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做地理
所以最专业
考点1: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各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自然因素
人口分布
案例
地形
平原和低地
工农业生产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区,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平原区
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高山和高原
土层贫瘠,交通不便,气候寒冷,风力较大,人口较稀疏
气候
气温
北半球温带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80%的人口分布于这一地带
热带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气候凉爽、降水相对较多的高原地区
降水
主要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不同植被带的农业、人口分布不同。一般来讲,降水多,人口密集;降水少,人口稀疏
水资源
干旱地区的人类往往逐水而居,人口稠密区多依水源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
我国西北干旱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水资源充足的绿洲地区
土壤
多通过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布;土壤肥力、性状不同,人口的分布不同
我国东北肥沃黑土的分布地区,人口密度大
矿产资源
产业革命时期,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煤矿、油田等工矿点也是居民密集点
人口密集,形成城市,如攀枝花、克拉玛依、鹤岗等
2.人文因素
人文因素
人口分布
案例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人口稀疏
我国东部地区、欧洲西部地区人口稠密;我国西北地区、撒哈拉地区人口稀疏
生产活动方式
工农业发达地区人口稠密
我国长江三角洲、美国五大湖地区等
历史因素
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稠密
东亚、南亚地区
*治、文化、*事
*治稳定、文化发达、社会稳定地区人口稠密
常年战乱的中东地区,人口大量外迁
考点2:人口增长
经济因素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或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对人口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人口机械增长为正值;相反,经济落后或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地区,对人口会产生排斥力和离散力,人口机械增长一般为负值
文化因素
这一因素主要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观念来影响人口的自然增长
医疗卫生因素
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着直接影响
*策因素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育*策和移民*策直接影响该国或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如我国实施“全面二孩”*策后,会促进人口的自然增长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
一般地,农业社会及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2)根据国家类型判断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高—低—高”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三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
(3)根据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
(4)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
在进行人口增长模式判断时,我们可以通过题目所给资料得出该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进而进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如下图)
①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②传统型: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③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通常在1%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
考点3:人口问题
1.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素质结构等,人口结构若出现不合理,则会引发人口问题。
(1)人口的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轻化
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龄结构趋势
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
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人口问题
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持续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精神孤单等问题
(2)人口的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它用来反映某一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
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加大思想宣传教育,严禁非医学鉴别胎儿性别。
(3)人口文化素质结构与人口问题
2.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3.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我国的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也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虽然我国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较快。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方面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偏高)
