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金城观丨蝶变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巡礼三
TUhjnbcbe - 2023/8/12 20:29:00
为什么长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jft/150604/4634163.html

蝶变!兰州高新区

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兰州高新区”)是国务院年批准的首批27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30年筚路蓝缕,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凭借兰州的综合科技优势和基础工业优势,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通过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有效激活了本地的科技资源,形成了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资源聚集能力。30年栉风沐雨,兰州高新区借势而为、锐意进取,不断推陈创新,已成为兰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年,兰州高新区GDP生产总值达亿元,贡献率超过全市GDP总量的10%以上。

兰州高新区30年高速发展和快速崛起之路,是创新驱动最好的例证——创新科研项目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加大科技创新*策扶持力度,创新资本聚集和金融管理手段;不断升级招才引智力度,完善从孵化保障、人才引进到*策体系的全流程建设——30年风雨兼程,从最初的偏居主城区东部一隅,业态单薄零散,到如今的生物医药、新材料和高端制造三大产业崛起成峰;从蹒跚起步的改革开放试验区、功能区,到如今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改革和创新的基因早已融入兰州高新区。

当然,由于客观因素的存在,兰州高新区在管理运行机制与落实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省市直通机制等方面与国家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在产业集群发展方面依然显得单薄,技术高、规模大、引领性强的项目仍然偏少。同时,科技金融融合度不深,协同支撑水平还有待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仍有待提高,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动不够,大中型企业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带动力不强等问题也依旧是兰州高新区亟待破题的瓶颈问题。

面对现实困难,怎么办?唯有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发展的原则,优化创新生态,集聚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领高质量发展。

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经成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今年兰州市《*府工作报告》提出,“兰州要着力打造国家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国家重要的区域创新中心……”

针对国家和省市对高新区提出的新要求,兰州高新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时提出,全区将把建设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重大*治责任和发展责任,紧盯“五区”定位和“两区”建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的新路径,加速推动改革、创新、发展。

“米跑不过,0米也跑不过,跑在你前面的人,弯道技术未必比你差,怎么办?我们考虑的是后发优势,重新选择赛道,重新布置竞争场景。”兰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孙裕在接受采访时总结了高新区未来的基本发展思路,“有边界、能聚焦”,而“束水攻沙”这四个字则概括了高新区的发展策略。一般项目的招商工作,搞地产开发项目,短时间内确实能拉动GDP,但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种发展思路显然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绝非长久之计。高新区,一定要定位于高科技创新驱动项目、产业类项目,不能仅盯着眼前的利益,这就是有“有边界”;聚焦能力作为高新区竞争力的核心体现,关键要看符合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定位和“双创”规划的高成长项目。在对产业基础和自然禀赋进行分析后,兰州高新区明确了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智能制造这三个方向,其中,生物医药就是兰州高新区的首选。“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布局千亿级医药产业集群,兰州高新区已着手准备百亿级产业园区的建设,以此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突破口。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新区正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工程项目建设审批制度改革进度,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流程,实行承诺制、容缺受理等机制,打造优质投资环境。找准定位,聚焦主业、重塑优势。

超前谋划,优先布局,聚焦产业,这种战略思维,使进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的兰州高新区呈现发展倍增趋势。

“十四五”期间,兰州高新区将按照《定连园区总体城市设计》,精心谋划布局园区项目,张开兰州市“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发展战略的臂膀。兰州高新区以前在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力这方面一直是空白,目前这一方面已有突破性进展,“兰州高新区离岸创新中心”将在欧洲挂牌,预计在春节后将签约、挂牌。近年来,兰州高新区已在补金融短板的过程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我省发行的9个生态产业基金全部落户在兰州高新区,正在打造的权益类的风险市场的投资能力,将为今后走出国门与外资企业进行广泛合作奠定金融基础,正在加快建立的甘肃十大绿色产业基金、风险补偿资金池等科技金融产品,将切实打造高效多样的融资平台,进一步强化科技金融对“双创”的支撑作用。目前,在兰共有户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在兰州高新区就有户,年又新增了80户,高新技术企业数的持续增加,标志着兰州高新区在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增强。

