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界网
金融界网1月18日消息今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年中国经济“成绩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去年我国GDP同比增长2.3%。
世界银行1月5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曾预计年中国经济增长2%,数据符合预期。
中国经济迎来重要里程碑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2.1%。
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生猪生产持续较快恢复。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万吨,比上年增长0.9%,增产万吨。其中,夏粮产量万吨,增长0.9%;早稻产量万吨,增长3.9%;秋粮产量万吨,增长0.7%。分品种看,稻谷产量万吨,增长1.1%;小麦产量万吨,增长0.5%;玉米产量万吨,持平略减;大豆产量万吨,增长8.3%。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万吨,比上年下降0.1%。其中,牛肉产量万吨,增长0.8%;羊肉产量万吨,增长1.0%;禽肉产量万吨,增长5.5%;禽蛋产量万吨,增长4.8%;牛奶产量万吨,增长7.5%;猪肉产量万吨,下降3.3%。年末,生猪存栏、能繁殖母猪存栏比上年末分别增长31.0%、35.1%。
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全年产量同比分别增17.3%、16.2%。统计局称,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0.5%,制造业增长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0%。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7.1%、6.6%,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3、3.8个百分点。从产品产量看,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设备同比分别增长19.1%、17.3%、16.2%、12.7%。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年翻一番的目标如期实现。
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明显高于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完成全年目标的.8%。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7%,与上年同期持平。年年均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低于6%左右的预期目标。
年房地产销售额破17万亿,全面刷新历史记录。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增速比1—11月份提高1.3个百分点,上年为下降0.1%。商品房销售额亿元,增长8.7%,增速比1—11月份提高1.5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整体数据看,17.6亿平米与17.36万亿双双刷新历史记录,同比分别上涨2.6%与8.7%。
中国经济“加速度”
据新华社统计: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亿元;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3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1.7%,居全球第11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年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
年突破10万亿元,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
年突破40万亿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9.2%;
年越过70万亿元;年越过80万亿元;年越过90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超过16%;
年,面对疫情和汛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中国经济亮出的成绩单,展现强大韧性和活力。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今日表示,*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好于预期。
宁吉喆称,年我国经济总量预计占世界经济比重达到17%,人均GDP连续第二年超过1万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与高收入国家差距不断缩小。
年中国经济展望
宁吉喆提出,年,支撑经济的有利因素比较多,中国经济有基础、有条件维持稳健态势。有利因素包括:一是物质基础雄厚,二是产业体系完整,三是市场空间广阔,四是科技实力强大,五是人力资源丰富。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年经济复苏进入第二阶段,在此前*策刺激、出口拉动下,居民收入增速快于消费增速,经济好转,居民消费倾向上升,居民支出有可能加快。与此同时,企业盈利增速上升,生产经营预期改善,企业也将加大资本开支,这些都意味着经济内生动力增强,国内大循环动力充足。虽然在基数效应下,中国经济增速将从年一季度逐季下降,但剔除基数效应后,经济增长并不差。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今年全年经济增长有望实现7.5%,主要的拉动因素是出口和消费,前者因国际市场的复苏,后者则因收入和就业市场的好转。
摩根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点评称,全年2.3%的GDP增速大致符合市场预期,从全球来看是在疫情冲击下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预计。他预计年中国经济可以延续去年复苏的势头,但在结构上更加平衡,货币财**策操作更多体现结构性特征,更多强调直达实体经济。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表示,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新发展格局建设很重要的一年,外部环境可能有所向好,但不确定性也很大。“我们预计年中国经济有可能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速度,比如8%左右相对较高的速度,当然这里面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