调整计划生育*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
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流动规模大
积极发展交通、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就地就业机会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
考点4:人口迁移及其产生的影响
1.人口迁移的影响
影响
迁入地
迁出地
有利影响
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环境;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不利
影响
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
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①影响人口和人种的分布,影响人口年龄结构,改变环境人口容量。②影响经济、文化发展,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活动的发展,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
2.我国的民工流
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
(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3)从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
(4)从具体方面分析,如下表:
方面
影响
人口数量
迁入地人口增多,迁出地人口减少
职业构成
迁入地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交通运输
迁入地交通压力增大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年龄结构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移,会使迁出地人口老龄化加重,迁入地人口老龄化减轻
考点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环境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适应、控制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但是自然环境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2)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高端技术人员的迁入,加快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发生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如下图所示:
(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考点6::聚落的外部形态
团块状
组团状
条带状或
放射状
影响
因素
平原地形、城镇中心吸引力
城镇用地限制或河流、山脉阻隔以及规划控制等
受交通线、河流或地形(山谷)限制
地域
形态
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
城镇由几片组成,每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设施,各片互不连属
城镇沿主要交通线、河流或谷地延伸
主要
优点
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
便于城镇扩大规模,有利于城镇环境保护,城镇更贴近自然
城镇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主要
缺点
易造成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
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建设投资大
城镇交通主要集中于某一方向,且运距很长
城市
举例
成都、合肥、华盛顿等
重庆、浦东新区等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等
考点7:城市功能区及形成
1.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
功能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商业活动繁忙,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住宅区
集聚成团状,占地面积大,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中高级
住宅区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低级住
宅区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工业区
集聚成片
向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六看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
2.影响城市功能区的因素
(1)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①距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②交通通达度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交通通达度越高,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着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2)其他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3.城市功能区的布局
(1)工业区的布局原则
①与城市整体
工业
特点
规模小,无污染
用地规模大,轻度污染
严重污染,大型企业
布局
有组织地布局在城区
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远离城市的郊区
②与住宅区:要有便利的交通;要设置卫生防护带。
③与风向
盛行风
季风
最小风频
布局在盛行风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布局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
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④与河流:布局于城市河流下游。
(2)常见功能区的规划布局原则
一般布局原则
具体要求或污染类型
举例
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下风地带,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垃圾污染、大气污染
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
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河流下游