为全面落实国家对高新区的发展要求和中央、省、市重大部署要求。“十四五”期间,兰州高新区将对标国家自创区“五区”定位和国家高新区“两区”建设目标,全面打造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升级版,加快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高地”、吸引城市人口安居乐业的“洼地”,使兰州高新区成为兰州市生态最宜居、功能最完善、资源最富集、生活最便捷、就业最充足的现代化科技新城,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标性城区。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定会引领高质量发展,改革必将激活一池春水。作为兰州经济重要增长极,兰州高新区勇担时代责任,聚焦自身优势,不断强化创新驱动作用,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全面提速,补齐短板、聚集产业优势,打造增长亮点,为兰州的经济腾飞奋力续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打造产业创新链孵化科技小巨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在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兰州高新区作为首批被确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成立之初就始终秉承国家对高新区以智力密集和开放环境条件为依托,主要依靠国内科技和经济实力,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资源、资金和管理手段,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策和各项改革措施,实现软硬环境的局部优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集中区域的要求,努力在微电子科学和电子信息技术,空间科学和航空航天技术,材料科学和新材料技术,光电子科学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能源科学和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生态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地球科学和海洋工程技术,基本物质科学和辐射技术,医药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创新驱动

推动全区各项指标稳步提升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兰州高新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市第十三次*代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发挥经济建设主战场、产业增长主力*、科技创新排头兵的作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按照目前核算,到“十三五”末,兰州高新区营业总收入将预计实现亿元,增长10%;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亿元,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亿元,增长6%;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亿元,增长7.2%。

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要求,“十三五”期间,兰州高新区围绕产业再聚焦、转型再升级、实体再壮大,瞄准产业链重点领域,技术链主流方向,致力打造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其中,作为主攻首位产业的生物医药企业总数已达到余户,年总产值达到76亿元。同时,耐驰泵业、海默科技、伯骊江3D打印等一批高端制造企业持续发展壮大,并在单螺杆泵、油气装备、增材制造等领域形成了国内领先优势,年总产值达到55亿元。此外,在纳米功能材料、生物传感技术、记忆合金等新材料产业方面已形成了一批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成果,西脉新材料产业园、省科学院纳米产业园等项目正在加快形成集聚化发展态势,年总产值达到39亿元。

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在自创区获批后,兰州高新区制定了“1+4+7”*策体系,使创新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辖区各类孵化器总面积已达到95万平方米,29家众创空间和15家孵化器得到认定,其中,13家孵化器被纳入了科技部统计系统,在孵企业年实现总收入16亿元、申请知识产权件、获得投融资13个,获得各类奖补扶持资金0万元以上。同时,兰州高新区采取“*府引导、公益服务、市场参与、资源共享”的运营模式,建立了“六大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增值孵化服务,创业孵育链条得到高效运行,全区创新创业服务机构达到59个,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5件,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9亿元。

五年来,兰州高新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先进地区加强产业对接与科技合作,按照“真招商、招真商”和“招商有功、招商有责、招商有序、招商有方”的要求,累计招商引资重点项目51个,总投资.98亿元,已落地项目51个,到位资金.98亿元。同时,不断加强与上海张江自创区合作,充分利用上海久有基金的撬动作用,引进上海、江苏等地高科技企业入驻兰州高新区。目前已投资2.亿元,共引进6户高科技企业,并新设立了1亿元的中农创锐专项基金投资中农威特项目。此外,兰州高新区还制定了提升高新区国际化发展水平行动计划和配套*策,在美国硅谷建成了兰州科技创新(硅谷)工作站,与俄罗斯亚洲工业企业家联合会签订了筹建兰州科技创新(莫斯科)工作站备忘录,组织了北美、俄罗斯等国际企业代表“兰州行”活动。

三十而立

发展出现“新变局”

在“十三五”收官之年,恰逢首批国家级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即将进入“而立之年”时,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7号)指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经成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同时,要求全国各地及国家部委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继续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为抓手,以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将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意见》指出,到年,国家高新区布局更加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体制机制持续创新,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立高新技术成果产出、转化和产业化机制,攻克一批支撑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自主可控、国际领先的产品,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建成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和一批创新型特色园区。到年,建成一大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实现园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针对国家对高新区提出的新要求,兰州高新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时提出,全区将把建设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重大*治责任和发展责任,紧盯“五区”定位和“两区”建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的新路径,加速推动改革、创新、发展。然而,由于客观因素的存在,兰州高新区在管理运行机制与落实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省市直通机制等方面与国家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在产业集群发展方面依然显得动能不足,技术高、规模大、引领性强的项目仍然偏少。同时,科技金融融合度不深,协同支撑水平还有待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动不够,大中型企业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带动力不强等问题也依旧困扰着兰州高新区的发展。

