花炭、地榆炭、血余炭、棕榈炭、蒲*炭、藕节。(7)属于积者:分虫积、食积。杀虫——使君肉、芜荑、鹤虱、雷丸、炙百部、槟榔、苦楝根。消食——六神曲、山楂炭、焦麦芽、炒莱菔子。(三)归经。每一种药物对于某一脏腑经络都有它的特殊作用,前人就将某一药物归入某一脏腑经络。例如麻*入肺与膀胱二经,说明麻*的作用主要在于肺与膀胱二经,凡是肺和膀胱感受寒邪,用麻*的辛温来祛散最为合适。故麻*善于治太阳病表寒,亦能止咳平喘,这种方法,叫做“归经”。归经的经是指经络而言。经络分布全身,看到那一经的症候就用那一经的药。如同一头痛,痛在前额属阳明经,用葛根;痛在后项属太阳经,用麻*;痛在两侧属少阳经,用柴胡。这是因为葛根是阳明经药,麻*是太阳经药,柴胡是少阳经药。总之,归经是用药的一个规律,了解药物性能和功效后,再明晓其归经,用药才能丝丝入扣。三.使用(一)配伍。一药有一药的作用,通过药与药的配合,能促使作用加强,或减少不良反应,发挥更好的效能,这是中药配合应用的重要意义。前人在实践中认识到药与药配合的反应,不仅指出了有利的一面,还指出了不良的一面。共分六类:1.相须。即两种功效相同的药物经过配合使用,可以互相促进加强效果。如知母配合*柏,滋阴降火的作用更强,成方中知柏八味丸、大补阴丸就是知母与*柏配合使用的。2.相使。两种不同功效的药物,配合后能使直达病所,发挥更好的疗效。如附子以茯苓为使,成方中真武汤、附子汤均用茯苓为附子之使。3.相畏。一种药物能受到另一种药物的克制,因而减低或消除其烈性的,叫做相畏。如半夏畏生姜,故炮制时即以生姜制半夏*,中半夏*者亦以生姜解救。4.相恶。两药合用时,因牵制而减低其效能,叫做相恶,恶是不喜欢的意思。如生姜畏*芩,因*芩性寒,能降低生姜的温性。5.相杀。指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性,如防风杀砒*,绿豆杀巴豆*。6.相反。合用后能发生剧烈的副作用,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相反和相畏的药必须慎用,所以前人编有十八反歌和十九畏歌。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反藜芦。歌中所提十八种药,即表示相反比较显著、如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与乌头相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与甘草相反,人参、沙参等和细辛、芍药与藜芦相反。十九畏歌:硫*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煴炙煿莫相依。经验告诉我们,前人对于药物的配合十分细致,因为配合适当,能取得更高的疗效。现在略举数则,供作处方参考。1.肉桂配合*连。名交泰丸,能治心肾不交。2.吴萸配合*连。名左金丸,能平肝制酸。3.干姜配合*连。能除胸中寒热邪结。4.半夏配合*连。能化痰浊湿热郁结,宽胸止呕。5.厚朴配合*芩。能化脾胃湿热。6.桂枝配合白芍。能调和营卫。7.当归配合白芍。能养血。8.当归配合川芎。名佛手散,能行血活血。9.蒲*配合五灵脂。名失笑散,能祛瘀止痛。10.桃仁配合红花。能行血通经。11.柴胡配合*芩。能清肝胆热。12.柴胡配合白芍。能疏肝和肝。13.桑叶配合菊花。能清头目风热。14.高良姜配合香附。名良附丸,能止胃痛。15.延胡索配合金铃子。名金铃子散,能治腹痛。16.附子配合肉桂。