水污染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
布局在城区和近郊交通便利地区
噪声污染
纺织厂、仪表厂、机床厂
布局在河流上游
要求水源清洁
自来水厂
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
需要高科技人才
高新技术开发区
布局在城市交通中心
要求客流量大
商贸中心
布局在港口、码头、车站附近
用地多,交通方便
仓库
布局在近郊、交通便利地区
靠近市场
奶牛场、蛋鸡场
考点8:地租曲线图的判读
地租曲线图是用来表示城市内部地租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的图示,一般呈现从市中心向四周随距离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常见的地租曲线图有坐标图、立体图、等值线图等。
1.坐标图的判读
2.立体图的判读
3.等值线图的判读
考点9: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不同等级城市间的相互关系
2.影响城市服务范围变化的因素
因素
影响
表现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服务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
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如上海市的城市规模的变化过程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
资源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如粮食、副食品等)、丰富的动力条件、丰富的城市用地等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的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门槛人口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考点10:城市化进程
1.城市化进程及差异
(1)时间差异
(2)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早晚
早
晚
原因
工业化早
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目前速度
快慢
趋缓(甚至停滞)
快
原因
城市化已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
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
城市人口比重
大小
大
较小
原因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
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一般较低
所处阶段
后期阶段
初期阶段和中期阶段
城市化表现及原因
表现
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发展不合理
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2.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判断方法
(1)郊区城市化
指城市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如图1所示。
(2)逆城市化
指城市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如图2所示。
(3)再城市化
发达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城市化的现象。如图3所示。
考点1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不利影响
(2)有利影响
平整土地、修建水利工程、绿化环境,如铺透水砖、建设雨水花园、增加绿地,可以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改善环境。
2.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
成因
措施
资
源
短
缺
耕地面
积减少
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
城市、公共建设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
水资源
短缺
产业和人口大量集中,用水量增大
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治理水污染
生态破坏
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
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
环
境
污
染
大气污染
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烟尘、废气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城市水源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固体废弃物污染
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采用填埋、焚烧、堆肥等方法进行处理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等产生噪声
噪声大的工厂应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社
会
问
题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城市住房建设
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
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读我国-年45年间人口变化趋势(含预测)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由图分析未来十年间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A.一直增长B.先增后减C.先减后增D.先增后减再增
2.图中变化曲线中有两个阶段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是()
A.出生率下降B.死亡率下降
C.出生率高于死亡率D.死亡率超过出生率
1.B2.D
1.未来十年为~年,我国人口变化为先增后减,B正确。故选B。
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出生率与死亡率,而总人口的下降主要是人口出现了负增长,所以应该是死亡率超过出生率。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全球销售的吉他中,近一半产自贵州遵义市正安县,该县被誉为吉他界的“富士康”。正安县为国家深度贫困县,吉他的发展带动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当地吉他生产多为手工生产。完成下面小题。
3.正安县被誉为吉他界的“富士康”,得益于当地()
A.雄厚的资金B.廉价的劳动力
C.先进的生产技术D.广阔的市场需求