全面落实

打造改革创新升级版

为全面落实国家对高新区的发展要求和中央、省、市重大部署要求。“十四五”期间,兰州高新区将切实扛起“高”和“新”的大旗,加快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高地”、吸引城市人口安居乐业的“洼地”,全面打造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升级版,成为兰州市生态最宜居、功能最完善、资源最富集、生活最便捷、就业最充足的现代化科技新城,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标性城区。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兰州高新区将按照《定连园区总体城市设计》,精心谋划布局园区项目,完成定连园区经十二路等17条EPC道路项目、园区大道绿化工程、集中供热1、2、3号热源厂、高新第一小学及幼儿园、兰州天立(国际)学校、定连园区人才公寓、医院、棚户区改造3#安置区、生态绿廊、“三馆一中心”以及水、电、气、热、网、垃圾处理等公共配套项目建设,进一步塑造园区框架形态,提升发展承载能力。同时,加快建设智慧园区,以定连园区为重点,以兰州市全国5G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与国内领先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开展合作,围绕园区研发创新、教育医疗、社区服务、*务服务、交通出行、综合执法、环境监测、基础设施、社会治理等领域,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集成化、体系化、平台化的智慧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和城市大脑。此外,将进一步强化科技金融对“双创”的支撑作用,加快建立甘肃十大绿色产业基金、风险补偿资金池等科技金融产品,切实打造高效多样的融资平台。其中,兰州肽谷将加快“技术研发+专业孵化+专业基金”三位一体的产学研用平台建设,建成应用型兰州肽谷生物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另外,兰州高新区将继续深化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科研院所、自创区合作,统筹推进与在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持续引进一批科技研发总部,并依托中科院、兰大等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组建一批新的科技创新工作站,建立协同合作机制,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力争到“十四五”末,创新创业服务机构达到家,孵化和创业基地面积达到万平方米。

在此基础上,兰州高新区将立足要素聚集培育产业,加大支持众创空间和专业孵化器的建设,大力引进创新要素尤其是人才资源,每年引进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50个以上,培育自创区创新创业产业领*人才30名,引进陇原人才名,并积极推进“创新大街”建设,引导科技资源集聚发展,有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同时,围绕主导产业方向,继续对接洽谈,凝练储备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并全面落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策,扶持壮大生物医药重点企业,积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态势,重点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每年遴选30家成长性好的企业予以支持,努力培育科技“小巨人”或“瞪羚”企业。

为抓好项目建设,兰州高新区将坚持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的工作方针,持续强化服务,推动恒大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实施,积极推进航天所、航天文旅、省科学院产业园、兰州医美健康产业园等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并加快推进中农威特生物医药基地、中牧股份兰州生物药厂整体搬迁、西脉新材料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进度。同时,抢抓*策窗口机遇期,全力做好地方*府专项债券等申报工作,保障重大项目资金需求,抓紧抓细项目开工准备工作,力促每年至少有10个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此外,将继续探索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引进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综合服务平台。不断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大力宣传落实*策,全面释放*策红利,建成人才公寓,并在加强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的基础上,加强项目用地保障,集中力量推进征地拆迁、土地报批、基础设施配套等工作,为项目落地实施扫清障碍。另外,将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工程项目建设审批制度改革进度,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流程,实行承诺制、容缺受理等机制,打造优质投资环境。

进一步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意见》要求,兰州高新区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合理规划布局,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撑,并坚持完善和创新乡村振兴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农村节能减排,保护农村环境。

重择赛道聚焦最大创新动能

——访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主任孙裕

“设立兰州高新区北欧离岸创新中心、海创中心、聚焦优势……”已逐步实施的极具前瞻性的举措,正使兰州高新区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

聚产植优不断强化创新驱动作用

孙裕是兰州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会主任,一米八的大个,四方脸、双目专注有神,言语简洁、明快。

“自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算起,兰州高新区至今已有30年。”聊到兰州高新区的过去和未来,孙裕如数家珍。

