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十张图了解2019年中国节能服务行业发展 [复制链接]

1#

北极星环保网讯:节能服务行业较为景气,企业、从业人员数量稳步上升

目前,中国节能服务企业实力持续增强,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节能服务产业逐步由依靠企业数量快速增长转向为依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平均规模扩大。节能服务公司平均注册资金万元,平均总资产1.5亿元。二是一批大中型节能服务公司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公司治理、项目管理等方面取得进展,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风险防控制度;技术人员占比逐年提高,项目实施和管理能力稳步提升,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三是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由过去企业小而分散逐步转向大型化、专业化和综合化,行业间兼并重组已成趋势。

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统计,-年中国节能服务企业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年中国节能服务企业数量为家,较年增长5%。上市企业从事节能服务企业数量达多家。

截至年底,在国家发改委、财*部或工信部及地方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合计共家,占节能服务企业总量的74.59%,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三个工业发达的地区,大部分企业属于在特定环节提供节能服务的中小企业;其中,备案企业数量超过家的地区有17个地区,北京地区最多为家,其次是广东和山东,分别为和家。

而从业人数和产值规模方面也表现不错,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战略新兴产业分类()》,节能环保产业是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其对应的服务业也是中国的战略新兴产业。节能服务产业作为朝阳行业,吸引着众多投资者和从业者。

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从业人员呈现上升趋势。年中国节能服务人员达到72.9万人,较年增长6%。节能服务产业作为朝阳行业,吸引着众多投资者和从业者。

“十二五”期间,节能服务产业保持连续五年持续增长,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统计,年以来,国内节能服务行业发生了迅猛的发展,尤其在-年,每年的总产值增长幅度都超过15%。年,国内节能服务业总产值为亿元,同比增长14%。年,在宏观经济不景气、下游高耗能行业普遍发展受阻的情况下,国内节能服务行业依然获得了较快发展,同比增长16%,达到亿元,比年的亿元增长约%;年,节能服务产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15%,节能服务产业依然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也发挥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柱作用。

-年中国节能服务行业节能减排方面也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根据EMCA数据,-年中国节能服务行业节能减排量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年节能能力为万吨标准煤,年减排二氧化碳万吨。

不断创新是行业保持活力的关键,也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拥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不仅可以使自身保持核心竞争力和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更为推动产业的升级发展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经过多年发展,业内涌现出一批获得自主研发发明专利的企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年,全国节能服务公司共获得各项专利18万余项,仅年一年就获得约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约项,获得国家和地方创新成果奖的项目余项。

节能服务行业投资规模逐渐增加,但是增速有所放缓

当前,中国节能与提高能效项目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从领域来看,工业领域投资占主导,占67%,建筑领域项目数量多增速快,占24%,公共设施领域投资占比9%。二是从项目线来看,余热余压利用项目投资额占比最高,占比34.1%;建筑综合节能项目数量最多,占比16.3%。三是大中企业投资额同比去年上升的占多数,约占70%。四是新签约单体项目投资额有较大幅度提升。工业项目平均投资额约万元,商业建筑项目平均投资额约万元,公共机构项目平均投资额万元。五是项目投资强度同比去年提高,达元/tce。

随着国内节能服务业的迅猛发展,节能服务业合同能源管理(EMC)项目投资也迅速增长。-年,EMC投资规模维持增长趋势,投资增速有所下降。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投资为亿元,同比上年增长5%。

细分领域-建筑节能发展迅速,行业发展的主要增长极

提到建筑节能就先要明确建筑能耗,即建筑节能的范围。目前,国际上对此有比较统一的认识,是包括建筑材料的生产、建筑施工、建筑使用、建筑拆除四个方面的能耗,即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能耗。建筑是使用寿命周期较长的产品,使用阶段的能耗占全寿命周期内总能耗的70%~90%。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主要包括建筑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电梯等方面的能耗。由于通过建筑围护结构散失的能量和供暖制冷系统的能耗在整个能耗中占大部分,因此世界各国的建筑节能工作主要围绕提高建筑物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高供热制冷系统的效率两个方面展开。

建筑节能占整个节能服务产业产值的比例33%左右。据此可以推测,-年,我国建筑节能服务产业产值从亿元提高到亿元,期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0%;建筑节能合同能源投资额度从.0亿元提高到.4亿元,对应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5%。

建筑是能源消耗的重要载体,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0%,对比美国、日本、德国以及英国住宅建筑和商业及公共服务能源消耗的占比,我国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的占比依然偏高,且呈上升趋势。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统计专委会于上海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显示,年,中国建筑能源消费总量为8.99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6%;全国建筑总面积为亿㎡,城镇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为34.9㎡;建筑碳排放总量为19.6亿吨CO2,占全国能源碳排放总量的19.4%。目前,我国建筑运行商品年能耗总量为8亿吨标煤,如果不控制建筑总面积和推广节能建筑,则总能耗有可能超过10吨标煤。

节能服务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年将会达到亿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能耗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与能效较高的国家相比,中国仍具有较大的节能空间。虽然说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经济增长方式过于粗放,主要依靠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消耗来支撑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失衡,钢铁、有色、石化、水泥四大高能耗产业以及支持这些产业的电力投资过热,无序过度开发;工业生产大部分为粗放式,而不是走向集约式,靠的是较落后的设备、工艺、技术,能源利用效率低。高能耗产业的过度扩张,再加上这些产业的单位产出能耗过高,更加剧了中国单位GDP能耗的升高。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以及中国环保*策趋严,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环保服务市场将会继续增长。前瞻预计-年中国的节能服务产值将会继续提升,预计年将会达到亿元。

原标题:十张图了解年中国节能服务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电力新闻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65827,邮箱:hz

people-energy.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