4.影响正安县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的主导因素是()
A.*策B.经济C.家庭婚姻D.社会文化
3.B4.B
3.富士康的主导区位因素为劳动力,当地吉他生产多为手工生产,劳动力为主导因素,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吉他的发展带动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可见经济为主导因素,B正确。ACD错误。故选B。
阿尔茨海默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和行为障碍等症状,现代流行病学调查认为大于65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是7%,大于80岁的老人达到20%。某制药公司经20年对治疗该疾病研发新药、临床实验,年11月新药上市,对轻度、中度病人的认知功能有一定改善。据此完成问题。
5.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人占该国总人口比重高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A.欧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
6.该类新药的研发公司适宜布局在()
A.患该病人数多的地区B.交通发达的大城市
C.产业协作配套好的地区D.科技发达的大城市
5.A6.D
5.本题考查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人占该国总人口比重高的国家的主要分布区。根据材料,大于65岁以上的老人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是7%,大于80岁的老人达到20%。因此可推断,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人占该国总人口比重高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人口平均寿命高的发达地区。四个选项中欧洲的发达国家分布最多,A正确。故选A。
6.本题考查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的研发公司适宜布局的地点。新药研发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因此应布局在科技发达的大城市,D正确。市场、交通和产业协作不是其主导因素,A、B、C错误。故选D。
下图示意“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型高收入经济体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注:老少比是指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是:老少比=(≥65周岁人口数÷0~14周岁人口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符合图中科威特国家人口特点是()
A.自然增长率高B.人口数量最少
C.鼓励生育,接纳移民D.老人比重低,社会养老负担小
8.西亚国家人口迁移频率高,大量的外籍人口会使所在国()
A.就业困难B.城市化受阻
C.促进经济发展D.人口容量变大
7.D8.C
7.结合图示可知科威特国家人口老少比数值较低,但老少比只是一个比值,无法计算出该国自然增长率,A错误;结合图示可知文莱是图示国家中人口总数最少的,B错误;鼓励生育,接纳移民只是国家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措施而不是国家人口特点,C错误;根据老少比=(≥65周岁人口数÷0~14周岁人口数)×%的公式可知科威特老年人口数占比较低,社会养老负担小,D正确。ABC错误,D正确。故选D。
8.该地区是能源型高收入国家,劳动力需求量大,因此大量的外籍人口不会使所在国就业困难,A错误;大量人口迁入,城市化水平会升高,B错误;人口迁入,缓解劳动力短缺,促进经济发展,C正确;人口容量不会因为人口迁移发生变化,D错误。ABD错误,C正确。故选C。
读我国华北平原某城示意图及该城近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9.从保护城区环境角度考虑,工业区宜布局在()
A.西南郊B.西北郊C.东南郊D.东北郊
10.近十年该城()
A.城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郊区种植业迅速发展
C.城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郊区生态环境改善
9.A10.D
9.读图,该地位于华北地区,是季风气候区,工业区要避开季风对吹方向,所以不能位于城区的西北郊或东南郊,BC错误;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凸出方向,判断河流流向是东—西—西北,所以西南郊是河流下游地区,东北郊是上游地区。工业区有水污染,所以为避免水污染工业区应布局在河流下游,也就是城区的西南郊,D错误,A正确。故选:A。
10.A、结合图示可知该地近十年城区和郊区城市规模都在增大,城市化水平提升快,城区不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A错误。B、结合图示可知该地近十年郊区耕地耕地减小,林地、草地等土地利用增多,B错误。C、结合图示可知该地近十年城区和郊区建设用地都在增大,人口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不会出现降低,C错误。D、结合图示可自该地郊区近十年耕地减小,林地、草地、水域面积增大,生态环境得到改善。D正确。故选:D。
11.下图中的各字母表示以城市为中心的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小麦种植区、花卉与乳牛区,其中表示商业区和小麦种植区的是
A.b和dB.a和dC.a和eD.b和c
C
城市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布局主要取决于各活动的付租能力,对于工业、住宅、商业、小麦、花卉与乳牛而言,商业区付租能力最高,为a;住宅区次之为b;工业区为c;而从农业区角度来考虑,花卉与乳牛附加值相对较高,更需接近市场为d;小麦种植为e;因此表示商业区和小麦种植区的为a和e,C正确。故选C。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森林公园B.中心商务区
C.大型住宅区D.产业园区
13.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12.B13.D
12.读图分析可知,甲为一级站点,乙、丙为二级站点,综合服务等级较高;甲站点位于市中心附近,人口流动量大,市场广阔;乙、丙位于内环线附近,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因此甲、乙、丙适合中心商务区的分布,故选B。
13.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区由内环、二环、三环组成,城市空间形态是团块状的,不是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的、也不是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的;根据图中一级站点的分布,河流东西两侧都有几个相邻的一级站点集中区,可知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故选D。
读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城市①②③功能区最可能分别是
