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园作为创业孵化基地园区,为一批传统产业转向“互联网+”现代服务业提供平台。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摄
岭南天地采取修旧如旧的改造模式,大量岭南特色建筑得以保留,成为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摄
从10个标杆城市中心城区的三次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似乎已经是“大势所趋”。城市发展过程中,落后产能逐步远离中心区域,城市的核心需要担负起交易中心、商贸中心等功能。
然而,禅城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的“强中心”,其三产占比是所有样本城市当中最低的,这是否意味着禅城的产业转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还是说禅城正在创造所有样本城市中心区域发展的独特路径?
为此,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的代表。在他们看来,禅城的产业结构调整之路,需要扬长避短,打造工业城市转型的独特样本。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前所长牛凤瑞:
不必强求三产比重产业转型阵痛无法避免
随着现代城市规模的扩大,聚集资源的范围越来越大,中心城区的功能和性质随之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工业进山,而中心城区更多担负交易中心的功能。”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前所长牛凤瑞表示。
因此,对工业的依赖越来越小,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心城区发展的必然现象。“但具体的二产、三产比例并无高下之分,主要由城市功能和定位决定,禅城不必强求过高的三产比重。”牛凤瑞还表示,禅城仍处在产业转型的上升期,要重视城市规划合理看待转型阵痛。
城市定位导致禅城二产比重较高
尽管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产业支撑配套,但这时候的中心城区功能和性质,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当中心城区担负交易功能越来越多的时候,其范围有相应的扩大,会继续占领更多的土地,但是二产配置土地资源的效率是比较低的,不符合中心城区的发展要求,因此高端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在这个时候要进场。”牛凤瑞说。
但牛凤瑞认为,也不能简单地认为中心城区的三产比重高就是好。产业结构实际上跟城市的性质和定位密切相关。“成都、杭州两地在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结构更均衡,像武汉就有着经济体量上的优势。”
“上海的三产比重比三亚低,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断定三亚的产业结构更好。”牛凤瑞说,禅城作为制造业城市佛山的中心城区,二产比重较高是正常的,这是由其城市的功能性决定的。
第二产业的占比较高,并不代表禅城的产业结构转型不顺利。牛凤瑞认为,城市的根基归根结底还是制造业,禅城的制造业基础好也是其优势所在。“就城市功能来说,北京的中心城区三产比例达到80%以上,禅城可能永远无法达到这个水平,也没有必要一定要达到这个水平。”
大规模固定投资在产业转型中是必然现象
牛凤瑞表示,中国四个一线城市,十几年以前在中心城区的投资量也非常大。固定投资量大,证明这些区域的经济结构仍然在发生变化,“创新活动也好,产业活动也好,都需要基础设施来支撑,未来实现中心城区功能转换,物质支撑是推动三产发展的基础条件。”当基础设施投资降下来的时候,才是这些物质载体真正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
今天的固定资产投资是为了明天更好地生产和消费,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投资过程也能够直接拉动GDP,为下一轮产业结构升级改造提供基础条件。”牛凤瑞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是城市现代化过渡阶段的特征之一,不能因为固定资产投资造成的轻微负面影响就因噎废食,让城市发展停滞。
“如禅城在修建地铁的过程中肯定会影响交通。”牛凤瑞说,如果看禅城发展的断面,会发现各种矛盾问题互相交织,但如果把城市发展看做一个动态的过程,实际上各大城市的中心区都会经历类似的阵痛。
中心城区要注重投资效率
在标杆城市的中心区域,不少投资金投入到了房地产、商业大厦等项目,也流向了产业建筑、电商创意园、孵化园等新产业载体。“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像生物科技、互联网、信息科技等的新产业开始在这些中心城区发力。”
牛凤瑞认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过程实际上是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升的过程,“旅游业、生物制药、信息产业等等,投资范围很广,覆盖了现代服务业和各种新业态,提高了城市的综合实力。”但是,他也提到投资总量并不等同于投资效率,“据我观察不少城市的投资总量不成问题,但投资的方向和效率还有待优化提升。”
因此牛凤瑞建议,在拥挤的、土地价值较高的中心城区,要更加注重引导资金向城市的“产业中心、人居中心”的方向发展,其次要注重项目的选择,引导附加值高的产业进入中心城区。“腾笼换鸟不代表所有的工业产业都要迁出,对于禅城来说更重要的是为人才提供优越的居住环境配套、培育新业态发展的温床,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广东省人民*府参事、广东省委*校教授陈鸿宇:
融入广佛主城区打造小而美标杆城市
在广东省人民*府参事、广东省委*校教授陈鸿宇看来,和国内10个“准一线”城市相比,佛山中心城区的禅城服务业占比不高,主要是受到广州服务业的辐射,广佛两地形成了密切的产业分工,制约了佛山本地服务业发展。
