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也是人保健养生的重要起点。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我国平均地温已稳定高于10度,达到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温度。而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此时也是早稻的播种期。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古人认为天地、阴阳二气相争,到春分这一天,阴阳二气达到平衡状态,昼夜平分,同时也意味着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了。
人,作为自然之子,与春之阳气相应,机体代谢旺盛。故而,春分时节,我们该怎样做好自我的日常养身保健呢?
一、起居养生
冬天为了防止散失大量的热能,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整个皮肤的血管处于收敛状态,而到春天,天气变暖,大地复苏,皮肤血管和毛孔渐渐扩张,皮肤的血流量大大增加。但由于人体内血液的总流量是相当稳定的,供应皮肤的血流增加,相对来说供应给脑的血液就会减少;此外,春天日长夜短,人们的睡眠时间相对减少,所以人们常感到困倦,爱睡觉。
春困虽不是病,是一种正常的季节性变化时出现的生理现象,但仍需“解春困”。因此,保证睡眠就显得尤为重要。成年人必须每天保证8小时左右的睡眠,儿童和青少年则每天应该有9小时的睡眠时间。还可以常常按摩太阳穴,晒晒太阳,听舒缓的音乐等等,皆有益于缓解春困,调节情志。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还可以晨起用冷水洗脸以刺激皮肤和大脑,同时加以运动。运动不仅能大大加快大脑处理信息的反应速度,有效地防止春天的困倦,还能提高自身免疫力和胰岛素的敏感性,保持理想体重,更加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喜欢室内运动的糖尿病患者也别忽视户外运动。如今气候逐渐变暖,患者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多到大自然中活动,如放风筝,爬山,郊游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外出时应结伴而行,尽量不要单独外出,同时要注意中途休息,当出现身体不适时,要立即停止一切运动。
初春到来,气温忽高忽低,人们常常不能预测到这种变化,气温回升即添衣,而气温忽降,衣服还未加上,这样易使阳气受遏,妨碍肝的疏泄,影响健康,亦易患上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人的阳气根于肾,春季随着阳气回升,肾中阳气也会逐渐生发,而肾居腰府,阳气从此向全身散布。一旦有风寒入侵,阳气就会被困于下,使腰以下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出现腰膝酸软、疼痛麻木等症状。因此,要顺应气候适度春捂,遵循“上薄下厚”的穿衣原则。
《*帝内经》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春天万木吐翠,春花烂漫,正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以助肝气生发的好时机,而运动养肝的有效方法。各人应根据自身体质状况,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如快步走、慢跑、做广播体操、跳健身舞、打球等。清晨或傍晚,可漫步于芳草小径,舞拳弄剑于河畔林间,或去郊外赏花行歌,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天人合一,肝气条达,血脉畅通,无形之中增强了心身健康。
与此同时,春分时节,阳气已经比较强壮,万物复苏,生物们也都活跃起来,各种细菌、病*在这一时节的繁殖也很快,我们一定要注意预防感冒、肺炎、麻疹等高发疾病。这一时期,正是木旺之时,相应而言,金、土的力量难免削弱,所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方面老毛病发作的概率就比较大,一定要注意保养。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此时节阳气越来越盛,在故疾复发的时候,注意调养,“因势利导”,借此机会正好调治那些老毛病。
二、饮食养生
春分时节的饮食,宜清补不宜浊补,大量气血外行,重补不易运化,清补则有利于轻清之气的通畅。医圣孙思邈曾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亦养脾气”。意即:春季宜少吃酸食,多吃甜食。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
进入春天后,人们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所需的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红枣、蜂蜜是春分时节的首选。红枣、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由于红枣、蜂蜜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有益气解*的功能,能增强人人体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补品。
中医经典著作《*帝内经》说要“食岁谷”,意思就是要吃时令食物。春天里绝大多数的植物都生发出新鲜的嫩芽,其中,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蒜苗、豆苗、莴苣等。