A.行*办公区、住宅区、商业区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C.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D.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15.N功能区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就近服务,人口多B.环境优美,交通便捷
C.水资源丰富,水运便捷D.地势低平,地租低廉
14.C15.B
14.读图分析可知,②位于城市中心,面积较小,属于商业区;①的占地面积最广,位于②功能区的外围,应该为居住区;③位于城市的北侧,且有绿化带与住宅区相隔,位于城市的边缘地带,属于工业区,由此判断答案C正确。
15.N属于居住区,读图分可知,该居住区位于河流的上游沿岸,远离市中心,环境好;有公路穿过,交通便利,应该为高级住宅区,故B正确。该地远离服务区,A错误;该地位于河流的上游,水流急,不利于航运,C错误;该地环境优美,地价较高,D错误。故选B。
一、选择题部分
截止到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比重已经连续7年双降,总人口增长也在放缓。下表为专家预测的~年间,我国城镇和农村三个学龄段平均人口增幅变化率(与年相比)。完成下面小题。
小学
初中
高中
注:年我国开始实行“全面放开二胎”*策
城市
43.44%
-4.17%
12.71%
农村
-6.13%
-22.26%
-1.13%
16.据表推测,~年间,我国()
A.人口迁移总量仍然较大B.劳动力数量增加较快
C.城市化进程已明显放缓D.人口抚养比有所下降
17.只要积极应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大,理由在于()
①人口素质提升有利于产业转型②高学历老龄人口比重较大
③居民收入增加有利于扩大国内市场需求④持续高速的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A17.B
16.由资料可知,农村小学到高中段人口增幅为负值,说明农村学龄段人口外流现象重,学龄段农村人口还在向城市大量迁移,我国城市化进程还在加速,A正确,C错;表中资料可知,年城市由小学到高中学龄段人口小学生增多、初中生增幅为负,高中增幅较低,农村都是负值,15岁以上是劳动力人口,由此推测~年间我国未来劳动力的数量增加较缓,B错;年我国开始实行“全面放开二胎”*策,小学生增幅多,少年人口抚养比会增加,D错。选A正确。
17.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故④错。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等方面不断进步,人口素质提升有利于产业转型,①正确;我国老龄化越来越重,早期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较少,高学历老龄人口比重较小,②错;居民收入增加有利于促进居民的购买力,扩大国内市场需求,③正确;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④错。选B正确。
上海市年常住人口.14万人,较上年增加4.36万人。户籍常住人口.43万人,超35%人口为60岁以上人口,比年提高0.8个百分点。下图示意年上海市常住人口与户籍常住人口的出生人口与死亡人口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关于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口的增长主要来自人口的迁入②人口的增长主要来自常住人口的自然增长
③户籍常住人口数量下降④外来常住人口出生率高于户籍人口出生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上海市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特征变化带来的影响有()
A.劳动力严重不足B.不利服务业发展
C.社会负担加重D.加快逆城市化
18.D19.C
18.由材料计算可知,上海市常住人口的自然增长数为16.9-13.3=3.6万,因此年增加的4.36万常住人口主要来自常住人口的自然增长,①错误,②正确;户籍常住人口的出生人数小于死亡人数,因此户籍常住人口数量下降,③正确;根据材料数据计算,户籍常住人口人口的出生率=9.2/.43≈6.3‰,外来常住人口的出生率=16.9/(.14-.43)≈17.3‰,因此外来常住人口出生率高于户籍人口出生率,④正确。故选D。
19.根据材料可知上海户籍常住人口超35%人口为60岁以上人口,且比年提高0.8个百分点,说明常住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负担加重,C正确;短期内不会出现劳动力严重不足,A错误;人口老龄化有利于养老、医疗、健康等服务业的发展,C错误;逆城市化过程中迁移的人口主要是年轻人口,人口老龄化加剧不利于逆城市化发展,D错误。故选C。
下图为~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我国目前0~14岁的人口比重减少将最先影响我国劳动力人口的()
A.总体数量B.性别比例C.职业构成D.年龄构成
21.我国目前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低,人均寿命延长B.出生率高,人口数量增长过快
C.国际、国内人口迁移规模较大D.经济水平低,环境人口容量小
20.C21.A
20.本题要注意题干强调“最先影响劳动力人口的”。0~14岁人口比重减少,相关行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比重将会改变,从而影响劳动力职业构成。0~14岁人口比重减少不能使劳动力数量马上减少,也不会影响劳动力人口性别比例;劳动力人口年龄构成不会因0~14岁人口比重变化而发生变化。故选C。
21.读图可知,目前我国0~14岁人口比重小,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大且呈上升趋势;我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策,使我国目前人口出生率低,人口增长缓慢。与此同时,经济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均寿命延长,造成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故选A。
从年3月份开始,西安等一批新一线城市之间发生“抢人大战下图为-年期间西安人口净增长变化和该地净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据材料推断,-年西安()
A.人口性别比大幅度提高B.人口容量逐渐变大
C.户籍人口数量不断减少D.人口结构趋于年轻化
23.-年西安人口净增长速度显著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育龄妇女数量大增B.生态环境改善
C.受地方*策吸引D.生活水平提高
22.D23.C
22.由图可知,西安近十年新增外来人口年龄以15~64岁为主,占净增人口的85.2%,可使当地老龄化速度减缓,人口结构趋于年轻化,D正确;材料信息只是反映了西安净迁入人口的数量及年龄结构,无法判断性别比例、人口容量及户籍人口数量的变化,A、B、C错误。故选D。
23.由图可知,~年人口增速远高于其他年份,结合材料可知,年3月西安推出以落户优惠为主的人才*策,引发“抢人大战”,由此可推断此次人口大量涌人是受地方*策吸引的影响。故选C。
