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界
作者:华西策略团队
核心观点
战略升级,政策发力更为明晰。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两中心、两地”的战略定位精准契合了成渝地区的比较优势。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已上升至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国家重要区域规划同等高度的战略层面,将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年10月纲领性文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出台,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规划落实提供明确的方向。
成渝地区是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发展潜力大。近年随着城镇化推进和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西移,成渝核心城市在经济总量、人口、消费、对外贸易等方面均有亮眼的表现。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近7.4万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6.5%,其中重庆、成都双核GDP位列全国第5位、第7位,社零总额位列全国第3位和第6位,消费能力领跑全国,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高技术产业持续支撑工业走向高质量发展。但与此同时,成渝地区经济实力对比东部发达地区仍有差距,也存在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大、产业链分工协同程度不高、科技创新能力支撑能力偏弱等短板,相关领域的补短板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的发力方向。
共下一盘棋,特色产业迎契机。1)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目前成渝地区基础设施瓶颈依然明显,成渝地区将加快一体化交通、清洁能源、信息基础设施、车联网等方面建设以提升基础设施联通水平。2)协同创新,推动优势产业集聚成群:成渝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具有较高的重合度,双城经济圈的一体化建设将增强两地的协同创新发展能力,推动产业链融合互补,巩固其在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产业优势,错位培育一批新兴产业,推动四川培育“新经济”动能,重庆构建起先进制造业集群。3)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以“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为契机,成渝两地将发挥其在文旅、美食、商贸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推动消费供给升级,激活多元化消费活力。4)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六部门印发《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成渝地区的金融机构影响力、金融创新水平、金融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有望得到持续提升。
■风险提示:国内外疫情反复;政策力度不及预期;企业盈利不及预期;海外黑天鹅事件(政治风险、主权评级下调)等。
目/录
正文
01成渝“双城记”,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级”
1.1.成渝地区战略升级:经济区——城市群——双城经济圈
成渝地区具有优良的自然禀赋优良,较好的产业基础,在城镇化、人力储备、金融发展水平等方面在西部具有领先地位,对于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年5月30日,《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经国务院批复后正式印发,这是首份关于“成渝经济区”的国家级规划文件;年4月27日,《成渝城市发展规划》进一步强调城镇化建设要求;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首次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经济区—城市群—双城经济圈,突出双城引领,强化双圈互动。从年提出的“成渝经济区”到年的“成渝城市群”,再到年提出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政府给予成渝地区越来越大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同时对重庆、成都两大中心城市的发展能级、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重庆都市圈、成都都市圈的建设成为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和抓手。
经济定位提升,从“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上升为中国经济的“第四极”。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相比年《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要求的“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定位更高,在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成渝经济圈上升至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国家重要区域规划同等高度的战略层面,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新增“科技创新中心”定位,协同创新要求更进一步。双城经济圈战略定位新增“科技创新中心”,在年10月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顶层设计文件中,“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单列一章,更加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未来共建双城经济圈要求进一步增强协同创新能力,瞄准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尤其是“卡脖子”技术,持续支持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川渝两地政府合作由来已久。早在年底,成都市主要领导赴渝签订《重庆—成都经济合作会谈纪要》,提出打造“成渝经济走廊”的同时,也议定了在交通、商贸、汽摩及零配件、旅游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交流与合作。年2月,川渝两地的合作更近一步,重庆市党政近人的高规格代表团奔赴四川考察,双方提出“1+6”合作协议,签订《关于加强川渝经济社会领域合作共谋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的框架协议》,在交通、旅游、农业、公安、文化、广播电视等6个方面加强合作。