葱、姜、蒜不仅是调味佳品,而且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可增进食欲、助春阳,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春季是葱和蒜在一年中营养最丰富,也是最嫩、最香的时候,此时食之可以预防春季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
鸡、蛋、牛奶、山药、莲子、银耳等营养丰富的温补食物,都适合这一季节进食。同时,春天木旺,耗费的水分,相对大,应多饮水、粥、汤,可清除干热补充体内水分的流失。
总之,根据中医五行理论,春天是生长发育的季节,枯木逢春,肝胆之气生发,我们应该吃一些具有升发之性、味道偏于辛辣的食物,鼓舞肝胆之气,化解冬天储藏的能量,发散到体表,为人的体力和脑力活动提供充沛的能量。
三、精神调摄
在精神调养方面,要做到心平气和,保持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从而安养神气,切忌大喜大悲、情绪波动剧烈而不利于肝气疏泄,与春分时节的“阴阳平衡”特点相应。春分时节,春光明媚,莺飞草长,百花盛放,此时是郊游踏青的好时节,可在风和日丽的时候与好友结伴郊游,增长见闻,以利于肝气的疏泄。
综上所述,春分时节是春季气候分化明显,人们肌体养生保健的重要时节。应当尤其注重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主要从我们的日常生活起居、饮食习惯、精神状态等各方面调节生息,健康生活。
养阴生津、平肝清火,试试这三种药膳
什么是“甲亢”
中医概念里甲状腺疾病大多以“瘿病”概括之,瘿病主要分为以下四种证型及治法:
气滞痰凝证,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肝火旺盛证,清肝泻火、消瘿散结。
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消瘿散结。
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消瘿散结。
甲亢的全称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是由于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作用于全身各组织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肿大以及心悸、多汗、烦热、手震颤、多食、消瘦、乏力、轻度突眼等症状。
现代中医临床实践发现,甲亢患者多为体质虚弱、肝肾不足、脏腑失濡,又因长期的劳累、情志不畅、忧思多虑或突然遭到剧烈的精神创伤、感受外邪等。
如何治疗“甲亢”
甲亢可见于十多种甲状腺疾病,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诊断,其中80%是大家熟悉的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病(GD),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甲亢,比如亚甲炎、桥本甲亢、产后甲亢等。并不是所有甲亢都需要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对于亚甲炎、桥本一过性甲亢等可以中医治疗,对于发病率最高的GD,也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缓解病情,改善患者免疫状态,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降低西药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中药内服
在具体的处方用药上,根据不同病因临证加减。如亚甲炎,中医认为是感受风寒之邪化热,或感受风热,温热之*,蕴结颈前,在治疗上还要给予疏风清热、和营消肿止痛或清热化痰之法;桥本甲状腺炎酌情给予益气健脾清热之法,临床都取得不错的疗效。
除了中药口服,中医还可以在脏腑和经络辨证基础上,给予外治的方法以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益气养阴治其本,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明目消肿治其标的作用。
针灸
对于甲亢或甲亢突眼,可以采用针灸方法,取穴三阴交、内关、足三里、水突、风池、上天柱、合谷等。
耳穴
对于甲亢引起的各种症状,如失眠、多汗等,还可以配合耳穴治疗,常用穴位有神门、皮质下、肝、脾、甲状腺、内分泌等。
推荐食疗药膳
中医文献记载,甲亢的食疗药膳大部分均以海带、昆布、海藻、紫菜、海蜇等富含碘的食材(中药材)为主。但目前研究指出,过量的碘摄入不但可引发“碘致甲亢”,还会加重原本的甲亢病情,故限制碘摄入是甲亢治疗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甲亢患者由于高代谢,以致机体能量消耗大、蛋白质分解加速、肌肉组织消耗增加。因此,在发病初期应补充足够的营养,以补偿其消耗。
但如果甲亢病情得到控制,则应恢复原先的饮食量,以避免出现肥胖的风险。饮食应清补平补,以养阴生津、平肝清火为主。推荐药膳如下:
01
陈皮木香烧肉
准备原料:陈皮、木香各6克,猪瘦肉克,食用油、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猪瘦肉洗净,切片;陈皮、木香焙脆研末,备用。锅内放少许油,烧热后放入猪瘦肉片,翻炒片刻,加适量清水烧热,待熟时放入陈皮、木香末,加入适量调味品即可。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化痰,适用于肝郁痰结甲亢患者服用。
02
香附栀子粥
准备原料:香附6克、栀子10克、粳米克。
制作方法:先将香附、栀子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再用药汁与粳米一起煮成粥。早晚分服。
