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回顾日本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历程,谈谈我国
TUhjnbcbe - 2023/4/21 18:38:00

引言

回顾日本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历程,谈谈我国建设新农村的基本思路——首先要指出的是,日本的城市化发展与欧美等国家的不一样。欧美等国家是在经历了多年的时间,才完成了现今城市化发展,而日本在战后短短的几十年就走完了这段历程,颇具特色。但也具有普遍性,其城市化的发展也是在产业结构演进的基础上,特别是二、三产业的支撑上完成的。战前日本的产业结构演变相对比较缓慢,快速演变主要发生在战后的几十年间。

日本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反映了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年,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第二年,日本的*事工业等重要工业几乎全部被摧毁,二、三产业无工可做,失业人员骤增,没办法,许多城里人都转到农村,渔业从事第一产业的工作。致使城市人口锐减。这种状况从上表中明显凸显出来。

年,第一产业国民收入所占比重为38.8%,比年上升了2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26.3%,比年下降了1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为34.9%,比年下降了9个百分点。就业人口比重年同年相比,第一产业上升了6.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3.1个百分点。这种结构水平同20世纪20年代的水平大致相当。换句话说,由于战争日本经济倒退了大约2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工业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但与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依旧相对落后。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重破坏,日本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年工矿业生产指数只相当于——年平均生产水平的30.7%。当然,美、法、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但日本的降幅超过了他们的降幅,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它们之间的差距。

年,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值中,日本所占的比重由年的4%下降到1%,同时,由于战争期间中断了和国外的技术交流,致使国内企业的固定资产也得不到更新和扩充,导致工业技术装备陈旧落后。因此,其间二、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增长缓慢,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特别是二战后,二、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减少,城镇人口减少,产业的从业人员反而增加。

近代城市化的进程是与工业化的进程紧密相关的。由于工业化引发了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当然这种转移是有条件的,从事工业比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的收入要高到一定的程度,这种转移才能够实现。就像水从高向低流动那样,更像电流的流动,导体两端的电压必须具有一些差,电流才能够从一端流向另一端。

这种转移的结果使服务业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由以农业生产服务为中心,转向以为工业生产服务为中心。从年至年的30年间,日本农村人口由占总人口的45.3%下降为18.3%,农业就业人口也由占整个就业人口的50.7%下降为10.4%。与此同时,农业的GDP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也由年的17.9%下降为年的3.7%。这样,日本的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城市化又引发了第三产业的高度发展。

二战后日本发展最为迅猛的是第三产业,从年到年服务业的GDP平均增长速度为7.39%;运输、通信、公共事业GDP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07%;第三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年的42.2%上升到年的57.3%,在就业结构中,年第三产业高达57.3%。

伴随着工业化的完成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人们收入的提高,城市人口的消费需求中服务需求所占比重不断加大,使服务业的GDP比重不断上升,服务业从以生产服务为中心转向以生活服务为中心。这样就又促进了农村人口再次向城市的流动。在这样的相互促进和拉动下,日本的城市化在近代就实现了。

日本的这种城市化发展是以大城市为主基调的。当然这不完全是按照日本*府的构想或计划而形成的。生产成本及交易成本的低廉,客观上促进了工业及贸易向太平洋及濑户内海沿线集中,这样在太平洋一侧及濑户内海沿线就形成了特大城市群。如东京、横滨、名古屋、京都、神户、大阪等。仅东京的人口就达0万人之多,占整个日本人口的1/10。战前日本就是地少人多,土地分散,农业经营规模较小。

战后,随着农业机械化和其他农业技术的进步,日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年期间,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每个农业劳动力的净产值从日元提高到日元。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农村就出现了剩余劳动力,并发生了农业劳动力急剧外流的状况。——年,日本的农业人口从万人减为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从45.6%下降为16.4%;农业就业人口从万人减为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从50.7%下降为8.8%。

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对于这一时期日本工业的高速增长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标志着日本已经跨入工业化、城市化的社会。这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如前所述的日本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出现了劳动力剩余;二是城市收入远远高于农村。——年,城市每个劳动力的净值是农村每个劳动力的净产值的3倍以上。这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最重要原因。

黑龙江同日本相比较,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城市化必须要有产业的支撑,否则城市化就是一句空话。日本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同样,黑龙江的城市也是伴随着前苏联援建的项目的建设步伐,即伴随着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收入比农村高,当然不是高一点点,而是要高到一定程度,农村劳动力才能够向城市流动。否则的话就是城市的劳动力向农村流动了。

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之际,日本的许多城市几乎是一片瓦砾,没有什么产业,收入也极低,所以当时的许多城里劳动力都流向了农村、渔业等第一产业。同样,黑龙江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但那不是因为战争造成的,是因为内需不足,生产过剩导致了城里的企业开工不足、破产倒闭、员工下岗失业,在城里边找一份工作极为困难,因此不但农村劳动力无法向城市流动,而且还发生了一部分城里劳动力向农村流动的现象。

只有产业的繁荣,更确切地说是二、三次产业的繁荣,才有城市的繁荣,城市的繁荣又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又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虽然中国的一些城市要取消户籍制度,但多数城市,尤其是黑龙江的城市并未取消户籍制度,这更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难度。而日本除了产业、收入高低、技能高低外,基本上没有什么户籍上的限制,劳动力可以比较自由地流动。从这一点上来说,日本的城市化进程肯定要比黑龙江的快。事实不也是那样吗!

基本思路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主要是农民生活的场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即要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改善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的收入。当然,这种改善可以像建国之初的工业化那样,亦可像某些城市的发展那样,国家给予大力的财*支持。诚然,新农村建设财*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但光靠财*支持是难以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要改善环境,提高收入,更重要的是发展生产。新农村建设不只是让部分农民先富起来,也不只是改善部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而是农民的全部。所以发展生产提高收入,那就是让每一个农民都有活可干、有工作可做。如果农民无活可干无工可做,提高收入和改善环境及新农村建设就将成为泡影。那么,如何发展生产,让农民有活可干,有工可做呢?从农业的范围来说,发展生产的方法大概有三种。

第一种是提高土地的产出率。但我国的土地大部已耕种了几千年之久,地力下降,疲态凸显;提高产出率较难。即便提高了,也解决不了那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活可干,有工可做的问题。而且,现在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已基本饱和,提高产出就会产生过剩,几乎每一个农产品的丰收年,均成为了农民的歉收年。

第二种是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但我国的农村几乎均是以小块土地经营,若想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大规模经营,而大规模经营尚待时日,远水不解近渴。所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也是相当困难的。且在目前的情况下,扩大耕地面积已不可能,我国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亩多一点,有的地方人均只有几分田。

近年,由于城市的吞占,沙漠化的蚕食,人均耕地面积呈逐年下降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会增加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种是进行农产品的加工。农产品加工确实能够吸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按现有的生产条件来算(且不说发展和机械化),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至少占农村总劳动力的2/3左右,多达几亿人。这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靠农产品加工是难以解决的。

上规模上档次的农产品深精加工可以吸纳一定程度的剩余劳动力,但也是有限,而上规模上档次的农产品的深精加工已经超出了农业的范畴。如上所述,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及进行农产品的加工均解决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1
查看完整版本: 回顾日本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历程,谈谈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