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客观看待一季度中国经济表现?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速依然为负原因何在?碳达峰、碳中和是否会对经济增速产生影响?围绕热点问题,经济日报与中国经济网记者日前采访了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
中国经济仍处在稳定恢复之中
记者: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0%。一季度经济的含金量如何?中国经济是否已完全恢复常态运行?
盛来运:今年一季度,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科学组织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开局良好。一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18.3%,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同时,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民生继续改善,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可以说一季度经济增长的含金量比较高、成色比较足。
客观看待经济形势,需要从多个视角分析比较,既看同比增速,又看环比增速;既看宏观总体数据,也看中观行业变化情况,还要看市场主体的表现和感受。
从同比来看,去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速为-6.8%,导致基数比较低。为初步消除同比基数的影响,我们以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方法计算出两年平均增速为5%,这一增速就平稳得多。从环比来看,与去年四季度相比,一季度0.6%的环比增速说明当前经济恢复边际放缓。
最近很多专家在讨论经济是否恢复了常态,对此可以有3个参照标准:一是绝对水平,二是平均增长速度,三是潜在增长率。从绝对水平看,去年前三季度总量基本恢复到疫前水平,但从平均增速和潜在增长率来讲,还有一定距离。初步测算,我国现阶段潜在增长率在5.8%左右,有专家更乐观的估计是6%或更高一点。从这个角度看,5%的两年平均增速不仅低于年至年平均增速,而且距离应达到的潜在增长率还有一定缺口,说明当前经济仍处在恢复过程中,不能说完全恢复了正常状态。
从中观看,行业恢复不均衡。比如工业恢复相对较好,服务业受部分地区疫情反复影响较大。一季度服务业两年平均增长4.7%,而过去几年的平均增速都在6%以上。此外,微观主体的差异也很大,尤其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去年以来受疫情冲击更大一些。原材料价格成本在上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还没有根本改观,实体经济仍处在恢复之中。从这些情况看,当前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要按照*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工作,做好对企业的纾困帮扶,保持宏观*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巩固经济复苏的基础。
“前高后低”不代表经济走弱
记者:随着去年同期低基数的影响越来越小,今年的GDP增速是否会逐季下降?
盛来运:去年一至四季度我国GDP增速分别为-6.8%、3.2%、4.9%和6.5%,根据去年“前低后高”的事实,今年的同比增速大概率是“前高后低”。
同比增速由高到低,不能得出中国经济持续走弱的判断。要结合环比、两年平均等视角综合研判。实质上,从环比增速、结构优化、新动能成长、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一些指标来看,中国经济有条件有潜力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比如从先行指标看,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9%,创近期新高,4月份保持51.1%的相对高位,表明中国经济稳定恢复势头良好。
记者:今年一季度GDP环比增长0.6%,与往年平均水平相比,表现如何?
盛来运:过去5年,除去年一季度受特殊因素影响外,年至年一季度GDP环比增速均在1%以上,均值为1.8%,今年一季度0.6%的环比增速确实低于往年平均水平。但其中有一些特殊原因,一个原因就是去年四季度经济恢复较快,基数较大。而今年1月份至2月份局部地区出现散发性疫情反弹,给服务业尤其是接触性服务业带来较大影响,客观上影响了环比增速。此外,从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角度来看,当一个经济体的发展接近潜在增长速度时,增量的变化是边际递减的。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正向潜在增长率逼近,边际放缓也是正常表现。
记者: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离不开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这是否会影响中国经济增速?
盛来运: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人均GDP刚刚突破1万美元,一方面要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压力和挑战前所未有。
但是,碳达峰、碳中和也将创造新发展机遇,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并推动技术创新和生产方式、消费方式转型。只要我们抓住机遇积极应对,中国经济会攻坚克难,实现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
对消费和制造业投资恢复有信心
记者: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9%,两年平均增长4.2%,这是否意味着目前消费已恢复元气?
盛来运:同比高增速主要受去年低基数影响,如果消除基数影响,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速只有4.2%,低于过去几年常态化的平均增速,大概有两个点以上的差距。这说明,当前服务业和消费受疫情的影响还比较大,恢复至常态还需要继续努力。
不过,从3月份数据来看,消费正在边际好转。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2%,比1月份至2月份提升0.4个百分点,这是一个积极变化。此外,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为1.75%,显示出消费继续改善,也反映出我国消费市场比较广阔,潜力比较大,弹性比较足。随着疫情好转和消费环境改善,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记者:一季度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下降2.0%,而房地产开发投资两年平均增长7.6%,如何看待这“一冷一热”?有人担心可能重回“房地产拉动经济”的老路,对此您怎么看?
盛来运:这个问题确实需要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