他说,兰州高新区科技创新活跃、产业基础厚实、发展潜力强劲,与中关村、西安及武汉东湖(现称武汉·中国光谷)等高新区一起成为首批国务院批准设立的27家国家级高新区。

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国家级高新区在区域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年,全国个国家级高新区GDP超过12万亿元,为全国GDP的贡献率超过10%。像领*级的中关村高新区则属万亿级园区成员,区内独角兽企业93家,位居全球前列。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最早建立的51家国家级高新区仍是区域创新的领跑者,发展势头强劲。

30年来,兰州高新区借势而为、聚焦产业、服务创新,已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年,全市GDP亿元,兰州高新区的贡献率超过10%,达亿元,与国内其他高新区占比保持了同步。

今年的《*府工作报告》提出,“兰州要着力打造国家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国家重要的区域创新中心……”将未来5年的经济增速定在6.5%以上。从指标上看,这是一个追赶的态势,这一目标需要我市有一个超高增速,而兰州高新区将为实现这一增速做出积极贡献,将经济增速预定在7%以上。

孙裕说,从全国经济形势来看,我国东西有差异,南北也有差异,对西北而言,差异的叠加效应显而易见。

“压力肯定大,但动力更足,我对兰州高新区的发展充满信心。”孙裕说,作为兰州经济重要增长极之一的兰州高新区,已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不断强化创新驱动作用,为兰州的经济腾飞助力添翼。

束水攻沙 聚焦效应突显

“米跑不过,0米也跑不过,跑在你前面的人,弯道超车技术未必比你差,怎么办?我考虑的是后发优势,重新选择赛道,重新布置竞争场景。”

孙裕说,我们现在确定的基本思路就是“有边界、能聚焦”。以招商工作为例,招地产项目,短时间内确实能拉动GDP,但长期怎么办?作为高新区,要培育高科技创新驱动项目做大做强,不能仅盯着眼前的短期收益,这就是有“有边界”。聚焦能力实质上就是园区竞争力的核心体现,就看你有没有这种聚焦的能力。

那么,兰州高新区能聚焦哪些项目呢?孙裕说,在对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进行分析后,兰州高新区明确了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智能制造这三个方向,其中,生物医药就是兰州高新区的首选。他说,生物医药包含的门类很多,如天然药物里的中药,我省中药种植面积达万亩,资源优势非常明显;在动物疫苗方面,中牧股份、中农威特这两家企业的口蹄疫疫苗就占了全国60%的市场份额。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农威特在兰州高新区定连园区建设的P3实验室,是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大动物三级防护实验室,配套设施完善,达到了工业4.0的标准;作为“国之重器”的重离子加速器为我国开辟了中能重离子物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领域,在兰州高医院项目就是重离子临床治疗肿瘤技术创新应用的重要载体,技术处于国际前沿水平,该项目现已具备试运营条件。孙裕充满信心地说:“兰州高新区在天然药物、动物疫苗、医疗器械这几个方向都有着绝对的产业优势。完全可以从这个点上做一个细分的差异化的竞争赛道,实现单点突破、全面开花。这就是重置赛道。”他笑着比喻:“我们不跑米,改跨栏了。”

年,兰州高新区出台《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后,仅半年时间就已吸引了16家生物医药相关企业入驻。

按照“有边界,能聚焦”的发展思路,年,兰州高新区依托生物医药资源优势,以中药与天然药物、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及肿瘤诊疗等为重点发展方向,构筑多层次的生命科学创新发展体系,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现已集聚各类生物医药企业多家,实现总产值亿元。

其中,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独立研制的A型肉**素,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生产的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是全球目前唯一的针对细菌性肺炎的疫苗;中农威特在非洲猪瘟疫苗研究方面,从基础理论研究到疫苗创制相贯通,率先实现疫苗的免疫保护力的突破,打破了国际垄断局面,提升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兰州西脉公司生产的“全碳双叶型人工机械心脏瓣膜”将改变目前进口瓣膜垄断市场的局面,有望将国产瓣膜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提高到30%以上。目前取得市场准入的国产机械瓣膜仅有两家,“兰瓣”就是其中之一。年公司新研发的“记忆合金钉脚固定器”成为甘肃省首例通过国家食药局创新通道获批上市的三类医疗器械;兰州肽谷研究院基于全世界唯一的五肽全库开展多肽活性分子筛选并得到23组活性分子,研发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甘肃安卓幸制药有限公司通过对鱼针草内脂抗病*机理的研究,获得鱼针草内脂能有效抑制新冠病*入侵人体的重大成果,已申请国家专利……