展望未来,在佛山产业转型升级提速的情况下,在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推进的背景下,陈鸿宇认为,佛山的产业结构将用8到10年时间从目前的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禅城的发展需要跳出行*区划的概念,抓住广佛同城的机遇,结合自身优势,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发挥大数据平台作用,做好广州主城区服务业向外扩散的承接工作,努力打造成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特的标杆城市。
佛山需要8到10年完成产业结构调整
陈鸿宇认为,随着国内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产业结构将从工业化时期的二三一走向三二一的城市结构,这是必然趋势,“商业是一座城市的基本功能,大量人口的集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商业配套的问题,从历史趋势看,任何的工业城市最终都要走向大商业城市。”
陈鸿宇表示,这种趋势会首先从城市的中心开始,然后通过墨渍式的扩散向周边区域不断延伸,尤其是省会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省的经济、*治、文化中心,它们的中心城区必然成为商业中心。目前佛山对标的10座标杆城市中,有6座是省会城市,它们的中心城区服务业占比很高是一个必然结果。
除了省会城市外,在10座对标城市中,无锡和佛山的产业结构最像,但作为无锡核心区的梁溪区服务业比重依然达到八成以上,远高于禅城的水平。陈鸿宇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佛山离广州很近,广佛两地的城区几乎接在一块,而广州作为广东省会,是华南最大的商贸中心,广州的服务业水平是国际级的,其服务半径和范围要远高于“万亿级”城市,佛山处于广州服务业的覆盖范围之内。
在他看来,在讨论佛山中心城区的产业结构时,必须把广佛两地密切的产业分工纳入进来。经过几十年发展,佛山的实体经济和广州的服务经济已经连为一体,正是依托广州的大型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配套,以及广州的生产、生活性服务业,佛山得以集中更多资源发展制造业,实体经济才能蓬勃发展。其直接结果就是佛山主城区的服务业难以获得很好发展。
这种状态正在发生变化。“随着城市化发展,无论是广州的服务业还是佛山的制造业都遭遇发展空间不足的瓶颈。”广州服务业和佛山的制造业都要转型,造成的结果是广州服务业向外转,佛山是一个很好的承载地,这种趋势在最近几年尤其明显,受广州服务业外溢带动,佛山城市发展提速,第三产业比重在逐步提升。
另一方面,佛山制造业要向外寻求空间,造成佛山制造业的比重会逐步降低,在一升一降之间,佛山的产业结构就会朝着三二一转型,“佛山制造业依然很强大,产业链很稳固,通过转型升级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长远来看这个过程是必然发生的,这种结构逆转大概需要8到10年时间”。
打造特色鲜明主城区承接服务外溢
随着佛山产业发展迈入新阶段,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作为中心城区的禅城又该如何把握住新一轮发展机遇?要补上服务业短板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
陈鸿宇认为,禅城需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并遵循市场规律,市场需要什么就往哪个方向去转。“禅城的价值在哪里?如何与周边错位发展?这些要进行综合考虑。”
他表示,禅城在思考产业结构时要跳出行*区划的框架,要和广州主城区融为一体,把禅城作为广州主城区的一部分,通过打造宜居环境,提供良好的公共配套和服务吸引人流,承接广州服务业的扩散效应。
在这个过程中,禅城要认清自身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在产业发展上不必面面俱到,而要打造成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小而优的活力城市,比如充分发掘深厚的文化底蕴,推进旧城改造,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陈鸿宇认为,作为佛山主城区,禅城在教育、医疗、文化、科技等服务领域应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成为上接广州公共服务资源、下连佛山五区的服务连接器,打造成特色显明的主城区。
近年来,禅城不断推进对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陈鸿宇认为这是非常有益的尝试,信息化时代通过大数据平台不仅提升*府的行*效率和社会治理效能,也可以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方向。比如应用大数据打造智能城市、智能城区,带动智能化、信息化等服务新业态,让禅城成为信息时代新业态的应用典范,树立成为全国标杆。
佛山全球电商生态科技城总经理刘邦景:
做珠三角制造业的服务中枢
“未来生产外迁的趋势不可逆转,禅城最终留下的是与制造业关系密切的研发中心、设计、展示、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与此同时,要完全转化为北上广深那样的中心城区,禅城短期内还是做不到。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禅城发展高端商业服务业会越来越难。”因此,佛山全球电商生态科技城总经理刘邦景认为,未来禅城要把中心城区做大做强,应该要做珠三角制造业的服务中枢。“以AI等技术为主导的互联网创业‘上半场’禅城已经错过,‘下半场’还是要回归到应用领域。因此,如何令优势制造业更有优势,如何令双创项目更扎实,这才是*府的当务之急。”
完全从金融突破很困难
对于许多对标城市的中心区强调金融产业的做法,刘邦景认为:“禅城完全想从金融突破很困难,目前国内金融还是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广州搞了几年金融区也没有达到预期,只是在新兴保险这类的泛金融领域有所收获,而互联网金融领域依旧比深圳弱,南海的金融高新区也是如此,禅城可以说是没份了。”
刘邦景分析,当前和一段时期内,禅城乃至佛山仍旧改变不了制造业占大头的现状,“而金融基本上是往轻资产走的,比如滴滴、腾讯等,就连遭遇危机的乐视也有资本追着投。金科产融合的思路没错,但是佛山目前缺少轻资产方面的创新项目,这两三年禅城在‘双创’方面做得不够扎实,没有太多真正有创新的项目。而资本并不太可能投入到东鹏、兴发这些重资产公司,因为融资杠杆放不了多大。只有互联网企业也能令融资杠杆成倍放大,可是禅城乃至佛山拿得出手的互联网企业都几乎没有,所以金融可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