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许宪春等十四五规划纲要经济社会发展主
TUhjnbcbe - 2024/4/5 17:30:00
白癜风初期好治疗吗 https://news.39.net/bjzkhbzy/180427/6196834.html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作者许宪春等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由于原中共中央党校、原国家行政学院合并重组,组建新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遵照校(院)委会部署,从年开始,原《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并刊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清华经管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许宪春及其合作者近日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发表论文。对“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下为论文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下文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通过学习和研究“十四五”规划纲要,能够了解“十四五”时期至年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和重大举措,对研究今后一定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将其与“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对“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新增加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或原有指标的新提法进行重点研究,探究新指标或新提法的意义和作用。同时,结合“十三五”时期有关目标完成情况,探讨“十四五”时期完成有关新目标存在的挑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十四五”规划纲要按照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和安全保障五大部分设置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其中经济发展部分和创新驱动部分均设置3个指标,民生福祉部分设置7个指标,绿色生态部分设置5个指标,安全保障部分设置2个指标,一共20个指标(见表1)。

表1“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

年均/累计

属性

经济

发展

1.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

2.3

-

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

预期性

2.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

2.5

-

高于GDP增长

预期性

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0.6*

65

-

预期性

创新

驱动

4.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

-

7、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

预期性

5.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6.3

12

-

预期性

6.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7.8

10

-

预期性

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2.1

-

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预期性

民生

福祉

8.城镇调查失业率(%)

5.2

-

5.5

预期性

9.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0.8

11.3

-

约束性

10.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9

3.2

-

预期性

11.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1

95

-

预期性

12.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1.8

4.5

-

预期性

13.人均预期寿命(岁)

77.3*

-

[1]

预期性

绿色

生态

14.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

-

[13.5]

约束性

1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

[18]

约束性

16.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87

87.5

-

约束性

17.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83.4

85

-

约束性

18.森林覆盖率(%)

23.2*

24.1

-

约束性

安全

保障

19.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亿吨)

-

6.5

-

约束性

20.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亿吨标准煤)

-

46

-

约束性

注:1.[]内为5年累计数。2.带*的为年数据。3.能源综合生产能力指煤炭、石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生产能力之和。4.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和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指标值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明显高于正常年份。5.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2.5%为预计数。

(一)经济发展指标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针对经济发展设置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个主要指标。

GDP增长率。“十四五”规划纲要虽然没有提出年均增长目标,但明确指出GDP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视情提出预期目标。

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是GDP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反映单位就业人员创造的GDP。“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GDP增长,实际上是要充分发挥劳动要素的潜力,提升劳动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年开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减少,从年开始,我国就业人员在减少,要实现“十四五”时期GDP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要求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GDP增长是非常必要的。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使更多人民群众享有高品质的城市生活,要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年的60.6%提高到年的65%。

(二)创新驱动指标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针对创新驱动设置了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率、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个主要指标。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率。“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显示出“十四五”规划纲要高度重视研发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是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了“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对发明专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这是“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新指标,要求从年的7.8%提升到年的10%,5年提高2.2个百分点。体现出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

(三)民生福祉指标

“十四五”规划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针对民生福祉设置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城镇调查失业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和人均预期寿命7个主要指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拓展居民收入增长渠道,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这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收入分配领域的重要体现。

城镇调查失业率。“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十四五”规划纲要不仅重视扩大就业容量,而且重视提升就业质量,重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年的10.8年提高到年的11.3年。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扩大医疗服务资源供给,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要求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从年的2.9人提高到年的3.2人。这是“十四五”规划纲要新增加的指标,体现出对医疗服务资源供给的高度重视。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要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从年的91%提高到年的95%。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要求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从年的1.8个提高到年的4.5个。这也是“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新指标,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切实解决居民生育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人均预期寿命。“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十四五”时期人均预期寿命在“十三五”时期提高1岁的基础上再提高1岁。

上述民生福祉指标是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五大类别中指标数量最多的部分,包括了居民收入、就业、教育、健康、养老和生育等各方面重要指标,反映出“十四五”规划纲要对民生福祉的高度

1
查看完整版本: 许宪春等十四五规划纲要经济社会发展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