他说,“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布局千亿级医药产业集群,兰州高新区也要着手准备百亿级产业园区的建设,必能取得重点突破。

目前,兰州高新区在纳米功能材料、生物传感技术、记忆合金等方面已形成一批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成果,集聚企业近30家,实现总产值94亿元,目前正在加快西脉新材料产业园、省科学院纳米产业园建设,推动金川科技园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形成集聚化发展态势。布局数字经济产业,大力推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网络信息安全、智慧城市、区块链等项目落地实施。鲲鹏计算产业生态项目,就是兰州高新区年重点签约项目,该项目将在五年内吸引落地约80家数字经济生态企业,共同打造兰州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

超前谋划,优先布局,聚焦产业,这种战略思维,使兰州高新区发展呈现倍增趋势。

“束水攻沙”, 孙裕用这四个字来概括兰州高新区的发展策略。他解释说,假如一盆水倒在沙子上,转眼就消失了,但如果用高压枪打,沙子就会被冲跑。一个企业或一个园区,在它最聚焦的时候,往往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动能,发展才会更快。

“只有集中优势,才能把自己的事做好,做极致。”

他说:“我们做别的项目或有不足,但成为全国一线的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园区都有可能。”

《*府工作报告》如此评价:兰州高新区发展势头强劲。

恶补短板 提速园区创新发展

“很清楚自己的短板和不足。对我们而言,不断寻找差距、补短板就是我们深挖潜力,提速兰州高新区创新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园区品质和层次的一次次凝练和提升。”

孙裕说,客观地讲,兰州高新区以前在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力这一方面还是空白,目前这一方面已有突破性进展,“兰州高新区北欧离岸创新中心”将于春节后签约、挂牌。

金生水,水养鱼。资金充沛的地方,经济也很发达,互为因果。如北京的亦庄开发区有0多亿元基金,武汉的光谷有亿元。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兰州高新区在补金融短板的过程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据介绍,目前我省十大绿色产业基金已完成注册九个,全部落户在兰州高新区;兰州高新区根据产业优势发起成立4.5亿元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基金;与兴陇基金联合成立了0万元规模的兰州高新区天使基金,允许创业试错;和省金控联合设立了万元规模的“风险补偿池”,对担保机构发生代偿损失给予部分补偿……仅在去年,兰州高新区就引来9个强企业项目入驻,进一步增强了园区竞争力。

孙裕说,兰州高新区还要迅速形成权益类投资的能力,为今后走出国门与外资企业进行广泛合作奠定金融基础。

据介绍,目前兰州高新区有高新技术企业家,占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仅年就新增了80户。高新技术企业数的持续增加,标志着兰州高新区在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增强。

诚心相待 保姆式服务带来附加值

耐驰泵业是一家德国独资的智能制造企业,在兰州高新区已健康发展了10年,每年上缴税收在五千万以上,产品大量出口,市场潜力巨大,即便是年2月份新冠疫情突发时,该企业仍在满负荷运转。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为企业扩产扩能提供良好条件,兰州高新区主动为对方策划了产能倍增计划,该企业已将在兰州高新区定连园区投资扩产提上了日程。

“我们的产能倍增方案非常详细、专业,他们想到或未想到的问题,我们都提出了相应解决建议,解除了企业的后顾之忧,让企业家将所有精力都放在研发和生产上。”

记者了解到,在2月份,新冠疫情突发后,德方总部急需口罩,四处求购无果,孙裕得知后便想方设法为德方协调了一批。“当时,兰州的口罩也很少,我为此事跑了二三天,到晚上11点终于解决了。当时保税仓的车就停在门外,装好后立刻赶往机场。”孙裕的举动,让德方非常感动,迅速拉近了兰州高新区与德方企业之间的距离。

天道酬勤。年底,历经7年35轮谈判的《中欧投资协定》最终谈成,更为该项目的快速推进增添了定数。孙裕说,等亩地的泵业产业基地建成后,这块土地上能承载的想象空间将更大。

孙裕说,其实,德方建厂选址的备选城市很多,客观讲,许多方面兰州高新区并不占优势。但对方之所以选择兰州高新区,落户定连园区,主要得益于我们的营商环境和各项惠企*策,是以诚相待和保姆式服务带来的结果,终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蓄势展翅 创新驱动正当时