功效:疏肝理气、清热泻火,适用于肝郁火旺证之甲亢患者服用。
03
柴胡菊花枸杞茶
准备原料:柴胡、枸杞各10克,杭白菊5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柴胡水煎取汁,将枸杞、菊花、白糖放入茶杯,取柴胡药汁冲泡,泡约2分钟即可。
功效:疏肝解郁、清肝明目,适用于肝郁火旺之甲亢患者服用。
春困缺觉,药膳改善慢疲劳
常常感觉疲倦、腰酸腿疼、注意力集中不起来,稍一运动就累得厉害,平时睡得挺多却不解乏,医院做个全身体检却又无重大异常发现……很多人常常自问“我到底是怎么了”。
根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坐班族是慢疲劳发作的重灾区。另外,生活方式不健康者、精神压力过大者、独生者与寂寞者及中老年人也都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高发人群。
慢疲劳可从神劳病调理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体质下降、慢性疾病多发的前奏。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也缺乏根本的治疗方法,但中医调理却对此症颇有疗效。
中医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之所以有如此多的症状,是因为人体阴阳失调、脏腑气血失调所致。根据中医诊断学和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慢性疲劳综合征一般可归属为中医学的郁证与虚劳范畴。
郁证多由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引起,病机多为气机郁滞;而虚劳有五:肺劳损气,脾劳损食,心劳损神,肝劳损血,肾劳损精。
中医理论中所讲的心主神明,即是指心劳损神,是由于长期紧张、忧思过度、阴阳失调、神气亏虚的症候,并将其定义为神劳病。所以,从狭义来讲,神劳病与慢性疲劳综合征最为相似,调理慢疲劳就可以从调理神劳病方面得以借鉴。
慢疲劳的药膳疗法
慢疲劳在中医可分为气血亏虚型、肝郁脾虚型、心脾两虚型三类。针对每种证型,除了施以方药和针灸、敷贴疗法外,药膳也是调理的好方法。
气血亏虚型
主要表现:疲乏无力,动则加剧,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心悸失眠,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食疗原则当以补养气血,健运脾胃为主,可选用下列药膳食疗方——
*芪珍菌炒牛柳
珍菌克,牛柳克,*芪50克,双耳克,青椒、红椒各20克,葱段、姜片、红酒、精盐、味精、白糖、植物油各适量。
将牛柳、*芪、双耳放油锅中滑散,倒出沥油备用;珍菌洗净后加盐入沸水锅中煮熟,倒出沥水备用;青椒、红椒切成片;锅内留少许底油,加姜片、葱段,煸香后加青椒片、红椒片、珍菌、牛柳、精盐、味精、白糖,翻炒1分钟即成。
本品有气血双补、益气和血之效,能抗疲劳,强筋骨,调血脂,防疲劳,增强免疫力,可防治虚损消瘦、消渴、脾虚便溏、肢体浮肿、精神疲惫、四肢无力、气短懒言、腰腿酸痛等病症,适宜疲劳综合征、贫血、病后及术后体虚、脂肪肝、血脂异常患者食用。注意:疮*、湿疹、瘙痒症者忌食。
肝郁脾虚型
主要表现:疲乏无力,头晕心悸,胸胁胀满,纳呆腹胀,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舌淡苔薄白,脉弦。食疗原则当以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为主,可选用下列药膳食疗方——
柴胡当归绿鱼丸
菠菜克,净青鱼肉克,柴胡6克,当归10克,黑芝麻粉30克,精盐、鸡精、猪油、湿淀粉、高汤各适量。
将菠菜洗净,入沸水锅中与柴胡、当归一起焯10秒钟,捞出入搅拌器中打成汁;青鱼肉用粉碎机打成泥状,加黑芝麻粉、精盐及少许猪油,顺一方向打至上劲,入冷水锅下黑芝麻鱼丸,中小火煮熟;高汤烧开,加精盐、鸡精及菠菜汁适量,勾芡,下鱼丸即成。
此菜养血柔肝,益肾补钙,健脾利水,疏肝解郁,可抗疲劳,适宜亚健康人群四季调补,尤其适合夏末秋初调养,可防治面*无华、记忆力减退、贫血等病症,也适宜缺铁性贫血、骨质疏松症、功能性浮肿、视物模糊、脚软无力患者食用。不过,结石患者忌食,脾胃虚寒之人不宜多食。
心脾两虚型
主要表现:疲乏无力,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脉细弱。当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为治,可选用下列药膳食疗方——
归脾麦片粥
*参、*芪各15克,当归、枣仁、甘草各10克,丹参12克,桂枝5克,麦片60克,桂圆肉20克,大枣5枚。
*参、*芪、当归、枣仁、甘草、丹参、桂枝置清水内浸1小时后捞出,加水0毫升,煎煮后取汁去渣;将麦片、桂圆肉、大枣(劈开)入药汁中,共煮成粥,每日服2次。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生姜各30克,羊肉克,调味品适量。
羊肉洗净,切成小块,用滚水焯去羊肉腥味;当归、生姜洗净;将焯过的羊肉及生姜、当归全部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炖2~3小时,入调味品即可食用。
白术茯苓基围虾
白术30克,当归、茯苓各15克,基围虾克,麦冬、精盐、鸡精、八角、花椒、生姜片、葱段、麻油各适量。
沸水锅内加精盐、八角、花椒、生姜、葱段、鸡精和白术、当归、茯苓,将基围虾放入烫20秒,捞出备用;净锅1只,加水烧沸,放入浸泡过的麦冬,煮30分钟,然后放入基围虾浸泡,等水转凉后加保鲜膜放冰箱冷藏2小时,取出装盘,淋上麻油即成。
此菜益气健脾,养血安神,气血双补,补钙壮骨,可防慢性疲劳。适宜夏秋口干舌燥、鼻咽干燥等病症,也适合心脾两虚引起的心悸、怔忡,以及心阴虚引起的失眠症。
应用中医,推广中医
传播中医,发扬中医
光大中医,辉煌中医
执念中医,天下无疾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