能温下元。17.*柏配合知母。能清下焦湿热。18.苍术配合*柏。能治湿热成痿。19.杏仁配合贝母。能化痰止咳。20.半夏配合陈皮。能化湿痰。21.神曲配合山楂。能消肉食积滞。22.豆蔻配合砂仁。能健脾胃。23.常山配合草果。能止疟疾。24.龙骨配合牡蛎。能涩精气。25.杜仲配合续断。能治腰膝酸疼。26.天冬配合麦冬。能清养肺肾。27.半夏配合硫*。名半硫丸,治虚冷便闭。28.女贞子配合旱莲草。名二至丸,能补肾阴。29.桑叶配合黑芝麻。名桑麻丸,能治肝阳头晕。30.山药配合扁豆。能补脾止泻。31.升麻配合柴胡。能升提中气下陷。32.鳖甲配合青蒿。能滋阴退蒸。33.乌梅配合甘草。能生津止渴。34.苍术配合厚朴。能逐湿浊。35.豆豉配合葱白。名葱豉汤,能通阳发汗。36.皂角配合白矾。名稀涎散,能吐风痰。37.木香配合槟榔。能疏肠止痛。38.三棱配合蓬莪术。能消坚化痞。39.枳实配合竹茹。能和胃止呕。40.丹皮配合山栀。能清血热。41.旋覆花配合代赭石。能平噫气。42.丁香配合柿蒂。能止呃逆。43.补骨脂配合肉果。名二神丸,能止脾肾泄泻。44.桑皮配合地骨皮。能泻肺火。45.知母配合贝母。名二母散,能清肺热。46.木香配合*连。名香连丸,能止赤白痢。47.白矾配合郁金。名白金丸,能治癫狂。48.枳实配合白术。名枳术丸,能健脾消痞。49.赤石脂配合禹余粮。名赤石脂禹余粮汤,能涩大肠。50.金樱子配合芡实。名水陆二仙丹,能止遗精。51.枸杞子配合菊花。能明目。52.生姜配合红枣。能和气血。(二)用量。中药的用量,根据以下几个情况决定:1.药物的性质药物气味雄厚峻烈的用量小,平淡的比较重,前者如乌头、肉桂、干姜等,后者如山药、茯苓、扁豆等。质重的用量大,轻松的用量小,前者如鳖甲、牡蛎、磁石等,后者如桑叶、蝉衣、通草等。2.方剂的组成主药的用量重,协助药比较轻,如白虎汤中的石膏宜重用,知母、甘草的用量较少。在配伍方面,如左金丸中的吴萸的用量应轻于*连。从整个方剂的组成来说,药数多,量较轻,药数少,量较重。3.病情病情严重、需要急救的用量重,病轻的或宜于长期调养的用量较轻。前者如四逆汤、大承气汤等,后者如桑菊饮、人参养营汤等。4.体质病人体质坚实的用量可重,娇弱的用量宜轻。一般西北地区用量大于东南地区,主要原因便是体质有强弱的关系。5.年龄成年人用量可重,小儿宜轻。一般小儿用量是大人的减半。用药量的轻重,虽视具体情况决定,但应该指出,一般用量是有一定标准的,在这标准上衡量出入,不是随便决定的。必须掌握标准用量,然后或增或减,才能中肯。药量对于处方的疗效有极大影响,很好的一个处方,往往用量不适当失却效果,甚至产生不良反应。所说适当与不适当,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根据病情和体质的情况,用药是否轻重恰当;一方面依据药的配合关系,用药是否轻重恰当。凡是病重体实,用量当重,病重体虚,便当酙减;病轻体实,不需要重量,病轻体虚,更不容许用重量。又药物的作用及配合后的作用随着用量的轻重而转变,如西藏红花少用和血,多用则破血;桂枝和白芍等量,能调和营卫,桂枝加重偏于卫,白芍加重偏于营。这在临症上是一番细致的功夫了。关于古代度量衡制度和现代不同,古制都比今制为小。据近人考证,大概汉朝一两合市称四钱八分强,一升约今二合左右,提供参考,用以说明古方的分量不能作为现在处方用量的标准。元是零,首是一民国中医生活史你这个病不用吃药我觉得我的病很具观赏价值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