孙裕说,今年,欧美同学会要在全国选址建设5个“海创中心”,兰州高新区准备承接建设其中的一个,将现有的“留创园”升级为辐射西北的“海创中心”,为在海外的陇原英才提供多层次渠道、搭建全方位平台,助力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此外,众多职技学校,也将源源不断地为园区企业提供各类高级蓝领人才。

兰州高新区定连园区首期开发建设的二十平方公里现已初具规模,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生态建设,也就是“蓝绿空间”,它是园区生态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其中包括绿化面积、水域面积等等,兰州高新区将在寸土寸金的地方拿出一平方公里(1亩)土地打造兰州高新区定远片区的生态绿廊。

据介绍,今年,兰州高新区还将对标国家自创区“五区”定位和国家高新区“两区”建设,借鉴先进高新区的经验做法,对标对表,精准发力。加大创新力度,创新管理方式,不断营造优越的创新创业氛围,加快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和创新示范新高地,积极推动兰白自创区和兰白试验区一体发展,进一步推进实施中国生物兰州科技健康产业园……据悉,年,兰州高新区已着手谋划投资项目个,总投资9亿元,年度投资达亿元以上。

孙裕说,恒大新能源电池产业园预计达产后产值约为亿,投产第一年就能达到三四十亿;耐驰泵业基地建成后一年就有二三十亿的产值,再加上蓬勃发展的生物医药,三剑齐发,兰州高新区如何不腾飞?

每个战略目标都有一套战术打法,每套战术都有项目支撑。

“现在的兰州高新区发展已进入上升通道,今年排名肯定还会靠前,这基本已成定局。年,要力争进入全国高新区50强。”

孙裕最后说:“只有不断地磨合自己,锻炼自己,自我学习、净化和升级,兰州高新区才能成为我市对外交流的平台或窗口,才能承接更多的国际合作任务,也才能融入到国际大环境中去,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

未来的兰州高新区,必将有更多惊喜出现。

彰显高新特色问计专家学者

兰州高新区是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当时承担着兰州城市东扩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功能。30年来,几经调整,目前已形成了“一区五园”的格局。即:雁滩园区、定连园区、和平园区、九州园区、七里河园区。

业界人士如是说——

高维东:进一步降低扶持产业发展的“门槛”

“就目前来看,兰州高新区在培育成长期企业方面的服务工作还是很不错的,但在助推企业做大做强方面还有不足和明显短板,需要在*策、智力等方面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因为企业仅靠存活是不够的,更需要发展,需要在税收等方面进一步扶持企业发展,降低产业发展的‘门槛’”。日前,兰州天禾生物催化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维东如是说。

提及兰州高新区的定位及产业布局时,高维东说,高新区当下的产业布局还是很不错的,定位也比较准确,营商环境也很好。就我们企业来说,由当初的一个创客,发展成当前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区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也为我们搭建了成长壮大的平台。创业之初,高新区不仅对我们在租金、项目经营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扶持,同时,还指导我们申报国家和省市项目,邀请我们参加项目对接、培训等活动,可以说,高新区就是我们企业的“娘家”。

孙辉:园区要当好“管家”和资源的整合者

兰州华帜天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兰州大学教授孙辉:兰州高新区目前着力发展生物医药,这与国家的产业*策是相匹配的。兰州要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仅靠仿制和服务的话,与南方高新基础产业园区是无法比拟的,只有靠创新才可参与市场竞争。

在产业布局方面,要扶持创新企业,不仅要给予其一定的*策措施,更要扶持有情怀,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企业。就甘肃来说,融资环境还是很不错的,也为企业搭建了融资平台。作为企业来说,首先要盈利,只有盈利了,才有可能做大产业。*府在评审等相关工作中,要当好“管家”和资源的整合者,积极吸纳像欧美同学会这样的业界专家进入评审委员会,组建评审专家库。

其实,就当下来说,企业的竞争实际还是人才的竞争,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要注重对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因为这才是企业的“里子”。既要“面子”,更要注重“里子”。

周鹏:在引进人才方面应更加灵活一些

兰州束流线真空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鹏:目前兰州高新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在定连片区相关企业已入驻,这与国家的产业*策一脉相承,但在人才引进方面应更加灵活一些,一些企业的高级人才往往受当地落户*策的影响,不能长久留下来。

在产业链延伸方面,兰州高新区要着力搭建科技成果的孵化平台,及时将技术转化为实体。既要旗帜鲜明地支持生物技术企业的发展,还要多点开花,着力发展半导体、核真空技术等特色产业。