读中国-年三次产业比重和城市化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24.甲、乙、丙、丁中代表我国城市化率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5.下列关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B.处于全面高效益发展阶段
C.第三产业在加速发展D.东中西发展差异逐渐缩小
24.A25.C
24.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不断上升,产业结构逐渐向“三、二、一”结构转变,趋于合理,且三次产业加起来等于%,故乙、丙、丁分别为一、二、三产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率不断上升,故甲对。选A。
25.由上题分析可知,丁曲线代表第三产业,从第三产业增速看,其处于加速发展阶段,C正确。从城市化水平可知,目前经济发展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还没完全进入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东中西发展差异还在加大,故A、B、D错误。故选C。
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具有一定弹性使用功能,常呈斑块状、带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为当地居民服务。年9月,武汉建设座口袋公园中的30座已率先建成开放,10座口袋公园正处于征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口袋公园在设计时一般没有严格的标准,但其通常包括()
①花草树木②休憩椅凳③零售商店④游乐设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7.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微”功能区,与传统大型公园相比()
A.服务范围覆盖广B.功能少且单一
C.社会性更突出D.选址受限制大
26.B27.C
26.考查学生解读和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具有一定弹性使用功能,常呈斑块状、带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为当地居民服务进行判断,因此口袋公园由于其范围小,一般不涉及零售商店之类,但应该包含花草树木用于绿化,休憩椅凳、游乐设施为游人提供休息和游玩的工具,因此B正确,故选B。
27.结合材料可知,口袋公园属于一种小型公园,具有一定的弹性使用功能与传统的大型公园小臂,其服务范围小,选址受到的限度小,且由于其特殊性使得社会性更加突出,同时又具备传统公园的功能,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
青岛市自年起就奠定了沿胶州湾东海岸自南向北呈带状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20世纪90年代,为响应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青岛市开始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合并胶南市和*岛区,成立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简称*岛区。下图为青岛市行*区划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中,青岛市跨过胶州湾向南发展,主要是为了()
A.扩大城市土地面积B.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C.城市融入多元文化D.协调区域平衡发展
29.青岛市将食品、化工等企业从老城区迁移到周边市区,其主要目的是()
A.降低老城区土地利用强度B.疏散老城区人口
C.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D.扩大第二产业用地
28.D29.C
28.若青岛市向北(即墨区)方向发展,同样可以扩大城市土地面积,疏散城市职能,优化城市生态环境;青岛市及周边地区均属于汉文化地区,因此与城市融人多元文化无关,由材料可知,原青岛市的发展以胶州湾为界线,主要向北发展,胶州湾以南地区发展缓慢,因此20世纪90年代青岛市跨过胶州湾向南发展,其主要目的是协调区域平衡发展。故D选项正确,ABC错误。
29.由题意可知,将食品、化工等企业从老城区迁出,其原有用地最可能被服务性产业所替代,因此土地利用强度并没有下降;将部分工业企业迁出,确实可导致部分人员迁出老城区,但疏散老城区人口不是其主要目的;题意为工业企业迁出;并没有阐明扩大工业用地规模;将工业企业从老城区迁出;城市中心优先发展第三产业;能促进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故C选项正确,ABD错误。
下图为华北某城市示意图,该市由a、b、c三个行*区组成,甲处为该市热电厂,乙处为该市钢铁厂。该市钢铁厂规模在华北地区排名前列,近年来,市民要求钢铁退域、向外搬迁的呼声很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该市的主导风向可能为()
A.东北风、西南风B.南风、北风
C.东南风、西北风D.东风、西风
31.钢铁退城将使a区()
A.居民收入普遍降低B.住房价格可能上涨
C.交通运输建设严重滞后D.城市化水平下降
30.C31.B
30.热电厂和钢铁厂都是对大气污染的工业,其布局的根本原则是尽可能少的对城区产生大气污染。甲乙分别位于城区西南和东北方向,为了减轻对城区环境的污染,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应布局在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所以盛行风为东南风和西北风,故选C。
31.钢铁厂有大气污染,当钢铁退城后,a区环境质量变好,房价会有所上升,B对;材料中提示钢铁厂规模很大,由于厂区内不能跟外部自由通行,厂区面积越大,对该区的交通阻塞作用就越大,钢铁退城后,对厂区进行规划改造,可以使当地交通出行更加便利,C错;钢铁退城后,城市化水平不会受到影响,D错。钢铁退城后,会引进新的产业,故居民收入不会普遍降低,A不对。故选B。
小镇空间格局是指大小、形状、属性不一的功能空间单元(斑块)的分布与组合规律。下图为“某小镇的间格局演化过程示意图”,该小镇历史悠久,形成于明清时期,当时主要沿河布局。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2.明清时期,该小镇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动力是()
A.河流运输和供水B.环境污染的加剧
C.高速公路的开通D.土地供应和价格
33.近年来,该小镇空间主要向郊区拓展扩大,且与旧镇区“保持距离”,根本原因是()
A.土地价格更低B.交通更便利
C.*策优惠更多D.保护旧建筑
32.A33.D
32.读图可知,该城镇在明清时期主要沿河流扩展,故其明清时期演化的主要动力为河流运输与供水功能。故选A。
33.根据题目材料可知,该小镇形成于明清时期,而近年来,该城镇空间发展远离旧区,改为沿高速公路发展扩大,主要是为了保护城镇的古建筑和历史文化,D正确;郊区的土地价格、交通、*策对与旧镇区“保持距离”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下载一个APP,就能以每小时3到4元的价格解锁一辆自行车任意骑行……近年来,共享单车在中国迅速走红,有效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下图为某城市一周内共享单车与地铁分时段使用频率统计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34.与地铁相比,共享单车()
