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杨文学
上海闵行区区域面积近.56平方公里,辖区9镇、4街道,1个市级工业区。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7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30亿元。
一、发展成效显著
闵行区总部经济集聚发展。截止年底,全区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7家,拥有上市企业33家,新三板企业65家,上股交挂牌企业21家。
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拥有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浦江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莘庄工业区智慧科创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上海莲花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等市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战略新兴产业持续发展。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紫竹高新区、莘庄工业区、上海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闵开发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马桥AI创新区建设成效显著。
行业领军企业聚聚。包括剑桥科技、思源电气、加冷松芝、至正道化、柏楚电子、申联生物、上海电气、上海电气、紫江集团、申龙客车、海得控制系统、南大集团、精星仓储、红阳建工、吉电电子、锦湖日丽塑料、东富龙科技、鸣志电器、三菱电梯、英业达、英华达、雅诗兰黛、华硕电脑、晟碟半导体、英华达、英业达等。
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6亿元二、发展制造业存在问题
各类资源要素稀缺,工业用地成为稀缺资源,工业用能、环境和安全等将面临更严格的限制,发展先进制造业约束条件多。
目前制造业体系“大而杂”,缺乏“小而精”的特色产业。重点产业的集聚度不够,特色产业集群的规模、质量均有待提高,缺乏特色产业集群。
高端制造业能力有待增强,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技术亟需突破,智能制造装备、基础材料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
制造业对美国依赖度超过20%。受外部环境不稳定因素以及生产成本、商务成本持续上涨的影响,企业关停并转外迁现象比较严重。
拥有上市企业33家,新三板企业65家三、经验借鉴
经验借鉴一:先进制造业发展关键词:创新、高端、锻长板、集聚、资源优化、转型、效率、融合。
经验借鉴二:目标量化关键词:规模和经济密度、结构、创新浓度、品牌显示度、环境友好度。
经验借鉴三:发展路径关键词:服务型制造、共享制造、楼宇型制造。
经验借鉴四:提升思路:高端装备制造做优做强新能源高端装备、航天航空设备,巩固提升智能制造装备,培育海洋船舶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潜力。新一代信息技术做优做强集成电路配套产业、软件和网络信息产业,巩固提升传感控制与智能终端,培育5G和工业互联网潜力。生物医药做优做强生物制药,巩固提升医疗器械。人工智能重点做优做强人工智能硬件与软件、无人系统。
经验借鉴五: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园区数字转型建设,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加快数字产业发展。
经验借鉴六:重要路径:聚焦重点打造重点产业集群;增强企业主体,培育卓越制造企业;打造特色品牌园区;推动产品应用示范;推进绿色发展落地。
国内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研究专家,目前任职于某部委直属咨询机构,参与或负责全国各地、各类课题数十项,擅长战略规划、产业规划、经营策略、数据分析等领域,聚焦于区域发展战略、产业规划、行业研究、园区规划、城市规划、产业招商、园区运营等。
通过简洁数据、照片、逻辑推演,剖析城市、县域发展问题,探讨城市发展中有趣话题事件,介绍城市、科普城市、研究城市,做国内有深度、有内涵、可读性强,有影响力的城市发展品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