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方工——

定连园区将成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雁滩园区主要以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居住商铺为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甘肃联通、南特数码等基地企业的生产厂区先后进行了搬迁,形成了目前以总部经济、商业金融、商务办公三大板块,以及少量的文创企业,这是符合兰州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方工如是说。

就目前来看,定连园区是兰州高新区最具发展活力的园区。因为这里地理位置优越,承担着我市城市东扩及老城区人口疏解承接地的战略职能,是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科技创新集聚和人才集聚的重要区域,是中心城区连接规划中的兰州副中心的重要纽带。尤其近年来随着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和国家兰白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获批,对该园区的发展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则是,定连园区位于兰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榆中园区,有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但高新区管辖的只有35平方公里左右。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交通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影响和制约,除大名城外,这里的人口增长一直比较缓慢,并成为园区整体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方工坦言:年,随着国家注重集约用地*策的调整,兰州高新区定连园区开始提高产业用地的比重,控制居住用地的规模,大力引进生物医药、生命健康产业,走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的新路。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定连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态势良好,也产生了一定的产业聚集效应。同时,还在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资源方面借鉴了雄安新区等先进地区城市发展规划,给予了配套产业的布局。

多年从事城乡规划设计的方工对于兰州高新区各园区的产业定位如数家珍。和平园区主要以工业材料、电信器材、包装材料为主,但规模有限,目前只是梯度发展态势。九州园区有少量的食品工业企业。七里河园区彭家坪产业园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走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子。马滩产业园以商贸文化为主,旨在吸引总部基地、文旅项目,医院等相关配套产业。

对于兰州高新区当下的定位及发展,方工认为,从目前高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毫无疑问定连园区发展活力十足,并成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区和示范区。这主要得益于这里有空间、有规划,加之榆中生态创新城的建设,无疑会带动定连园区及周边的人口流动和资金流等方面,这里的生物医药、生命健康产业将成为定连园区的“重头戏”。尤其在当下人们注重生活质量和健康养生的背景下,会给生物科技、生命健康产业带来大的发展空间。在城市规划方面,这里结合周边地形地势和内部现状冲沟,疏山理水,引绿入城,减少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增加公园绿地和防护绿地,推动园区城市生态修复与建设,营造“人民城市”公共生活方式。

在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中,定连园区增加工业用地和商务用地,引导园区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将园区建设成为区域高科技研发、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同时,结合现状情况及空间布局,优化园区内城市骨架路网。落实“窄马路、密路网”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加密城市支路,提高城市道路网密度,打造便捷高效的城市道路系统。在此基础上,遵循国家规范、标准,将园区划分为若干个15分钟生活圈,形成多个社会基础管控单元,每个单元均设置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这将有利于提升社会精细化治理水平,加强基层管控力度,可有效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打造精致兰州。

定连园区在规划工作中,抓住国家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有利时机,按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新思路,突出建设城市空间扩展区、创新要素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主动承接市区城市功能外溢、部分产业转移和密集人口扩散。据方工介绍,自年以来,定连园区进行了2次规划调整,从招商引资、建设标准、园区管控等方面在借鉴先进地区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与四版兰州城市规划进行了有效衔接和修订。为此,我市从区域总体发展思路出发,紧抓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新发展机遇,以生态为基,以产业为核,以创新为要,将定连园区园区定位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兰州东部生态宜居城区。

在此过程中,我市充分发挥规划区区位优势、创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积极开展创新*策先行先试,着力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率先在规划区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研发机构和产学研资*协同创新机构,营造规划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促进区域科技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形成具有示范和辐射效益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同时,结合当前兰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加大科技研发创新投入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地区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引导生命科学、智能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大数据应用等高新技术产业在片区内集聚发展,将规划区打造成为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方工最后说,只要以人民为中心,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工作的前提,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及高水准的公共服务体系,塑造高品质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和景观风貌环境,定连园区将会被打造成为生活空间适度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兰州东部生态宜居城区。相信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不远的将来,这里将会成为促进兰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省生物工程学会会长的车团结博士——

抢抓“*金时期”机遇推动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

现任甘肃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省生物工程学会会长的车团结博士常年从事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工作,与兰州高新区重点打造的生物医药产业不谋而合。对于兰州高新区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车团结认为,近年来,*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出台了鼓励医疗器械创新的一系列*策,兰州高新区应抢抓这一“*金时期”机遇,努力推动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