年4月,两地共同签署了《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首次共同确定了“成渝经济区”的地理范围,确定建立统一的工作和协调机制,并就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市场体系、产业协作、共建生态屏障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年5月21日,重庆和四川签署《关于加强两省市合作共筑成渝城市群工作备忘录》,决定将推动交通、信息和市场三个“一体化”。年6月6日至7日,四川省党政代表团赴重庆市学习考察。其间,川渝签署《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和12个专项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向纵深推进。年7月9日至10日,重庆市党政代表团赴四川学习考察,签署了《深化川渝合作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方案》《关于合作共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框架协议》两个重要文件及16个专项合作协议。
1.2.纲领性文件出台,政策发力更为精确
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年10月20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成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后续相关规划和政策的制定落实提供更为明确的方向。
地理范围方面,根据《规划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包括重庆市的中心城区及万州、涪陵、綦江、大足、黔江、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璧山、铜梁、潼南、荣昌、梁平、丰都、垫江、忠县等27个区(县)以及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四川省的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除平武县、北川县)、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除万源市)、雅安(除天全县、宝兴县)、资阳等15个市,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年常住人口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近6.3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9%、6.9%、6.3%。
空间布局方面,《规划纲要》提出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将重庆定位于“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将成都定位于“区域经济中心、科技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门户枢纽”,并在推动重庆、成都都市圈相向发展、推动渝东北、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推动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川渝两省市全域发展方面做出部署。
明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年和年的两步走发展目标。《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到年的发展目标,包括空间格局、基础设施联通水平、现代经济体系建设、改革开放、生态宜居水平等多方面,提出到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左右、重庆和成都间1小时可达、铁路网总规模达到公里以上、覆盖全部20万以上人口城市、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等指标。展望到年,重庆、成都将进入现代化国际都市行列,双城经济圈将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布局9大重点任务,专项规划陆续出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共提出了9项重点任务,包括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共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在《规划纲要》的指引下,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交通基础设施、先进制造、科技协同、文化旅游、西部金融中心、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项规划和建设方案,推动重点工作加快实施落地。
0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潜力大
2.1.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成渝地区引领西部经济发展。年,成渝经济圈经济总量近7.4万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6.5%。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成渝双核为引领,年重庆、成都分别实现2.79万亿元、1.99万亿元的生产总值,位列全国第5位、第7位,两地合计GDP占西部地区的19.9%;从经济增速看,四川、重庆、成都GDP保持快速的增长,年GDP实际增长8.2%、8.3%、8.6%,均高于全国和西部地区增速。
川渝城镇化率快速提升。年,成都和重庆的城镇化率分别为79.48%和70.32%,高于全国平均(64.72%),而四川省整体城镇化率(57.80%)低于全国平均。但以提升幅度来看,川渝地区城镇化进度正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十三五期间四川省城镇化率提升幅度持续高于1.5个百分点,年成都、四川、重庆更是大幅提升4.36个百分点、2.94个百分点、2.66个百分点。未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一体化建设,四川和重庆的城镇化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促进重庆、成都两大都市圈相向协同发展。
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虹吸效应明显,成渝双城成为西部地区人口聚集的一极。随着成渝地区城镇化推进和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西移,双城经济圈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持续改善,经济对人口吸纳的能力逐渐增强,年至年成都和重庆常住人口增量达到.40万人、.43万人,至年末两地常住人口分别达到万人、万人,在中国内地城市中排名第四、第一,合计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77%。
成渝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维持较高增速,核心双城消费能力领跑全国。多年来,成渝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以高于全国的增速增长,年四川省和重庆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但相比全国平均水平看仍有提升空间。
