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经济》一书是知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代表作。费孝通以苏州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为蓝本,通过解剖这个村的社会关系,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生产资料等元素之间的联系,让我们首次看到了中国农村经济运行的方式和状态。最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解剖式的研究,为依靠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广大农村提供了发展方向的理论依据,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历史贡献。
这本书年在英国出版。现在是年,时隔84年,开弦弓村现状是什么样子的呢?我计划实地深入了解一下。年9月4日,碰上周末,并且下雨无事可做,想想正好去看看。立马打了辆车,从苏州木渎出发,定位在费孝通纪念馆,一路过去。在路上,从网上了解了开弦弓村的许多资料。包括费孝通的生平、该村目前的产业比重等等。算是提前做个大致了解,以免到地方一头雾水。
汽车开了一个小时左右,我看到了牌楼上“中国江村”的字样,知道到了地方。下车后映入眼帘的就是江村文化园。想了一下单凭观察实在难以了解深入。得益于以前独自参观苏州园林往往无功而返的教训,我深知“看景不如听景”的重要性,于是计划去费孝通纪念馆花钱找个导游讲解一下。进去以后看到一个导游,大概五十多岁,看着特别像网上关于开弦弓村介绍视频中的一个人,特意询问了一下,他是《开弦弓村志》的作者姚富坤,视频中的那个人就是他本人。既然是作者,我心里就有底了。他对江村的历史和现状肯定比一般人要深刻。
姚老师从费孝通纪念馆开始介绍,介绍了费孝通二十六次来江村基本由他接待,所以他对费孝通本人以及他的思想比一般人了解得更为深入。江村,是费孝通社会学研究的基地,也是费孝通姐姐费达生经济实践的基地。费达生被誉为中国的蚕丝之母,在江村创办了生丝精运合作社,它是我国最早由农村参股的股份制企业。可谓开农村实业的先驱。
在介绍当中,姚老师提到了费孝通对三产的理解: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听到这十二个字我感觉到振聋发聩。太精辟了。没有农业,人们吃不上饭;只靠农业,人们只能吃上饭,谈不上有钱;只有发展工业和商业,进入工业时代和商业时代,人们的口袋才能鼓起来。不搞企业只种田,解决不了贫富问题。农工一定要结合,农商一定要结合,否则,农民世世代代都会穷下去、苦下去,永世不得翻身。
得益于成为费孝通的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上世纪90年代,开弦弓村经济鼎盛时期,民营企业就有12家,毛衣加工坊有户,全村每一户都有成员在工厂做工,没有一家单纯依靠农业生活。培养一批专业技能的新兴产业农民工。如今,江村形成了以水产养殖、化纤纺织、羊毛衫编织三大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形态。迄今为止,我所在的农村老家,周围的十里八村也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江村的前列可见走得是多么早。
年9月,更具历史意义的是,江村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全村村民领到了股权证,成为集体经济的主人。截止年12月,江村全村人口人,在不离开家乡的情况下,依靠农工或者农商结合的形式,人均收入在4万元左右,这绝对是重大的突破。
想想我们村,除了过年热闹些,日常都是空村,大部分人都是背井离乡,远赴天南海北打工,导致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让人无奈的事情,儿女一年只能见到父亲几次,一家团圆的日子屈指可数。就是因为当地没有就业的机会,只能外出找寻,这也导致了家人聚少离多的情况。如果有了工业基础,实现农工的结合,不用外出就能实现就业,不从当地产业优化调整的角度出发,单纯从提高个人和家庭幸福感考虑,想想每天回家都能吃上老娘的饭菜,一家人其乐融融,这得是多大的造化。
从文化园出来后,我在江村里面走了走,看看村容村貌。江村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家家户户依河而居。村里道路整洁,处处园林小景,很是优美。这里有典型的自治组织,例如村民议事会,针对垃圾乱投放的红黑榜。透出这个村子的自我管理的社会化痕迹。一些老太太吃完饭直接把碗筷在河里洗刷,也有拿着木棍在河边的石头上敲打衣服的场景,显示出江南水乡特有的闲适生活场景。
给我最深的还是经济发展的模式吧,农民依靠进入工厂从事生产或者从事第三产业,不出家门就实现了富裕的生活,这一点,就足以成为全国千千万万的村的发展蓝本。最后用《史记》中的一句话结束全文: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