车团结认为,目前,我国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的兼并、联合、重组将更常见、更频繁,企业的规模特别是大企业的规模将加快扩大。医疗器械行业中的医学影像类产品、体外诊断类产品、植入类产品以及家用医疗器械产品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尤其是AI智能医疗器械将快速兴起。然而,我国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医疗器械制造能力,但医疗器械产品依然存在结构性差距,如技术、材料、装备和工艺水平等方面的差距,缺乏自主创新技术引领下的新概念,难以制造出符合医学技术趋势的高附加值新产品,部分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尚未完全攻克,有的细分领域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有的产业结构过于分散。同时,高端制造装备和产品质量检测仪器依赖进口,缺乏在先进医疗器械市场的话语权。就我省的情况来说,截至年12月,全省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80家,其中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4家,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97家,约占占全国同类企业的0.5%。此外,目前省内有三类产品62种,二类医疗器械产品种,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种,主要集中在义齿、治疗仪、一次性使用器械、诊断试剂领域,兰州拥有70%的产品。

兰州高新区在重点打造生物医药产业的中,应更重视医疗器械产业领域。车团结认为,按照目前情况来看,医疗器械产业尤其是高端医疗器械发展的困境,需要充分发挥*府主导作用,激发监管活力,扩大资源供给,加强原始创新,培育龙头企业,完善转化机制,构筑创新成果高地,聚集和培养前瞻研究、工程化和监管科学的优秀人才,促进医疗器械行业中的细分领域快速成长,夯实从研发到市场的全链条发展及风险精准控制,着力提升医疗器械的全球竞争力,促进公众健康。

车团结建议,应在医疗器械的发展态势引导下,加强原始创新,重视创新过程各环节的管理,提高医疗器械创新投入产出效率,激发企业研发积极性和活力。同时,统筹规划打造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综合网络,促进产业链聚集并形成集群优势,并搭建产学研创新和产业孵化大型平台,构筑科学研究、产业工程化与监管支撑的桥梁,加快基础研究成果技术转化,助力创新成果与技术走向临床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及附加值,推动由中低端产品向高端医疗器械的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此外,兰州高新区应发挥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为医疗器械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与海外引进人才并重,加大力度支持国内优秀人才的培养,引导人才推动产业发展,促进人才队伍的全面建设。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继——

先合作再引进产业链分级布局与跨区域合作并行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继是兰州高新区特聘的专家团成员。多年来在从事自身工作的同时,为兰州高新区的发展不断出谋划策,并提出了大量极具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目前高新区的发展和提出的重点打造方向来看,张继认为,兰州高新区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这源于一批又一批高新人和创业者的奉献和拼搏。“兰州高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意识非常好,提出的思路也很符合‘高’与‘新’的特色。”张继表示,高新区要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必须发挥区内产业各自的领域优势,特别是辖区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力量,以兰白试验区的*策优势为基础,梳理产业项目,在理顺项目的同时,多主动出击,有规划、有目的地建设几个有分量的大项目,以此来引领产业链的发展。

“虽然我省是医药大省,但并非医药强省。大部分企业都只能生产附加值较低的饮片,为外地的中医药企业提供原材料,因此未能将本地中医药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同时,很多本地医药企业在产品研发后都只能选择去外地进行进一步的试验和评估,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时间上,都对企业造成了大量成本的增加。”张继建议,高新区既然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就应积极协调在本地区建设医药功能评价平台,以此来满足本地区生物医药企业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应将生物医药产业链分级布局,在每一个点、每一个环节上都能打造出本地的“金牌”企业。同时,张继认为,在当前的实际情况下,高新区不妨尝试一些跨区域合作,引导本地医药企业与外地大型医药企业达成战略伙伴关系,以点对点的合作方式使其成为业内领*企业的固定供应商。按照业内标杆企业的要求生产绿色、高标准的产品,以此提高供货产品的附加价值。张继表示,如果初期能达成良好而坚固的合作关系,后期可以此作为优势,再加上原材料供应的天然优势,邀请这些领*企业的新项目或生产基地落户高新区,促进高新区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全产业链发展壮大。

总策划丨安希荣汪文学

执行丨肖洁何晓暄崔凌云徐晓兵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徐晓兵李昕吕晟君张万宏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城观丨蝶变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巡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