可支配收入的提速带动了巴蜀消费总量的持续提升,年以来,成渝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长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年,成都和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亿元和亿元,占全国比重为5.27%,相对年提升了1.35个百分点。年全国社零总额十强城市中,重庆排名第三、成都排名第六,社零两年平均增速分别达到26.9%和11.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产业支撑工业高质量发展。从产业结构上看,过去十多年,川渝两地第三产业GDP占比提升显著,年四川省第一、第二、第二产业GDP分别为5,.86亿元、19,.38亿元、28,.55亿元,占比分别为10.51%、36.96%、52.53%;重庆市第一、第二、第二产业GDP分别为1,.03亿元、11,.94亿元、14,.05亿元,占比分别为6.89%、40.10%、53.01%。与此同时,川渝地区高技术产业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年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规模突破2万亿元,在此基础上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83万亿元,同比增长26.6%,在规上工业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从年的27.1%上升至39.6%。
对外贸易发展势头依然良好。年以来,四川、重庆的进出口金额增速均保持在10%水平之上,年四川、重庆进出口金额分别达到9,亿元人民币、8,亿元人民币,合计进出口金额占全国比重从年的3.04%提升至年的4.48%;从贸易伙伴来看,川渝地区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对东盟等“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的重要枢纽。年四川省对东盟出口贸易规模达亿元人民币,占全省出口总贸易规模的23%,是四川省第一大贸易伙伴;重庆对东盟出口规模为亿元人民币,占全市出口总贸易规模的9%。从对外贸易的产品构成来看,川渝的对外出口产品主要集中于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集成电路等电子产品,未来有望在高新技术领助力内陆开放经济发展。
2.2.成渝地区发展仍有短板
成渝地区已是西部地区发展的领头羊,但其经济实力对比东部发达地区仍有差距,也存在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大、产业链分工协同程度不高、科技创新能力支撑能力偏弱等不足,相关领域的补短板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的发力方向。
经济总量方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其他三大增长极仍差距不小。从经济体量、人口、面积看,成渝经济圈总面积达18.5万平方公里,汇集了近1亿的常住人口,年其GDP总量约7.4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6.5%,分别为长三角地区的26.81%,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的73.57%和京津冀地区的76.80%。从人均GDP来看,年成渝的人均GDP约为7.55万元/人,相比于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长三角的12.89万元/人、11.74万元/人有较大差距。
区内经济空间分布不均衡,各地区经济水平差距较大。经过多年发展,成渝地区形成了重庆主城区、成都市“双核”驱动发展的格局,而川东北地区、渝东北地区和渝东南地区是经济开发的低势能地区,经济活力难以匹敌双核。从人口看,重庆主城区、成都市人口均超过千万,但如绵阳市等次级中心城市常住人口不足万,城镇常住人口不足万人,难以有效支撑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从经济总量看,年,重庆主城区和成都市GDP分别为2.15万亿元、1.99万亿元,对重庆市、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度分别达到77%、37%,但无论是北翼的绵阳—德阳区域、南翼的宜宾—泸州—永川—江津区域还是东北翼的万州—达州—开州区域,GDP均未超过0亿元。从人均GDP看,年重庆市主城区和成都市的人均GDP分别为10.16万元/人和9.51万元/人,是重庆市、四川省整体人均GDP的1.17倍和1.48倍。
产业链分工协同程度有待提高。由于四川和重庆两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大致相当,加之历史原因,两地均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从年川渝两地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看,营收位于四川、重庆前15的产业中有13个产业重叠,两地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等细分领域存在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现象,尚未形成跨区域产业联动协同发展模式。未来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将着力破除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两地有望发挥各自优势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配套,协同延长产业链,在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的同时,错位培育一批新兴产业,推动两地产业集聚成群。
科技创新支撑能力较弱。从科技创新的投入来看,年四川、成都、重庆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分别为1,.30亿元、.40亿元、.80亿元,分别占地区生产总量的2.17%、3.11%、2.11%,四川和重庆研发投入比重均不及全国平均水平(2.40%),相比北上深等城市差距更大。在专利拥有数量上,年重庆和四川每万人发明分别为11.30件、8.40件,较东部一二线城市也有距离。
03共下一盘棋,特色产业迎契机
3.1.立足特色资源,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川渝地区是连接沿海与内陆经济带的交通枢纽。川渝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向西通过中欧国际班列西部通道连接中亚、欧洲,向东依托沿江通道出海,向南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南亚、东南亚。放眼来看,成渝地区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通走廊,区位优势突出。
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中之重。《规划纲要》一针见血地指出,成渝地区基础设施瓶颈依然明显,将“基础设施联通水平大幅提升”作为年重要发展目标之一,将“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作为重要任务,从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强化能源保障、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做出重点要求。从年2月8日公布的《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年重大项目名单》看,40个基础设施网络项目投资额共计亿元,占总投资(亿元)的66%,其中又以能源基础设施项目(亿元)、轨道交通项目(亿元)为重要投资方向,两者分别占基础设施网络项目投资额的55%、24%。
