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井陉县统计局局长王彦全
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时威州镇东头村根据村地图制定普查方案,确保应登尽登,不漏一户不少一人
年底,井陉县统计局迎来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外行”局长王彦全,他深感重任在肩,叹言:新局长赶上了“乱世道”(首次全国经济普查与统计年报并行)。接下来的一年多,他抓住“创新”这条主线,以新理念、新制度、新模式统领全局,不仅在统计行里站稳了脚跟,而且在全县树立起了“统计实干”的机关形象。年县局获首次全国经济普查国家级先进,年获市、县最高集体荣誉,即市级“红旗局”和县级“实绩突出单位”,是历史上双获最高荣誉的第四个年头。在统计这个大舞台,他通过四种角色的快速亮相,展示出高超的领导艺术和崇高的人格魅力。
感知统计的半路出家人
王彦全初到统计局就以他的悟性和卓识为工作目标定位:通过统计创新实现自主的喜悦,享受统计快乐。
他参加第一次局务会,业务副局长讲的许多统计术语他都听不懂,和他以前多年从事行*工作相比,他感到了隔行如隔山的压力,特别是前任局长仇玉英不菲(曾连续三年获市、县最高集体荣誉)的统计业绩给他标示了难以逾越的统计高度,要在统计中留下自己的特色谈何容易,但他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以“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气概迎接挑战,向书本学、向专业同志学,集众家之长,博全局之智。在第一次全局会上,他用“工作三不变”(领导分工不变、工作制度不变、前任局长未兑现的承诺不变)稳定了*心,用“三个没想到”(统计工作如此重要、面临挑战如此严峻,统计干部素质如此之高)激励大家,以他开放的思维引领大家开始从繁忙的报表处理中解放出来,向享受生活、享受统计快乐转变。他对统计的深度理性认识,使我们懂得通过间接经验的积累一样能实现统计认识的飞跃,初步显示他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
凭着渊博的学识,加上良好的自警自律意识,他对统计的感知日新月异。年初他在学习、研究县内生产总值核算时发现:全县的三次产业结构和全国趋势有出入,他通过首次经济普查资料和专题调研寻找答案,最终发现:井陉三产已今非昔比,撰写的《井陉县第三产业首先从镇域经济兴起》一文得到了县领导的认可和赞赏。经过这样多方面的学习和探究,他对统计的认识实现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跨越。年底,他试分析了“十五”期间县域经济形势,写下了多字的《数据展现成就对比见证辉煌》综合分析,被市、县两级采用,成为《年井陉县年鉴》的精品之一。他以榜样的力量实践着:从认识统计、感知统计到享受统计的跨越。
他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多个统计角色的转换,源于他多年领导素养和能力的积累。他于年9月到井陉县台头公社(现已被合并为南峪镇)工作,随后因工作需要,他扎扎实实走过乡镇、县直8个部门的12个岗位,当过办事员、秘书、副乡(镇)长、乡长、乡*委书记、县直机关书记。23年来,他习惯性地去认真做事,习惯性地对别人友好,习惯性地主动阅读,习惯性地创造性思考,这种优秀行为的习以为常,久而久之,善待他人、勤学不辍就变成了他的第二天性,这种积累使他的领导才能得到了逐步提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锤炼和升华。
拥有独特统计理念的带路人
统计数据管理理念。王彦全认为:统计局不仅是数据生产部门,更应是数据管理部门,对内规范数据质量评估制度,对外强化职能部门的统计数据管理。上任伊始,他就把数据质量评估作为局考核“事故追究”的主要内容,加强事前、事中、事后评估,以事前和事后评估为重点,采取源头上查、汇总上核、上报前评,以使统计求实贯穿统计工作始终。并将撰写统计分析纳入数据质量事后评估技术中。常规年份以县职能部门统计评估统计局数据,普查年以普查数评估职能部门统计,做好二者的相互评估、论证。全局相关专业曾充分利用经济普查资源对各自年报及业务部门统计数据进行衔接。
统计文章形象化理念。以他通读统计分析(调研)的实践与感悟认为:统计文章形象化是统计改革内容之一。统计分析(调研)是统计的主打产品,这种学术论文是透过事物表象后的一种规律、一种结论总结,没有一定的责任感和理论水平是很难通读的,如果沿袭老套路,就成了“统计八股文”让人望而却步,他主张统计文章要通俗、明了,略具文采,分析中要有个别的、具体的现象表述,通过“形象”拉近读者距离,培养对等交流的亲和力。依据他审稿的建议,统计分析(调研)语言风格有了较大改观,增强了可读性,涌现出了一批典范之作,年有5篇统计分析精品被《井陉年鉴》载入史册。
统计开放化理念。为实现社会了解统计,进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向社会全方位展示统计。他说,统计是专业的,更应该是社会的。年他决定将公报由黑白印刷改为彩印,县委书记庞彦须亲自为《公报》题词:“搞好经济普查,促进经济发展。”这是统计人第一次将统计产品进行了包装,吸引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