A.周末不存在早高峰B.工作日的早晚高峰更明显
C.早高峰提前D.与地铁的高峰时间完全同步
35.共享单车的出现()
A.使外环附近地铁站服务范围缩小B.市民的消费时间延长
C.市中心地铁需求量激增D.使地铁的客流量锐减
34.A35.B
34.读图可知,周六、周日共享单车不存在早高峰,但在17:00—19:00存在一个高峰期,A正确,C错误。看图例可知,工作日的早晚高峰地铁更明显,B错误。读图可知,共享单车与地铁的高峰在时间上并不完全同步,D错误。故选A。
35.读材料可知:共享单车可以“以每小时3到4元的价格解锁一辆自行车任意骑行”,因此共享单车的出现延长了市民的消费时间,B正确。共享单车的出现,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使城市交通更为便捷,扩大了外环附近地铁站服务范围,A错误。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会导致市中心地铁需求量激增,C错误。共享单车是为了解决市民出地铁后的“最后一公里”路程,不会使地铁客流量锐减,D错误。故选B。
二、综合题部分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右图为做图中A城市的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特拉维夫高度集中了以色列大部分高科技产业,许多全球顶尖的高科技企业在这里设有研发中心,被称为“世界第二硅谷”。
(1)图中A城市冬夏季节的气温特征是____;该城市降水季节变化较大的主要成因是____。
(2)意大利多火山,火山灰为当地种植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该地____和柑橘等园艺作物种植较多。历史上埃特纳火山经常喷发,来自____层的岩浆流入积雪,引起强烈爆炸。
(3)近年来叙利亚局势持续动荡,数十万难民背井离乡,经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B____海峡进入欧洲;经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红海、C____运河进入非洲大陆。欧洲吸引叙利亚难民迁入的主要因素是*治和____。
(4)高新技术产业在特拉维夫集聚,说明这种布局给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1)夏季炎热,冬季温暖;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少,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多
(2)葡萄(橄榄、油橄榄、无花果);软流
(3)土耳其(黑海、博斯普鲁斯海峡或伊斯坦布尔海峡);苏伊士;经济
(4)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
(1)图中A城市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高温少雨,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从大西洋大量丰富水汽,温和多雨。
(2)考查地中海式农业和地球内部结构。地中海式农业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属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混合农业,地中海地区的夏季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适合种植葡萄、油橄榄、柑橘、无花果、等水果。地壳物质循环中岩浆来源于地球内部结构中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
(3)土耳其海峡是亚洲和欧洲分界线,沟通了黑海和地中海,土耳其是地跨亚洲、欧洲两大洲的国家。图中C运河为苏伊士运河,是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欧洲吸引叙利亚难民迁入,主要是因为叙利亚因战乱,生活贫困,而欧洲经济较发达;而且*治动荡和战乱引发了移民。
(4)此题考查产业的集聚优点,联系课本的产业集聚优点回答即可,平时要熟悉教材内容,加强课本要点的背记和理解。大量高新技术在特拉维夫集聚,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有利于获得规模效益。
37.图为芬兰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说出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分布特点:芬兰人口分布不均匀;90%的人口分布于南部温带地区;沿海与河湖附近人口集中。
影响因素:气温(气候),地形,水源。
根据芬兰人口分布图进行判断,人口90%的分布在南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且主要沿着河谷、湖泊和沿海地区分布,因此人口整体分布不均。主要是由于南部地区气候温和,气温较高,有利于人口的居住,河湖沿岸、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有利于耕作,且水源充足,因此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为气温、地形、水源。
38.成渝城市群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汇处,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并称为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成渝城市群坐落于我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以丘陵、山地、盆地为主。天然气储量丰富,页岩气、铜矿、铝土矿、硫铁矿储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年常住人口约万,占全国6.8%。区域内产业休系完备,拥有庞大的熟练产业工人群体。近年来,成渝城市群积极承接长江中下游城市群的产业转移,如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纺织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努力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产值比重(%)
产业结构偏离度
上海市
重庆市
上海市
重庆市
第一产业
0.3
6.8
-0.03
-0.2
第二产业
29.8
40.9
-0.01
0.15
第三产业
69.9
52.3
0.04
0.05
城镇化率
88.1
65.5
(注:产业结构偏离度=产值结构比重-就业结构比重。当偏离度=0,说明该产业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当偏离度0,说明该产业存在剩余劳动力,应向其他产业转移:当偏离度0,说明该产业应当吸纳更多劳动力)
(1)简述促进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的矿产资源特征。
(2)比较年上海市和重庆市三大产业结构的异同点。
(3)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角度,分析重庆市城镇化率低于上海市的原因。
(4)近年来,成渝城市群积极承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产业转移,将现代制造业作为其发展重点,评价这一发展措施的合理性。