交通建设进入“加速跑”。基础设施网络互联互通的实现首先有赖于“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从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看,双城经济圈已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被列为四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根据规划,未来全国将构建6条主轴、7条走廊、8条通道来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极之间的联系和辐射作用,其中涉及成渝地区的包括西部陆海走廊、成渝昆走廊、川藏通道、厦蓉通道等。年6月21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做出进一步部署,从而补齐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基础设施领域的短板:
1)机场建设方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要求“高质量建成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加快推进重庆江北机场改扩建工程,实施成都双流机场提质增效改造”,并有序推进乐山、阆中、遂宁、雅安等一批支线机场建设。
2)轨道交通建设方面,规划到年成渝地区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00公里以上,其中铁路网规模达到公里以上,对比年至少增加0公里、公里,轨道交通建设成为交通体系建设的重点。
3)公路方面,规划到年双城经济圈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公里以上,截至年末,四川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公里,重庆市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公里,目前川渝省际高速公路通道达到20个,已建成的为16个,在建的有4个。
4)航运建设方面,将构建以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为核心,以泸州港、宜宾港等为骨干,其他港口共同发展的港口集群,组建长江上游港口联盟,推进港口企业间加强合资合作,加强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对接合作。
5)城际交通方面,重庆、成都“双核”之间以及“双核”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中心城市、主要节点城市将实现1小时通达,重庆、成都都市圈内享受1小时公交化通勤客运服务。
水风光多能互补发展蓄势待发。川西、攀西地区丰富的水能资源、良好的太阳能和风能开发条件,奠定了四川推进水风光多能互补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同时在地理空间上也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发展条件。1)水电方面,四川水电技术、经济开发量均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年6月代表全球最高水平的百万千瓦级水电机组研制成功并在白鹤滩水电站投用,年四川水电装机量(千瓦及以上电厂)和发电量分别达到全国的23%和30%,两者均稳居全国首位。2)风光方面,四川重点推进凉山州风电基地和“三州一市”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年风电装机容量超过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超过万千瓦,根据规划,到年四川省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0万千瓦、万千瓦。
川渝电网一体化发展,特高压建设是重点。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用电需求将快速增长,双城经济圈电力的可靠供应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尤其是重庆的电力缺口需要借助“川电入渝”和“疆电入渝”来补充。年7月14日,重庆、四川两地签订《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十四五”期间共同建设川渝电网一体化工程,工程总投资亿元,主要包括四川特高压交流环网(甘孜—天府南—成都东、阿坝—成都东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以及与重庆特高压交流联网(天府南—重庆铜梁、成都东—重庆长寿、重庆铜梁—长寿0千伏特高压交流线路工程),建成后将实现四川特高压交流环网与重庆特高压交流联网,增强四川水电外送能力和川渝电网灵活性。
“成渝氢走廊”初见雏形。近年来,成渝两地密集出台了氢能产业规划及相关支持政策,共聚集氢气“制、储、运、加、用”上下游多户企业及科研院所,已形成氢能全产业链布局。目前成渝地区已累计投入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辆,建成加氢站15座。年11月30日,四川省和重庆市同时启动“成渝氢走廊”建设,总体规划了2条公里的城际线路和1条公里直达干线,并规划两年内分批在氢走廊投入辆氢燃料物流车,年前投入约0辆氢燃料物流车,并配套建设加氢站,同时在凉山、攀枝花、雅安、潼南、长寿等地建立氢气供应基地。“成渝氢走廊”建设的启动和推进,有望整合两地的优势产业资源,推动两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降低西南地区的碳排放。
川渝携手打造千亿天然气产能基地。四川盆地是国内最具潜力的天然气勘探开发盆地,已经形成了以深层常规气为主的川中气区、以页岩气为主的川南气区、以中高含硫气藏为主的川东气区、以龙门山前超深层常规气和火山岩气藏为主的川西气区。从年开始,川渝天然气产量呈现阶梯式上升趋势,年两地产量达.3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天然气产量的30%。根据《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未来成渝地区将推动四川盆地建成中国“气大庆”,投资7亿元用于川渝地区天然气大开发(占协议总投资亿元的72%),力争到年,川渝天然气(页岩气)产量达亿立方米;到年,建成中国第一个0亿级天然气生产基地。“十四五”时期,川渝将重点开发川中磨溪龙王庙组气藏、川中高石梯—磨溪震旦系气藏、川东北高含硫气田、川西气田等常规天然气,以及涪陵、长宁—威远、滇黔北—昭通、威远—荣县、渝西、荣昌—永川等区域页岩气。同时,川渝还将携手重点建设相国寺、铜锣峡、黄草峡、万顺场、黄家场、寨沟湾、沈公山、沙坪场、长垣坝、中坝等地下储气库,打造西南地区百亿级储气调峰基地。
“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成渝枢纽成为西部重要的算力节点。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标志着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其中,成渝枢纽规划设立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和重庆数据中心集群,成为西部重要的算力节点,东部地区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企业产业链环节将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延伸。
