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国GDP超100万亿的不同解读20
TUhjnbcbe - 2024/4/28 17:50:00

来源:人大重阳

本文大概字,读完共需5分钟

编者按:1月18日,年中国经济年报揭晓!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历史上首次破万亿!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四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经济数据进行了解读。

中国经济“价值大重估”趋势确立

年一季度预计增速20%

贾晋京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超过先前的普遍预期值——“2%”。

要看到这个成绩之所以来之不易,是因为它是在很多曾经的主要增长动力变成“拖后腿”因素的背景下取得的,例如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投资额分别为-22.5%、-2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3.9%。这就好比一些原先能够大幅拉升“班级总分”的“尖子生”突然变成了“负分”的情况下,班级总分却依然在大幅提升。

可见,该“班级”一定有一些新的“增长点”爆发了。我们要找到“他们”是谁。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3.0%,占比7.65%;第二产业增长2.6%,占比37.8%;第三产业增长2.1%,占比54.5%。由于占比最大的第三产业整体增速低于全国GDP总体增速,因此,显然第二产业是GDP增长主要动力。

在第二产业中,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0.5%,制造业增长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0%。显然,制造业是主要动力。

在制造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7.1%、6.6%,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3、3.8个百分点。从产品产量看,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设备同比分别增长19.1%、17.3%、16.2%、12.7%。

显然,高技术制造业是中国经济核心动力。代表性产品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设备集中反映了价值重估趋势,可称为“大重估”。之所以说这些行业集中反映了价值重估趋势,是因为高新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改变其他行业估值的能力,而当高新技术密集型行业又成了经济增长主要动力,那全社会各行各业价值大重估就将启动。

一个现象可以说明全社会价值大重估正在开启: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比上年下降3.9%。但全国网上零售额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速加快,四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6.0%、21.2%。消费结构的重组由此可见一斑。

建立了中国经济价值大重估的认识基础上,对年各季度的经济增长水平预测如下:

年中国经济仍将一枝独秀

与美国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刘英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

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带来哪些变化?本月全球确诊新冠病例会超过一亿人,死亡超过万人。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大封锁,世界主要经济体全面下滑,中国实现了2.3%的增长。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冲击严重,出现了6.8%的陡降,在全力控制下中国迅速控制住疫情,并实现复工复产复业复市,而三四季度经济逐步复苏,实现了3.2%、4.9%和6.5%的稳健复苏。但是新冠疫情的反复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冲击,在中国迈上万亿元GDP规模、人均GDP迈上1万美元台阶后,中国经济增长后势如何?还能否顶得住新冠疫情的冲击?

图1:年中国经济GDP四个季度发展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需求侧来看,尽管消费受到严重冲击,但是压舱石的作用并未根本改变。新冠疫情冲击中国消费,尽管中国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年全年社会零售总额39万亿,同比下降3.9%。尽管四季度恢复增长4.6%,但是大家还是不敢全面放手出来消费,餐饮下降16.6%。

从消费方式来看,网上消费,网上买菜、网上购物更普遍,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重达到了24.9%,比上年有明显提高。

从消费结构来看,我国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速加快,特别是四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6.0%、21.2%、17.3%,分别比三季度加快16、7.1、5个百分点。

从消费总量来看,年最终消费率接近55%,由于消费水平和趋势不变,所以总体还是高于至年我国消费率平均53.4%的水平。

从净出口来看,我国全年货物进出口32万亿元,同比增长1.9%,顺差为3.7万亿元。特别是占比近半的民营企业进出口大幅增长11.1%。

从投资来看,新冠疫情也带来了结构性变化。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51.9万亿元,同比增长2.9%。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9.5%、0.1%和3.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6%,快于全部投资7.7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与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5%和9.1%。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又分别增长28.4%、22.4%;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0.2%、15.2%。需求结构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高技术产业、社会领域的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0.6%、11.9%,分别快于全部投资7.7、9个百分点。其中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29.9%和12.3%。

图2:-年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WIND

尽管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但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仍然高达54.3%,高于资本形成总额11.2个百分点,也居于近年来的高位,因此,从需求侧来看,消费仍然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

从供给侧来看,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的产量都是高位增长,分别为19.1%、17.3%、16.2%。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突破了20万家。

我国产业结构在疫情冲击加速了转型步伐,全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6%、7.1%,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8和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54.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但是我国GDP仍然迈上了万元台阶,我国经济结构在加速优化和调整。无论从供给侧还是需求侧我国都做好了应对疫情及外部冲击的准备,为十四五开局,为人们美好生活,为第一个百年目标交出优异的成绩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GDP占世界比重17%,

但一领先指标已占30%以上!

刘玉书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

从第四季度的GDP数据中可以看到,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同比增长11.4%,涨势喜人。

一是物联网保持了高速的增长。特别是全球疫情的二次危机,对中国物联网相关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根据信通院统计,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全球占比高达30%;截至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已突破1.7万亿。随着物联网生态的逐步优化整合,预计未来我国物联网设备在全球的竞争力会更强。

二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促进数字经济合作。在全球经济发展遭遇部分西方国家逆流的情况下,RCEP是中国切实承担推动全球经济合作发展、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责任的重要举措。这对各国在疫情长期反复的情况下增加经济复苏信心、促进长期发展带来了希望。根据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报告》,我国数字贸易规模达多亿美元,备受全球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GDP超100万亿的不同解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