(1)特征: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数量多,分布广泛;整体东部多,西部少;东北部以天然气为主,东南部天然气、盐矿、煤矿、铜矿等均有分布。
(2)相同:第一产业占比最低,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都为三二一模式不同:重庆第一、第二产业占比都高于上海,第三产业占比低于上海。
(3)原因:重庆第一产业偏离度为-0.2,上海为-0.03,说明重庆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远多于上海,农村人口过多;重庆第二产业偏离度为0.15,上海为-0.01,说明重庆工业劳动力缺乏,城市工人数量不足,上海工业人口基本饱和,略微过剩;城市化率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重庆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上海农村人口少城市人口多,因此重庆城市化率低于上海。
(4)合理性:成渝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资源能源充足,有利于现代制造业发展;有利于促进成渝地区制造业经济发展,提高当地GDP;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工业经济,促进城市化进程;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当地就业,提高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让出空间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减轻环境污染,改善地区生态。
(1)结合材料读图分析,整体特征: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数量多,分布广泛,整体东部多,西部较少;具体特征: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铜矿、煤矿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盐矿主要分布在中部。
(2)读取表中数据分析,两市产业结构相同点表现在都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第一产业比重最低,产业结构都表现为三二一模式;不同点表现在上海第三产业比重高于重庆,第一、第二产业比重都低于重庆。
(3)城镇化率一般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结合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概念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重庆第一产业偏离度为-0.2,上海为-0.03,说明重庆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远多于上海,农村人口过多;重庆第二产业偏离度为0.15,上海为-0.01,说明重庆工业劳动力缺乏,城市工人数量不足,上海工业人口基本饱和,略微过剩;两城市的第三产业偏离度数值均为正值,相差不大,说明两城市服务业劳动力数量都比较缺乏。由以上分析可知,重庆农村人口更多,占总人口的比例较大,上海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更大,因此重庆的城镇化水平低于上海。
(4)该问题可以从成渝城市群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有利条件和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分析。有利条件方面:成渝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充足;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有*策的支持。产生的积极影响方面:有利于促进成渝地区制造业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增加就业,提高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促进城市化进程;也有利于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3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标准件(如螺丝、弹簧、轴承等)素有“工业之米”之称,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应用范围最广、使用数量最多的机械基础件。中国是世界标准件生产中心,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和河北省,广东省主要分布在东莞、深圳、佛山、中山、顺德、南海、惠州、潮汕地区,有0多家;河北省主要分布在永年县。永年县标准件生产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目前有多家企业,从业人员达到30万人,且多为家庭作坊生产,产品市场竞争力弱。下图为永年县区城位置图。
(1)从城市等级的角度说明邯郸与永年服务范围的差异。
(2)简述永年县生产标准件的优势条件。
(3)与广东省相比,指出河北省标准件生产企业特点及布局特点。
(4)从*府的角度,分析提高永年县标准件产品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1)邯郸市城市等级较高.服务范围较大(或永年城市等级较低,服务范围较小)。
(2)生产历史悠久;劳动力数量多且成本较低;交通便利,方便产品外运。
(3)河北省标准件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河北省标准件生产企业集聚性强。
(4)加强*策扶持;加强资金投入;(家庭作坊多,规模小、效率低、品质差)合并生产企业,提高企业生产规模与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
(1)根据图例可以看出,邯郸市城市等级较高,永年城市等级较低,所以邯郸市城市服务范围较大,永年市城市服务范围较小。
(2)永年县生产标准件的优势条件可以从生产历史、劳动力、交通等方面分析。据材料可知,永年县标准件生产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生产历史悠久;从业人员达30万人,劳动力丰富廉价;铁路经过,交通便利,方便产品外运。
(3)与广东省相比,河北省标准件生产主要分布在永年县,企业布局的集聚性强;标准件生产企业有多家,且多为家庭作坊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
(4)提高永年县标准件产品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从*府的角度考虑可以从*策、资金、生产整合和技术培训等方面分析。从*策角度,*府应该加强*策扶持。从资金角度,*府应该加强资金投入。从生产整合角度,由于家庭作坊多,企业规模小、效率低、品质差,所以应该整合生产企业,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技术培训角度,应该加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
一键搜你感兴趣的热门文章声明:文章素材来源网络,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