规模化部署新基建,撬动成渝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作为两大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成渝有着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年成都、重庆数字经济竞争力分别位列全国第7、12位。未来,依托成渝算力枢纽建设,成渝地区数字经济将进一步振兴:1)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年四川省、重庆市已累计建成5G基建6.6万个、7.3万个,根据四川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规划、重庆市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年川渝5G基站将分别增加至25万个、15万个,5G网络普及率大幅提高至60%,四川省基础算力水平到年达到千万亿次每秒(PFlop/s);2)工业互联网方面,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支持四川省和重庆市建设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渝地区成为继长三角之后第二个跨省级行政区域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按照示范区建设方案,到年底,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将新建20个二级节点,培育20个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企业累计达35万户,推动建设个涉及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项目,两地工业互联网相关服务企业达0家以上。3)车联网方面,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函复支持两江新区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为全国第四个、西部第一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下一步,工信部将支持成都做好车联网先导区创建准备工作,同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形成联动,加快车联网部署应用。
3.2.集聚创新要素,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层次人才和研发投入不断扩大,助力产业投资升级。人才储备层面,1)成渝两地高校量质俱佳。截至年末,重庆、四川分别有68所、57所普通高等学校,位居全国第4和第7,两地共有10所双一流院校,占全国双一流院校总数的6.8%。2)川渝两省市高层次人才规模不断扩大。年末,成渝两市高校在校生数分别有92.71万人和91.56万人,合计全国占比5.61%。截至年末,四川省、重庆市科学家与工程师数量分别达到5.16万人和2.57万人,高素质人才储备稳步增长。研发投入方面,近年川渝两地R;D经费投入不断加码,年两市合计投入.10亿元、占全国6.49%;创新成果也加速涌现,截至年末,川渝两地专利授权数分别达14.69万件和7.62万件,专利授权合计数量增速达到36%。
共建西部科学城,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年1月,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行动方案》,规划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为主要承载区,以“一城多园”模式与重庆共建西部科学城。四川将构建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的空间功能布局,成都科学城“一核”攻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四区”即新经济活力区、生命科学创新区、成都未来科技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等产业的“二次创新”承载地。重庆则在金凤片区规划建设平方公里的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大学城、科研港、科学谷、生命岛、科创街“五大创新支撑”,分别围绕原始创新与成果转化、物质科学和材料科学、绿色低碳和智能技术、生命科学和农业科技、集成电路和信息技术等领域展开创新研究和产业布局。
产业发展思路上看,成渝两地均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积极推进落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从而加快推定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
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扎实,规模优势明显。作为中国软件名城、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成都汇聚了富士康、微软、英特尔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在集成电路、软件研发、移动互联网应用等细分领域具有优势;而重庆围绕构建“芯-屏-器-核-网”产业链,成为全球重要的计算机整机、手机生产基地。从工业产成品销量上看,年,成渝两地合计生产微型计算机整机1.66亿台,占全国比重高达44%;集成电路制造上,成渝两地产量从年到年完成了2.54倍的增长。从规模上看,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65.7亿元,成为成都首个产值破万亿的产业,年成都、重庆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分别达亿元和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32%、13%。随着两地产业链融合互补的深入推进,成渝经济圈将进一步整合双方在软件和硬件领域已有的相关积累,巩固其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规模优势。
汽车制造业比较优势突出,转型升级正在路上。成都、重庆两地是传统汽车、摩托车制造中心,年至年成渝汽车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年保持每年万余辆的汽车生产,占全国总量的15-16%。然而近年来两市汽车产量见顶回落,一是由于我国人均汽车持有量迅速提升,汽车市场阶段性饱和;二是成渝两地汽车制造业仍以中低端汽车制造为主,未能及时满足国民消费升级的需求。这一情况下,成渝两市大力推动汽车产业的迭代升级,年12月,成渝两市签署《共建世界级先进汽车产业集群战略合作协议》,将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攻方向,借助重庆雄厚的汽车产业配套基础和成都优越的研发创新优势,共同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发展集群,并计划到年实现两市汽车产量万辆、产值亿元的卓越目标。目前,重庆已形成了“9+3+5+30”新能源产业集群,包括9家乘用车企业、3家客车企业、5家专用车企业以及以比亚迪动力电池为代表的约30家核心技术企业,长安汽车等车企也开启了品牌向上之路。
