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一个位于南美洲东部的金砖国家,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位于次发达国家的行列。前景一片光明的巴西,年国内生产总值远远高于中国,人均GDP更是相当于中国的大约九倍,成为南美的美国,世界几大经济体之一。
可惜,在过去9年间,巴西经济不进反退,全国GDP增速以及人均GDP水平跌落至年来的最低值,令人大跌眼镜。
原本具有强大潜力与美国抗衡的国家,是怎么成为冉冉升起的新星,又是怎么误入陷阱,一步步深陷泥潭,由金砖变成板砖的呢?
宝藏之地,巴西奇迹
巴西的土地面积为.49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它的土地面积虽然不及中国,但是可利用的空间相当多。自年前,便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时间追溯到十六世纪,古代的巴西为印第安人居住地。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得天独厚,土地、草地、森林、牧场和沼泽遍布。巴西在这片广袤的土地拥有许多国家羡慕不来的自然资源。
因此,在农业,工业都相对落后的时代,印第安人凭借自有的求生能力,靠着狩猎,捕鱼,采集野果等谋生。
直到石器和金属等劳动工具的出现,生产力快速发展,印第安人通过灌溉农业,种植了木薯、玉米、豆类、棉花等作物,同时开启了贸易的稚嫩时期。
新航路的开辟,为开拓巴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16世纪初,葡萄牙等西欧殖民者先后入侵占领巴西。从此,巴西和众多拉丁美洲其他地区一样,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
在殖民地时期,葡萄牙在巴西推行大种植园奴隶制,剥削和奴役印第安人,让他们作为资本家的免费劳动力,充当贸易中重要的一环。
尽管如此,巴西也不是完全毫无收获。不论是第一家蒸汽动力工厂动工,还是组建了葡萄牙本土都没有的银行,或是生产全世界四分之三产量的咖啡,都是经济上值得称赞的好佳绩。
后来,在脱离了殖民者控制之后,巴西根据世界局势变动,调整了原有的*策,采取了对外开放的*策。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巴西国内资金严重供应不足,无法弥补技术落后等问题。在发达国家已经投身于技术型工业发展时,巴西的新兴工业无法建立,原有工业设备更新缓慢,经济停滞不前,落后于他国。
于是,60年代末,巴西采取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很快,70年代中,外国投资为国内生产总值做了不少贡献。甚至于到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高达多亿美元,居拉美各国之首,在发展中国家中也是遥遥领先的佼佼者。
二战以后,资源进口和引入外资刺激民族工业,巴西开启了工业化进程,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拥有门类齐全的基础工业部门。这个堪称完美的国家发展进程,称之为巴西奇迹。可惜,发展的天花板也就在于此了。
去工业化的深渊
在国家发展中,大多都随着不同的发展速度,以同样的发展轨迹去进行。巴西的经济比重,已经成功跨越了由一,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转变,甚至占据了很大的比例。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占比大幅上升,3年前已高达72.8%。
服务业的比重升高,意味着在经济结构单一,经济缺乏增长潜力的工业基础上,在第二产业的就业者,要么失业,要么被迫选择另外的道路。要么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作为廉价劳动力,要么是在没有高端产业链支撑下的服务行业拿着低廉的工资。
而正需要人才和技术支撑的新兴技术产业,转而就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那样,依靠进口,依靠外资。
但巴西忽视了一点,巴西奇迹,并不是长远的。在这个奇迹的背后,其实是有诸多的遗留的隐患。由于大量的外资投入巴西,债务的危机也在所难免。外资不是施舍,欠债,就要偿还。
外资的大量涌入,给巴西带来一个表面繁荣的经济景象,但外国资本者绝不是冲着做慈善而来,有得就有失。对于资本家来说,失去的只是少许的资本,但换来的是一系列的债务危机,甚至是将国民经济拱手让人。
所以,无论是巴西奇迹下的巴西,还是去工业化的巴西,都在暴露着巴西很致命的问题,急于求成是一点,更重要的是,它也暴露了巴西对于国家没有一个长远规划,缺乏长远的眼光。
俗话说得好,靠人终究不如靠己。当世界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时刻靠进口商品来作为补给的巴西,就要付出比其他国家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恢复。一个资源富饶的国家,因为工业的倒退,只能凭借初级产品对外输出,实在令人惋惜。
种种原因结下的恶果
越要长远发展的事物,越是应该在各方各面都经得起推敲。最应该经得起推敲的,是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民,是否具备长远发展的能力。然而,贫富差距的严重化,注定阻碍巴西前进。
由于巴西早早的去工业化,使得较发达的工业地区尚且不能站稳脚跟,更不必说到下一步的先富带动后富。缺乏财富时,就想到靠外债来弥补,来为贫困地区提供福利*策。
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免费医疗,免费公立教育,高额的养老金、退休金和救济金。于是接踵而至的问题又来了,养老金、就业补贴、消费补贴等*策成了经济发展的寄生虫。
福利*策有利,自然就是会有弊处的。所谓福利,是不必付出自己的劳动所得到的奖赏。可就像是教育小孩子一样,如果让哭的孩子一颗糖吃,那么他下次就会继续哭。而如果哭的孩子是不能拥有糖的,可能他就明白靠哭是没用的。
对于国家公民也一样,国家的福利制度所拥有的资本不是因为国民的努力所得来的,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巴西人民的懒散和堕落。
不仅于此,更不容乐观的是,巴西在培养不到优秀人才的同时,还培养了一群呆在监狱里的堕落分子。预计在未来的几十年间,巴西监狱将会有一百五十多万名囚犯。这个数字,给巴西的社会秩序敲响了警钟。
当国家经济战略从一开始就走错方向时,等待巴西的是下坠,还是希望渺茫的触底反弹呢?
农业要因地制宜,*策发展也要考虑现实问题。对于巴西的福利*策,我们不禁打上一个问号,经济不能够绰绰有余造福所有国民,却在口袋空空的时候,拿着向别人借来的钱,迎合另一批人。
在这样的一环接着一环下,巴西似乎已经忘记了,最初自己手握的资源,非但没有作为强大起来的资本,反而成为了绊脚石,吃下了自己种下的恶果。
资源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无穷无尽的,如何利用有限的价值创造更多附加价值,才是发展的良久之计。没有独立自主的国防体系、金融体系、科技体系,依附性强,都让巴西在拉美陷阱里很难走出来。
曾经,代表着巴西*金年代的库比契克说:要用五年带来五十年的进步。如今,黯淡的金砖,又要花费上多少年的时间,化解难题,让金子重新发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