布局新兴战略产业,川重“融合”,渝侧“强链”。川渝均专注于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方向上,四川省强调以“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强调“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加快发展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重庆市更侧重“强链补链延链”,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链条,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3.3.发挥巴蜀特色,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
成渝双子星国际消费中心的概念逐渐成型。年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支持重庆、成都塑造城市特色消费品牌,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成渝地区传统上就有较为浓厚的消费文化,叠加其在经济发展、传统文化、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优势,近年来借助短视频和自媒体流量红利,成渝双核国际消费中心的概念逐渐成型。根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对国内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评价数据,在19个重点城市中,成都稳居消费“第四城”,重庆超越深圳从年的第6位升至第5位。从细分指标看,成都在国际知名消费品渗透指标方面具有优势,重庆在国际发展旅游指标方面更优。
消费供给升级,激活多元化消费活力。川渝地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开放的城市氛围使其能够集聚全球的消费资源。从首店数量来看,根据《中国首店经济发展报告》,年至年上半年,成都和重庆新开首店数量均位于前十行列,成都更是以家的总量跻身前三,除此之外,年上半年国际一线影响力品牌在成都举办的首发首展首秀近50场,成为品牌进军西南市场的桥头堡;重庆首店经济始于年,以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契机,其引进品牌首店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从消费业态看,成渝两地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既有传统文化消费,也有以数字动漫特色街、音乐文化特色街为代表的消费场景;既有火锅、茶馆等数量庞大的大众消费市场,也云集国际一线消费品门店,逐渐释放出如《规划纲要》中所要求的“高端化与大众化并重、快节奏与慢生活兼具”的城市商业魅力。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巴蜀文旅联动更强。截至目前,成渝地区主要有成都双流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绵阳南郊机场、重庆江北机场等12座民用运输机场,从旅客吞吐量看,拥有双国际机场的成都快速崛起,年旅客吞吐量首次超过广州跻身全国前三,重庆江北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第六。根据《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到年成渝地区将建成27个民用机场,其民航承载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强化。此外,城际交通设施的建设也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特别是成渝高铁公交化使得两地消费进入“同城时代”,推动巴蜀地区文旅、美食、商贸等资源联动,共建互为客源地的营销矩阵。
品质消费时代,特色产业增长可期。美食是成渝地区一张闪亮的名片,川酒、川菜、火锅、盖碗茶等为人熟知,得益于特色食品饮料的强劲增势以及市场消费潜力的释放,近年四川食品饮料产业保持了较快增长,对全省工业增加值的贡献作用明显。年,四川省食品饮料产业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0个百分点,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20.4%,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4.6%,占比居工业五大现代产业首位。同时,年食品饮料产业营业收入突破万亿(30.2亿元),同比增长10.3%,总量较年底增加.4亿元;其中农产品精深加工、优质白酒、精制川茶、医药健康4个特色产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0亿元、.4亿元、.8亿元、.0亿元,分别增长7.4%、14.0%、5.1%、11.4%,呈现竞相发展态势。从利润总额看,食品饮料产业中,优质白酒领域(包含白酒制造、酒精制造、其他酒制造等行业)实现利润总额.3亿元,较上年增长24.9%;利润总额占食品饮料产业的比重高达53.9%,在四个重点领域中排名第一,是四川食品饮料产业稳定发展的绝对主力。
3.4.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助推双城经济圈建设
年12月24日,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川渝政府印发了《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提出到年初步建成西部金融中心、年西部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巩固的战略目标。国家在成渝地区布局西部金融中心,一方面将有利于均衡我国金融中心“东重西轻”的格局,借助内陆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支撑;另一方面由于独特的区位条件,西部金融中心具有服务特定国际区域的特殊定位和功能,《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明确指出“将成渝建设成为立足西部、面向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西部金融中心”,可见西部金融中心是支撑人民币“走出去”、金融服务“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基地。
从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可行性来看,不管是金融总量、机构体系建设,还是金融创新、金融对外开放等方面,成渝双核的金融发展影响力均呈现渐次上扬的态势。但对比东部金融中心,成渝地区金融发展水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1)成渝金融资源集聚效应处于前列。据中国综合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成渝两地金融业体现出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年成都排名保持西部第一、全国第六,重庆提升一位至全国第七位。具体来看,成渝两地金融业增加值、存贷款总额等指标均在中西部地区处于领先位置:1)年,重庆、成都两地金融业增加值分别为2,.78亿元和2,.60亿元,两地合计4,.38亿元,规模与深圳相当;2)资金总量方面,截止年12月,成都、重庆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4.8万亿元、4.6万亿元,在全国分别排第6位、第7位,两地本外币贷款余额合计9.39万亿元;3)全年四川沪深两市证券交易金额达35.08万亿元,居全国第7位;年成都和重庆保费收入分别达到4.5亿元和.50亿元,合计保费收入与上海相当。
2)成渝金融发展国际化水平逐步提升,也仍有差距。成渝两地依托于“一带一路”、中新、中日、中国—东盟等金融开放合作通道建设,已成为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首选目的地和外资金融机构主要集聚地。根据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智库Z/Yen集团联合编制发布“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CFI),成都自年首次入选指数以来,排名位次实现“阶梯式”上升,年第30期已升至第37位。但同时也需要看到,成渝两地的金融发展的全球竞争力仍然较弱,成都距离上海、中国香港、北京仍有较大差距,而重庆尚待入选,未来随着双城经济圈对外开放合作通道的深入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国际化发展将得到不断深化。
关于未来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
1)西部金融机构体系将更加完善,金融机构迎来发展机遇。目前成渝地区有相对齐全的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金融牌照,但四川、重庆本土非银金融机构(证券、基金、期货、保险)仅十余家,也缺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银行、证券等机构。但金融中心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功能完善、具备强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体系,《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将“加快形成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列为首项任务,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主体依法依规发起设立证券公司、理财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等法人金融机构”,同时提出“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支持境内外金融机构在成渝地区设立后台服务中心,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在成渝地区依法有序发起设立、参股控股银行、证券等法人金融机构,依法依规设立分支机构等。在相关政策支持下,成渝地区将出现更多的内外资证券、基金等机构,资产管理能力有望得到稳步提升;现存的金融机构也会受益于金融市场体系、内陆金融开放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增强其金融创新活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2)优化区域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股权投融资平台,拓宽科创企业融资渠道。相比东部沿海地区,川渝两地上市公司数量较少、市值较低,经济证券化总体水平偏低。为提升金融资源的辐射能力,《规划》明确提出“优化区域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包括“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在成渝地区打造面向中西部的综合性服务窗口”、“支持重庆开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同步探索与新三板市场对接机制”等举措。同时,《规划》提出“打造西部股权投资基金发展高地”,支持开展私募基金管理模式创新试点,待条件成熟时,优先支持打造西部地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服务平台。在募资端,鼓励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特别是创业投资基金;退出端,探索完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机制,研究探索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份额转让的可行性。区域多层次资本市场和股权投融资平台的完善,将进一步提升西部金融资源的吸引力、配置力和带动力,拓宽企业特别是高端制造、科技创新企业的投融资渠道,有利于带动西部地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3)打造中国(西部)金融科技发展高地。打造西部金融中心,金融科技成为重要的突破口,如《规划》中明确提出“探索建设西部数据资产交易场所……探索将现有相关交易场所升级为成渝一体化的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交易中心”,“支持成都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开展数字人民币研究及移动支付创新应用,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支持在重庆建设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探索建设重庆区域性金融科技监管信息平台”等等举措,有望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金融科技领域研究成果在成渝地区率先落地应用。值得注意的是,《规划》还提出“支持全国性交易所和金融机构在成渝地区设立交易系统和数据备份中心”,成渝地区在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过程中还承载了国家金融安全的重任。
4)构建内陆金融开放服务体系,强化西部金融中心国际联结。成渝地区的特殊区位赋予其金融服务“一带一路”的特殊功能。在稳步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方面,《规划》提出“鼓励成渝地区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合作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在面向境外企业、金融机构、投资者等提供人民币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做出支持。在稳妥创新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方面,《规划》提出“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探索实施更高水平的贸易投融资便利化试点,积极推进川渝自贸试验区金融先行先试”,未来成渝地区有望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业务试点,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主体资格也将有所扩宽。在有序推进跨境金融业务创新方面,《规划》在开展跨境资产管理业务试点、金融机构开展跨境业务、扩大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试点等方面均有相应支持。此外《规划》还强调与新加披、日本境外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提出“在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框架下,研究建立资金互通机制,研究开展与新加坡、日本双向投融资,逐步扩大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
04风险提示
国内外疫情反复;海外市场大幅波动;企业盈利不及预期;海外黑天鹅事件(政治风险、主权评级下调)等。